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夏沒想到李家就在鄰村,卻比秦家到的還晚。
上輩子李家來的晚是去借彩禮錢了,三百塊錢對李家不是小數,到了下聘這天才將將湊齊。
這輩子林家怡就要了八十塊彩禮竟然也晚了一大步,看來她那個好婆婆的刁鑽刻薄真不是衝她一人。
除了這點,下聘還是很順利,秦家除了三百塊錢還給了六尺布,李家也給了布,還是八尺,這讓林家怡狠狠的得瑟了一把。
林初夏心裏倒門清,畢竟三百變成了八十,就算多給幾尺布,李家也占了大便宜。
轉眼婚期就到了,當地的風俗,女方家在婚期的前一天招待親朋,這一天林家也是相當熱鬧。
兩個女兒一同出嫁,就算這個年代不興什麽大辦婚宴,林家也擺了好幾桌。
到了晚上,送走最後一撥賓客,林母把家裏人都叫到了一起。
“明天的事我和你爸安排好了,李家離得近,我們先送家怡出門,老二你老實在家等著,送了你大姐後再送你出門,你也不用擔心別的,秦家那邊我們讓他們晚些到,兩不耽誤。”
他們這裏嫁女兒,娘家一般不隨著去,隻送姑娘出門就好。
也有娘家為了表示重視女兒跟著一起去婆家看看,叫做走新親,林母的意思就是要跟大姐去李家看看了。
林家怡先表態,“我聽媽的。”
林初夏也點了點頭,“好。”
上輩子也是林家怡先出的門,媽說秦家路遠,讓大姐先出門。
結果李家來人迎親,家裏隻有她一個新娘子,尷尬的等到下午爸媽才回來,又嚷跑了半天實在累了,隻讓她跟著李家的人走了。
也正是如此,她還沒嫁過去就被婆家人看輕,要不是她事事讓婆婆挑不出錯,又說服李光遠做生意讓李家人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她的日子可想而知。
收回思緒又聽著林母嘮叨了一會兒,這才回房睡覺。
林家怡心情很好,拿著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在身上比了又比,還問林初夏,“你說我穿哪身好呢?要不說成衣就是這樣,穿著都大差不差,倒不如你自己做的合心,我就是手太笨,隻能讓媽給我在百貨商店買成衣,我要是有你那手藝,也不用一下子買兩身,想什麽時候穿就什麽時候做。”
話雖這麽說,可那神態除了顯擺哪有羨慕的模樣。
林初夏打了個哈欠,“媽想的周到,知道你嫁到李家再想買新衣服不容易,這會兒不多買兩身,指不定什麽時候再添新衣服呢,要我說,你那布也趕緊讓媽給你做了新衣服吧,要不然以後不定還有沒有你的份。”
明天就要結婚了,看在她這輩子不用嫁給李光遠的份上,林初夏就好心提醒一下林家怡。
李光遠有兩個妹妹,那兩人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林家怡不覺得林初夏是好心,她越是這麽輕描淡寫的說話,林家怡越覺得她是嫉妒。
什麽沒她的份?
她的嫁妝她說了算,怎麽會沒有她的份?
還想說什麽,見對方已經閉上了眼睛,冷哼一聲繼續試新衣服。
林初夏是被一陣吵鬧聲吵醒的,外邊天還黑著,家裏已經忙活起來。
林家怡已經起床收拾著自己,穿了一身紅紫格子的外套,和林初夏做的那件倒是有幾分相似。
林初夏也拿起自己的新衣服換上,梳完頭發的林家怡剛好轉過了頭,看到一身新衣的林初夏愣住了。
這麽多年她這個妹妹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她是家裏老大,買新衣服自然要按照她的尺寸買,等她穿不下了正好給二妹穿。
印象裏,二妹一直幹幹瘦瘦的,沒想到穿上新衣服瘦歸瘦卻不幹,還有她的頭發,一直都是毛毛燥燥的,怎麽這會兒也順眼了?
是紅格子衣服襯人嗎?
林家怡看了一眼鏡子裏的自己,又回頭看了一眼林初夏。
前者沒什麽區別,甚至臉還有點兒黑,後者被襯的唇紅齒白,頭發也油黑發亮,皮膚更是白了不少。
不由得皺了皺眉。
她最嫉妒林初夏的皮膚白,都是一個爸媽生的,不知怎麽的就讓她長了個白皮子,夏天不管怎麽曬都曬不黑,倒是她,捂都捂不白。
“你去把衣服換了,不許穿這件。”
林家怡沒好氣的開口。
林初夏連個眼神都沒給她,“對不起,我就這一件,要換你換。”
林家怡氣急,“你要不換我叫媽來。”
“叫媽來幹嘛?說咱倆穿一樣的衣服,我比你好看,怕李光遠看到後悔換親?”
“你胡說,”林家怡絕不承認此時的林初夏確實比她漂亮。
倆人一起生活這麽多年,林家怡從沒覺得林初夏漂亮,此時讓過去二十多年她是家裏最漂亮的認知差點兒顛覆。
她有換親的底氣,也是覺得自己比林初夏漂亮,就算李光遠同時看到她們倆,肯定更喜歡她,隻要親事換了,就能比林初夏過得還要好,更得李光遠的心。
怎麽能讓林初夏變得比她漂亮?
林初夏嗤了一聲,“你多心了,我一個待嫁的新娘不方便見人,穿什麽樣又有什麽關係?咱們倆又不是真的一起出門。”
林家怡一想也是,都被這死丫頭氣糊塗了,“那說好了,你可不能出去,衝撞了我的喜氣我可跟你沒完,媽也不會放過你的。”
“放心吧,讓我出去我都不出去。”
如果可以,這輩子都不想看到那個表裏不一的男人。
聽她這麽說,林家怡也沒放心,又讓林母叮囑了一遍林初夏。
不一會兒街坊還有和林家走得比較好的鄉親也過來湊熱鬧,孫蘭蘭也來了。
聽說先送林家怡出門,孫蘭蘭拍著胸脯說要陪她、看著她出嫁,和上輩子一模一樣。
林初夏感動的不行,“蘭蘭你真好,等你有了對象一定要和我說,我幫你把關,等你出嫁的那天,我也要陪著你出嫁,”絕不能再嫁給那個人渣了。
孫蘭蘭大方的說好。
倆人說著話,外邊熱鬧起來,還放了鞭炮,李家接親的人來了。
上輩子李家來的晚是去借彩禮錢了,三百塊錢對李家不是小數,到了下聘這天才將將湊齊。
這輩子林家怡就要了八十塊彩禮竟然也晚了一大步,看來她那個好婆婆的刁鑽刻薄真不是衝她一人。
除了這點,下聘還是很順利,秦家除了三百塊錢還給了六尺布,李家也給了布,還是八尺,這讓林家怡狠狠的得瑟了一把。
林初夏心裏倒門清,畢竟三百變成了八十,就算多給幾尺布,李家也占了大便宜。
轉眼婚期就到了,當地的風俗,女方家在婚期的前一天招待親朋,這一天林家也是相當熱鬧。
兩個女兒一同出嫁,就算這個年代不興什麽大辦婚宴,林家也擺了好幾桌。
到了晚上,送走最後一撥賓客,林母把家裏人都叫到了一起。
“明天的事我和你爸安排好了,李家離得近,我們先送家怡出門,老二你老實在家等著,送了你大姐後再送你出門,你也不用擔心別的,秦家那邊我們讓他們晚些到,兩不耽誤。”
他們這裏嫁女兒,娘家一般不隨著去,隻送姑娘出門就好。
也有娘家為了表示重視女兒跟著一起去婆家看看,叫做走新親,林母的意思就是要跟大姐去李家看看了。
林家怡先表態,“我聽媽的。”
林初夏也點了點頭,“好。”
上輩子也是林家怡先出的門,媽說秦家路遠,讓大姐先出門。
結果李家來人迎親,家裏隻有她一個新娘子,尷尬的等到下午爸媽才回來,又嚷跑了半天實在累了,隻讓她跟著李家的人走了。
也正是如此,她還沒嫁過去就被婆家人看輕,要不是她事事讓婆婆挑不出錯,又說服李光遠做生意讓李家人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她的日子可想而知。
收回思緒又聽著林母嘮叨了一會兒,這才回房睡覺。
林家怡心情很好,拿著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在身上比了又比,還問林初夏,“你說我穿哪身好呢?要不說成衣就是這樣,穿著都大差不差,倒不如你自己做的合心,我就是手太笨,隻能讓媽給我在百貨商店買成衣,我要是有你那手藝,也不用一下子買兩身,想什麽時候穿就什麽時候做。”
話雖這麽說,可那神態除了顯擺哪有羨慕的模樣。
林初夏打了個哈欠,“媽想的周到,知道你嫁到李家再想買新衣服不容易,這會兒不多買兩身,指不定什麽時候再添新衣服呢,要我說,你那布也趕緊讓媽給你做了新衣服吧,要不然以後不定還有沒有你的份。”
明天就要結婚了,看在她這輩子不用嫁給李光遠的份上,林初夏就好心提醒一下林家怡。
李光遠有兩個妹妹,那兩人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林家怡不覺得林初夏是好心,她越是這麽輕描淡寫的說話,林家怡越覺得她是嫉妒。
什麽沒她的份?
她的嫁妝她說了算,怎麽會沒有她的份?
還想說什麽,見對方已經閉上了眼睛,冷哼一聲繼續試新衣服。
林初夏是被一陣吵鬧聲吵醒的,外邊天還黑著,家裏已經忙活起來。
林家怡已經起床收拾著自己,穿了一身紅紫格子的外套,和林初夏做的那件倒是有幾分相似。
林初夏也拿起自己的新衣服換上,梳完頭發的林家怡剛好轉過了頭,看到一身新衣的林初夏愣住了。
這麽多年她這個妹妹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她是家裏老大,買新衣服自然要按照她的尺寸買,等她穿不下了正好給二妹穿。
印象裏,二妹一直幹幹瘦瘦的,沒想到穿上新衣服瘦歸瘦卻不幹,還有她的頭發,一直都是毛毛燥燥的,怎麽這會兒也順眼了?
是紅格子衣服襯人嗎?
林家怡看了一眼鏡子裏的自己,又回頭看了一眼林初夏。
前者沒什麽區別,甚至臉還有點兒黑,後者被襯的唇紅齒白,頭發也油黑發亮,皮膚更是白了不少。
不由得皺了皺眉。
她最嫉妒林初夏的皮膚白,都是一個爸媽生的,不知怎麽的就讓她長了個白皮子,夏天不管怎麽曬都曬不黑,倒是她,捂都捂不白。
“你去把衣服換了,不許穿這件。”
林家怡沒好氣的開口。
林初夏連個眼神都沒給她,“對不起,我就這一件,要換你換。”
林家怡氣急,“你要不換我叫媽來。”
“叫媽來幹嘛?說咱倆穿一樣的衣服,我比你好看,怕李光遠看到後悔換親?”
“你胡說,”林家怡絕不承認此時的林初夏確實比她漂亮。
倆人一起生活這麽多年,林家怡從沒覺得林初夏漂亮,此時讓過去二十多年她是家裏最漂亮的認知差點兒顛覆。
她有換親的底氣,也是覺得自己比林初夏漂亮,就算李光遠同時看到她們倆,肯定更喜歡她,隻要親事換了,就能比林初夏過得還要好,更得李光遠的心。
怎麽能讓林初夏變得比她漂亮?
林初夏嗤了一聲,“你多心了,我一個待嫁的新娘不方便見人,穿什麽樣又有什麽關係?咱們倆又不是真的一起出門。”
林家怡一想也是,都被這死丫頭氣糊塗了,“那說好了,你可不能出去,衝撞了我的喜氣我可跟你沒完,媽也不會放過你的。”
“放心吧,讓我出去我都不出去。”
如果可以,這輩子都不想看到那個表裏不一的男人。
聽她這麽說,林家怡也沒放心,又讓林母叮囑了一遍林初夏。
不一會兒街坊還有和林家走得比較好的鄉親也過來湊熱鬧,孫蘭蘭也來了。
聽說先送林家怡出門,孫蘭蘭拍著胸脯說要陪她、看著她出嫁,和上輩子一模一樣。
林初夏感動的不行,“蘭蘭你真好,等你有了對象一定要和我說,我幫你把關,等你出嫁的那天,我也要陪著你出嫁,”絕不能再嫁給那個人渣了。
孫蘭蘭大方的說好。
倆人說著話,外邊熱鬧起來,還放了鞭炮,李家接親的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