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閣管事聽到段七說正常才緩過神,想了想近幾年麗城發生的大小事情。
要說奇怪,還真有那麽一件奇怪的事情。
“最近幾年,麗城失蹤了不少人。”
段七追問,“不少人是多少人?”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隻是時常會聽到別人說,誰家的人丟了。”
珍寶閣生意繁忙,管事的心思也都在生意上,他都聽了很多回人丟了的事情,看樣子確實是丟了不少人。
“報官了嗎?”
“報了,但是找不到人。知府大人也派人找過,沒什麽進展。”
段七拿起茶盞又放下,“秦知府是個什麽樣的人?”
管事不知道該不該說,怕會給段姑娘惹來麻煩。
“管事據實相告就是,我會小心行事的。”
管事一聽也不再有顧慮,說了些秦燦燦的往事。
秦燦燦是家中獨子,秦家並不是富庶人家,但也能養家糊口。家中老小勒緊褲腰帶,供秦燦燦念書,送他科舉。
他也不負眾望,榜上有名,然後被分到麗城做知府。
為官期間雖然政績沒多少,但也算保的一方平安沒什麽大事發生。
“每年都失蹤不少人,這不叫大事?”
管事笑道,“姑娘有所不知,麗城每家每戶生的孩子都多,走丟一兩個,大家也不怎麽在意。報官之後,等官府通知就是”
因為生的多,所以不重視嗎?
麗城的人心不是肉長得嗎?孔如雪走丟,孔家上下都受了影響,孔夫人更是性情大變,麗城走丟一兩個倒成了正常的。
“還有一件事,不知道算不算怪事。”
管事說起今年上半年南方大旱之事。
南方很少會大旱,一旦遇到旱年,農戶損失慘重也會餓死人。
“今年大旱,朝廷下撥賑災款,永君商會也召集各分商會捐糧捐銀。”
“兩者相加,是一筆不小的數額。按理說,麗城周邊受災的百姓都有飯吃,不應該會有背井離鄉來到麗城討飯討生活。”
段七想起子衿說過的話,秦燦燦貪墨賑災款,救人命的錢他也敢貪?就不怕遭天譴嗎?
“他是不是也來找過你,想要跟永君商會搭上線?”
管事豎起大拇指,“姑娘聰慧。隻是我們永君商會是有規矩的,隻要會長不點頭,下麵的鋪子不可擅自結交地方官員!”
段七抓住重點,“會長點頭就可以了?”
“姑娘有所不知。”
管事給段七和顧君生添水,“每年會長都會給各地鋪子下放黑白名單,黑名單人員杜絕來往,白名單人員正常來往結交。”
“會長就不會有出錯的時候?”
管事笑道,“在下聽令行事,別的不知。”
顧君生默默喝茶,他考量的人,都是在替太子考量,所以謹慎全麵。
段七問道,“秦燦燦在黑名單上嗎?”
“他不在任何名單上,所以我們不來往,也不交惡。”
“我倒是好奇,黑白名單的考量標準是什麽了。”
段七知道管事也隻是幹活的,問不出什麽,她詢問難民所在之處後,帶著顧君生離開。
“秦燦燦是貪官汙吏,為什麽不在黑名單上呢?”段七喃喃自語。
顧君生知道她的疑惑,轉而問她什麽時候給永君商會送貨。
“明天吧,今天勞碌狀態不好。看謝財的神情,這次貨物確實貴重,我得小心一點。”
在京城南門跟謝財匯合時,他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段七親自送貨!所以段七也不得不慎重。
顧君生心頭落下一塊石頭,瞞著她太多事情,一件件坦白吧。
希望明天她知道自己是會長時別太生氣。
二人來到北街,有些意外的互相看了一眼。
麗城中心繁華熱鬧處處都是生機和笑語。反觀北街,難民暫時停留的地方是一片瘡痍,仿佛被火燒過一般。
屋舍倒塌,街道混亂,黑色的木頭隨處堆放,有些路過的人,正給難民們發吃的。
段七走進去也沒人攔,倒是有個衣衫襤芋的老者上來要吃的。
“老人家,能跟您打聽點事兒嗎?”
老者打量了段七一眼,“姑娘是外鄉人吧。”
段七笑道,“老人家好眼力,我是為月老會來的。偶遇北街,感到好奇,麗城如此秀麗的地方,北街怎麽會一片瘡痍,所以來問問。”
她拿出銀錢想讓嚴武去買些饅頭,被難民營中一個男人嘲諷。
“饅頭?看不起誰呢?也不看看別人給我們送的是什麽?”
段七不解,不過也看到了男人口中別人送的東西。
雞鴨魚肉,還有不少好酒。旁邊也堆了些饅頭,照這樣看,他們倒不像是難民了。
老人家嗬斥了男人,笑著對段七說,“姑娘勿怪,他不過是嘴快,姑娘送什麽我們都是高興的。”
顧君生見不得別人吼段七,讓嚴武留意剛才的男人。
“恕在下直言,各位有手有腳為何不去找活幹?”
老人家麵露羞愧之色,他胡亂遮掩了兩句,無非就是麗城不缺活計,要麽就是他們身體不好,幹不了重活。
顧君生和段七都斷定老人家在說謊。
段七也不戳破,繼續追問上一個問題。
老人家讓人騰出一塊地方,親自掃幹淨。
“姑娘坐下說。”
段七也不嫌棄,大方坐下來,嚴武也買回了一些酒菜和饅頭分給難民。
他們不擁擠也不吵鬧,安靜排隊領飯。
“姑娘外來人,所以不知道北街的情況,北街曾經跟麗城其他街一樣,熱鬧繁華。幾年前,這裏發生了一場大火,燒毀了整條街,死傷無數,堪稱人間煉獄。”
北街著火的原因是一小孩玩火,點燃自家廚房,撲救不及時,燒著了整個北街。
“火撲滅後,北街就成了這副模樣。”
段七問,“為何不重新修築?”
老人家搖頭,“聽說是找算命的算過,北街不能修,修一次就會被燒一次,而且下一次再燒著,就可能連累其他街市,所以一直沒修。”
理由太過離譜,但在古代,卻能讓百姓信服,因為誰也不想被連累。
要說奇怪,還真有那麽一件奇怪的事情。
“最近幾年,麗城失蹤了不少人。”
段七追問,“不少人是多少人?”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隻是時常會聽到別人說,誰家的人丟了。”
珍寶閣生意繁忙,管事的心思也都在生意上,他都聽了很多回人丟了的事情,看樣子確實是丟了不少人。
“報官了嗎?”
“報了,但是找不到人。知府大人也派人找過,沒什麽進展。”
段七拿起茶盞又放下,“秦知府是個什麽樣的人?”
管事不知道該不該說,怕會給段姑娘惹來麻煩。
“管事據實相告就是,我會小心行事的。”
管事一聽也不再有顧慮,說了些秦燦燦的往事。
秦燦燦是家中獨子,秦家並不是富庶人家,但也能養家糊口。家中老小勒緊褲腰帶,供秦燦燦念書,送他科舉。
他也不負眾望,榜上有名,然後被分到麗城做知府。
為官期間雖然政績沒多少,但也算保的一方平安沒什麽大事發生。
“每年都失蹤不少人,這不叫大事?”
管事笑道,“姑娘有所不知,麗城每家每戶生的孩子都多,走丟一兩個,大家也不怎麽在意。報官之後,等官府通知就是”
因為生的多,所以不重視嗎?
麗城的人心不是肉長得嗎?孔如雪走丟,孔家上下都受了影響,孔夫人更是性情大變,麗城走丟一兩個倒成了正常的。
“還有一件事,不知道算不算怪事。”
管事說起今年上半年南方大旱之事。
南方很少會大旱,一旦遇到旱年,農戶損失慘重也會餓死人。
“今年大旱,朝廷下撥賑災款,永君商會也召集各分商會捐糧捐銀。”
“兩者相加,是一筆不小的數額。按理說,麗城周邊受災的百姓都有飯吃,不應該會有背井離鄉來到麗城討飯討生活。”
段七想起子衿說過的話,秦燦燦貪墨賑災款,救人命的錢他也敢貪?就不怕遭天譴嗎?
“他是不是也來找過你,想要跟永君商會搭上線?”
管事豎起大拇指,“姑娘聰慧。隻是我們永君商會是有規矩的,隻要會長不點頭,下麵的鋪子不可擅自結交地方官員!”
段七抓住重點,“會長點頭就可以了?”
“姑娘有所不知。”
管事給段七和顧君生添水,“每年會長都會給各地鋪子下放黑白名單,黑名單人員杜絕來往,白名單人員正常來往結交。”
“會長就不會有出錯的時候?”
管事笑道,“在下聽令行事,別的不知。”
顧君生默默喝茶,他考量的人,都是在替太子考量,所以謹慎全麵。
段七問道,“秦燦燦在黑名單上嗎?”
“他不在任何名單上,所以我們不來往,也不交惡。”
“我倒是好奇,黑白名單的考量標準是什麽了。”
段七知道管事也隻是幹活的,問不出什麽,她詢問難民所在之處後,帶著顧君生離開。
“秦燦燦是貪官汙吏,為什麽不在黑名單上呢?”段七喃喃自語。
顧君生知道她的疑惑,轉而問她什麽時候給永君商會送貨。
“明天吧,今天勞碌狀態不好。看謝財的神情,這次貨物確實貴重,我得小心一點。”
在京城南門跟謝財匯合時,他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段七親自送貨!所以段七也不得不慎重。
顧君生心頭落下一塊石頭,瞞著她太多事情,一件件坦白吧。
希望明天她知道自己是會長時別太生氣。
二人來到北街,有些意外的互相看了一眼。
麗城中心繁華熱鬧處處都是生機和笑語。反觀北街,難民暫時停留的地方是一片瘡痍,仿佛被火燒過一般。
屋舍倒塌,街道混亂,黑色的木頭隨處堆放,有些路過的人,正給難民們發吃的。
段七走進去也沒人攔,倒是有個衣衫襤芋的老者上來要吃的。
“老人家,能跟您打聽點事兒嗎?”
老者打量了段七一眼,“姑娘是外鄉人吧。”
段七笑道,“老人家好眼力,我是為月老會來的。偶遇北街,感到好奇,麗城如此秀麗的地方,北街怎麽會一片瘡痍,所以來問問。”
她拿出銀錢想讓嚴武去買些饅頭,被難民營中一個男人嘲諷。
“饅頭?看不起誰呢?也不看看別人給我們送的是什麽?”
段七不解,不過也看到了男人口中別人送的東西。
雞鴨魚肉,還有不少好酒。旁邊也堆了些饅頭,照這樣看,他們倒不像是難民了。
老人家嗬斥了男人,笑著對段七說,“姑娘勿怪,他不過是嘴快,姑娘送什麽我們都是高興的。”
顧君生見不得別人吼段七,讓嚴武留意剛才的男人。
“恕在下直言,各位有手有腳為何不去找活幹?”
老人家麵露羞愧之色,他胡亂遮掩了兩句,無非就是麗城不缺活計,要麽就是他們身體不好,幹不了重活。
顧君生和段七都斷定老人家在說謊。
段七也不戳破,繼續追問上一個問題。
老人家讓人騰出一塊地方,親自掃幹淨。
“姑娘坐下說。”
段七也不嫌棄,大方坐下來,嚴武也買回了一些酒菜和饅頭分給難民。
他們不擁擠也不吵鬧,安靜排隊領飯。
“姑娘外來人,所以不知道北街的情況,北街曾經跟麗城其他街一樣,熱鬧繁華。幾年前,這裏發生了一場大火,燒毀了整條街,死傷無數,堪稱人間煉獄。”
北街著火的原因是一小孩玩火,點燃自家廚房,撲救不及時,燒著了整個北街。
“火撲滅後,北街就成了這副模樣。”
段七問,“為何不重新修築?”
老人家搖頭,“聽說是找算命的算過,北街不能修,修一次就會被燒一次,而且下一次再燒著,就可能連累其他街市,所以一直沒修。”
理由太過離譜,但在古代,卻能讓百姓信服,因為誰也不想被連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