第270章 千窯難成一器
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 作者:國寶幫幫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你麵前這個咯。”老板指著那碗原先裝蒜水的碗開口道。
“這碗為什麽能值這麽多錢?”曹子建佯裝不解道。
“誰知道呢。”老板搖頭道。
聽到對方也不知道緣由,曹子建試探性的開口道。
“老板,這樣吧,這碗我看著也挺喜慶的,你也別等那人過來了,就按照你們說的價格,一塊大洋,勻給我得了。”
“可以啊。”老板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因為他的要求就是一塊大洋。
至於賣給誰,那就不是他該管的事情了。
所以隻要有人出這個價,他就賣。
興許是聽到了這邊的對話,那婦人也是湊了過來,一臉正色的朝著曹子建開口道。
“這位客官,付了錢之後,這事咱可不能反悔啊。”
“放心,不會的。”曹子建點頭,這就從口袋裏取出一枚袁大頭,遞給了對方。
就在曹子建準備快速解決掉麵前這碗鹵煮離開這裏的時候,那婦人又拿著一個碗走了過來。
“客官,給。”婦人將手中的碗放到了曹子建跟前。
曹子建看著婦人拿過來的另一隻碗,心頭一震。
跟那個裝著蒜水的碗,紋飾一模一樣。
兩個是一對。
而且後拿來的碗,應該是平時使用較少的緣故,在品相上要好上不少。
“當時那人看上的這一對碗,說給五十個銅板,我跟他要一塊大洋,他死活不同意。”婦人繼續道。
此刻,曹子建才算明白,一塊大洋不是賣一個碗,而是一對。
這讓曹子建喜出望外。
而且婦人的話透露出了一個信息,看上這對碗的人絕對就是個生瓜蛋子。
不然,就這對碗,別說一塊大洋,即便一千大洋,甚至一萬大洋,都會毫不猶豫的拿下。
想來,底足無款,讓那人將其當成了民窯。
至於為什麽古玩行識貨的人沒有在這鹵煮攤上發現這對碗,大概率是因為沒人來這吃過鹵煮。
畢竟鹵煮,在民國,屬於是‘窮人的吃食’。
因為豬腸、豬肺、豬肝這些,在這會被稱作豬下水。
由於豬肉窮人吃不起,而肚裏沒有油水,又想解饞,於是有人便開始打起了豬下水的主意。
變廢為寶,看看能不能用這些富足人家看不上的‘垃圾’東西做出美味來。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經過手藝人的反複琢磨和改進,最終將這些豬下水做成了美食。
將其變成了京城傳統特色小吃
。。。。。。
古雅齋。
劉淑芬看到曹子建一左一右提著兩個碗進來,不由好奇問道。
“掌櫃的,您怎麽帶兩個碗過來,是準備以後在店裏用膳嗎?”
“這兩個碗可是千窯難成一器的寶貝,我還沒奢靡到這個地步。”曹子建笑著搖頭道。
“千窯難成一器?什麽意思阿?”劉淑芬問道。
“等會再跟你細說,我先將這兩個碗給清洗一下。”曹子建說著,直奔後院而去。
從井裏打了一盆水的他,這就拿過一塊布,像平時洗碗那般開始對這兩個碗開始了清洗。
瓷器的釉麵,分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
像粉彩,五彩,鬥彩這種屬於是釉上彩,是在已燒成的白釉或色胎瓷器上,再用色料進行彩繪,然後經過600-900攝氏度的二次燒製。
這種水洗就不太合適了,主要以擦拭為主。
而像曹子建手中的這兩個碗,屬釉下彩,是將彩料直接繪製在素坯之上,加以釉料封層,經高溫燒製而成。
所以表麵是有一層保護膜的,簡單的水洗沒有任何問題。
就在曹子建清洗著這兩件瓷碗表麵汙垢的時候,張好好帶著範寬的《雪景圖》前半卷來到了店內。
“少爺..”劉淑芬朝著張好好恭聲喊道。
“子建兄今天有來店裏嗎?”張好好問道。
“掌櫃的剛到店。”劉淑芬答道:“現在正在後院清洗兩個瓷碗呢。”
“這是又入手了什麽寶貝?”張好好好奇道。
“我也不清楚。”劉淑芬搖頭:“聽掌櫃的說,是什麽千窯難成一器的寶貝。”
此話一出,張好好脫口而出道:“釉裏紅!!!”
“少爺,什麽是釉裏紅啊?”劉淑芬卻是毫不知情。
“就是一種瓷器的裝飾手法,創燒於元代時期的景德鎮。”張好好解釋道。
“它係用銅紅料在瓷胎上繪畫,施透明釉後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溫度中進行燒製。”
“不過釉裏紅燒造技術極難掌握,尤其是銅元素對爐窯的溫度和還原氣氛要求非常嚴格。”
“一旦燒製溫度低了,就燒不出那抹動人的紅。”
“而溫度高了,顏色就飛了。”
“所以,燒製釉裏紅的溫度,隻允許出現的偏差僅僅隻有十度左右。”
聽到這,劉淑芬忍不住開口問道:“少爺,您說這釉裏紅要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高溫下才能燒製出來,那這十度的偏差要如何控製阿?”
“這就需要窯工們的豐富經驗了。”張好好解釋道:“他們可以通過觀察爐內的火苗來判斷溫度。”
“隻是這種判斷還是有誤差,這就直接導致釉裏紅瓷器失敗率極高,且一直無法大規模生產。”
“所以才有了“千窯難成一器”的說法。”
“原來這名稱是這麽來的啊。”劉淑芬露出恍然之色:“少爺,您懂得可真多。”
“跟你們掌櫃的相比,還差遠了。”張好好搖頭道:“也不知道子建兄得到的那兩個瓷碗是哪朝哪代的釉裏紅。”
“先不跟你聊了,我進去看看。”
就在張好好腳步剛動,就看到曹子建拿著兩個碗從後院走了出來。
經過一番清洗,兩隻碗釉麵泛著的紅褐色顯得更加格外動人。
不等曹子建開口,張好好率先道:“子建兄,聽淑芬說,你得了兩件釉裏紅的瓷碗,就是這兩件嘛?”
“對。”曹子建笑著點頭:“你先將手中的畫卷放到一邊,我考考你的眼力。”
說著,曹子建便是將清洗完畢的兩個碗遞到了張好好跟前。
“這碗為什麽能值這麽多錢?”曹子建佯裝不解道。
“誰知道呢。”老板搖頭道。
聽到對方也不知道緣由,曹子建試探性的開口道。
“老板,這樣吧,這碗我看著也挺喜慶的,你也別等那人過來了,就按照你們說的價格,一塊大洋,勻給我得了。”
“可以啊。”老板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因為他的要求就是一塊大洋。
至於賣給誰,那就不是他該管的事情了。
所以隻要有人出這個價,他就賣。
興許是聽到了這邊的對話,那婦人也是湊了過來,一臉正色的朝著曹子建開口道。
“這位客官,付了錢之後,這事咱可不能反悔啊。”
“放心,不會的。”曹子建點頭,這就從口袋裏取出一枚袁大頭,遞給了對方。
就在曹子建準備快速解決掉麵前這碗鹵煮離開這裏的時候,那婦人又拿著一個碗走了過來。
“客官,給。”婦人將手中的碗放到了曹子建跟前。
曹子建看著婦人拿過來的另一隻碗,心頭一震。
跟那個裝著蒜水的碗,紋飾一模一樣。
兩個是一對。
而且後拿來的碗,應該是平時使用較少的緣故,在品相上要好上不少。
“當時那人看上的這一對碗,說給五十個銅板,我跟他要一塊大洋,他死活不同意。”婦人繼續道。
此刻,曹子建才算明白,一塊大洋不是賣一個碗,而是一對。
這讓曹子建喜出望外。
而且婦人的話透露出了一個信息,看上這對碗的人絕對就是個生瓜蛋子。
不然,就這對碗,別說一塊大洋,即便一千大洋,甚至一萬大洋,都會毫不猶豫的拿下。
想來,底足無款,讓那人將其當成了民窯。
至於為什麽古玩行識貨的人沒有在這鹵煮攤上發現這對碗,大概率是因為沒人來這吃過鹵煮。
畢竟鹵煮,在民國,屬於是‘窮人的吃食’。
因為豬腸、豬肺、豬肝這些,在這會被稱作豬下水。
由於豬肉窮人吃不起,而肚裏沒有油水,又想解饞,於是有人便開始打起了豬下水的主意。
變廢為寶,看看能不能用這些富足人家看不上的‘垃圾’東西做出美味來。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經過手藝人的反複琢磨和改進,最終將這些豬下水做成了美食。
將其變成了京城傳統特色小吃
。。。。。。
古雅齋。
劉淑芬看到曹子建一左一右提著兩個碗進來,不由好奇問道。
“掌櫃的,您怎麽帶兩個碗過來,是準備以後在店裏用膳嗎?”
“這兩個碗可是千窯難成一器的寶貝,我還沒奢靡到這個地步。”曹子建笑著搖頭道。
“千窯難成一器?什麽意思阿?”劉淑芬問道。
“等會再跟你細說,我先將這兩個碗給清洗一下。”曹子建說著,直奔後院而去。
從井裏打了一盆水的他,這就拿過一塊布,像平時洗碗那般開始對這兩個碗開始了清洗。
瓷器的釉麵,分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
像粉彩,五彩,鬥彩這種屬於是釉上彩,是在已燒成的白釉或色胎瓷器上,再用色料進行彩繪,然後經過600-900攝氏度的二次燒製。
這種水洗就不太合適了,主要以擦拭為主。
而像曹子建手中的這兩個碗,屬釉下彩,是將彩料直接繪製在素坯之上,加以釉料封層,經高溫燒製而成。
所以表麵是有一層保護膜的,簡單的水洗沒有任何問題。
就在曹子建清洗著這兩件瓷碗表麵汙垢的時候,張好好帶著範寬的《雪景圖》前半卷來到了店內。
“少爺..”劉淑芬朝著張好好恭聲喊道。
“子建兄今天有來店裏嗎?”張好好問道。
“掌櫃的剛到店。”劉淑芬答道:“現在正在後院清洗兩個瓷碗呢。”
“這是又入手了什麽寶貝?”張好好好奇道。
“我也不清楚。”劉淑芬搖頭:“聽掌櫃的說,是什麽千窯難成一器的寶貝。”
此話一出,張好好脫口而出道:“釉裏紅!!!”
“少爺,什麽是釉裏紅啊?”劉淑芬卻是毫不知情。
“就是一種瓷器的裝飾手法,創燒於元代時期的景德鎮。”張好好解釋道。
“它係用銅紅料在瓷胎上繪畫,施透明釉後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溫度中進行燒製。”
“不過釉裏紅燒造技術極難掌握,尤其是銅元素對爐窯的溫度和還原氣氛要求非常嚴格。”
“一旦燒製溫度低了,就燒不出那抹動人的紅。”
“而溫度高了,顏色就飛了。”
“所以,燒製釉裏紅的溫度,隻允許出現的偏差僅僅隻有十度左右。”
聽到這,劉淑芬忍不住開口問道:“少爺,您說這釉裏紅要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高溫下才能燒製出來,那這十度的偏差要如何控製阿?”
“這就需要窯工們的豐富經驗了。”張好好解釋道:“他們可以通過觀察爐內的火苗來判斷溫度。”
“隻是這種判斷還是有誤差,這就直接導致釉裏紅瓷器失敗率極高,且一直無法大規模生產。”
“所以才有了“千窯難成一器”的說法。”
“原來這名稱是這麽來的啊。”劉淑芬露出恍然之色:“少爺,您懂得可真多。”
“跟你們掌櫃的相比,還差遠了。”張好好搖頭道:“也不知道子建兄得到的那兩個瓷碗是哪朝哪代的釉裏紅。”
“先不跟你聊了,我進去看看。”
就在張好好腳步剛動,就看到曹子建拿著兩個碗從後院走了出來。
經過一番清洗,兩隻碗釉麵泛著的紅褐色顯得更加格外動人。
不等曹子建開口,張好好率先道:“子建兄,聽淑芬說,你得了兩件釉裏紅的瓷碗,就是這兩件嘛?”
“對。”曹子建笑著點頭:“你先將手中的畫卷放到一邊,我考考你的眼力。”
說著,曹子建便是將清洗完畢的兩個碗遞到了張好好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