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水磨了點墨,謝寧攤開紙張思考著前幾日謝望之給她布置的策論應該怎麽答。
這問的是幾十年前與北晉締結的盟約,具體闡述它的利弊。
北城盟約簽訂之前,大周與北晉已經維持戰爭狀態整整二十六年了,戰火綿延不絕,反複的廝殺也收複不了前朝舊壤,兩國始終維持著一種僵持的局麵。
而戰爭的消耗是很大的,對大周如此,北晉亦然。
雙方都想停戰,不管是臣屬還是高位的統治者,都有了厭戰的情緒。
而和約的簽訂,是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北晉尊大周為兄,大周卻要支付幾十萬的歲幣,不知後世如何評價,但就那個時候以及現在,這個和約都是值得肯定的。
便是當時反對賄賂北晉以締結和約的當朝宰相也以此為功,在他們看來,雖然是用錢買的和平,但也算是一大勝利。
誠然,北城盟約是一個不完全平等的妥協和約,但謝寧卻十分意外,因為當時的統治者目光放的很長遠。
他們不在乎多少錢,但一定要爭取到關南,他們要北晉承認關南是大周的,這就涉及到了領土主權的問題。
謝寧沾墨落筆,雖然和約換來了和平,但弊端也是有的。
其一便是歲幣,這些都需要百姓來承擔,而且後麵又增加了數量,且不僅供給北晉,便是西理也要上萬絹茶。
壓在百姓身上是稅賦一日比一日重,這是一部分士大夫的想法。
謝寧把自己之前整理的數據資料一一填進去。
若是真的算起來,大周給北晉的歲幣又遠不及交戰之時軍費開支,隻其損耗的百分之一二而已。
而大周與北晉,二者之間的經濟發展相差極大,所以大周給北晉的歲幣完全可以從對北晉的貿易中賺回來。
除此之外,最令人痛心還是“苟安”。
謝寧的筆頓了頓,心中難掩歎息。
若是以錢財換得短暫的和平之後大周能夠臥薪嚐膽以強兵勢,積極加強軍事武備,便是來日北晉與大周再起戰火,大周也能有更大的力量進行反擊。
“姑娘?”清絮端了一碗安神湯進來,這是晚間熬的,謝寧一直沒醒,便在廚裏溫著。
在秋雨落下的時候,她起身瞧見了謝寧房裏的燈光,便去小廚房再加熱一些端了過來。
“我這邊沒事,你去睡吧,明兒還要早起。”她要去講課的,清絮和清樂也是要跟著一起的。
“沒事,我陪著姑娘。”清絮放下湯碗,便又點了一盞燈,拿了針線籃子就坐在一旁的小榻上。
被打斷了思路,謝寧看了一眼被寫的滿滿的紙張,沒有再繼續寫下去。
朝廷有“苟安”的思想,但卻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隻是戰爭太殘酷了,而且提升整體的國力,說的簡單,做起來是很難的。
這世上的事複雜的很,人性亦是。
喝完安神湯,謝寧依舊沒有絲毫困意,便起身翻起了自己的書架,從裏麵找出了一本《通典》。
“長垛、馬射、馬槍、步射、穿紮、翹關、負重、身材、言語、平射。”這是考武舉對於武藝方麵的一些技能要求。
而她也隻會其中一兩項而已,剩下的得她將手上的事忙完再學。
不過若是有人能替她學,就再好不過了,畢竟學有所重,她並不能兼顧所有將自己發展成什麽都精通的全能型人才。
她便是學過一些東西也是會忘的,幸而的是她有空間能夠存住一些書和她的筆記,以供她時不時的溫習。
思考良久,謝寧想了一下謝望之的書架,沒舍得送他的書,所以第二日她便去書肆買了一些武經送到須府去。
當朝考武舉在軍事素養方麵考的主要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兵法》、《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這七門。
謝寧對兵法研究不深,隻背了《六韜》而已,論理解就更別說了。
這問的是幾十年前與北晉締結的盟約,具體闡述它的利弊。
北城盟約簽訂之前,大周與北晉已經維持戰爭狀態整整二十六年了,戰火綿延不絕,反複的廝殺也收複不了前朝舊壤,兩國始終維持著一種僵持的局麵。
而戰爭的消耗是很大的,對大周如此,北晉亦然。
雙方都想停戰,不管是臣屬還是高位的統治者,都有了厭戰的情緒。
而和約的簽訂,是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北晉尊大周為兄,大周卻要支付幾十萬的歲幣,不知後世如何評價,但就那個時候以及現在,這個和約都是值得肯定的。
便是當時反對賄賂北晉以締結和約的當朝宰相也以此為功,在他們看來,雖然是用錢買的和平,但也算是一大勝利。
誠然,北城盟約是一個不完全平等的妥協和約,但謝寧卻十分意外,因為當時的統治者目光放的很長遠。
他們不在乎多少錢,但一定要爭取到關南,他們要北晉承認關南是大周的,這就涉及到了領土主權的問題。
謝寧沾墨落筆,雖然和約換來了和平,但弊端也是有的。
其一便是歲幣,這些都需要百姓來承擔,而且後麵又增加了數量,且不僅供給北晉,便是西理也要上萬絹茶。
壓在百姓身上是稅賦一日比一日重,這是一部分士大夫的想法。
謝寧把自己之前整理的數據資料一一填進去。
若是真的算起來,大周給北晉的歲幣又遠不及交戰之時軍費開支,隻其損耗的百分之一二而已。
而大周與北晉,二者之間的經濟發展相差極大,所以大周給北晉的歲幣完全可以從對北晉的貿易中賺回來。
除此之外,最令人痛心還是“苟安”。
謝寧的筆頓了頓,心中難掩歎息。
若是以錢財換得短暫的和平之後大周能夠臥薪嚐膽以強兵勢,積極加強軍事武備,便是來日北晉與大周再起戰火,大周也能有更大的力量進行反擊。
“姑娘?”清絮端了一碗安神湯進來,這是晚間熬的,謝寧一直沒醒,便在廚裏溫著。
在秋雨落下的時候,她起身瞧見了謝寧房裏的燈光,便去小廚房再加熱一些端了過來。
“我這邊沒事,你去睡吧,明兒還要早起。”她要去講課的,清絮和清樂也是要跟著一起的。
“沒事,我陪著姑娘。”清絮放下湯碗,便又點了一盞燈,拿了針線籃子就坐在一旁的小榻上。
被打斷了思路,謝寧看了一眼被寫的滿滿的紙張,沒有再繼續寫下去。
朝廷有“苟安”的思想,但卻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隻是戰爭太殘酷了,而且提升整體的國力,說的簡單,做起來是很難的。
這世上的事複雜的很,人性亦是。
喝完安神湯,謝寧依舊沒有絲毫困意,便起身翻起了自己的書架,從裏麵找出了一本《通典》。
“長垛、馬射、馬槍、步射、穿紮、翹關、負重、身材、言語、平射。”這是考武舉對於武藝方麵的一些技能要求。
而她也隻會其中一兩項而已,剩下的得她將手上的事忙完再學。
不過若是有人能替她學,就再好不過了,畢竟學有所重,她並不能兼顧所有將自己發展成什麽都精通的全能型人才。
她便是學過一些東西也是會忘的,幸而的是她有空間能夠存住一些書和她的筆記,以供她時不時的溫習。
思考良久,謝寧想了一下謝望之的書架,沒舍得送他的書,所以第二日她便去書肆買了一些武經送到須府去。
當朝考武舉在軍事素養方麵考的主要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兵法》、《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這七門。
謝寧對兵法研究不深,隻背了《六韜》而已,論理解就更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