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廟市擺攤
穿成農家老婦,賣豆腐還債致富 作者:宅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間,薛滿倉又垂頭喪腦回家了。
鄭晴琅扒開蓋著白布的竹筐一看,白豆腐倒是賣光了,但是他們一家寄予厚望的香幹卻還剩下一大半。
“香幹賣價高,也就那些富裕的門戶買些,一般的門戶還是買豆腐的比較多。”薛滿倉失望道。
鄭晴琅一臉了然,“是為娘想當然了,香幹自然是好東西,但是村裏的這些人不是咱們的目標客戶。”
“目標客戶?”薛滿倉似懂非懂問道。
“對呀,比如酒這種東西,自然是賣給喝酒的人,酒客就是酒這種東西的目標客戶。咱們的香幹五文一斤,比豆腐貴了一倍不止,相當於三兩肉了,要是你,你是買肉還是買香幹呀?”
“我……自然是買肉的。可是,咱家的香幹不差的,吃起來跟肉差不多。”
鄭晴琅沒有反駁,而是將接下來的打算說出口。
“後天十五有廟市,去那裏的人不光是各村的人,還有鎮上的。明兒個你就不要去賣豆腐了,在家做多些香幹,咱們去廟市擺攤賣賣看,要是反響不錯,咱們就再往鎮上賣。”
鎮上距離下壩村較遠,進城擺攤還需要給攤位費,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薛家一開始賣豆腐沒直接去鎮上,但要是香幹賣得好,倒是可以考慮了。
“行,我聽娘的,明兒個在家裏準備香幹。”
薛滿倉也覺得一直在各個山村叫賣豆腐不穩定,正尋思著是不是得去鎮上,聽得娘親這安排,立馬應承了下來。
隔天,薛家全體就陷入了忙碌中。
薛滿倉夫婦帶著兩個較大的孩子做香幹,鄭晴琅見他們過濾豆渣太費勁,拉著薛滿山比比劃劃,很快做了個過濾豆渣的神器。
周青梅一上手,就曉得這神器的好處了。
“娘,這東西用起來很方便哩,一個人就能搞定,比前頭兩個人抬著晃豆汁輕鬆多了。”
薛滿倉見狀,笑著衝鄭晴琅舉大拇指,“娘,你可真厲害,隨便一想就能想出這東西。”
鄭晴琅忙擺手,“哪裏是我厲害,是你弟弟厲害,我也就是費點唇舌,他就給做出來了。”
薛滿山難得被娘親這麽明晃晃誇獎,喜得臉都紅了,撓了撓頭發,有些不好意思道,“不費什麽功夫,你們先忙著,我繼續砍竹筒去。”
說完,他便頭也不回得跑開了。
鄭晴琅若有所思得望了一眼他的背影,搖了下頭後,繼續在灶台附近忙活了。
她倒不是幫忙做香幹,而是在調醬汁。
明天廟市上,他家擺攤除了賣香幹外,還打算賣豆花,甜口很簡單,撒上糖水就是了,鹹口的就複雜了,她打算用粗鹽、食醋以及茱萸等調味料,調試出一款鮮辣鹹香的醬汁。
她用不同的比例調試好五款醬汁後,分別灑在新鮮出爐的豆花上,在場薛家人一一嚐試過後,最終五號醬汁獲得一致的投票。
鄭晴琅自己試過五款豆花後,也點了點頭,“確實,一號的味道最濃鬱,但是太過了,把豆花本身的香味都蓋過去了,不合適,還是五號的味道最相宜,那明天就按照這個比例來吧。”
一旁的小品嚐員薛子善咂吧了下嘴巴,臉上有些不滿意,“我還是覺得甜豆花更好吃。”
“我也覺得甜的好吃。”薛子俊仿佛找到知音一般,激動得附和道。
鄭晴琅笑了笑,沒有進行甜鹹口的辯論,而是拿出甜豆花當獎品。
“你們要是覺得甜豆花好吃的話,那就努力摘更多的水芹菜回家吧,晚飯的時候,誰摘的水芹菜最多,就給誰一碗最甜的豆花。”
薛曉夏、薛子俊、薛子善三個小的一聽,一窩蜂散了,背上竹簍挎上竹籃摘野菜去了,都揚言自己要拿到最甜的那碗豆花。
薛滿倉推著磨具磨豆漿,看得直搖頭,“剛剛不都試過那麽多豆花了,咋還那麽饞豆花呢?”
“哪裏是饞豆花,是饞豆花裏的糖。”周青梅搖晃著十字架,笑著應道。
薛子仁給灶膛裏塞了一大塊柴火後,小大人般嚴肅的臉上也難得揚著明顯的笑意,“爹,娘,我倒覺得鹹的比甜的好吃。”
鄭晴琅笑聽著他們關於甜鹹的討論,慢慢地,拓展到了其他食物的甜鹹之爭,心道,果然,甜鹹黨的爭論是亙古不變的。
忙碌的一天就這麽過去了,隔天一大早,將一半的香幹和水芹菜切了炒了,裝滿一個小木桶後,所有準備工作就緒,薛家人便出發了。
因為擺攤需要人手,所以去的人比較多,除了薛滿山夫婦,兩個最小的孩子,薛曉夏和薛子善,其他人都背著滿滿當當的東西上路。
山路崎嶇,為了省錢,也防止豆花被顛散,他們沒有坐牛車。
薛滿倉和周青梅輪流挑比較重的擔,其餘人也各自背著滿滿一竹簍東西,有打算和香幹搭配售賣的水芹菜,也有給食客使用的竹筒和竹勺,昨天薛滿山趕製了四十套出來,此刻已經清洗幹淨晾幹碼在一起了……
鄭晴琅不僅背著東西,而且手上還挎著一個竹籃子,裏頭放了半籃子老豆腐和香幹,還有她特意用為數不多的豆皮做的腐皮卷,準備拜佛完畢後送給無為大師的。
原身平常上香拜佛,也會添一二文的香油錢,或是送些不值錢的新鮮野菜菌菇,但是像今天這麽大手筆的,還是頭一次。
一方麵是鄭晴琅真心感謝無為住持的。
原身剛經曆過喪夫之痛時,各方麵的壓力都很大,曾在太華寺後山放聲大哭,甚至想要一死了之,是無為住持經過,以佛理勸解她,同時還傾囊幫襯,這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另一方麵則是有利可圖,太華寺有幾十名僧人,每日每月消耗的豆製品不少。
雖然那裏的廚子自己會做老豆腐,但是其餘豆製品可不會。她可以憑借香幹和豆皮拿下太華寺對外的豆製品采購,這樣薛家就可以有穩定收入了。
她一邊走,一邊思忖著,大孫女薛曉春的提問打斷了她的美好暢想。
“奶奶,你說咱們的豆花真的能賣出去嗎?”
話裏滿是忐忑之意,她今天的任務是負責在豆花攤上舀豆花,所以很憂心豆花的業績。
鄭晴琅瞄了她一眼,不答反問,“曉春,你覺得咱家的豆花好吃不?”
“好吃呀,咱家的豆花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豆花。”薛曉春重重點頭答道。
“好酒不怕巷子深,咱家的豆花肯定能賣光光的,到時候沒得剩下給你打牙祭,你可別哭鼻子哦。”
“奶奶,我哪有這麽饞!”薛曉春嘟起嘴巴,表達了自己小小的不滿。
鄭晴琅忍不住捏了捏她開始長肉的小臉蛋,笑道,“哈哈哈,奶奶就是隨口說說,曉春是家裏最不饞嘴的了……”
鄭晴琅扒開蓋著白布的竹筐一看,白豆腐倒是賣光了,但是他們一家寄予厚望的香幹卻還剩下一大半。
“香幹賣價高,也就那些富裕的門戶買些,一般的門戶還是買豆腐的比較多。”薛滿倉失望道。
鄭晴琅一臉了然,“是為娘想當然了,香幹自然是好東西,但是村裏的這些人不是咱們的目標客戶。”
“目標客戶?”薛滿倉似懂非懂問道。
“對呀,比如酒這種東西,自然是賣給喝酒的人,酒客就是酒這種東西的目標客戶。咱們的香幹五文一斤,比豆腐貴了一倍不止,相當於三兩肉了,要是你,你是買肉還是買香幹呀?”
“我……自然是買肉的。可是,咱家的香幹不差的,吃起來跟肉差不多。”
鄭晴琅沒有反駁,而是將接下來的打算說出口。
“後天十五有廟市,去那裏的人不光是各村的人,還有鎮上的。明兒個你就不要去賣豆腐了,在家做多些香幹,咱們去廟市擺攤賣賣看,要是反響不錯,咱們就再往鎮上賣。”
鎮上距離下壩村較遠,進城擺攤還需要給攤位費,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薛家一開始賣豆腐沒直接去鎮上,但要是香幹賣得好,倒是可以考慮了。
“行,我聽娘的,明兒個在家裏準備香幹。”
薛滿倉也覺得一直在各個山村叫賣豆腐不穩定,正尋思著是不是得去鎮上,聽得娘親這安排,立馬應承了下來。
隔天,薛家全體就陷入了忙碌中。
薛滿倉夫婦帶著兩個較大的孩子做香幹,鄭晴琅見他們過濾豆渣太費勁,拉著薛滿山比比劃劃,很快做了個過濾豆渣的神器。
周青梅一上手,就曉得這神器的好處了。
“娘,這東西用起來很方便哩,一個人就能搞定,比前頭兩個人抬著晃豆汁輕鬆多了。”
薛滿倉見狀,笑著衝鄭晴琅舉大拇指,“娘,你可真厲害,隨便一想就能想出這東西。”
鄭晴琅忙擺手,“哪裏是我厲害,是你弟弟厲害,我也就是費點唇舌,他就給做出來了。”
薛滿山難得被娘親這麽明晃晃誇獎,喜得臉都紅了,撓了撓頭發,有些不好意思道,“不費什麽功夫,你們先忙著,我繼續砍竹筒去。”
說完,他便頭也不回得跑開了。
鄭晴琅若有所思得望了一眼他的背影,搖了下頭後,繼續在灶台附近忙活了。
她倒不是幫忙做香幹,而是在調醬汁。
明天廟市上,他家擺攤除了賣香幹外,還打算賣豆花,甜口很簡單,撒上糖水就是了,鹹口的就複雜了,她打算用粗鹽、食醋以及茱萸等調味料,調試出一款鮮辣鹹香的醬汁。
她用不同的比例調試好五款醬汁後,分別灑在新鮮出爐的豆花上,在場薛家人一一嚐試過後,最終五號醬汁獲得一致的投票。
鄭晴琅自己試過五款豆花後,也點了點頭,“確實,一號的味道最濃鬱,但是太過了,把豆花本身的香味都蓋過去了,不合適,還是五號的味道最相宜,那明天就按照這個比例來吧。”
一旁的小品嚐員薛子善咂吧了下嘴巴,臉上有些不滿意,“我還是覺得甜豆花更好吃。”
“我也覺得甜的好吃。”薛子俊仿佛找到知音一般,激動得附和道。
鄭晴琅笑了笑,沒有進行甜鹹口的辯論,而是拿出甜豆花當獎品。
“你們要是覺得甜豆花好吃的話,那就努力摘更多的水芹菜回家吧,晚飯的時候,誰摘的水芹菜最多,就給誰一碗最甜的豆花。”
薛曉夏、薛子俊、薛子善三個小的一聽,一窩蜂散了,背上竹簍挎上竹籃摘野菜去了,都揚言自己要拿到最甜的那碗豆花。
薛滿倉推著磨具磨豆漿,看得直搖頭,“剛剛不都試過那麽多豆花了,咋還那麽饞豆花呢?”
“哪裏是饞豆花,是饞豆花裏的糖。”周青梅搖晃著十字架,笑著應道。
薛子仁給灶膛裏塞了一大塊柴火後,小大人般嚴肅的臉上也難得揚著明顯的笑意,“爹,娘,我倒覺得鹹的比甜的好吃。”
鄭晴琅笑聽著他們關於甜鹹的討論,慢慢地,拓展到了其他食物的甜鹹之爭,心道,果然,甜鹹黨的爭論是亙古不變的。
忙碌的一天就這麽過去了,隔天一大早,將一半的香幹和水芹菜切了炒了,裝滿一個小木桶後,所有準備工作就緒,薛家人便出發了。
因為擺攤需要人手,所以去的人比較多,除了薛滿山夫婦,兩個最小的孩子,薛曉夏和薛子善,其他人都背著滿滿當當的東西上路。
山路崎嶇,為了省錢,也防止豆花被顛散,他們沒有坐牛車。
薛滿倉和周青梅輪流挑比較重的擔,其餘人也各自背著滿滿一竹簍東西,有打算和香幹搭配售賣的水芹菜,也有給食客使用的竹筒和竹勺,昨天薛滿山趕製了四十套出來,此刻已經清洗幹淨晾幹碼在一起了……
鄭晴琅不僅背著東西,而且手上還挎著一個竹籃子,裏頭放了半籃子老豆腐和香幹,還有她特意用為數不多的豆皮做的腐皮卷,準備拜佛完畢後送給無為大師的。
原身平常上香拜佛,也會添一二文的香油錢,或是送些不值錢的新鮮野菜菌菇,但是像今天這麽大手筆的,還是頭一次。
一方麵是鄭晴琅真心感謝無為住持的。
原身剛經曆過喪夫之痛時,各方麵的壓力都很大,曾在太華寺後山放聲大哭,甚至想要一死了之,是無為住持經過,以佛理勸解她,同時還傾囊幫襯,這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另一方麵則是有利可圖,太華寺有幾十名僧人,每日每月消耗的豆製品不少。
雖然那裏的廚子自己會做老豆腐,但是其餘豆製品可不會。她可以憑借香幹和豆皮拿下太華寺對外的豆製品采購,這樣薛家就可以有穩定收入了。
她一邊走,一邊思忖著,大孫女薛曉春的提問打斷了她的美好暢想。
“奶奶,你說咱們的豆花真的能賣出去嗎?”
話裏滿是忐忑之意,她今天的任務是負責在豆花攤上舀豆花,所以很憂心豆花的業績。
鄭晴琅瞄了她一眼,不答反問,“曉春,你覺得咱家的豆花好吃不?”
“好吃呀,咱家的豆花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豆花。”薛曉春重重點頭答道。
“好酒不怕巷子深,咱家的豆花肯定能賣光光的,到時候沒得剩下給你打牙祭,你可別哭鼻子哦。”
“奶奶,我哪有這麽饞!”薛曉春嘟起嘴巴,表達了自己小小的不滿。
鄭晴琅忍不住捏了捏她開始長肉的小臉蛋,笑道,“哈哈哈,奶奶就是隨口說說,曉春是家裏最不饞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