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開辟新的事業
穿成農家老婦,賣豆腐還債致富 作者:宅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滿山聽罷,卻不以為然。
他笑著說道,“村長,咱們村裏人日子過好了,這是好事。即便這稻種咱們用不著,別的沒有種棉花的村子,或許能用得著哩。畢竟這稻種水肥的要求不高,像雲南府內有些山區就可以種哩。”
鄭晴琅也忙附和,肯定這旱種的益處。
“對呀,除了山區,還有雲南府外缺水的地方。我聽說大齊的西北部比較幹旱,水少得很,那裏是不種水稻的,咱們這稻種要是真成了,說不定大氣西北部的百姓就可以吃到自己耕作的水稻了,這多好呀!”
這些話,讓村長醍醐灌頂,心中直呼自己格局小了,他隻想著自己村裏,卻沒有想到外頭。
“哎喲,照這麽說,可旱作水稻可是了不得的大功勞,咱們趕緊跟韓知縣說一聲吧!”
他一邊說著,一邊又在心裏快速得盤算著。
薛家之前的一年兩收、種豆肥田模式,讓下壩村全村獲益之餘,還得了皇上禦賜的匾額。
若是這旱作稻種可以推廣開來,那下壩村不就又可以在皇上麵前刷一回臉了!
鄭晴琅卻沒那麽衝動,她對於種豆肥田有把握,甚至還未出結果就敢鼓動著全村人跟著自己做實驗,那是因為有前世的見識托底。
眼下這旱作稻種,卻隻是她的突發奇想,隻種了一季,她還沒什麽把握,所以不敢提前宣揚出去。
她攔住李義善,說道,“村長,您別急。這還是頭一年試種,咱也不知道這稻種穩不穩定,還是再挑好的穀子,再種個兩三回,沒什麽問題了再考慮往外說吧。”
村長被她這麽一勸,也冷靜了下來。
他低頭思索了一下,便叮囑道,“那這旱種的事情,你們也別跟村裏人說,眼下咱們兩家知道就行。我怕咱們下壩村出的風頭太多了,惹得別個村子人嫉妒,到時候人家要搞什麽破壞,咱們可防不過來。”
鄭晴琅他們倒沒有往這方麵想,被村長這麽一提醒,也覺得有理。
雖然這裏的人大部分很淳樸,但也少不了那些看不得別人好的,他們還是不要考驗人性吧。
這次秋收過後,薛滿山一發不可收拾,雖然依舊沉迷種地,但注意力卻放在了“創新”上麵。
某一天,他從地裏回來,特意去了作坊找鄭晴琅,問了一個問題。
“娘,我想再單獨開辟幾畝田地做那個,嗯,就是你說的那個試驗田,你覺得如何?”
鄭晴琅一聽,沒急著讚同,問道,“你具體講講,你打算怎麽做?”
接著,薛滿山就在他娘鼓勵的目光下,開始講述自己的試驗田計劃。
“娘,我打算單獨開辟四畝地,把這回收起來的旱種一代全部種了,一畝按照今年一樣的水肥頻率,一畝水肥減半,一畝肥不變,水減半,一畝水不變,肥減半,然後明年收下了糧食,區分一下產量和品質。”
鄭晴琅聽得直呼好家夥,這二兒子無師自通,還琢磨出了控製變量法呀。
她高興得答道,“挺好的,就照你說的這麽辦。”
薛滿山見娘親這麽痛快得答應了,雖是意料之中,卻也是止不住的欣喜。
“娘,你不怕我瞎折騰,浪費土地和稻種嗎?”
“怎麽會呢?你這做的,可是造福農民的天大好事,若是真能改良出適合幹旱地區的旱種水稻,別說就隻是這四畝地,四十畝地,娘都買給你隨便整。”
說完,她突然想到自己兒子喜歡親力親為照看自家田地的勤勞勁,連忙提醒道。
“你這改良稻種是大事,必須投入更大的精力,這樣子,這試驗田你就親自照管,家裏其他地,咱們雇上幾個長工幹吧,免得你忙不過來。”
薛滿山剛想反駁,對上他娘不容反駁的目光,也就不就糾結這點。
“對了,咱家那麽多畝棉花,你要是發現哪些棉株結鈴性更強,或者是鈴更大,或者是成熟更早之類的,也可以嚐試單獨留種栽培。說不定還真能種出更好的種子嘞。”
薛滿山一聽,覺得很有道理,隨即答應下來,心裏計劃在再開辟多一畝田地,單獨撿一些棉花種子栽培看看。
他沒有係統的農業知識,但是他有豐富的種地經驗,還有許許多多的耐心和熱情,相信堅持下去,哪一天,還真能培植出更優良的作物種子呢。
鄭晴琅見兒子信心滿滿的樣子,很為他高興。
她認為,二兒子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是她穿越過來後,除了做生意掙錢養家的目標之外,另外一件十分確定想要去做的事情。
可惜她兩世為人,在農業方麵的知識卻依舊匱乏,隻能通過偶然的靈機一動,才能給此間的農民帶去點新鮮可用的方法。
之後,薛滿山就像開辟了一項新的事業一樣,以百分百的熱情投入了這份事業中。
而鄭晴琅見到兒子這麽努力,自己也沒有閑著。
她在秋收後不久,就收到了嶽忠凜的來信,以及一大堆謝禮。
信中,他重點提了兩件事。
其中一件,涉及到她作坊的生意。
那就是,嶽忠凜帶回京城的豆製品“手信”很受歡迎,許多友人吃過後,向他打聽這東西的來處,想要派底下人去采購。
因為問的人多了,所以他幹脆好人做到底,讓管家聯係那些感興趣的人家,登記了各家要買的數量,匯總到一起,將總的訂單寄了過來。
鄭晴琅看到這裏後,將附在書信最後的那紙訂單大致過了一眼。
饒是她接待過不少大客戶,也被最後那行合計數震驚得嘴巴微張。
這數量,要趕在年前送到京城,即便算上所有庫存,作坊接下來一個月也得三班倒了。
平複了心緒後,她再接著看回書信,就見上麵嶽忠凜極力得鼓勵她上京開作坊開鋪子,表示她這獨門生意,肯定能在京城掙個盆滿缽滿。
最後,還開玩笑得說道,隻有她上京城來,他才能吃到心心念念的香煎毛豆腐。
鄭晴琅看到這裏,忍不住笑出了聲,同時,也開始思考去京城開辟新市場的可能性。
如今,薛家的資本已經累積了不少,光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擴大事業版圖。
她原本是想在臨近州縣再開作坊或鋪子的,這樣穩紮穩打一些,但被嶽忠凜這麽一攛掇,她這顆心就偏向了那裏了。
那裏可是大齊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呀,大齊最繁華的去處,誰不想過去占據一席之地,反正她是想的。
他笑著說道,“村長,咱們村裏人日子過好了,這是好事。即便這稻種咱們用不著,別的沒有種棉花的村子,或許能用得著哩。畢竟這稻種水肥的要求不高,像雲南府內有些山區就可以種哩。”
鄭晴琅也忙附和,肯定這旱種的益處。
“對呀,除了山區,還有雲南府外缺水的地方。我聽說大齊的西北部比較幹旱,水少得很,那裏是不種水稻的,咱們這稻種要是真成了,說不定大氣西北部的百姓就可以吃到自己耕作的水稻了,這多好呀!”
這些話,讓村長醍醐灌頂,心中直呼自己格局小了,他隻想著自己村裏,卻沒有想到外頭。
“哎喲,照這麽說,可旱作水稻可是了不得的大功勞,咱們趕緊跟韓知縣說一聲吧!”
他一邊說著,一邊又在心裏快速得盤算著。
薛家之前的一年兩收、種豆肥田模式,讓下壩村全村獲益之餘,還得了皇上禦賜的匾額。
若是這旱作稻種可以推廣開來,那下壩村不就又可以在皇上麵前刷一回臉了!
鄭晴琅卻沒那麽衝動,她對於種豆肥田有把握,甚至還未出結果就敢鼓動著全村人跟著自己做實驗,那是因為有前世的見識托底。
眼下這旱作稻種,卻隻是她的突發奇想,隻種了一季,她還沒什麽把握,所以不敢提前宣揚出去。
她攔住李義善,說道,“村長,您別急。這還是頭一年試種,咱也不知道這稻種穩不穩定,還是再挑好的穀子,再種個兩三回,沒什麽問題了再考慮往外說吧。”
村長被她這麽一勸,也冷靜了下來。
他低頭思索了一下,便叮囑道,“那這旱種的事情,你們也別跟村裏人說,眼下咱們兩家知道就行。我怕咱們下壩村出的風頭太多了,惹得別個村子人嫉妒,到時候人家要搞什麽破壞,咱們可防不過來。”
鄭晴琅他們倒沒有往這方麵想,被村長這麽一提醒,也覺得有理。
雖然這裏的人大部分很淳樸,但也少不了那些看不得別人好的,他們還是不要考驗人性吧。
這次秋收過後,薛滿山一發不可收拾,雖然依舊沉迷種地,但注意力卻放在了“創新”上麵。
某一天,他從地裏回來,特意去了作坊找鄭晴琅,問了一個問題。
“娘,我想再單獨開辟幾畝田地做那個,嗯,就是你說的那個試驗田,你覺得如何?”
鄭晴琅一聽,沒急著讚同,問道,“你具體講講,你打算怎麽做?”
接著,薛滿山就在他娘鼓勵的目光下,開始講述自己的試驗田計劃。
“娘,我打算單獨開辟四畝地,把這回收起來的旱種一代全部種了,一畝按照今年一樣的水肥頻率,一畝水肥減半,一畝肥不變,水減半,一畝水不變,肥減半,然後明年收下了糧食,區分一下產量和品質。”
鄭晴琅聽得直呼好家夥,這二兒子無師自通,還琢磨出了控製變量法呀。
她高興得答道,“挺好的,就照你說的這麽辦。”
薛滿山見娘親這麽痛快得答應了,雖是意料之中,卻也是止不住的欣喜。
“娘,你不怕我瞎折騰,浪費土地和稻種嗎?”
“怎麽會呢?你這做的,可是造福農民的天大好事,若是真能改良出適合幹旱地區的旱種水稻,別說就隻是這四畝地,四十畝地,娘都買給你隨便整。”
說完,她突然想到自己兒子喜歡親力親為照看自家田地的勤勞勁,連忙提醒道。
“你這改良稻種是大事,必須投入更大的精力,這樣子,這試驗田你就親自照管,家裏其他地,咱們雇上幾個長工幹吧,免得你忙不過來。”
薛滿山剛想反駁,對上他娘不容反駁的目光,也就不就糾結這點。
“對了,咱家那麽多畝棉花,你要是發現哪些棉株結鈴性更強,或者是鈴更大,或者是成熟更早之類的,也可以嚐試單獨留種栽培。說不定還真能種出更好的種子嘞。”
薛滿山一聽,覺得很有道理,隨即答應下來,心裏計劃在再開辟多一畝田地,單獨撿一些棉花種子栽培看看。
他沒有係統的農業知識,但是他有豐富的種地經驗,還有許許多多的耐心和熱情,相信堅持下去,哪一天,還真能培植出更優良的作物種子呢。
鄭晴琅見兒子信心滿滿的樣子,很為他高興。
她認為,二兒子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是她穿越過來後,除了做生意掙錢養家的目標之外,另外一件十分確定想要去做的事情。
可惜她兩世為人,在農業方麵的知識卻依舊匱乏,隻能通過偶然的靈機一動,才能給此間的農民帶去點新鮮可用的方法。
之後,薛滿山就像開辟了一項新的事業一樣,以百分百的熱情投入了這份事業中。
而鄭晴琅見到兒子這麽努力,自己也沒有閑著。
她在秋收後不久,就收到了嶽忠凜的來信,以及一大堆謝禮。
信中,他重點提了兩件事。
其中一件,涉及到她作坊的生意。
那就是,嶽忠凜帶回京城的豆製品“手信”很受歡迎,許多友人吃過後,向他打聽這東西的來處,想要派底下人去采購。
因為問的人多了,所以他幹脆好人做到底,讓管家聯係那些感興趣的人家,登記了各家要買的數量,匯總到一起,將總的訂單寄了過來。
鄭晴琅看到這裏後,將附在書信最後的那紙訂單大致過了一眼。
饒是她接待過不少大客戶,也被最後那行合計數震驚得嘴巴微張。
這數量,要趕在年前送到京城,即便算上所有庫存,作坊接下來一個月也得三班倒了。
平複了心緒後,她再接著看回書信,就見上麵嶽忠凜極力得鼓勵她上京開作坊開鋪子,表示她這獨門生意,肯定能在京城掙個盆滿缽滿。
最後,還開玩笑得說道,隻有她上京城來,他才能吃到心心念念的香煎毛豆腐。
鄭晴琅看到這裏,忍不住笑出了聲,同時,也開始思考去京城開辟新市場的可能性。
如今,薛家的資本已經累積了不少,光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擴大事業版圖。
她原本是想在臨近州縣再開作坊或鋪子的,這樣穩紮穩打一些,但被嶽忠凜這麽一攛掇,她這顆心就偏向了那裏了。
那裏可是大齊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呀,大齊最繁華的去處,誰不想過去占據一席之地,反正她是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