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誠沒有考學,說到底還是恩蔭進的工部,不過他也的確有天分,雖然六部之中,工部的地位最低的,可那裏卻極適合陳雲誠,比較平和。


    此次來尋謝寧,是因為陳雲誠對紡織機有了新的改進,隻不過其中有一二不通之處,知道謝寧對此也頗有研究,這才來問。


    如今朝廷下了政令,農民手裏有五到十畝地的,就必須種植棉花半畝,十畝以上種一畝,而且棉布是可以抵稅糧的。


    這樣也可激勵百姓種植棉花,按照現在的記錄來看,長江中下遊區域對於棉花的種植比較多,也比較集中。


    而北方卻是比較少,他們是從去年下了這個政令才開始種植的,謝寧想起北方肥沃的黑土地,臉上不由染上了笑,北地寒冷,若百姓能自備棉布,便能多些人渡過寒冬。


    以往棉花的普及率不高是因為棉紡織技術的落後,現在在她的帶動下,棉紡織技術已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且因著有專利技術以及分成獎勵的激勵,手工藝者也願意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技術,不管在什麽時候,他們其實缺的並不是鑽研的精神,而是變現的平台。


    隻要朝廷願意給他們保障,不奪他人之利,且又為他們提供變現的平台,科技發展水平也會慢慢提升。


    不過謝寧知道暢想總是美好的,當實際實施的時候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即使政策上說要保護,也會有人為了利,將他人之技據為己有。


    但隻要確定了朝廷政策的偏向,那總歸是有成效的,其他的小偏差,也隻能慢慢的補充改進。


    陳雲誠問的是關於官坊裏那類較大型的織機的改進點,謝寧看了一眼他的設計圖,然後抽出幾張紙算了起來,重新畫了一張較為簡略的設計圖,將陳雲誠忽略的點標了出來。


    但不僅是大織坊的紡織機器重要,可以用於家庭作坊的織機也很重要。


    可其中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是家家戶戶都買得起織機的,朝廷也不可能每家每戶送一台織機。


    聽到陳雲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謝寧有些訝然,在她看不見的地方裏,陳雲誠也在進步,他不再是那個圓乎乎的,不知民間疾苦的小少爺了。


    “表兄是從何知道的?”


    陳雲誠自圖紙裏抬起頭,依舊有些圓乎,但膚色卻深了兩個度,“我與好友在郊外莊子裏避暑,在外麵釣魚的時候救了一孩童,送他回家才發現那兒的村子十分貧苦。


    往年那村子倒也還好,隻是之前被北晉軍劫掠,一直沒恢複過來,以至於村中少青壯,地裏勞作的皆是婦人,也未曾聽見織機之聲。


    一問才知,織機甚貴,她們買不起。”


    所以便是聽官府的話種了棉花,最多紡棉線,卻是織不了布。


    “那你可有想過該如何解決貧苦百姓用紡織機的問題?”


    陳雲誠一下被問住了,他沒想過,他隻覺得那些人過的苦,卻沒想過如何讓她們過的沒那麽苦。


    見此,謝寧便知道陳雲誠沒想過了,不過沒關係,現在開始有意識也不晚。


    “過幾日便就此問寫一篇策論出來,父親不在,不過我覺得我還是能夠教一下表兄的。”


    陳雲誠整個人都呆住了,本來還亮晶晶的眼睛瞬間無神,他最討厭的就是寫策論了,還不如讓他抄書去呢!


    謝寧皺著眉頭思慮了一會兒,遲疑的道,“一篇太少了?要不再加一篇?便以......”


    “不不不!夠了夠了!”


    陳雲誠生怕謝寧又給他加一篇策論,捏著謝寧新改的圖紙風一般跑了出去,誰能想到他平日走路跟烏龜似的,特別是在上值的時候,不踩點就不舒服。


    一旁的清樂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表少爺是真的不愛念書,視線落在一旁用油紙包著的烤雞上,美食才是最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慢穿記事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茶微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茶微熏並收藏慢穿記事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