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第一天向缺在寺廟裏那座釋迦牟尼舍利塔下枯坐了一夜,隔天清晨去找寺裏的和尚討要了水和饅頭,囫圇著填飽了肚子然後又來到了舍利塔下盤腿坐著。
那一次在大雷音寺的婆娑樹下他感悟出了第一幅閻羅圖,所以向缺理所應當的認為,他想悟這佛道修行就得去一座千年古刹如大雷音寺那般感悟出自己的機緣,心態上不算很急,因為佛家最講究因果一說,他沒悟到可能是自己的機緣沒到,因果未出的原因。
第二日,向缺繼續端坐在舍利塔下,而那之前一天曾經來過此處和向缺說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話後離去的老僧人,這一天卻沒有再出現了。
兩天之後,向缺仍舊一無所獲,到了第四天,他仍然白白枯坐了一天,而五天之後向缺的耐心漸漸的被磨沒了,心中漸升煩躁,眉頭擰起似乎頗有不耐。
過了一個星期,向缺已經不單單是枯坐了,在白馬寺中來回的亂竄,大雄寶殿,鍾鼓樓和藏經閣外都留下過他的身影,整座白馬寺被他一遍又一遍的給兜了不知道多少個圈,到了後來寺裏差不多所有的和尚都認識他了。
半個月後,向缺幽幽的歎了口氣,這兩天他腦袋裏一直回憶著老和尚對他曾經說過的那幾句話。
“施主,你是有所求來?”
“施主,你所求的,不是這麽求能求來的”
向缺思緒雜亂的抓著頭發,無奈的拉著一個路過的和尚問道:“師傅和你打聽個人,你們白馬寺裏有沒有一個身高和我差不多,身材偏瘦·····”
向缺描述完後,那和尚點頭說道:“有啊,你問的應該是我們主持大師”
“白馬寺的主持?”向缺驚道。
“是的,主持,明慧大師”
向缺說道:“主持在哪,我能不能和他見上一麵?嗯,請教一些,一些佛理上麵的知識”
和尚雙手合十歉然說道:“不好意思施主,主持去外講佛了”
“去哪裏講了?”向缺皺眉問道。
“沒有固定地方,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講佛,我們主持一年裏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出白馬寺一次,他再回來就不知是什麽時候了,施主要是再這裏等下去的話,恐怕得有段時間需要等了”
向缺很想找這位得道高僧問個明白,我所求的怎麽就求不來,您又怎麽知道我到底是要求的什麽,隻可惜造化有點弄人,那位大師不在了。
離開了白馬寺,向缺不甘的回頭看了一眼:“說好的佛道兼修呢?”
說好的佛道兼修,向缺除了身帶十殿閻羅圖懂的鎮獄經,剩下的佛門術法他一個不通也不了解,為此,他總歸不可能拜到哪位大師門下去修行,一來時間不夠,二來老道可能會以叛出師門的罪名把他給掐死了。
離開白馬寺,帶著一肚子埋怨和牢騷的向缺奔向了杭州靈隱寺。
此時已是三月下旬。
靈隱寺裏,向缺一如白馬寺那般,癡傻呆萌的遊蕩在寺廟裏,尋找著他所謂的機緣。
七天之後,離去。
四月初的,揚州大明寺,四月中的南普陀寺,還有五月的天台山國清寺都留下過向缺的身影,到了後期的時候中國的十大千年古刹,他全都逛了一圈,繼續一無所獲。
後來向缺又去了一趟他曾經感悟出第一幅閻羅圖的雷音寺,求見當初那位給他點化過的大師,想要從對方那裏再獲取一次求佛的機會,隻可惜向缺關於佛道的修行似乎出了岔子運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那位大師閉關了。
雷音寺的和尚告訴他,大師平日裏閉關在一間佛堂裏,隻有早晚各兩次有人送餐的時候能見到他,其餘時間大師不會出門外人也不會見到他。
“師傅,您看這樣行不行?”向缺搓著手,有點急迫的問道:“送餐的時候我去,我給大師把飯菜端過去,然後抽空和他聊幾句,可以麽?”
向缺期盼和焦急的眼神一點都沒有打動對方,和尚很抱歉的告訴他:“大師閉關,不容外人打擾,否則等同於破戒,就算我讓你送餐過去見到大師,他也不會和你交談的,施主你就打消了這份心思吧”
向缺不甘的伸出手指,說道:“一句,我就和他說一句話就行”
“施主,你這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雷音寺的和尚不耐的說道:“大師閉關一切俗事不可沾染,就連我們平時過去也隻是把飯菜放在門口然後就走,也從未和大師說過一句話的”
向缺又是長長的歎了口氣,有些撓頭,有點無奈了。
兩個多月的時間他踏遍了幾乎所有的千年古刹,但到頭來卻一無所獲,關於佛道的感悟好像走進了死胡同,沒有一丁點的進展。
不甘心的向缺離開雷音寺,繼續自己的修行之路,本來他最應該去的地方是莆田懸空寺,但可惜曹善俊和老和尚雲遊去了,一直都聯係不上他們,他最有希望被點化的地方已經人去寺空了。
又過了一個多月,向缺一路走來去了很多座聲名在外的古寺,每去一個地方都盤亙幾日,希望佛祖能靈光一閃什麽的給他整出點提示來,隻是可惜,失望的陰影一次又一次的籠罩在了向缺的頭頂。
進入到七月份,一身疲憊的向缺來到了樂山一帶,這裏沒有古寺了但卻有一座曆史和名聲都不差任何一座寺廟的大佛,樂山大佛,這尊佛像坐落於樂山三江交匯處,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就在懸崖邊上,佛高七十一米。
南岷江,向缺坐在竹筏上船夫撐著竹竿順流而下,途徑樂山大佛。
向缺已經無處可去,一路走到川中一帶,索性打算去觀望一眼這傳說中的淩雲彌勒大佛。
佛像下,船夫用竹竿撐著竹筏停了下來。
江上遊人眾多,都在觀那樂山大佛,這佛不光是高,不光是大,這佛曆史悠久,是一代大師海通和尚為不忍見三江處水患害人而建,用來鎮壓洪水之用,此大佛功德無量。
你看著大佛就能切身感覺到,這雕像上的滔滔善念。
頭頂陽光刺眼,向缺用手搭在眼上抬頭看著麵前的大佛。
“咦······”向缺忽然詫異的叫了一聲。
那一次在大雷音寺的婆娑樹下他感悟出了第一幅閻羅圖,所以向缺理所應當的認為,他想悟這佛道修行就得去一座千年古刹如大雷音寺那般感悟出自己的機緣,心態上不算很急,因為佛家最講究因果一說,他沒悟到可能是自己的機緣沒到,因果未出的原因。
第二日,向缺繼續端坐在舍利塔下,而那之前一天曾經來過此處和向缺說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話後離去的老僧人,這一天卻沒有再出現了。
兩天之後,向缺仍舊一無所獲,到了第四天,他仍然白白枯坐了一天,而五天之後向缺的耐心漸漸的被磨沒了,心中漸升煩躁,眉頭擰起似乎頗有不耐。
過了一個星期,向缺已經不單單是枯坐了,在白馬寺中來回的亂竄,大雄寶殿,鍾鼓樓和藏經閣外都留下過他的身影,整座白馬寺被他一遍又一遍的給兜了不知道多少個圈,到了後來寺裏差不多所有的和尚都認識他了。
半個月後,向缺幽幽的歎了口氣,這兩天他腦袋裏一直回憶著老和尚對他曾經說過的那幾句話。
“施主,你是有所求來?”
“施主,你所求的,不是這麽求能求來的”
向缺思緒雜亂的抓著頭發,無奈的拉著一個路過的和尚問道:“師傅和你打聽個人,你們白馬寺裏有沒有一個身高和我差不多,身材偏瘦·····”
向缺描述完後,那和尚點頭說道:“有啊,你問的應該是我們主持大師”
“白馬寺的主持?”向缺驚道。
“是的,主持,明慧大師”
向缺說道:“主持在哪,我能不能和他見上一麵?嗯,請教一些,一些佛理上麵的知識”
和尚雙手合十歉然說道:“不好意思施主,主持去外講佛了”
“去哪裏講了?”向缺皺眉問道。
“沒有固定地方,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講佛,我們主持一年裏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出白馬寺一次,他再回來就不知是什麽時候了,施主要是再這裏等下去的話,恐怕得有段時間需要等了”
向缺很想找這位得道高僧問個明白,我所求的怎麽就求不來,您又怎麽知道我到底是要求的什麽,隻可惜造化有點弄人,那位大師不在了。
離開了白馬寺,向缺不甘的回頭看了一眼:“說好的佛道兼修呢?”
說好的佛道兼修,向缺除了身帶十殿閻羅圖懂的鎮獄經,剩下的佛門術法他一個不通也不了解,為此,他總歸不可能拜到哪位大師門下去修行,一來時間不夠,二來老道可能會以叛出師門的罪名把他給掐死了。
離開白馬寺,帶著一肚子埋怨和牢騷的向缺奔向了杭州靈隱寺。
此時已是三月下旬。
靈隱寺裏,向缺一如白馬寺那般,癡傻呆萌的遊蕩在寺廟裏,尋找著他所謂的機緣。
七天之後,離去。
四月初的,揚州大明寺,四月中的南普陀寺,還有五月的天台山國清寺都留下過向缺的身影,到了後期的時候中國的十大千年古刹,他全都逛了一圈,繼續一無所獲。
後來向缺又去了一趟他曾經感悟出第一幅閻羅圖的雷音寺,求見當初那位給他點化過的大師,想要從對方那裏再獲取一次求佛的機會,隻可惜向缺關於佛道的修行似乎出了岔子運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那位大師閉關了。
雷音寺的和尚告訴他,大師平日裏閉關在一間佛堂裏,隻有早晚各兩次有人送餐的時候能見到他,其餘時間大師不會出門外人也不會見到他。
“師傅,您看這樣行不行?”向缺搓著手,有點急迫的問道:“送餐的時候我去,我給大師把飯菜端過去,然後抽空和他聊幾句,可以麽?”
向缺期盼和焦急的眼神一點都沒有打動對方,和尚很抱歉的告訴他:“大師閉關,不容外人打擾,否則等同於破戒,就算我讓你送餐過去見到大師,他也不會和你交談的,施主你就打消了這份心思吧”
向缺不甘的伸出手指,說道:“一句,我就和他說一句話就行”
“施主,你這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雷音寺的和尚不耐的說道:“大師閉關一切俗事不可沾染,就連我們平時過去也隻是把飯菜放在門口然後就走,也從未和大師說過一句話的”
向缺又是長長的歎了口氣,有些撓頭,有點無奈了。
兩個多月的時間他踏遍了幾乎所有的千年古刹,但到頭來卻一無所獲,關於佛道的感悟好像走進了死胡同,沒有一丁點的進展。
不甘心的向缺離開雷音寺,繼續自己的修行之路,本來他最應該去的地方是莆田懸空寺,但可惜曹善俊和老和尚雲遊去了,一直都聯係不上他們,他最有希望被點化的地方已經人去寺空了。
又過了一個多月,向缺一路走來去了很多座聲名在外的古寺,每去一個地方都盤亙幾日,希望佛祖能靈光一閃什麽的給他整出點提示來,隻是可惜,失望的陰影一次又一次的籠罩在了向缺的頭頂。
進入到七月份,一身疲憊的向缺來到了樂山一帶,這裏沒有古寺了但卻有一座曆史和名聲都不差任何一座寺廟的大佛,樂山大佛,這尊佛像坐落於樂山三江交匯處,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就在懸崖邊上,佛高七十一米。
南岷江,向缺坐在竹筏上船夫撐著竹竿順流而下,途徑樂山大佛。
向缺已經無處可去,一路走到川中一帶,索性打算去觀望一眼這傳說中的淩雲彌勒大佛。
佛像下,船夫用竹竿撐著竹筏停了下來。
江上遊人眾多,都在觀那樂山大佛,這佛不光是高,不光是大,這佛曆史悠久,是一代大師海通和尚為不忍見三江處水患害人而建,用來鎮壓洪水之用,此大佛功德無量。
你看著大佛就能切身感覺到,這雕像上的滔滔善念。
頭頂陽光刺眼,向缺用手搭在眼上抬頭看著麵前的大佛。
“咦······”向缺忽然詫異的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