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安祿山
直播,給古人看中華上下五千年 作者:愛吃餛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此,趙磊要特別提到宦官當政最多的朝代——大明。
大明中後期的那個東廠和西廠可都是宦官執掌著的權力機構。
雖然說是皇上讓他們執掌的,可那些皇帝應該沒有想到原本隻是自己暗地中的一個勢力,最後卻真的讓那群太監給玩出了各種的花樣吧!
……
李世民看到這裏,就連伺候在他身旁的人心中都升起了陣陣的懷疑。
這個世界上誰離皇帝最近?不是嬪妃,不是皇子公主,也不是大臣,而是得皇帝信任的心腹內侍。
他們這些人才是離皇帝最近的人,有的時候僅幾步之遙,甚至一些皇子大臣們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以誇張一點的說,得皇帝的心腹內侍走出去就是皇帝的另一張顏麵了。
所以各朝的皇帝們都知道宦官當政不好,可身旁總是會有那些人的存在。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宦官是無根之人,沒有了後代,也就沒有了那些妄念,就算手中握住權力,可也隻是“空中樓閣”而已。
誰敢保證這些權力到了那些大臣或者皇子們的手中,他們會不會起什麽貪心?
這也是李世民雖知除了趙高等禍亂之人也依舊十分重用身邊的內侍的原因。
隻是,他倒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曾孫子竟然會這麽信任這個叫高力士的人!
任別人怎麽想,而被討論著的高力士本人,則是心中卻隱隱升起一絲得意。
他手持拂塵,站在殿外,端的是一副穩重自持的模樣,哪裏有在李隆基麵前那一副貼心諂媚的模樣!
做太監能做到他這份上,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
趙高那人不算,那是一個糊塗的,哪裏有他聰明。
毀了大秦不就是毀了他自己嗎?
他以為大秦都滅了,別人能放過他。
像他高力士就不會,頂多就是憂皇上的憂,喜皇上的喜而已,這個世界上哪裏還能找到像他高力士這樣懂皇上心思的人!
【因為李隆基專寵楊貴妃,楊家人既武功軍功,也無政績,卻一個個平步青雲。
尤其是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結黨營私,打壓異己,凡中央公卿不出其楊門的,或被處死,或被罷免。
不久前還輝煌的大唐盛世,如今成了昨日黃花。
在一個平淡的清晨,一個雜胡將領搖晃著他肥碩的身軀來到京城,覲見李隆基。】
宏偉大氣的大殿之內,此時熱鬧非凡,文臣武將各個組團坐到一起,似乎是在歡慶著什麽?
年邁的李隆基與穿著一身精致宮裝的楊玉環坐在上首。
那大氣磅礴的樣子,所有的人就是隔著天幕都能感覺得到那“窺一角,而視全貌”的開元盛世。
殿中是歌舞升平,兩個胡姬穿著單薄的胡人服飾,在大殿之上歡快的跳著胡旋舞,露出那纖細的腰,隨著她們一圈一圈的轉動,腰間掛著的鈴鐺清脆悅耳,鼓聲,琴聲奏成了一副大唐的盛世之樂。
所有的人此時都羨慕的看著天幕裏的人。
他們羨慕的不僅是那些達官貴人之間的生活豐富之多彩,也羨慕他們能夠那麽安逸。
這時,一個有著五短身材,長相醜陋的胡人,從大殿之外走了進來。
隨著他的自我介紹,眾人也知道了這人叫做安祿山。
然後看著他當場開始唱歌跳舞,眾人隻覺得辣眼睛。
但凡安祿山是個美女還好,可這樣子……還是一個男人,看著天幕的所有人都接受不了。
那大如球的肚子,以及那五短的身材,雖然靈活,可嬴政看著隻覺得仿佛眼前有一隻彘在跳舞給他看,嬴政想到這裏,有些一言難盡。
眾人剛開始也有些心理厭惡,可看著看著居然覺得有些滑稽好笑。
那天幕之中的眾位大臣眼神裏都是意味不明的笑,可那高堂之上的皇帝李隆基卻是看的津津有味。
李世民不能理解李隆基的口味竟然有這麽重,是那專門訓練出來的舞女不香嗎?
還是說……他真的看久了,看膩了,偶爾來這麽一個人所以覺得新鮮!
李世民的沉默震耳欲聾!
【安祿山此人很會拍馬屁,從此成了李隆基的心頭好,甚至無恥的拜了比他年輕十幾歲的楊玉環為幹娘。
從此,最為血腥的叛亂安史之亂進入倒計時。
安史之亂,是因為當時以安祿山與史思明兩人為帶頭發起的一場反唐內亂。】
李隆基心中一梗,接著就是無窮無盡的憤怒與難堪。
是被信任之人背叛的憤怒,也是當著悠悠天下百姓說出來的難堪。
“安祿山,史思明,朕要讓他們九族俱滅……”李隆基看著那天幕之中還在載歌載舞的安祿山,眼神之中全是嗜血。
他那麽信任他,安祿山這個小人竟然還敢反唐叛亂……
楊玉環聽著雖然震驚,可心中倒是覺得也不意外。
安祿山那個人長的那麽醜,也不知道陛下為何偏偏寵幸於他?
就楊玉環這個有些顏控屬性的人來說,平日裏,要不是陛下信任,楊玉環連看都不想看到他一眼。
【在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後期,他開始貪圖享樂,寵信奸臣,以至唐朝內部空虛腐敗。
而當時的節度使又監管軍事與行政實力強大。
如安祿山一人就擔任了平魯,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其手下兵力已然超過了中央兵力,致使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麵出現。
且當時的安祿山頗受唐玄宗喜愛,因而遭到宰相楊國忠的記恨,兩人也因此逐漸交惡。
公元755年,久懷意誌的安祿山聯合契丹,突厥等多個民族組成了15萬大軍以討伐楊國忠為名騎兵發動了叛亂。
叛軍一路進攻很快就控製了河北。
當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傳來時李隆基一開始還不相信。
直到當年11月15日,唐玄宗才真的確定安祿山已經起兵反叛,緊急安排人平定戰亂,可是都不敵。
公元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為燕。
同年,他命其子安慶緒發兵攻打潼關。
而就因為此戰,因為李隆基的政策使得唐軍將近20萬的兵馬最後僅剩8000餘人。】
轟!!
這個數字宛如一顆炸彈一般重重的砸在了各朝所有人的心中。
大明中後期的那個東廠和西廠可都是宦官執掌著的權力機構。
雖然說是皇上讓他們執掌的,可那些皇帝應該沒有想到原本隻是自己暗地中的一個勢力,最後卻真的讓那群太監給玩出了各種的花樣吧!
……
李世民看到這裏,就連伺候在他身旁的人心中都升起了陣陣的懷疑。
這個世界上誰離皇帝最近?不是嬪妃,不是皇子公主,也不是大臣,而是得皇帝信任的心腹內侍。
他們這些人才是離皇帝最近的人,有的時候僅幾步之遙,甚至一些皇子大臣們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以誇張一點的說,得皇帝的心腹內侍走出去就是皇帝的另一張顏麵了。
所以各朝的皇帝們都知道宦官當政不好,可身旁總是會有那些人的存在。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宦官是無根之人,沒有了後代,也就沒有了那些妄念,就算手中握住權力,可也隻是“空中樓閣”而已。
誰敢保證這些權力到了那些大臣或者皇子們的手中,他們會不會起什麽貪心?
這也是李世民雖知除了趙高等禍亂之人也依舊十分重用身邊的內侍的原因。
隻是,他倒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曾孫子竟然會這麽信任這個叫高力士的人!
任別人怎麽想,而被討論著的高力士本人,則是心中卻隱隱升起一絲得意。
他手持拂塵,站在殿外,端的是一副穩重自持的模樣,哪裏有在李隆基麵前那一副貼心諂媚的模樣!
做太監能做到他這份上,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
趙高那人不算,那是一個糊塗的,哪裏有他聰明。
毀了大秦不就是毀了他自己嗎?
他以為大秦都滅了,別人能放過他。
像他高力士就不會,頂多就是憂皇上的憂,喜皇上的喜而已,這個世界上哪裏還能找到像他高力士這樣懂皇上心思的人!
【因為李隆基專寵楊貴妃,楊家人既武功軍功,也無政績,卻一個個平步青雲。
尤其是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結黨營私,打壓異己,凡中央公卿不出其楊門的,或被處死,或被罷免。
不久前還輝煌的大唐盛世,如今成了昨日黃花。
在一個平淡的清晨,一個雜胡將領搖晃著他肥碩的身軀來到京城,覲見李隆基。】
宏偉大氣的大殿之內,此時熱鬧非凡,文臣武將各個組團坐到一起,似乎是在歡慶著什麽?
年邁的李隆基與穿著一身精致宮裝的楊玉環坐在上首。
那大氣磅礴的樣子,所有的人就是隔著天幕都能感覺得到那“窺一角,而視全貌”的開元盛世。
殿中是歌舞升平,兩個胡姬穿著單薄的胡人服飾,在大殿之上歡快的跳著胡旋舞,露出那纖細的腰,隨著她們一圈一圈的轉動,腰間掛著的鈴鐺清脆悅耳,鼓聲,琴聲奏成了一副大唐的盛世之樂。
所有的人此時都羨慕的看著天幕裏的人。
他們羨慕的不僅是那些達官貴人之間的生活豐富之多彩,也羨慕他們能夠那麽安逸。
這時,一個有著五短身材,長相醜陋的胡人,從大殿之外走了進來。
隨著他的自我介紹,眾人也知道了這人叫做安祿山。
然後看著他當場開始唱歌跳舞,眾人隻覺得辣眼睛。
但凡安祿山是個美女還好,可這樣子……還是一個男人,看著天幕的所有人都接受不了。
那大如球的肚子,以及那五短的身材,雖然靈活,可嬴政看著隻覺得仿佛眼前有一隻彘在跳舞給他看,嬴政想到這裏,有些一言難盡。
眾人剛開始也有些心理厭惡,可看著看著居然覺得有些滑稽好笑。
那天幕之中的眾位大臣眼神裏都是意味不明的笑,可那高堂之上的皇帝李隆基卻是看的津津有味。
李世民不能理解李隆基的口味竟然有這麽重,是那專門訓練出來的舞女不香嗎?
還是說……他真的看久了,看膩了,偶爾來這麽一個人所以覺得新鮮!
李世民的沉默震耳欲聾!
【安祿山此人很會拍馬屁,從此成了李隆基的心頭好,甚至無恥的拜了比他年輕十幾歲的楊玉環為幹娘。
從此,最為血腥的叛亂安史之亂進入倒計時。
安史之亂,是因為當時以安祿山與史思明兩人為帶頭發起的一場反唐內亂。】
李隆基心中一梗,接著就是無窮無盡的憤怒與難堪。
是被信任之人背叛的憤怒,也是當著悠悠天下百姓說出來的難堪。
“安祿山,史思明,朕要讓他們九族俱滅……”李隆基看著那天幕之中還在載歌載舞的安祿山,眼神之中全是嗜血。
他那麽信任他,安祿山這個小人竟然還敢反唐叛亂……
楊玉環聽著雖然震驚,可心中倒是覺得也不意外。
安祿山那個人長的那麽醜,也不知道陛下為何偏偏寵幸於他?
就楊玉環這個有些顏控屬性的人來說,平日裏,要不是陛下信任,楊玉環連看都不想看到他一眼。
【在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後期,他開始貪圖享樂,寵信奸臣,以至唐朝內部空虛腐敗。
而當時的節度使又監管軍事與行政實力強大。
如安祿山一人就擔任了平魯,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其手下兵力已然超過了中央兵力,致使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麵出現。
且當時的安祿山頗受唐玄宗喜愛,因而遭到宰相楊國忠的記恨,兩人也因此逐漸交惡。
公元755年,久懷意誌的安祿山聯合契丹,突厥等多個民族組成了15萬大軍以討伐楊國忠為名騎兵發動了叛亂。
叛軍一路進攻很快就控製了河北。
當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傳來時李隆基一開始還不相信。
直到當年11月15日,唐玄宗才真的確定安祿山已經起兵反叛,緊急安排人平定戰亂,可是都不敵。
公元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為燕。
同年,他命其子安慶緒發兵攻打潼關。
而就因為此戰,因為李隆基的政策使得唐軍將近20萬的兵馬最後僅剩8000餘人。】
轟!!
這個數字宛如一顆炸彈一般重重的砸在了各朝所有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