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520.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高風的媽媽之前也想去跟著人家掃馬路,被高風阻止了。
高媽還以為是兒子怕丟人,但其實不是。
有些人說了,這些身價數百萬的人去掃馬路,說明他們簡樸,不願意閑著,是在創造勞動價值。
但高風不這麽看。
掃馬路的人一般來說,都是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群,他們別的工作做不了,隻能幹這些耗時費力且回報率不高的活兒。
即便是這樣,掃馬路這項工作的競爭壓力也很大。
現在這些不缺錢的人,去跟一些需要這份工作來維持生存的人搶奪工作機會。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很無恥的行為。
人可以在自己這個層麵內卷,也可以努力向上走,但往下去跟低層次的人去競爭是十分不恰當的,特別是那些人很需要這份工作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這就是為什麽商業巨頭進軍買菜行業會被罵的那麽慘的原因。
這是典型的與民爭利,這裏民不是廣義的人民,而是窮苦的農民!
高風剛回到z州,便接到六姨的電話。
“高風!這邊的庸醫說你姨夫是癌症!”六姨聲音中帶著哭腔,“這可怎麽辦啊!”
“六姨,你先別急。”高風趕緊說道,“大夫具體是怎麽說的?”
“我說不明白,我讓他跟你說吧。”六姨說道。
感情大夫就在旁邊的.
“你好,我是這邊的庸醫。”一個低沉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了過來。
“你好,真是不好意思。”高風說道,“家人不怎麽會說話,請您不要介意。”
“沒事,我都習慣了。”那邊的大夫情緒穩定,“這個病人胰頭這個地方有個占位,初步考慮是胰腺癌。”
“腹部有多發腫大的淋巴結,應該是轉移。”
高風頓時愣住了,“增強做了嗎?”他問道。
“準備明天做呢,但家屬不配合,一直在辦公室裏麵大喊大叫。”
“麻煩您了,我勸勸她。”高風說道。
經過高風的勸說,六姨的激動情緒總算穩定下來了。
掛了電話,高風歎了口氣。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腫瘤領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稱號。據柳葉刀雜誌記載,胰腺癌確診後的五年生存率約10%,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而且胰腺癌臨床症狀隱匿且不典型,是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於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
六姨夫的腹部有多發腫大的淋巴結,最壞的結果就是出現了轉移,這種情況下估計生存時間不會很長。
“啊?”高爸高媽都挺震驚的。
“治不好了嗎?”高媽臉都白了,“這你六姨夫要是沒了,你六姨估計也活不成了。”
“她那家裏裏裏外外全靠你六姨夫呢!”
“是啊,兒子。”高爸說道,“不行讓他們來伱這吧,多花點錢,你給想想辦法。”
高風搖了搖頭,他可是消化專業的研究生,對胰腺癌的預後再清楚不過了,蘋果創辦人之一前ceo喬布斯就是因胰腺癌去世的。
人家可是世界首富,但仍逃脫不了胰腺癌的魔爪。
想想就知道患上這個癌症讓人有多絕望了。
第二天高風就看到了腹部增強ct的結果,沒有任何的僥幸。
六姨夫最終還是來到了省醫,下麵的醫院擔心滿足不了家屬的期望值。
“他這個已經是全身多發轉移了,沒辦法行根治性手術。”胃腸外科的胡可主任說道,“但目前需要解除梗阻性黃疸,可以采用膽囊空腸吻合術,這樣話病人能夠短期內減輕症狀,改善全身狀態。”
“生存時間這塊.”高風問道。
“半年吧。”胡可主任說道,“當然,也可能更短。”
接下來的幾天高爸高媽的心情都有些不好。
“你不知道,我很小的時候你姥姥就得了宮頸癌。”高媽提起這個就直掉眼淚,“家裏窮的叮當響,你六姨比我大2歲,那個時候對我特別好。”
“後來大了都各自嫁人了,但每年我們都會聚一聚。”
“媽,人各有命,這事還是要看的開一點。”高風勸了一句,他也是很無奈,係統空間裏麵找了一圈,卻沒有什麽有價值的發現。
——
“高風,你回來啦?”心胸外科的張主任正往手術室走呢,一眼就看到了高風。
“對啊,回來幾天了。”高風笑道,“張主任是要去做手術嗎?”
“沒有,是去參觀手術。”張主任樂嗬嗬的說道,“醫院不是特聘了一個田納西大學醫學中心的脊柱外科博士嘛,今天是人家露一手的大日子。”
“很厲害嗎?”高風好奇道。
“那肯定是啊,據說是有md和phd雙博士頭銜!”張主任說道。
“這麽厲害啊!”高風有點震動。
md即醫學博士學位(doctorofmedicine),在國內就是臨床型醫學博士、也是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ph.d則是指博士學位(doctorofphilosophy),在國內就是科研型醫學博士。
田納西大學醫學中心的雙博士頭銜拿出去可不是鬧著玩呢。
“不止呢,人家畢業的時候還加入了alphaomegaalpha(aΩa)醫學榮譽協會。”
“那醫院這次下了血本了吧。”高風歎道,這樣人才北上廣深都搶著要,竟然能來省醫,看來郭院長工作做得不錯啊。
“據說是脊柱外科闞甘主任的關係。”張主任說道,“你這會忙不?要不咱們一塊去看看吧,好多人都在呢!”
高風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新來的特聘專家要做公開手術是省醫的慣例,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水貨”的發生。
是的,就是為了避免招到“水貨。”
這在以前可是有過教訓的。
大概是6年前,一位骨科海歸博士入職了省人民醫院,他那華麗的簡曆晃得人睜不開眼,簡直就是十八般武藝高強!
當時的秦院長大筆一揮,不但給了令人眼紅的待遇,還直接為其單拉了一個科室出來。
但後來嘛
這位仁兄剛入職1星期,科室收了個股骨髁間骨折病人,累及關節麵。
家屬原來要求保守治療,但是管床醫師評估後建議手術,並認真負責的詳細談話,經過他的努力,病人和家屬最終同意手術。
那就安排吧。
但因為主任新來,還是要按正規流程來吧,全科準備了術前討論。
不討論不知道,一討論的時候嚇一跳,大家一致認可股骨遠端外側板,這位仁兄說上內側板,大家苦口婆心再次勸解。
內側板可能麵臨鋼板不匹配,內側肌肉豐厚,操作更難等等!
“你們懂還是我懂?國外的技術你們知道嗎?”仁兄大手一揮,力排眾議,就定了內側板。
然後事情就悲劇了,上台的時候,高年資紛紛說忙,沒有上台,隻有管床的低年資和另外一位剛大學畢業入職的小萌新!
上台前就擔心出事,越擔心越出事。
仁兄第一刀切口不夠長,然後就一延長,內側半月板直接切斷,他邊切邊說:這什麽東西?
“好像是內側半月板.”管床醫生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然而並沒用,已經切斷了。
“沒事,一會兒縫一下。”仁兄很冷靜的說道。
就這樣整台手術充滿了戲劇性,鋼板不匹配,用外側板反麵做內側用,鋼板螺釘不居中,遠端髁間用空心釘,全部可以用手擰,不用打孔!
術後電透,做了比不做還差.
就這樣,一個月出了4次醫療糾紛.
下麵的醫生紛紛要求跑路,搞的秦院長很是下不來台,後來那幾年除了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力的大咖,醫院裏麵再也沒引進過海歸博士。
醫教部也痛定思痛,規定引進的臨床高端人才必須要有半年的試用期,外科醫生更是要求必須做幾次公開手術。
高風和張主任、李友良趕到的時候,手術室裏麵已經站了不少人,外麵的觀察間更是人滿為患。
好在這間手術室當初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目前的需求,總體的視野還可以。
“知道醫院裏麵給人家開了什麽樣的待遇嗎?”一個主任小聲說道。
“什麽待遇?”大家都很好奇。
“年薪60萬?”
“哼,一年200萬的基本工資,獎金另算!”這位主任的話語無疑是有種平地起驚雷的意味。
“啊!”
“艸,真特麽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
“我倒要看看這人是不是三頭六臂!”一個主任語氣有點衝。
“那是脊柱外科的王主任,可是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主。”張主任輕聲對高風說道,“不過人家水平的確很高。”
說話間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做好了,患者是一位36歲的中年男性。他因腰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慢性疼痛,並且活動受限。
“那個就是亞德裏恩博士。”張主任指著主刀醫生說道,高風仔細看了一下,對方身材高大,眼睛是棕色的。
“嗯他看起來不怎麽熟練的樣子。”高風下意識的說了一句。
“什麽?”張主任愣了一下。
“哦,沒什麽,可能是配合的人員不熟悉吧。”高風隨口說道,他剛看到亞德裏恩博士接過搭台護士手中器械的時候眼中露出了一絲遲疑。
這點就很奇怪。
按道理這樣的公開手術事前應該是做過精心的準備的,主刀醫生應該對術中的流程成竹在心。
“怎麽會有遲疑呢?”高風心想,他看過不少主任做手術,術中也會遇到困難,緊張的氣氛時常出現。
但手術剛開始就遲疑的還沒遇到過,這可能表明主刀醫生對之前製定的手術方式有了不確定性。
但亞德裏恩博士並沒有停下來,他最終接過了護士遞過來的手術刀。
“這個切口真是粗糙啊!”脊柱外科的王主任點評道,“我手下剛來兩年的研究生都比他活兒好看。”
“老王,少說兩句吧。”旁邊有人提醒道,“切口不好看又不代表手術效果,這又不是繡花呢,好看就行了。”
高風注意到亞德裏恩博士的額頭全是汗。
緊張?
不至於吧!
這個手術並不難,隻是有些考教主刀的基本功而已。
不隻是高風注意到了這點,一些資深的外科醫生均有些麵麵相覷。
“他這個操作好像不怎麽正規啊。”脊柱外科的馬崇德主任說道,“當然,我沒別的意思,但亞德裏恩博士他這個”
馬主任話還沒說完呢,一助二助和搭台護士的臉色就變了。
大家很清晰的看到,血從硬膜外靜脈叢中湧出,並在椎管內聚集。
“臥槽!他這是搞什麽!”脊柱外科的王主任驚了,“要把病人給整死嗎?”
眾人均竊竊私語起來,不少人都意識到了不對勁。
“亞德裏恩博士,咱們接下來.”一助現在慌得要死,他趕緊拿著吸引器抽吸,好在出血很快停止了。
“我準備切除後縱韌帶。”亞德裏恩說道。
“什麽!”這下不隻是一助,連打醬油的二助都驚呆了。
要知道,病人的後縱韌帶離椎管不到一毫米!
“你想幹什麽?!”一助當場就想提桶跑路。
“你是對我的技術有什麽懷疑嗎?”亞德裏恩問道,他這會兒自信心莫名的上來了。
“不是我對您的技術有懷疑,而是風險太高了。”一助說道,“我們這就沒有這麽幹的。”
“那是你們水平不到位。”亞德裏恩說道,“國外現在.”
“嗯嗯.”一助敷衍道,“今天隻是牛刀小試,咱們穩妥一點好。”
在他的勸說下,亞德裏恩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接下來就是打入椎間融合器。
“這洋鬼子別是個水貨吧?”心胸外科的張主任小聲對高風道,“離椎管一毫米的後縱韌帶也敢切?他瘋了吧!”
一開始對亞德裏恩就有敵意的脊柱外科王主任這會兒反倒是不說話了。
“王主任,你看今天的這個手術”有人問道。
“看不懂。”王主任半天才吭聲,“我沒去過國外進修,會不是是那邊的操作跟咱們這邊不一樣?”
這個時候亞德裏恩已經把椎間融合器打了上去。
(本章完)
高風的媽媽之前也想去跟著人家掃馬路,被高風阻止了。
高媽還以為是兒子怕丟人,但其實不是。
有些人說了,這些身價數百萬的人去掃馬路,說明他們簡樸,不願意閑著,是在創造勞動價值。
但高風不這麽看。
掃馬路的人一般來說,都是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群,他們別的工作做不了,隻能幹這些耗時費力且回報率不高的活兒。
即便是這樣,掃馬路這項工作的競爭壓力也很大。
現在這些不缺錢的人,去跟一些需要這份工作來維持生存的人搶奪工作機會。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很無恥的行為。
人可以在自己這個層麵內卷,也可以努力向上走,但往下去跟低層次的人去競爭是十分不恰當的,特別是那些人很需要這份工作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這就是為什麽商業巨頭進軍買菜行業會被罵的那麽慘的原因。
這是典型的與民爭利,這裏民不是廣義的人民,而是窮苦的農民!
高風剛回到z州,便接到六姨的電話。
“高風!這邊的庸醫說你姨夫是癌症!”六姨聲音中帶著哭腔,“這可怎麽辦啊!”
“六姨,你先別急。”高風趕緊說道,“大夫具體是怎麽說的?”
“我說不明白,我讓他跟你說吧。”六姨說道。
感情大夫就在旁邊的.
“你好,我是這邊的庸醫。”一個低沉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了過來。
“你好,真是不好意思。”高風說道,“家人不怎麽會說話,請您不要介意。”
“沒事,我都習慣了。”那邊的大夫情緒穩定,“這個病人胰頭這個地方有個占位,初步考慮是胰腺癌。”
“腹部有多發腫大的淋巴結,應該是轉移。”
高風頓時愣住了,“增強做了嗎?”他問道。
“準備明天做呢,但家屬不配合,一直在辦公室裏麵大喊大叫。”
“麻煩您了,我勸勸她。”高風說道。
經過高風的勸說,六姨的激動情緒總算穩定下來了。
掛了電話,高風歎了口氣。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腫瘤領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稱號。據柳葉刀雜誌記載,胰腺癌確診後的五年生存率約10%,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而且胰腺癌臨床症狀隱匿且不典型,是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於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
六姨夫的腹部有多發腫大的淋巴結,最壞的結果就是出現了轉移,這種情況下估計生存時間不會很長。
“啊?”高爸高媽都挺震驚的。
“治不好了嗎?”高媽臉都白了,“這你六姨夫要是沒了,你六姨估計也活不成了。”
“她那家裏裏裏外外全靠你六姨夫呢!”
“是啊,兒子。”高爸說道,“不行讓他們來伱這吧,多花點錢,你給想想辦法。”
高風搖了搖頭,他可是消化專業的研究生,對胰腺癌的預後再清楚不過了,蘋果創辦人之一前ceo喬布斯就是因胰腺癌去世的。
人家可是世界首富,但仍逃脫不了胰腺癌的魔爪。
想想就知道患上這個癌症讓人有多絕望了。
第二天高風就看到了腹部增強ct的結果,沒有任何的僥幸。
六姨夫最終還是來到了省醫,下麵的醫院擔心滿足不了家屬的期望值。
“他這個已經是全身多發轉移了,沒辦法行根治性手術。”胃腸外科的胡可主任說道,“但目前需要解除梗阻性黃疸,可以采用膽囊空腸吻合術,這樣話病人能夠短期內減輕症狀,改善全身狀態。”
“生存時間這塊.”高風問道。
“半年吧。”胡可主任說道,“當然,也可能更短。”
接下來的幾天高爸高媽的心情都有些不好。
“你不知道,我很小的時候你姥姥就得了宮頸癌。”高媽提起這個就直掉眼淚,“家裏窮的叮當響,你六姨比我大2歲,那個時候對我特別好。”
“後來大了都各自嫁人了,但每年我們都會聚一聚。”
“媽,人各有命,這事還是要看的開一點。”高風勸了一句,他也是很無奈,係統空間裏麵找了一圈,卻沒有什麽有價值的發現。
——
“高風,你回來啦?”心胸外科的張主任正往手術室走呢,一眼就看到了高風。
“對啊,回來幾天了。”高風笑道,“張主任是要去做手術嗎?”
“沒有,是去參觀手術。”張主任樂嗬嗬的說道,“醫院不是特聘了一個田納西大學醫學中心的脊柱外科博士嘛,今天是人家露一手的大日子。”
“很厲害嗎?”高風好奇道。
“那肯定是啊,據說是有md和phd雙博士頭銜!”張主任說道。
“這麽厲害啊!”高風有點震動。
md即醫學博士學位(doctorofmedicine),在國內就是臨床型醫學博士、也是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ph.d則是指博士學位(doctorofphilosophy),在國內就是科研型醫學博士。
田納西大學醫學中心的雙博士頭銜拿出去可不是鬧著玩呢。
“不止呢,人家畢業的時候還加入了alphaomegaalpha(aΩa)醫學榮譽協會。”
“那醫院這次下了血本了吧。”高風歎道,這樣人才北上廣深都搶著要,竟然能來省醫,看來郭院長工作做得不錯啊。
“據說是脊柱外科闞甘主任的關係。”張主任說道,“你這會忙不?要不咱們一塊去看看吧,好多人都在呢!”
高風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新來的特聘專家要做公開手術是省醫的慣例,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水貨”的發生。
是的,就是為了避免招到“水貨。”
這在以前可是有過教訓的。
大概是6年前,一位骨科海歸博士入職了省人民醫院,他那華麗的簡曆晃得人睜不開眼,簡直就是十八般武藝高強!
當時的秦院長大筆一揮,不但給了令人眼紅的待遇,還直接為其單拉了一個科室出來。
但後來嘛
這位仁兄剛入職1星期,科室收了個股骨髁間骨折病人,累及關節麵。
家屬原來要求保守治療,但是管床醫師評估後建議手術,並認真負責的詳細談話,經過他的努力,病人和家屬最終同意手術。
那就安排吧。
但因為主任新來,還是要按正規流程來吧,全科準備了術前討論。
不討論不知道,一討論的時候嚇一跳,大家一致認可股骨遠端外側板,這位仁兄說上內側板,大家苦口婆心再次勸解。
內側板可能麵臨鋼板不匹配,內側肌肉豐厚,操作更難等等!
“你們懂還是我懂?國外的技術你們知道嗎?”仁兄大手一揮,力排眾議,就定了內側板。
然後事情就悲劇了,上台的時候,高年資紛紛說忙,沒有上台,隻有管床的低年資和另外一位剛大學畢業入職的小萌新!
上台前就擔心出事,越擔心越出事。
仁兄第一刀切口不夠長,然後就一延長,內側半月板直接切斷,他邊切邊說:這什麽東西?
“好像是內側半月板.”管床醫生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然而並沒用,已經切斷了。
“沒事,一會兒縫一下。”仁兄很冷靜的說道。
就這樣整台手術充滿了戲劇性,鋼板不匹配,用外側板反麵做內側用,鋼板螺釘不居中,遠端髁間用空心釘,全部可以用手擰,不用打孔!
術後電透,做了比不做還差.
就這樣,一個月出了4次醫療糾紛.
下麵的醫生紛紛要求跑路,搞的秦院長很是下不來台,後來那幾年除了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力的大咖,醫院裏麵再也沒引進過海歸博士。
醫教部也痛定思痛,規定引進的臨床高端人才必須要有半年的試用期,外科醫生更是要求必須做幾次公開手術。
高風和張主任、李友良趕到的時候,手術室裏麵已經站了不少人,外麵的觀察間更是人滿為患。
好在這間手術室當初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目前的需求,總體的視野還可以。
“知道醫院裏麵給人家開了什麽樣的待遇嗎?”一個主任小聲說道。
“什麽待遇?”大家都很好奇。
“年薪60萬?”
“哼,一年200萬的基本工資,獎金另算!”這位主任的話語無疑是有種平地起驚雷的意味。
“啊!”
“艸,真特麽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
“我倒要看看這人是不是三頭六臂!”一個主任語氣有點衝。
“那是脊柱外科的王主任,可是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主。”張主任輕聲對高風說道,“不過人家水平的確很高。”
說話間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做好了,患者是一位36歲的中年男性。他因腰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慢性疼痛,並且活動受限。
“那個就是亞德裏恩博士。”張主任指著主刀醫生說道,高風仔細看了一下,對方身材高大,眼睛是棕色的。
“嗯他看起來不怎麽熟練的樣子。”高風下意識的說了一句。
“什麽?”張主任愣了一下。
“哦,沒什麽,可能是配合的人員不熟悉吧。”高風隨口說道,他剛看到亞德裏恩博士接過搭台護士手中器械的時候眼中露出了一絲遲疑。
這點就很奇怪。
按道理這樣的公開手術事前應該是做過精心的準備的,主刀醫生應該對術中的流程成竹在心。
“怎麽會有遲疑呢?”高風心想,他看過不少主任做手術,術中也會遇到困難,緊張的氣氛時常出現。
但手術剛開始就遲疑的還沒遇到過,這可能表明主刀醫生對之前製定的手術方式有了不確定性。
但亞德裏恩博士並沒有停下來,他最終接過了護士遞過來的手術刀。
“這個切口真是粗糙啊!”脊柱外科的王主任點評道,“我手下剛來兩年的研究生都比他活兒好看。”
“老王,少說兩句吧。”旁邊有人提醒道,“切口不好看又不代表手術效果,這又不是繡花呢,好看就行了。”
高風注意到亞德裏恩博士的額頭全是汗。
緊張?
不至於吧!
這個手術並不難,隻是有些考教主刀的基本功而已。
不隻是高風注意到了這點,一些資深的外科醫生均有些麵麵相覷。
“他這個操作好像不怎麽正規啊。”脊柱外科的馬崇德主任說道,“當然,我沒別的意思,但亞德裏恩博士他這個”
馬主任話還沒說完呢,一助二助和搭台護士的臉色就變了。
大家很清晰的看到,血從硬膜外靜脈叢中湧出,並在椎管內聚集。
“臥槽!他這是搞什麽!”脊柱外科的王主任驚了,“要把病人給整死嗎?”
眾人均竊竊私語起來,不少人都意識到了不對勁。
“亞德裏恩博士,咱們接下來.”一助現在慌得要死,他趕緊拿著吸引器抽吸,好在出血很快停止了。
“我準備切除後縱韌帶。”亞德裏恩說道。
“什麽!”這下不隻是一助,連打醬油的二助都驚呆了。
要知道,病人的後縱韌帶離椎管不到一毫米!
“你想幹什麽?!”一助當場就想提桶跑路。
“你是對我的技術有什麽懷疑嗎?”亞德裏恩問道,他這會兒自信心莫名的上來了。
“不是我對您的技術有懷疑,而是風險太高了。”一助說道,“我們這就沒有這麽幹的。”
“那是你們水平不到位。”亞德裏恩說道,“國外現在.”
“嗯嗯.”一助敷衍道,“今天隻是牛刀小試,咱們穩妥一點好。”
在他的勸說下,亞德裏恩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接下來就是打入椎間融合器。
“這洋鬼子別是個水貨吧?”心胸外科的張主任小聲對高風道,“離椎管一毫米的後縱韌帶也敢切?他瘋了吧!”
一開始對亞德裏恩就有敵意的脊柱外科王主任這會兒反倒是不說話了。
“王主任,你看今天的這個手術”有人問道。
“看不懂。”王主任半天才吭聲,“我沒去過國外進修,會不是是那邊的操作跟咱們這邊不一樣?”
這個時候亞德裏恩已經把椎間融合器打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