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海哈哈大笑,聲高震瓦:“恐怕到宇宙滅絕那一天,我們也探知不到所有的秘密。”
“好,”王藤善點點頭:“那你覺得探索宇宙有沒有意義?”
熊大海不笑了,臉色沉重,思索了一會兒說:“當然有意義。我們一直在說尋道,所謂的‘道’其實也就是宇宙、地球和自然的規律。人如果一生沒有求道之心,開悟之覺,那和蠢豬鹹魚有什麽區別。”
“這就是了。”王藤善很滿意熊大海的說法:“創造新宇宙,其實就是在用我們的方式來探索舊宇宙。從無到有,一點點創造,能從根源摸清整個宇宙誕生的機製。”
我舉著手說:“王總,我忽然有個問題。”
“不要叫王總,叫老王就行。”王藤善笑著說。
“就算我們可以創造新宇宙,那也隻是創造我們自己的宇宙,和真實的宇宙有多大的差別呢?會不會隻是我們的妄想?”我問。
王藤善伸出大拇指:“這問題問的好!你們來看。”
他帶著我們往前走,走到一處區域,指著前麵的天體讓我們看。
黑暗的一方區域裏,有六顆淡紅色的星體在相互纏繞,進行著極為複雜的運動。看了一會兒,我覺得頭暈眼花,六顆星星運作的方式複雜到了極點:它們互為引力,又在運動軸上彼此排斥,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點。
整個係統看起來,像是迷人心智的萬花筒,看了一會兒就得惡心、頭暈、心下煩躁不已。
我們三人除了林鴉,我和熊大海都避過頭不去看,熊大海微微皺眉,也覺得不舒服。
“這種星體叫做‘六體’,”王藤善說:“彼此六顆星星互相左右,形成的一種複雜天體係統。能讓這種天體存在並保持平衡狀態,有且隻有一種方法。”
他頓了頓說:“說到這裏,你們都理解了吧。”
“你的意思是,”熊大海道:“隻有一種方法能讓它們動起來,還彼此平衡。其他的方法都沒用。”
“對。”王藤善點點頭:“怎麽評判我們創造的宇宙是妄想還是真實呢?標準很簡單,那就是所有天體都在這個宇宙中有自己的軌道,還彼此平衡,不會崩塌。存在即合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通過創造宇宙,我們發現了‘道’的核心機製,那就是合理!不依存於任何人的主觀,它該怎麽動就怎麽動,哪怕你看得再不舒服也沒用。因為它不這樣動,就不會保存到現在,早就會毀滅了。”
“那麽我問一下,”他說:“三位有哪一位可以用腦圖創造出六體係統?”
想都不用想,我肯定不行,打死都做不出來。
熊大海略一沉吟,搖搖頭說我不行。林鴉看著六體係統,眯縫著眼開始用大腦即時演算,過了能有五六分鍾,她輕輕歎口氣,“我也不行。”
“三位已經是腦圖創造的大高手了,你們不行,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行。”王藤善說:“但是偏偏它就被創造出來了。”
林鴉問,你是怎麽做到的?
王藤善笑笑:“這就是我請各位來的原因。說起來簡單,也有些複雜。其實整件事有點玄,最開始要從明朝的一個道士說起。”
他憑空打了個響指,眼前的一片區域內所有星係突然消失,變成了山清水秀的一幅場景。我們站在一座大山前,這座山連綿起伏,綠樹陰陰,不遠處還有一片粉嫩嫩的桃花林。
一切僅僅是幻象,可身在其中還是感覺周身愉悅,似乎感受到了輕輕的風。
山路上下來一個小道士,大概十六七歲,麵目清朗,走路速度極快,身後背著筐簍。王藤善打了個響指,畫麵停止,小道士一隻腳還邁在半空,像是時間靜止了一般。
“此人名叫楊海幽,”王藤善說:“是明朝成化年間的一個道士,現在看到的景象他還沒長大,後來他成為道家的代表性人物,是清淨觀的觀主,批注過《無量壽經真本》,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據說也是一位仙人,後來羽化,登入仙籍。”
“我好像聽說過這個人,”熊大海道:“是道家南宗的吧?我記得他不是成化年的,是天順年間的。”
王藤善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老熊很懂行,你也是修行中人吧?”
熊大海嗬嗬笑:“跟過師父,算是半個修行,略懂而已。我不明白了,你們創造宇宙和這個道士有什麽關係?”
“繼續看下去。”王藤善道。
楊海幽是個快樂的小道士,接下來的情景是他打柴念經和習武的情況。身在其中,我像是在看一場大電影,津津有味的。
時間線極其跳躍,沒有畫外音,不知是何年何月。楊海幽一次正在習武,突然捂著胸口臉色煞白,隨即一口老血噴出去,當即摔倒在地。
幾個師兄弟圍過來,七手八腳把他抬到內室。出來一個花白胡子的老道士,坐在旁邊靜心摸脈,而後歎口氣,搖搖頭。
幾個師兄弟做了一副擔架,抬著楊海幽去了後山。那裏地勢險峻,小路羊腸,樹深林密,走了很久來到一處偏僻的宅院。
院子修在懸崖之上,兩道厚厚的紅門緊閉,門口有一位中年道士把守。眾人和中年道士說明情況,開門放人,把楊海幽抬到懸崖上的宅院裏。
院子後麵是巨大的石板平台,下麵即是萬丈深淵。平台上香爐渺渺,楊海幽被放在地上。平台上能看到遠方是雲山霧海,景色倒是瑰麗。
沒人管他,好像就由他自生自滅。漸漸天黑了下來,月上中天,月光照在楊海幽的臉上,他緊緊閉著雙眼,能看到眼皮子下麵的眼珠動了動。
“接下來你們所看到的,”王藤善說道:“是這個小道士臨死前做的一個夢。”
第269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者為神
“楊海幽臨死前做的夢,我口述給你們聽。”畫麵不再播放,王藤善說。
“咦,為什麽不把夢境也造成三維影像?”林鴉好奇地問。
“因為,”王藤善淡淡地說:“造不出來。”
我們三人麵麵相覷,極其怪異,王藤善能造出星係、星體和宇宙,竟然造不出明朝時候一個道士做的夢。
王藤善道:“也不是造不出來,而是造出來之後,和楊海幽本人記載的資料差了很多味道,有的時候,文字所傳遞的想象空間要比影像大很多,不落實到圖像會有很多的韻味,這是獨特的文字之美。”
他慢慢走到我們的中間,頓了頓說:“當時楊海幽處於瀕死狀態,他做了一個夢,或者說,就是他的瀕死體驗。他變成了中陰身狀態,在心念中可以橫跨時間和空間,當時他有個想法,想入無極之門,遊無極之野,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到達至道之精的境界。然後,”王藤善沉默一下說,“他真的到了。”
林鴉驚訝地半晌沒說出話。熊大海摸著下巴,表情嚴肅在沉思。
王藤善說:“這段記錄出自他後來編著的《無量壽經真本》。這本書後來也成為白蓮教的教內聖典。白蓮教演化出一個分支,名為天地日月星教,就是以這本小冊子為綱領。”
我喉頭動了動:“就因為楊海幽的一個夢,後世竟然演化出一個教派?”
王藤善笑笑點點頭:“他們這些教徒認為,楊海幽所到達的就是宇宙終極,就是傳說中的淨土,也就是天堂。”
“那裏到底是個什麽樣子?”林鴉好奇地問。
“好,”王藤善點點頭:“那你覺得探索宇宙有沒有意義?”
熊大海不笑了,臉色沉重,思索了一會兒說:“當然有意義。我們一直在說尋道,所謂的‘道’其實也就是宇宙、地球和自然的規律。人如果一生沒有求道之心,開悟之覺,那和蠢豬鹹魚有什麽區別。”
“這就是了。”王藤善很滿意熊大海的說法:“創造新宇宙,其實就是在用我們的方式來探索舊宇宙。從無到有,一點點創造,能從根源摸清整個宇宙誕生的機製。”
我舉著手說:“王總,我忽然有個問題。”
“不要叫王總,叫老王就行。”王藤善笑著說。
“就算我們可以創造新宇宙,那也隻是創造我們自己的宇宙,和真實的宇宙有多大的差別呢?會不會隻是我們的妄想?”我問。
王藤善伸出大拇指:“這問題問的好!你們來看。”
他帶著我們往前走,走到一處區域,指著前麵的天體讓我們看。
黑暗的一方區域裏,有六顆淡紅色的星體在相互纏繞,進行著極為複雜的運動。看了一會兒,我覺得頭暈眼花,六顆星星運作的方式複雜到了極點:它們互為引力,又在運動軸上彼此排斥,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點。
整個係統看起來,像是迷人心智的萬花筒,看了一會兒就得惡心、頭暈、心下煩躁不已。
我們三人除了林鴉,我和熊大海都避過頭不去看,熊大海微微皺眉,也覺得不舒服。
“這種星體叫做‘六體’,”王藤善說:“彼此六顆星星互相左右,形成的一種複雜天體係統。能讓這種天體存在並保持平衡狀態,有且隻有一種方法。”
他頓了頓說:“說到這裏,你們都理解了吧。”
“你的意思是,”熊大海道:“隻有一種方法能讓它們動起來,還彼此平衡。其他的方法都沒用。”
“對。”王藤善點點頭:“怎麽評判我們創造的宇宙是妄想還是真實呢?標準很簡單,那就是所有天體都在這個宇宙中有自己的軌道,還彼此平衡,不會崩塌。存在即合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通過創造宇宙,我們發現了‘道’的核心機製,那就是合理!不依存於任何人的主觀,它該怎麽動就怎麽動,哪怕你看得再不舒服也沒用。因為它不這樣動,就不會保存到現在,早就會毀滅了。”
“那麽我問一下,”他說:“三位有哪一位可以用腦圖創造出六體係統?”
想都不用想,我肯定不行,打死都做不出來。
熊大海略一沉吟,搖搖頭說我不行。林鴉看著六體係統,眯縫著眼開始用大腦即時演算,過了能有五六分鍾,她輕輕歎口氣,“我也不行。”
“三位已經是腦圖創造的大高手了,你們不行,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行。”王藤善說:“但是偏偏它就被創造出來了。”
林鴉問,你是怎麽做到的?
王藤善笑笑:“這就是我請各位來的原因。說起來簡單,也有些複雜。其實整件事有點玄,最開始要從明朝的一個道士說起。”
他憑空打了個響指,眼前的一片區域內所有星係突然消失,變成了山清水秀的一幅場景。我們站在一座大山前,這座山連綿起伏,綠樹陰陰,不遠處還有一片粉嫩嫩的桃花林。
一切僅僅是幻象,可身在其中還是感覺周身愉悅,似乎感受到了輕輕的風。
山路上下來一個小道士,大概十六七歲,麵目清朗,走路速度極快,身後背著筐簍。王藤善打了個響指,畫麵停止,小道士一隻腳還邁在半空,像是時間靜止了一般。
“此人名叫楊海幽,”王藤善說:“是明朝成化年間的一個道士,現在看到的景象他還沒長大,後來他成為道家的代表性人物,是清淨觀的觀主,批注過《無量壽經真本》,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據說也是一位仙人,後來羽化,登入仙籍。”
“我好像聽說過這個人,”熊大海道:“是道家南宗的吧?我記得他不是成化年的,是天順年間的。”
王藤善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老熊很懂行,你也是修行中人吧?”
熊大海嗬嗬笑:“跟過師父,算是半個修行,略懂而已。我不明白了,你們創造宇宙和這個道士有什麽關係?”
“繼續看下去。”王藤善道。
楊海幽是個快樂的小道士,接下來的情景是他打柴念經和習武的情況。身在其中,我像是在看一場大電影,津津有味的。
時間線極其跳躍,沒有畫外音,不知是何年何月。楊海幽一次正在習武,突然捂著胸口臉色煞白,隨即一口老血噴出去,當即摔倒在地。
幾個師兄弟圍過來,七手八腳把他抬到內室。出來一個花白胡子的老道士,坐在旁邊靜心摸脈,而後歎口氣,搖搖頭。
幾個師兄弟做了一副擔架,抬著楊海幽去了後山。那裏地勢險峻,小路羊腸,樹深林密,走了很久來到一處偏僻的宅院。
院子修在懸崖之上,兩道厚厚的紅門緊閉,門口有一位中年道士把守。眾人和中年道士說明情況,開門放人,把楊海幽抬到懸崖上的宅院裏。
院子後麵是巨大的石板平台,下麵即是萬丈深淵。平台上香爐渺渺,楊海幽被放在地上。平台上能看到遠方是雲山霧海,景色倒是瑰麗。
沒人管他,好像就由他自生自滅。漸漸天黑了下來,月上中天,月光照在楊海幽的臉上,他緊緊閉著雙眼,能看到眼皮子下麵的眼珠動了動。
“接下來你們所看到的,”王藤善說道:“是這個小道士臨死前做的一個夢。”
第269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者為神
“楊海幽臨死前做的夢,我口述給你們聽。”畫麵不再播放,王藤善說。
“咦,為什麽不把夢境也造成三維影像?”林鴉好奇地問。
“因為,”王藤善淡淡地說:“造不出來。”
我們三人麵麵相覷,極其怪異,王藤善能造出星係、星體和宇宙,竟然造不出明朝時候一個道士做的夢。
王藤善道:“也不是造不出來,而是造出來之後,和楊海幽本人記載的資料差了很多味道,有的時候,文字所傳遞的想象空間要比影像大很多,不落實到圖像會有很多的韻味,這是獨特的文字之美。”
他慢慢走到我們的中間,頓了頓說:“當時楊海幽處於瀕死狀態,他做了一個夢,或者說,就是他的瀕死體驗。他變成了中陰身狀態,在心念中可以橫跨時間和空間,當時他有個想法,想入無極之門,遊無極之野,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到達至道之精的境界。然後,”王藤善沉默一下說,“他真的到了。”
林鴉驚訝地半晌沒說出話。熊大海摸著下巴,表情嚴肅在沉思。
王藤善說:“這段記錄出自他後來編著的《無量壽經真本》。這本書後來也成為白蓮教的教內聖典。白蓮教演化出一個分支,名為天地日月星教,就是以這本小冊子為綱領。”
我喉頭動了動:“就因為楊海幽的一個夢,後世竟然演化出一個教派?”
王藤善笑笑點點頭:“他們這些教徒認為,楊海幽所到達的就是宇宙終極,就是傳說中的淨土,也就是天堂。”
“那裏到底是個什麽樣子?”林鴉好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