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六盟,皇太極上一次號令蒙古逐步之後重新會盟之後,對蒙古諸部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大的改革便是建立了蒙古六盟。
皇太極將原本支配各大部落的蒙古黃金家族單獨剝離出來,成立了蒙古八旗,也將他們的權利從蒙古各部落當中收了回來。
重新任命了蒙古族中其他的部族來擔任各部落的首領,同時讓各部隊的首領會盟,每個盟選出一名盟主,六個盟組成了內劄薩克蒙古六盟,也就是內蒙古名字的由來。
其地域東至吉林、西至甘肅及賀蘭山、厄魯特界,南至盛京、直隸、察哈爾、山西、陝西界,北至黑龍江。
外蒙古則組成了喀爾喀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三音諾顏部、紮薩克圖汗部為首的四盟,也就是後世稱呼的內六盟外四盟。
排名第一的是哲裏木,為蒙古語的音譯,科爾沁等十旗會盟地,在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該盟東臨吉林、黑龍江轄區,西界昭烏達盟和錫林郭勒盟,南靠沈陽,北接黑龍江轄境。
土默特等五旗會盟地,在土默特右旗(今遼寧北票)。東臨錦州府,西接昭烏達盟,南靠寧遠邊牆。
該盟凡二部五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喀喇沁左旗、喀喇沁右旗和喀喇沁中旗,有佐領三百二十。
對蒙古逐步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權責進行了明晰,同時更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這一次皇太極就打算把他們拉出來遛一遛了。
濟爾哈朗也明白了皇太極的意思,抬起頭說道:“科爾沁和喀喇沁都可以出一部分人手,錫林格勒和烏蘭察布那邊可以出大部分人手。”
皇太極緩緩的點頭說道:“讓多鐸用點心,按照你說的辦。”
濟爾哈朗緩緩的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告訴多鐸,攻打明朝聲勢造的要足,但是不要太過於深入這一次,要讓那些蒙古人聽話。如果有誰不聽話,整訓他們才是最要緊的,明白嗎?”皇太極眯著眼睛說道。
“大汗放心,我知道。”濟爾哈朗用力的點了點頭說道,“要不我跟著一起去吧?”
皇太極沉吟了片刻之後點點頭說道:“既然你想去那也好,你跟著去,還有一件事情,洪承疇那邊怎麽樣了?有沒有投降?”
“暫時沒有投降的跡象。”濟爾哈朗搖了搖頭說道。
“沒有就算了,先不用管他,”皇太極冷笑的一聲說道,“讓範文程派人聯係楊嗣昌,就說咱們願意和談,願意用洪承疇換回人質。”
濟爾哈朗猛的抬起頭說道:“現在這個時候?”
皇太極緩緩的點頭說道:“沒錯,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楊嗣昌想拿這份功勞,那咱們就把這份功勞給他,咱們和大明也就先不打仗了。”
“李剛到了邊關,我要讓他沒有用武之地。如果他率兵攻打咱們,那就是他輕啟戰端,明朝的皇帝都饒不了他們。”
濟爾哈朗眼睛一亮說道:“大汗英明,即便楊嗣昌不管這件事情,讓李剛來管,李剛如果拒絕和談,肯定也會得罪明朝當中那些想要和談的官員。”
“這不是關鍵,”皇太極擺了擺手說道,“張獻忠和李自成鬧得這麽大,蒙古人又在邊關尋釁,明朝皇帝答應的可能性很大,李剛如果真反對,他就會成為眼中精肉中刺。”
“蒙古人那邊繼續動手?”濟爾哈朗遲疑的說道,“不是和談嗎?”
“蒙古人動手和咱們有什麽關係?”皇太極冷笑的說道。
“大汗英明。”濟爾哈朗連忙說道。
“明朝人不是有句俗話嗎?叫做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咱們一邊讓多鐸去騷擾他的後方,給他搗搗亂,讓明朝的邊軍沒法平定叛亂,讓他們的造反鬧起來。”
“一方麵給李剛找點麻煩,一舉兩得的事情,最終無論有什麽收獲,都是咱們的收獲,終歸是不虧的。”
“我明白了。”濟爾哈朗低頭答應道。
大明,山海關。
李茂將手中的文書放下,臉上露出了一抹冷笑說道:“朝廷上的這些人真的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現在又把李剛給抬出來了,早幹什麽吃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文書,楊嗣昌有些無奈的說道:“現在的局勢,到了這個地步還說這樣的話有什麽用?咱們還是收拾一下,趕快走吧。”
“收拾收拾,剛來才多久?”李茂轉過頭說道,“朝廷就應該讓李剛去平亂,以李剛的手段,區區反賊怎麽可能是他的對手,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夠剿滅張獻忠和李自成。”
搖了搖頭,楊嗣昌苦笑著沒有說話。
朝堂上的那些人對李剛的提防之心可太重了,首先便是以文抑武,在朝堂上的文官看來,李剛的地位已經足夠高了,不能夠再給他重用了。
再讓李剛得到重用,那就翻了天了。
其次便是李剛不好控製,李剛本人太能打了,率著幾千人馬就能追著皇太極跑。一旦讓他去平定叛亂,招撫並用,很短時間內他的實力就會得到極大的膨脹。
自己在宣大的時候看過李剛的招募政策。
讓李剛去安頓那些難民,難民必然會成為李剛的死忠,這還不是關鍵的,關鍵是李剛到了地方之後,恐怕不會和他們和光同塵。
地方的事情錯綜複雜,怎麽能讓一位武夫插一腳?
這些事情李茂不是不明白,楊嗣昌也不是沒有解釋過,隻不過李茂對此頗為不以為然,甚至對朝堂上那些人破口大罵,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兩個人正在對話之時,外麵響起了急切的腳步聲,一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兩個人抬起頭見來人身穿盔甲腰帶寶劍,麵色有一些發紅,留了一抹胡須,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吳三桂。
“見過部堂大人,見過李先生。”吳三桂見到楊嗣昌之後,連忙行禮道。
李茂擺了擺手,楊嗣昌則是笑著說道:“今天把你叫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朝堂的調令已經下來了,我要帶著人回去清剿叛軍了。”
“對你我還沒有想好怎麽安排,如果你想跟我走,你可以帶著手下的人馬跟我一起離開山海關,清剿叛軍對你來說不是什麽太大的事情。”
“在我的手下,我也不會苛待你,好好幹幾年,官位肯定會有提升。如果你不想離開山海關,那就繼續留在山海關,我相信新來的大人也會重用你的。”
吳三桂心中一動,一時之間陷入了兩難。
說實話,跟著楊嗣昌離開遼東,吳三桂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自己清剿農民軍肯定能夠立下很多的功勞,將來肯定能夠升官發財。
問題在於祖大壽被俘之後,自己家在遼東的利益都需要自己來維護和扞衛,如果自己走了,自己手下的人自己家的這些人怎麽辦?
可如果不走遼東的局麵未必會有什麽變化,皇太極真的很難打,朝廷上一時半會恐怕恢複不了元氣征討皇太極。
“你不用有太多的顧慮,”楊嗣昌笑嗬嗬的說道,“朝廷派來坐鎮薊遼的是李剛,他曾經是我的屬下,我會向他保薦你,看在我的麵子上,他會重用你的。”
“當然了,以你的能力,即便不用我說什麽,他也會重用你,李剛此人知人善任,這個難得的人物。”
“李剛?”吳三桂抬起的頭,臉上露出了幾分震驚的神情說道,“可是上一次大勝皇太極的李剛?”
“沒錯,就是他。”楊嗣昌笑嗬嗬的說道,“李剛還真是大名鼎鼎,誰都聽說過。”
皇太極將原本支配各大部落的蒙古黃金家族單獨剝離出來,成立了蒙古八旗,也將他們的權利從蒙古各部落當中收了回來。
重新任命了蒙古族中其他的部族來擔任各部落的首領,同時讓各部隊的首領會盟,每個盟選出一名盟主,六個盟組成了內劄薩克蒙古六盟,也就是內蒙古名字的由來。
其地域東至吉林、西至甘肅及賀蘭山、厄魯特界,南至盛京、直隸、察哈爾、山西、陝西界,北至黑龍江。
外蒙古則組成了喀爾喀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三音諾顏部、紮薩克圖汗部為首的四盟,也就是後世稱呼的內六盟外四盟。
排名第一的是哲裏木,為蒙古語的音譯,科爾沁等十旗會盟地,在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該盟東臨吉林、黑龍江轄區,西界昭烏達盟和錫林郭勒盟,南靠沈陽,北接黑龍江轄境。
土默特等五旗會盟地,在土默特右旗(今遼寧北票)。東臨錦州府,西接昭烏達盟,南靠寧遠邊牆。
該盟凡二部五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喀喇沁左旗、喀喇沁右旗和喀喇沁中旗,有佐領三百二十。
對蒙古逐步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權責進行了明晰,同時更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這一次皇太極就打算把他們拉出來遛一遛了。
濟爾哈朗也明白了皇太極的意思,抬起頭說道:“科爾沁和喀喇沁都可以出一部分人手,錫林格勒和烏蘭察布那邊可以出大部分人手。”
皇太極緩緩的點頭說道:“讓多鐸用點心,按照你說的辦。”
濟爾哈朗緩緩的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告訴多鐸,攻打明朝聲勢造的要足,但是不要太過於深入這一次,要讓那些蒙古人聽話。如果有誰不聽話,整訓他們才是最要緊的,明白嗎?”皇太極眯著眼睛說道。
“大汗放心,我知道。”濟爾哈朗用力的點了點頭說道,“要不我跟著一起去吧?”
皇太極沉吟了片刻之後點點頭說道:“既然你想去那也好,你跟著去,還有一件事情,洪承疇那邊怎麽樣了?有沒有投降?”
“暫時沒有投降的跡象。”濟爾哈朗搖了搖頭說道。
“沒有就算了,先不用管他,”皇太極冷笑的一聲說道,“讓範文程派人聯係楊嗣昌,就說咱們願意和談,願意用洪承疇換回人質。”
濟爾哈朗猛的抬起頭說道:“現在這個時候?”
皇太極緩緩的點頭說道:“沒錯,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楊嗣昌想拿這份功勞,那咱們就把這份功勞給他,咱們和大明也就先不打仗了。”
“李剛到了邊關,我要讓他沒有用武之地。如果他率兵攻打咱們,那就是他輕啟戰端,明朝的皇帝都饒不了他們。”
濟爾哈朗眼睛一亮說道:“大汗英明,即便楊嗣昌不管這件事情,讓李剛來管,李剛如果拒絕和談,肯定也會得罪明朝當中那些想要和談的官員。”
“這不是關鍵,”皇太極擺了擺手說道,“張獻忠和李自成鬧得這麽大,蒙古人又在邊關尋釁,明朝皇帝答應的可能性很大,李剛如果真反對,他就會成為眼中精肉中刺。”
“蒙古人那邊繼續動手?”濟爾哈朗遲疑的說道,“不是和談嗎?”
“蒙古人動手和咱們有什麽關係?”皇太極冷笑的說道。
“大汗英明。”濟爾哈朗連忙說道。
“明朝人不是有句俗話嗎?叫做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咱們一邊讓多鐸去騷擾他的後方,給他搗搗亂,讓明朝的邊軍沒法平定叛亂,讓他們的造反鬧起來。”
“一方麵給李剛找點麻煩,一舉兩得的事情,最終無論有什麽收獲,都是咱們的收獲,終歸是不虧的。”
“我明白了。”濟爾哈朗低頭答應道。
大明,山海關。
李茂將手中的文書放下,臉上露出了一抹冷笑說道:“朝廷上的這些人真的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現在又把李剛給抬出來了,早幹什麽吃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文書,楊嗣昌有些無奈的說道:“現在的局勢,到了這個地步還說這樣的話有什麽用?咱們還是收拾一下,趕快走吧。”
“收拾收拾,剛來才多久?”李茂轉過頭說道,“朝廷就應該讓李剛去平亂,以李剛的手段,區區反賊怎麽可能是他的對手,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夠剿滅張獻忠和李自成。”
搖了搖頭,楊嗣昌苦笑著沒有說話。
朝堂上的那些人對李剛的提防之心可太重了,首先便是以文抑武,在朝堂上的文官看來,李剛的地位已經足夠高了,不能夠再給他重用了。
再讓李剛得到重用,那就翻了天了。
其次便是李剛不好控製,李剛本人太能打了,率著幾千人馬就能追著皇太極跑。一旦讓他去平定叛亂,招撫並用,很短時間內他的實力就會得到極大的膨脹。
自己在宣大的時候看過李剛的招募政策。
讓李剛去安頓那些難民,難民必然會成為李剛的死忠,這還不是關鍵的,關鍵是李剛到了地方之後,恐怕不會和他們和光同塵。
地方的事情錯綜複雜,怎麽能讓一位武夫插一腳?
這些事情李茂不是不明白,楊嗣昌也不是沒有解釋過,隻不過李茂對此頗為不以為然,甚至對朝堂上那些人破口大罵,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兩個人正在對話之時,外麵響起了急切的腳步聲,一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兩個人抬起頭見來人身穿盔甲腰帶寶劍,麵色有一些發紅,留了一抹胡須,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吳三桂。
“見過部堂大人,見過李先生。”吳三桂見到楊嗣昌之後,連忙行禮道。
李茂擺了擺手,楊嗣昌則是笑著說道:“今天把你叫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朝堂的調令已經下來了,我要帶著人回去清剿叛軍了。”
“對你我還沒有想好怎麽安排,如果你想跟我走,你可以帶著手下的人馬跟我一起離開山海關,清剿叛軍對你來說不是什麽太大的事情。”
“在我的手下,我也不會苛待你,好好幹幾年,官位肯定會有提升。如果你不想離開山海關,那就繼續留在山海關,我相信新來的大人也會重用你的。”
吳三桂心中一動,一時之間陷入了兩難。
說實話,跟著楊嗣昌離開遼東,吳三桂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自己清剿農民軍肯定能夠立下很多的功勞,將來肯定能夠升官發財。
問題在於祖大壽被俘之後,自己家在遼東的利益都需要自己來維護和扞衛,如果自己走了,自己手下的人自己家的這些人怎麽辦?
可如果不走遼東的局麵未必會有什麽變化,皇太極真的很難打,朝廷上一時半會恐怕恢複不了元氣征討皇太極。
“你不用有太多的顧慮,”楊嗣昌笑嗬嗬的說道,“朝廷派來坐鎮薊遼的是李剛,他曾經是我的屬下,我會向他保薦你,看在我的麵子上,他會重用你的。”
“當然了,以你的能力,即便不用我說什麽,他也會重用你,李剛此人知人善任,這個難得的人物。”
“李剛?”吳三桂抬起的頭,臉上露出了幾分震驚的神情說道,“可是上一次大勝皇太極的李剛?”
“沒錯,就是他。”楊嗣昌笑嗬嗬的說道,“李剛還真是大名鼎鼎,誰都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