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麵麵相覷,走遍大明也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啊!
王三看了一眼眾人,沒好氣的說道:“大驚小怪,有什麽大不了的?李大人的城中創辦了很多的廠子,不光男人可以去上工,女人也可以去。”
“女人也可以去?”楊嗣昌好奇的說道。
“當然了,”王三點了點頭說道,“那邊的成衣廠,人家專門招女人。聽他們聊天,老李的婆娘一個月賺回了三兩銀子,比男人賺的都多。”
說起這件事,王三的羨慕溢於言表。
“你婆娘也去了?”楊嗣昌笑嗬嗬的問道。
王三搖了搖頭說道:“我可沒有婆娘,一直打著光棍,以前家裏窮,沒人給我說媒。我爹死的早,家裏隻有一個老娘和一個年幼的弟弟,我娘還總生病,人家嫌累贅。”
“托了李大人的福,跟著上了戰場,雖然斷了一條腿,但是立下了不少功勞,得了很多的賞賜。蓋了房子,買了地,現在又撈了這麽個差事,家裏的日子好過多了。”
“前些日子給我弟弟定了親,等我弟弟成婚了,我也找一個。”
王三臉上一臉的希望與得意。
“有合適的?”楊嗣昌調笑一般的說道。
王三點了點頭說道:“媒婆給說了不少,我都沒看上。不瞞你說,我相中了食堂做飯的劉寡婦。”
“為什麽要娶寡婦?”楊嗣昌疑惑地說道,“沒有人願意把黃花閨女嫁給你嗎?”
“有人願意,”黃三擺了擺手說道,“可到了我這個年紀,不想去禍害人家的黃花閨女。寡婦有什麽不好的,知冷知熱知道疼人。”
“等一下進去看看你就知道了,劉寡婦不但人長得好,還能幹。惦記的人多了,放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現在可以想一想了。”
眾人聽到這話,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一行人笑嗬嗬的往裏麵走,很快就看到了成群結隊的孩子,從教室裏麵走了出來,朝著食堂而去。
食堂在不遠處的一排屋子裏麵,剛剛走近香味就飄了出來,周圍的人見到王三也笑著和他打招呼。
“看到沒有?那邊是先生的食堂。”王三指著不遠處的一間屋子說道,“有學問真好,吃飯都要在那邊單獨吃。”
“尊師重道,應有之義。”楊嗣昌緩緩的點頭說道。
“是個有文化的,”王三讚賞的說道,“我們家大人也這麽說,跟我來,咱們到這邊去吃飯。上午的時候我就看到飯單了,今天中午有魚吃。”
“有魚吃?”楊嗣昌疑惑的看著王三。
“邊塞之地,物資匱乏,百姓想吃肉。李大人知道了之後,發明了一種捕魚的方法,能夠在冰下走網抓魚。”王三笑嗬嗬的說道。“可惜河裏的魚不多,抓不了太多。”
“後來李大人不抓了,軍隊那邊就接過去了。他們每一次去抓魚都會送一些過來,他們昨天抓了魚,今天咱們就能吃上魚湯了。”
“原來如此。”楊嗣昌緩緩的點頭說道,“沒想到李大人還有這個本事。”
“大人的本事多了。”王三一臉崇敬的說道。
一個人一起走進了食堂,看到大白饅頭的時候,楊嗣昌的表情都變了,一臉震驚的對王三說道:“吃這個?”
王三點了點頭,一臉感慨的說:“是啊,吃這個,大人都未必吃得上。”
“為何?”楊嗣昌好奇的問道。
“李大人說過,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王三感慨的說道,“孩子是希望,有孩子才有未來,您看看這裏的飯菜。”
楊嗣昌連忙看過去,每位學生都是一小碗魚湯,一種炒的像芋頭一樣的東西。
“這是?”楊嗣昌指著碗中的東西問道。
“土豆,又叫番薯,”王三笑嗬嗬的說道,“我們大人找來的種子,四個月就能夠成熟。畝產能夠達到千斤,我們能夠熬過這個冬天,全靠這個。”
楊嗣昌臉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他想起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徐光啟,原本的內閣大學士,現在已經去世了。
他活著的時候,曾經致力推廣過一種作物,用他的話說,這種種子一旦推廣開來就能夠增加糧食的產量,減少饑荒。自己曾經問過他,他說這種作物就叫番薯,難不成是眼前的東西?
“嚐一嚐,味道不錯。”王三笑嗬嗬的說道。
“好。”楊嗣昌點了點頭,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放進自己的嘴裏,軟糯香甜,味道真的很好,抬起頭說道,“好吃。”
“那就多吃點。”王三將一個饅頭放在了楊嗣昌的麵前說道,“如果不習慣吃饅頭,那邊還有米飯。”
“習慣,習慣。”楊嗣昌點了點頭說道。
食堂的飯菜很簡單,除了主食之外隻有一菜一湯,一個菜是土豆,一個湯是魚湯。當然了,旁邊還有早就醃好的鹹菜。
楊嗣昌就看見一個小女孩啃著比自己臉還大的饅頭,咬上一口饅頭,吃上一口鹹菜,吃的格外香甜。
“怎麽還有女孩?”楊嗣昌忽然詫異的問道。
“女孩怎麽了?”王三笑著說道,“女孩也要讀書,你不知道,成衣坊那邊招女帳房,要識字的。一個月開四兩銀子,比我的錢都高。”
李剛很清楚,勸說女孩讀書什麽的沒什麽用。
在這個時代給他們開民治太費時費力,關鍵是也講不明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誘。讓他們意識到女孩讀書能賺錢,他們自然就把女孩送來讀書了。
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很好。
楊嗣昌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李大人的主意吧?”
“ 是,”王三用力的點頭說道,“很多人家把女孩送過來,是為了讓大人幫他們養。大人也不在意,用大人的話說,男女都是治下之民。”
李剛讓女孩來讀書,讓女孩來學本事,原因也很簡單,自己手下的人實在不夠用。
新軍所現在有十五萬人,除了老弱和孩子,青壯不過三萬之數。三萬青壯,一萬人馬,勞動力已經明顯不足了。
這個時候當然要開發女性勞動力。
女人能頂半邊天啊!
況且一萬人還不是盡頭,李剛還要繼續擴充人馬,不讓女人站出來怎麽辦?
王三看了一眼眾人,沒好氣的說道:“大驚小怪,有什麽大不了的?李大人的城中創辦了很多的廠子,不光男人可以去上工,女人也可以去。”
“女人也可以去?”楊嗣昌好奇的說道。
“當然了,”王三點了點頭說道,“那邊的成衣廠,人家專門招女人。聽他們聊天,老李的婆娘一個月賺回了三兩銀子,比男人賺的都多。”
說起這件事,王三的羨慕溢於言表。
“你婆娘也去了?”楊嗣昌笑嗬嗬的問道。
王三搖了搖頭說道:“我可沒有婆娘,一直打著光棍,以前家裏窮,沒人給我說媒。我爹死的早,家裏隻有一個老娘和一個年幼的弟弟,我娘還總生病,人家嫌累贅。”
“托了李大人的福,跟著上了戰場,雖然斷了一條腿,但是立下了不少功勞,得了很多的賞賜。蓋了房子,買了地,現在又撈了這麽個差事,家裏的日子好過多了。”
“前些日子給我弟弟定了親,等我弟弟成婚了,我也找一個。”
王三臉上一臉的希望與得意。
“有合適的?”楊嗣昌調笑一般的說道。
王三點了點頭說道:“媒婆給說了不少,我都沒看上。不瞞你說,我相中了食堂做飯的劉寡婦。”
“為什麽要娶寡婦?”楊嗣昌疑惑地說道,“沒有人願意把黃花閨女嫁給你嗎?”
“有人願意,”黃三擺了擺手說道,“可到了我這個年紀,不想去禍害人家的黃花閨女。寡婦有什麽不好的,知冷知熱知道疼人。”
“等一下進去看看你就知道了,劉寡婦不但人長得好,還能幹。惦記的人多了,放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現在可以想一想了。”
眾人聽到這話,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一行人笑嗬嗬的往裏麵走,很快就看到了成群結隊的孩子,從教室裏麵走了出來,朝著食堂而去。
食堂在不遠處的一排屋子裏麵,剛剛走近香味就飄了出來,周圍的人見到王三也笑著和他打招呼。
“看到沒有?那邊是先生的食堂。”王三指著不遠處的一間屋子說道,“有學問真好,吃飯都要在那邊單獨吃。”
“尊師重道,應有之義。”楊嗣昌緩緩的點頭說道。
“是個有文化的,”王三讚賞的說道,“我們家大人也這麽說,跟我來,咱們到這邊去吃飯。上午的時候我就看到飯單了,今天中午有魚吃。”
“有魚吃?”楊嗣昌疑惑的看著王三。
“邊塞之地,物資匱乏,百姓想吃肉。李大人知道了之後,發明了一種捕魚的方法,能夠在冰下走網抓魚。”王三笑嗬嗬的說道。“可惜河裏的魚不多,抓不了太多。”
“後來李大人不抓了,軍隊那邊就接過去了。他們每一次去抓魚都會送一些過來,他們昨天抓了魚,今天咱們就能吃上魚湯了。”
“原來如此。”楊嗣昌緩緩的點頭說道,“沒想到李大人還有這個本事。”
“大人的本事多了。”王三一臉崇敬的說道。
一個人一起走進了食堂,看到大白饅頭的時候,楊嗣昌的表情都變了,一臉震驚的對王三說道:“吃這個?”
王三點了點頭,一臉感慨的說:“是啊,吃這個,大人都未必吃得上。”
“為何?”楊嗣昌好奇的問道。
“李大人說過,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王三感慨的說道,“孩子是希望,有孩子才有未來,您看看這裏的飯菜。”
楊嗣昌連忙看過去,每位學生都是一小碗魚湯,一種炒的像芋頭一樣的東西。
“這是?”楊嗣昌指著碗中的東西問道。
“土豆,又叫番薯,”王三笑嗬嗬的說道,“我們大人找來的種子,四個月就能夠成熟。畝產能夠達到千斤,我們能夠熬過這個冬天,全靠這個。”
楊嗣昌臉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他想起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徐光啟,原本的內閣大學士,現在已經去世了。
他活著的時候,曾經致力推廣過一種作物,用他的話說,這種種子一旦推廣開來就能夠增加糧食的產量,減少饑荒。自己曾經問過他,他說這種作物就叫番薯,難不成是眼前的東西?
“嚐一嚐,味道不錯。”王三笑嗬嗬的說道。
“好。”楊嗣昌點了點頭,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放進自己的嘴裏,軟糯香甜,味道真的很好,抬起頭說道,“好吃。”
“那就多吃點。”王三將一個饅頭放在了楊嗣昌的麵前說道,“如果不習慣吃饅頭,那邊還有米飯。”
“習慣,習慣。”楊嗣昌點了點頭說道。
食堂的飯菜很簡單,除了主食之外隻有一菜一湯,一個菜是土豆,一個湯是魚湯。當然了,旁邊還有早就醃好的鹹菜。
楊嗣昌就看見一個小女孩啃著比自己臉還大的饅頭,咬上一口饅頭,吃上一口鹹菜,吃的格外香甜。
“怎麽還有女孩?”楊嗣昌忽然詫異的問道。
“女孩怎麽了?”王三笑著說道,“女孩也要讀書,你不知道,成衣坊那邊招女帳房,要識字的。一個月開四兩銀子,比我的錢都高。”
李剛很清楚,勸說女孩讀書什麽的沒什麽用。
在這個時代給他們開民治太費時費力,關鍵是也講不明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誘。讓他們意識到女孩讀書能賺錢,他們自然就把女孩送來讀書了。
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很好。
楊嗣昌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李大人的主意吧?”
“ 是,”王三用力的點頭說道,“很多人家把女孩送過來,是為了讓大人幫他們養。大人也不在意,用大人的話說,男女都是治下之民。”
李剛讓女孩來讀書,讓女孩來學本事,原因也很簡單,自己手下的人實在不夠用。
新軍所現在有十五萬人,除了老弱和孩子,青壯不過三萬之數。三萬青壯,一萬人馬,勞動力已經明顯不足了。
這個時候當然要開發女性勞動力。
女人能頂半邊天啊!
況且一萬人還不是盡頭,李剛還要繼續擴充人馬,不讓女人站出來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