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是個不可替代的榜樣
在二十世紀法國作家中,若論哪一位最活躍,最獨特,最重要,最喜歡顛覆,最愛惹是生非,最複雜,最多變,從而也最難捉摸,那麽幾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紀德莫屬。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構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現代的迷宮。這座迷宮迷惑了多少評論家,甚至迷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長達三十餘年。
這裏順便翻一翻諾貝爾文學獎這本老賬,隻為從一個側麵說明紀德為人和為文的複雜性,在他的迷宮裏迷途不足為奇。比對一下法國兩位文學大師,羅曼·羅蘭(1866-1944)和安德烈-紀德(1869-1951),就多少能看出諾獎評委們的疑慮與尷尬。兩位作家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享譽文壇,雖不好說紀德的分量更重,至少也算是等量齊名。然而,羅曼·羅蘭予一九一五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紀德卻還要等到三十二年之後,直至一九四七年,在他七十八歲的高齡,才榮獲這一遲來的獎項,是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
獲獎評語的這些作品,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都已經問世,受到廣泛注意,主要有先鋒派諷刺小說《帕呂德》(1895)、散文詩《人間食糧》(1897)、衝擊傳統道德的記述體小說《背德者》(1902)、日記體小說《窄門》(1909)、傻劇《梵蒂岡的地窖》(1914)、日記體小說《田園交響曲》(1919)、前所未見的結構革命的創新小說暫偽幣製造者》、自傳《如果種子不死》(1926)……至此,他的“文壇王子”的地位已經確立,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中所提到的作品,也都早已問世。可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花上二十多年時間,才寫出這樣一段評語,總算稍微摸清了紀德的路數。
按照通常的辦法,以定格、定勢、定型的尺度去衡量,給一個作家下定論,用在紀德身上顯然不合適。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正如他本人所描繪的,就好像變幻莫測的大海:
沒有定形的大海……驚濤駭浪向前推湧,波濤前後相隨,輪番掀起同一處海水,卻幾乎沒有使其推移。隻有波濤的形狀在運行,海水由一道波浪湧起,隨即脫離,從不逐浪而去。每個浪頭隻有瞬間掀動同一處海水,隨即穿越而過,拋下那處海水,繼續前進。我的靈魂啊!千萬不要依戀任何一種思想!將你每個思想拋給海風吹走吧,絕不要帶進天國。
大海的這種動勢、變勢,可以說貫穿紀德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抓住瞬間的定形來論述紀德,那麽在下一個瞬間,就必定會被拋到後麵。因此,研讀紀德的作品,就應該順其勢而動,順其勢而變,亦步亦趨,如影隨形,;這樣才有可能辨認紀德錯綜複雜、變幻不定的足跡,摸清他那迷宮一般的思路。
讓我們抱著紀德生活與寫作的姿態,來閱讀紀德的作品吧。
《帕呂德》寫於1894年10月,是紀德第一部重要作品,於次年出版,標誌著作家紀德的誕生。在這前前後後,青年紀德發生了什麽變化呢?紀德出身清教徒家庭,從小受到母親嚴格的管教,釀成他的叛逆性格。紀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沒有嚐過大地的鹽,也沒有嚐過大海的鹽。”紀德沒有嚐到歡樂,青春就倏忽而逝,這是他要擺脫家庭和傳統的第一動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閉的窩,關閉的門戶!”有母親在,他既不能真正脫離家庭,也不能同他所愛的表姐瑪德萊娜結婚,隻好頻頻出行,遊曆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國。《帕呂德》就是他旅居瑞士時,在孤寂中寫成的。
一八九五年,《帕呂德》出版這年:又發生一件大事,紀德的母親去世。紀德時年二十六歲,終於實現他母親一直反對的婚姻。他生活的最大羈絆消失了,思想上又接受了尼采主義的影響,全麵揚棄傳統的道德觀念,宣揚並追求前人所不敢想的獨立與自由,於是寫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人間食糧》。這是他過了青春期煥發的第二個青春,而這久埋多滋潤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紀德走完一生,也貫穿他創作的始終。《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聖經》”,是紀德宣泄青春激隋、追求快樂的宣言書。這部散文詩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衝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衝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衝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著名作家莫洛亞就指出:“那麽多青少年對《人間食糧》都狂熱地崇拜,這種崇拜遠遠超過文學趣味。”
《帕呂德》就是他在生活和思想發生劇變的這一時期寫出來的。這是一本既迷人又奇特的書,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娜塔麗·薩洛特、克洛德·西蒙,以及羅蘭·巴特,都把《帕呂德》視為現代派文學的開山之作,預告了五十年後興起的“懷疑時代”和“反小說時期”。貫穿全書的獨特的幽默,暗諷當時的生活百態和文壇現象。那片沼澤地象征他的家庭,也直指當時的社會。遵循傳統道德的世人,偽造生活還以“完人”自居,演繹著最荒謬的悲劇。當時活躍在文壇的兩大流派,象征主義詩人如馬拉美等,完全“背向生活”,而天主教派作家,又以一種宗教的情緒憎恨人生,更多的無聊文人則身負使命,極為掩飾生活。總之,在紀德看來,恪守既定人生準則的世人,無不生活在虛假之中。
紀德的文學創作自《帕呂德》始,就堅決擯棄“共同的規則”,絕不重複自己,更不要走上別人的老路,不寫別人已寫出或者能寫出的作品。因此,他的每部新作,都與世上已有的作品,與他此前的作品迥然不同。他的許多作品,甚至模糊了體裁的界線,究竟是隨筆、散文,詩歌、小說、敘事,還是別的什麽,讓批評家無法分類,傻劇又是小說,不倫不類。《帕呂德》結構巧妙,自成循環,敘述的多視角、空間的立體和層次感,都是前所未見,尤其“戲中戲”,“景中景”,作者自由往來於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小說套小說複雜而奇妙的結構,是小說創作的一次革命,到後來他稱之為惟一小說的《偽幣製造者》,更是發展到極致。像《帕呂德》這樣結構的一部作品,是可能寫成好幾本書的總和。
紀德的第三部重要作品《背德者》出版之後,有一個短篇《浪子歸來》值得注意,篇幅很短,但是寓意頗深,幾場對話充滿禪機。浪子回到父母身邊,並非痛悔自己的所做所為,而他還鼓勵並幫助小弟離家出走,則別有深意。細細品讀,可以進一步認識紀德思想的複雜性。阿爾貝·加繆看了紀德的《浪子歸來》,覺得盡善盡美,立即動手改編成劇本,由他執導的勞工劇團搬上舞台。
以《田園交響曲》為終篇、同《背德者》、《窄門》組成的三部曲,從一九○三年至一九一九年,曆時十六載,記述了追求快樂和幸福的曆程,但也是追求快樂和幸福的痛苦曆程。在三部曲中,《田園交響曲》篇幅最短,卻獲得了巨大成功,持續一版再版。截至作者去世時,已發行上百萬冊,還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在法國和日本分別拍成電影。
《田園交響曲》同另外兩部小說一樣,是尋求生活快樂而釀成的悲劇。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名鄉村牧師出於慈悲,不顧妻子的反對,收養-爪成為孤兒的盲女,不僅對她關心備至,還極力啟發她的心智,引導她逐漸脫離蒙昧狀態,領略她看不見的美妙世界。然而,牧師從慈悲之心出發,一步步墮入情網,給妻子兒女造成極大痛苦,卻又不敢麵對現實,隻是一味拿基督教教義為他對盲女的熾烈感隋開脫,認為沒有任何違禁的成分:“我遍讀《福音書》,也沒有找到戒律、威脅、禁令……這些都出自聖保羅之口,在基督的話中卻找不到。”盲女錯把感激之情當成愛情,可是她治好了眼睛才看清,她愛的是兒子雅克而不是於她有恩的父親;她也看清這種愛無異於犯罪,會給收養她的一家人帶來痛苦和不幸。於是,她別無選擇,惟求一死,假借采花之機失足落水……
紀德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可靠的向導,就是自己的欲望:“心係四方,無處不家,總受欲望的驅使,走向新的境此言,並且身體力行呢?《忒修斯》篇幅很短,極為凝練,高xdx潮迭起,尤其忒修斯同代達羅斯的對話,忒修斯和俄狄浦斯二人命運的碰撞,擊出多麽高尚的火花,每次重讀,都發人深思。
忒修斯當上國王,不改他的生活方式,同普通百姓一樣簡樸。他認為富豪權貴的貪得無厭是國家動亂的禍源,於是取締地方小法庭和議會,全集中到雅典衛城。他還通過平均土地的辦法,一下子消除了霸權以及由霸權引起的紛爭,在全國公民中,包括窮苦人,實行財富和政治平等,歡迎外地人到雅典定居,並且享有同等權利。他采取這些措施,促進雅典民富國強,為使人類能有更大的作為,表現出更大的價值。理想國、理想社會,這正是紀德思想的核心,他的全欲是拿個人做實驗,為人類開辟幸福的源泉。《忒修斯》的結尾,留下了紀德的心聲:“想想將來的人類也很欣慰:在我之後,人類多虧了我,將承認自己更幸福、更善良,也更自由……我不枉此生。”
李玉民
2011年3月於北京花園村
在二十世紀法國作家中,若論哪一位最活躍,最獨特,最重要,最喜歡顛覆,最愛惹是生非,最複雜,最多變,從而也最難捉摸,那麽幾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紀德莫屬。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構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現代的迷宮。這座迷宮迷惑了多少評論家,甚至迷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長達三十餘年。
這裏順便翻一翻諾貝爾文學獎這本老賬,隻為從一個側麵說明紀德為人和為文的複雜性,在他的迷宮裏迷途不足為奇。比對一下法國兩位文學大師,羅曼·羅蘭(1866-1944)和安德烈-紀德(1869-1951),就多少能看出諾獎評委們的疑慮與尷尬。兩位作家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享譽文壇,雖不好說紀德的分量更重,至少也算是等量齊名。然而,羅曼·羅蘭予一九一五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紀德卻還要等到三十二年之後,直至一九四七年,在他七十八歲的高齡,才榮獲這一遲來的獎項,是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
獲獎評語的這些作品,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都已經問世,受到廣泛注意,主要有先鋒派諷刺小說《帕呂德》(1895)、散文詩《人間食糧》(1897)、衝擊傳統道德的記述體小說《背德者》(1902)、日記體小說《窄門》(1909)、傻劇《梵蒂岡的地窖》(1914)、日記體小說《田園交響曲》(1919)、前所未見的結構革命的創新小說暫偽幣製造者》、自傳《如果種子不死》(1926)……至此,他的“文壇王子”的地位已經確立,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中所提到的作品,也都早已問世。可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花上二十多年時間,才寫出這樣一段評語,總算稍微摸清了紀德的路數。
按照通常的辦法,以定格、定勢、定型的尺度去衡量,給一個作家下定論,用在紀德身上顯然不合適。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正如他本人所描繪的,就好像變幻莫測的大海:
沒有定形的大海……驚濤駭浪向前推湧,波濤前後相隨,輪番掀起同一處海水,卻幾乎沒有使其推移。隻有波濤的形狀在運行,海水由一道波浪湧起,隨即脫離,從不逐浪而去。每個浪頭隻有瞬間掀動同一處海水,隨即穿越而過,拋下那處海水,繼續前進。我的靈魂啊!千萬不要依戀任何一種思想!將你每個思想拋給海風吹走吧,絕不要帶進天國。
大海的這種動勢、變勢,可以說貫穿紀德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抓住瞬間的定形來論述紀德,那麽在下一個瞬間,就必定會被拋到後麵。因此,研讀紀德的作品,就應該順其勢而動,順其勢而變,亦步亦趨,如影隨形,;這樣才有可能辨認紀德錯綜複雜、變幻不定的足跡,摸清他那迷宮一般的思路。
讓我們抱著紀德生活與寫作的姿態,來閱讀紀德的作品吧。
《帕呂德》寫於1894年10月,是紀德第一部重要作品,於次年出版,標誌著作家紀德的誕生。在這前前後後,青年紀德發生了什麽變化呢?紀德出身清教徒家庭,從小受到母親嚴格的管教,釀成他的叛逆性格。紀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沒有嚐過大地的鹽,也沒有嚐過大海的鹽。”紀德沒有嚐到歡樂,青春就倏忽而逝,這是他要擺脫家庭和傳統的第一動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閉的窩,關閉的門戶!”有母親在,他既不能真正脫離家庭,也不能同他所愛的表姐瑪德萊娜結婚,隻好頻頻出行,遊曆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國。《帕呂德》就是他旅居瑞士時,在孤寂中寫成的。
一八九五年,《帕呂德》出版這年:又發生一件大事,紀德的母親去世。紀德時年二十六歲,終於實現他母親一直反對的婚姻。他生活的最大羈絆消失了,思想上又接受了尼采主義的影響,全麵揚棄傳統的道德觀念,宣揚並追求前人所不敢想的獨立與自由,於是寫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人間食糧》。這是他過了青春期煥發的第二個青春,而這久埋多滋潤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紀德走完一生,也貫穿他創作的始終。《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聖經》”,是紀德宣泄青春激隋、追求快樂的宣言書。這部散文詩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衝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衝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衝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著名作家莫洛亞就指出:“那麽多青少年對《人間食糧》都狂熱地崇拜,這種崇拜遠遠超過文學趣味。”
《帕呂德》就是他在生活和思想發生劇變的這一時期寫出來的。這是一本既迷人又奇特的書,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娜塔麗·薩洛特、克洛德·西蒙,以及羅蘭·巴特,都把《帕呂德》視為現代派文學的開山之作,預告了五十年後興起的“懷疑時代”和“反小說時期”。貫穿全書的獨特的幽默,暗諷當時的生活百態和文壇現象。那片沼澤地象征他的家庭,也直指當時的社會。遵循傳統道德的世人,偽造生活還以“完人”自居,演繹著最荒謬的悲劇。當時活躍在文壇的兩大流派,象征主義詩人如馬拉美等,完全“背向生活”,而天主教派作家,又以一種宗教的情緒憎恨人生,更多的無聊文人則身負使命,極為掩飾生活。總之,在紀德看來,恪守既定人生準則的世人,無不生活在虛假之中。
紀德的文學創作自《帕呂德》始,就堅決擯棄“共同的規則”,絕不重複自己,更不要走上別人的老路,不寫別人已寫出或者能寫出的作品。因此,他的每部新作,都與世上已有的作品,與他此前的作品迥然不同。他的許多作品,甚至模糊了體裁的界線,究竟是隨筆、散文,詩歌、小說、敘事,還是別的什麽,讓批評家無法分類,傻劇又是小說,不倫不類。《帕呂德》結構巧妙,自成循環,敘述的多視角、空間的立體和層次感,都是前所未見,尤其“戲中戲”,“景中景”,作者自由往來於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小說套小說複雜而奇妙的結構,是小說創作的一次革命,到後來他稱之為惟一小說的《偽幣製造者》,更是發展到極致。像《帕呂德》這樣結構的一部作品,是可能寫成好幾本書的總和。
紀德的第三部重要作品《背德者》出版之後,有一個短篇《浪子歸來》值得注意,篇幅很短,但是寓意頗深,幾場對話充滿禪機。浪子回到父母身邊,並非痛悔自己的所做所為,而他還鼓勵並幫助小弟離家出走,則別有深意。細細品讀,可以進一步認識紀德思想的複雜性。阿爾貝·加繆看了紀德的《浪子歸來》,覺得盡善盡美,立即動手改編成劇本,由他執導的勞工劇團搬上舞台。
以《田園交響曲》為終篇、同《背德者》、《窄門》組成的三部曲,從一九○三年至一九一九年,曆時十六載,記述了追求快樂和幸福的曆程,但也是追求快樂和幸福的痛苦曆程。在三部曲中,《田園交響曲》篇幅最短,卻獲得了巨大成功,持續一版再版。截至作者去世時,已發行上百萬冊,還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在法國和日本分別拍成電影。
《田園交響曲》同另外兩部小說一樣,是尋求生活快樂而釀成的悲劇。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名鄉村牧師出於慈悲,不顧妻子的反對,收養-爪成為孤兒的盲女,不僅對她關心備至,還極力啟發她的心智,引導她逐漸脫離蒙昧狀態,領略她看不見的美妙世界。然而,牧師從慈悲之心出發,一步步墮入情網,給妻子兒女造成極大痛苦,卻又不敢麵對現實,隻是一味拿基督教教義為他對盲女的熾烈感隋開脫,認為沒有任何違禁的成分:“我遍讀《福音書》,也沒有找到戒律、威脅、禁令……這些都出自聖保羅之口,在基督的話中卻找不到。”盲女錯把感激之情當成愛情,可是她治好了眼睛才看清,她愛的是兒子雅克而不是於她有恩的父親;她也看清這種愛無異於犯罪,會給收養她的一家人帶來痛苦和不幸。於是,她別無選擇,惟求一死,假借采花之機失足落水……
紀德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可靠的向導,就是自己的欲望:“心係四方,無處不家,總受欲望的驅使,走向新的境此言,並且身體力行呢?《忒修斯》篇幅很短,極為凝練,高xdx潮迭起,尤其忒修斯同代達羅斯的對話,忒修斯和俄狄浦斯二人命運的碰撞,擊出多麽高尚的火花,每次重讀,都發人深思。
忒修斯當上國王,不改他的生活方式,同普通百姓一樣簡樸。他認為富豪權貴的貪得無厭是國家動亂的禍源,於是取締地方小法庭和議會,全集中到雅典衛城。他還通過平均土地的辦法,一下子消除了霸權以及由霸權引起的紛爭,在全國公民中,包括窮苦人,實行財富和政治平等,歡迎外地人到雅典定居,並且享有同等權利。他采取這些措施,促進雅典民富國強,為使人類能有更大的作為,表現出更大的價值。理想國、理想社會,這正是紀德思想的核心,他的全欲是拿個人做實驗,為人類開辟幸福的源泉。《忒修斯》的結尾,留下了紀德的心聲:“想想將來的人類也很欣慰:在我之後,人類多虧了我,將承認自己更幸福、更善良,也更自由……我不枉此生。”
李玉民
2011年3月於北京花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