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主動找上門
穿成農家老婦,賣豆腐還債致富 作者:宅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範賤”的枷號示眾還在持續,但在鄭晴琅和五姐妹這邊,這件事已經算翻篇了。
二月中旬,女子私塾主體建成,各種內設的桌椅和教材也陸續到位。
三月下旬,從江南請來的女先生也到了,安頓在私塾的教師宿舍。
值得一提的是,薛滿倉為私塾請來的刺繡師傅,竟然是不久前被鄭晴琅拿來做勵誌扮演的凝香娘子。
仔細一想,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還挺玄乎的。
之前,宜良縣的那個貪官高知縣還在位的時候,鄭晴琅去縣衙解決私築攔水壩,就是靠的出自凝香娘子之手的那身衣裳,讓高知縣夫人印象深刻。
對於凝香娘子的出現,她驚喜之餘也有不少疑惑。
等安頓完兩位女先生後,她才拉著兒子兒媳詢問事情的緣由。
這一打聽,便又聽到了一件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
原來,凝香娘子年紀輕輕就因一手獨門繡法出了名,有不少人想拜她為師,但都被她拒絕了。
因為那些前來求學之人,大都心思浮躁,做不了這等慢工細活。
所以,十幾年下來,她都沒有收一個徒弟。
後來,在她三十歲那年,她在路上遇到了一個乞討的孩子。
當時,心善的她遞給了她幾個饅頭,然而,那小孩卻不好,隻是跪在地上懇求,說不要饅頭,要學吃飯的手藝!
凝香娘子見她頗有想法,又兼眸光清亮,合了眼緣,便點頭答應讓她試試,同時給她起了個名字,叫蘇錦繡。
這一試,便是十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八歲的小女孩,在凝香娘子的調教下,開始在名師輩出的蘇州嶄露頭角。
可惜,蘇錦繡雖然手藝好,也很勤奮,卻是個實打實的戀愛腦。
她愛上了一個遊學路過蘇州的窮書生,不顧凝香娘子的反對,偷偷同他私定了終身。
因對方還要進京趕考,蘇錦繡不方便一路跟過去,隻得留守在蘇州。
在那書生離開前,蘇錦繡將自己多年的積蓄都給了對方,隻等對方高中後過來風風光光迎娶自己進門。
結果,左等右等,隻等來了對方高中狀元後迎娶高門貴女的奪命消息。
那時,她的肚子已經八個月了,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胎氣大動,最終難產,一屍兩命。
凝香娘子當爹又當娘,如珠似寶養大的徒弟和女兒,就這樣命喪黃泉,成了一縷被無情人辜負的遊魂。
她辦完了徒弟的喪事後,一度傷心得無法拿起針線來,也無心經營生意,又被競爭對手詬病她徒弟不清白,那些注重名聲的客戶被搶走了不少,日子漸漸過得艱難起來。
正在走投無路之時,薛滿倉出現,對外說要請刺繡師傅,她正好有想法想要離開蘇州這個傷心地,就毛遂自薦了。
薛家一家子人聽完這故事後,紛紛大罵那狀元郎趨炎附勢,不是好東西。
然而,再怎麽罵,也換不回那蘇錦繡一條年輕的性命了。
因為這事,周青梅還特意叮囑了兩個女兒,讓她們擦亮眼睛,不要信外頭那些男人的花言巧語。
當時,薛曉春回了一句,“我忙著開分店哩,哪有空聽什麽花言巧語,娘,你看好爹爹就行,少操我的心了。”
而薛曉夏更絕,反問道,“花言巧語是什麽?比我奶做的飯菜還好吃麽?”
於是,周青梅的擔憂變了個樣,她不擔心女兒被男人騙了,她擔心兩個女兒一個男的都看不上……
閑言少敘,隻說最難請的先生也已經到位了,鄭晴琅便開始大張旗鼓得在上壩村和下壩村兩村招生了。
經過這陣子的遊說,正式報名那一天,兩村報名的人還真不少,當天就突破了一百名。
之後,陸陸續續還有別的村子的村民,帶著自家閨女上門詢問是否能報名。
鄭晴琅雖則將報名範圍初步限定在兩村內,但也隻是未雨綢繆,並不是一定要卡得那麽死,所以,人家主動上門來,她也就沒有拒絕。
不僅讓人家報上了名,那些離家太遠的,還提供住宿。
於是,這原本隻是兩村範圍內的招生,漸漸地,便擴大到整個宜良縣了。
最後,還招來了一個“大戶”。
四月上旬的某一天,她正琢磨著選個黃道吉日開學了,慈幼局的負責人主動找上門來了。
慈幼局的負責人姓樊,因性情溫和厚道,為人樂善好施,人稱樊大善。
他今年已經將近七十歲了,胡子和頭發全部白了,卻仍舊沒有舍下慈幼局的事務,隻因他不放心讓別的人來操持慈幼局的事務。
慈幼局的油水少,但也不是沒有油水,若是負責人動起歪心思,那慈幼局的孩子們就更沒有活路了。
所以,從當地的知縣打算在宜良縣創辦慈幼局的時候,任命當時才二十多歲的樊大善為負責人後,他四十年如一日得主持慈幼局的一應事務,沒有一絲懈怠。
這次,他托韓知縣作為引薦人,來到下壩村尋找鄭晴琅合作,也是為了慈幼局孩子們的將來。
薛家堂屋內,主客分位坐定後,樊大善便開門見山了。
“薛老夫人,咱們也是見過幾回的,也算老熟人了,我就有話直說了。聽說你辦了什麽女子私塾,是可以教女孩子各種手藝的,我就想問問,慈幼局裏麵的孩子,能不能也進去學習學習?”
鄭晴琅一聽,哪裏有什麽不樂意的,不過,她並沒有一口答應,而是問道,“慈幼局的女孩子,如今有多少個?”
樊大善沒有多思考,便答道,“去年年成好,慈幼局新收養的女嬰也就十幾個,如今慈幼局裏頭,五歲以下的女娃,一共三十七個,其中四個是身有殘缺的,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一共六十八個,其中一個腦子不太靈光,兩個有點跛腳,四個臉部有些微缺陷,十五歲以上的,有九個,有五個已經讓我們幫忙找人家,四個還沒下決定。”
“那您的意思是,讓哪些女娃來私塾呢?”鄭晴琅又問。
樊大善瞄了一眼對方的臉色,看不出對方的情緒,隻好試探性得問道,“我想讓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那六十八個入學可以麽?”
說完,又怕對方嫌棄那七個有殘疾的,連忙補充。
“您放心,大春雖然腦子不太靈光,但是性子很安靜,不會吵鬧的,還有,大花和小花,雖然腳有點跛,但是她們手很巧的,打絡子打得不錯,至於那四個,就讓她們帶上麵紗,就不會嚇著其他學生了,其實看久了也就那樣,並不覺得有什麽的……”
二月中旬,女子私塾主體建成,各種內設的桌椅和教材也陸續到位。
三月下旬,從江南請來的女先生也到了,安頓在私塾的教師宿舍。
值得一提的是,薛滿倉為私塾請來的刺繡師傅,竟然是不久前被鄭晴琅拿來做勵誌扮演的凝香娘子。
仔細一想,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還挺玄乎的。
之前,宜良縣的那個貪官高知縣還在位的時候,鄭晴琅去縣衙解決私築攔水壩,就是靠的出自凝香娘子之手的那身衣裳,讓高知縣夫人印象深刻。
對於凝香娘子的出現,她驚喜之餘也有不少疑惑。
等安頓完兩位女先生後,她才拉著兒子兒媳詢問事情的緣由。
這一打聽,便又聽到了一件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
原來,凝香娘子年紀輕輕就因一手獨門繡法出了名,有不少人想拜她為師,但都被她拒絕了。
因為那些前來求學之人,大都心思浮躁,做不了這等慢工細活。
所以,十幾年下來,她都沒有收一個徒弟。
後來,在她三十歲那年,她在路上遇到了一個乞討的孩子。
當時,心善的她遞給了她幾個饅頭,然而,那小孩卻不好,隻是跪在地上懇求,說不要饅頭,要學吃飯的手藝!
凝香娘子見她頗有想法,又兼眸光清亮,合了眼緣,便點頭答應讓她試試,同時給她起了個名字,叫蘇錦繡。
這一試,便是十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八歲的小女孩,在凝香娘子的調教下,開始在名師輩出的蘇州嶄露頭角。
可惜,蘇錦繡雖然手藝好,也很勤奮,卻是個實打實的戀愛腦。
她愛上了一個遊學路過蘇州的窮書生,不顧凝香娘子的反對,偷偷同他私定了終身。
因對方還要進京趕考,蘇錦繡不方便一路跟過去,隻得留守在蘇州。
在那書生離開前,蘇錦繡將自己多年的積蓄都給了對方,隻等對方高中後過來風風光光迎娶自己進門。
結果,左等右等,隻等來了對方高中狀元後迎娶高門貴女的奪命消息。
那時,她的肚子已經八個月了,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胎氣大動,最終難產,一屍兩命。
凝香娘子當爹又當娘,如珠似寶養大的徒弟和女兒,就這樣命喪黃泉,成了一縷被無情人辜負的遊魂。
她辦完了徒弟的喪事後,一度傷心得無法拿起針線來,也無心經營生意,又被競爭對手詬病她徒弟不清白,那些注重名聲的客戶被搶走了不少,日子漸漸過得艱難起來。
正在走投無路之時,薛滿倉出現,對外說要請刺繡師傅,她正好有想法想要離開蘇州這個傷心地,就毛遂自薦了。
薛家一家子人聽完這故事後,紛紛大罵那狀元郎趨炎附勢,不是好東西。
然而,再怎麽罵,也換不回那蘇錦繡一條年輕的性命了。
因為這事,周青梅還特意叮囑了兩個女兒,讓她們擦亮眼睛,不要信外頭那些男人的花言巧語。
當時,薛曉春回了一句,“我忙著開分店哩,哪有空聽什麽花言巧語,娘,你看好爹爹就行,少操我的心了。”
而薛曉夏更絕,反問道,“花言巧語是什麽?比我奶做的飯菜還好吃麽?”
於是,周青梅的擔憂變了個樣,她不擔心女兒被男人騙了,她擔心兩個女兒一個男的都看不上……
閑言少敘,隻說最難請的先生也已經到位了,鄭晴琅便開始大張旗鼓得在上壩村和下壩村兩村招生了。
經過這陣子的遊說,正式報名那一天,兩村報名的人還真不少,當天就突破了一百名。
之後,陸陸續續還有別的村子的村民,帶著自家閨女上門詢問是否能報名。
鄭晴琅雖則將報名範圍初步限定在兩村內,但也隻是未雨綢繆,並不是一定要卡得那麽死,所以,人家主動上門來,她也就沒有拒絕。
不僅讓人家報上了名,那些離家太遠的,還提供住宿。
於是,這原本隻是兩村範圍內的招生,漸漸地,便擴大到整個宜良縣了。
最後,還招來了一個“大戶”。
四月上旬的某一天,她正琢磨著選個黃道吉日開學了,慈幼局的負責人主動找上門來了。
慈幼局的負責人姓樊,因性情溫和厚道,為人樂善好施,人稱樊大善。
他今年已經將近七十歲了,胡子和頭發全部白了,卻仍舊沒有舍下慈幼局的事務,隻因他不放心讓別的人來操持慈幼局的事務。
慈幼局的油水少,但也不是沒有油水,若是負責人動起歪心思,那慈幼局的孩子們就更沒有活路了。
所以,從當地的知縣打算在宜良縣創辦慈幼局的時候,任命當時才二十多歲的樊大善為負責人後,他四十年如一日得主持慈幼局的一應事務,沒有一絲懈怠。
這次,他托韓知縣作為引薦人,來到下壩村尋找鄭晴琅合作,也是為了慈幼局孩子們的將來。
薛家堂屋內,主客分位坐定後,樊大善便開門見山了。
“薛老夫人,咱們也是見過幾回的,也算老熟人了,我就有話直說了。聽說你辦了什麽女子私塾,是可以教女孩子各種手藝的,我就想問問,慈幼局裏麵的孩子,能不能也進去學習學習?”
鄭晴琅一聽,哪裏有什麽不樂意的,不過,她並沒有一口答應,而是問道,“慈幼局的女孩子,如今有多少個?”
樊大善沒有多思考,便答道,“去年年成好,慈幼局新收養的女嬰也就十幾個,如今慈幼局裏頭,五歲以下的女娃,一共三十七個,其中四個是身有殘缺的,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一共六十八個,其中一個腦子不太靈光,兩個有點跛腳,四個臉部有些微缺陷,十五歲以上的,有九個,有五個已經讓我們幫忙找人家,四個還沒下決定。”
“那您的意思是,讓哪些女娃來私塾呢?”鄭晴琅又問。
樊大善瞄了一眼對方的臉色,看不出對方的情緒,隻好試探性得問道,“我想讓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那六十八個入學可以麽?”
說完,又怕對方嫌棄那七個有殘疾的,連忙補充。
“您放心,大春雖然腦子不太靈光,但是性子很安靜,不會吵鬧的,還有,大花和小花,雖然腳有點跛,但是她們手很巧的,打絡子打得不錯,至於那四個,就讓她們帶上麵紗,就不會嚇著其他學生了,其實看久了也就那樣,並不覺得有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