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宮的宮人頓時忙亂起來,這主子的胎好不容易安穩下來,如今都快四個月了,怎麽又出了問題,這不是要人的命嗎?
梁德瑞親自去請柳太醫,剩下的宮人都在暗暗祈禱,這可不能出事啊,這可是皇上的長子,若是出了什麽差錯,可就了不得了,她們都得陪葬。
素馨看了一眼崔婉瑜的情況,無奈的歎了口氣,打發人到宣室殿報信,這戲台子都搭好了,聽戲的人怎麽能不來呢。隻是自家主子這做法,實在是過於膽大了一些。
鄭惜年握著崔婉瑜的手,心疼的給她擦著額頭的汗水,她很是後悔,怎麽就不能阻止姐姐呢,這樣做還是太冒險了一些。
崔婉瑜此刻也有些心驚,明明胎已經坐穩了,怎麽會反應這般大,隨著小腹一陣陣的抽痛,她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緊緊抓住鄭惜年的手,肚子裏的孩子可是她的希望,絕不能出事。
鄭惜年安撫道:“姐姐,你別太緊張了,太醫馬上就來了,別怕,我在這陪你……”
宣室殿裏,堯帝看著右相的謝恩折子,不由得嗤笑,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果然人老成精,還真是不見難對付啊。
元寶快速走進殿內,一時響動都大了些,看起來很是焦急。
隨喜看了一眼,忙上前,師徒兩個嘀嘀咕咕了半天。聽的隨喜是一陣愕然。
堯帝見狀問道:“出什麽事了?”
隨喜忙回答,隻是表情有些一言難盡,小心的說道:“是永福宮的宮人來報,明昭儀聽了些閑言碎語,動了氣,此刻皇嗣有些不穩,請陛下過去一趟。”
堯帝眼神諱莫如深,半響才道:“什麽閑言碎語,能氣成這樣?”
“陛下,是最近宮裏流傳陛下與鄭芳儀一事,傳的頗有些誇張了些。”隨喜看了堯帝一眼,帝王不辯喜怒,隻是眼神裏透著一絲寒芒。
“哦?是嗎?孤倒是未曾聽聞,明昭儀不在宮中養胎,反而出去聽些閑言碎語,還真是悠閑的很。”
“是誰敢說與她聽的?”堯帝顯得有些不耐煩,不過還是耐著性子問了一句。
“回陛下,近日昭儀總去小竹軒那邊,可巧今日顧淑儀帶著寧婕妤也去了那裏,說了什麽,奴才就不知了。”可巧二字顯然是加重了語氣的。
堯帝嘴角露出一絲嘲諷,隨後笑道:“顧氏?她倒是會湊熱鬧,看來還真是巧合的過分了,罷了,去永福宮吧。 ”
隨喜身為貼身伺候的奴才,此刻明顯感覺陛下壓抑著怒氣,不由得對傳閑話的人有些厭惡,影響了陛下的心情,真是罪不可赦,哼哼,走著瞧。
他家陛下像個判案的縣太爺一樣,整日裏斷官司,一個個的就不能省些心嗎?
而此時,柳禹城已經在梁多瑞的催促中,終於趕到了永福宮,也來不及擦拭額頭的薄汗,忙上前診脈。
崔婉瑜壓抑著痛哭,看著柳禹城臉上的嚴肅,也有些後怕。
直到劉禹城收起脈診,忙問道:“柳大人,本宮身子如何?孩子可是有事?”
柳禹城心裏翻江倒海一般,這脈象怎麽有些不對勁呢,不過也隻是初步懷疑,沒有把握的話,他是不會說的。
拱了拱手,說道:“昭儀是接觸了不潔之物,導致胎氣不穩,為了皇嗣著想,還請昭儀慎重,此次受損,昭儀好好生休養一段時間,盡量不要多走動 待臣一會為昭儀施針,穩固胎氣,隻是昭儀切莫再有下次了。”
崔婉瑜一驚,隨後壓住心裏的驚慌,問道:“之前也沒有這樣,為何此次如此嚴重?”
“許是皇嗣漸漸長大,吸取母體的精血,昭儀的身子也不如往日那般康健,為了皇嗣著想,昭儀還是要小心為上。”柳禹城避重就輕的說道。
崔婉瑜了然,隨後看著柳禹城,有些嚴肅的說道:“本宮此次動了胎氣,是因為聽了一些流言蜚語,一時驚怒所致,並無其他,大人可明白?”
柳禹城不動聲色的回道,:“是,臣明白。”
還不等崔婉瑜再交代些什麽便聽見外麵有了響動,隨喜的聲音,隨後響起:“陛下駕到。”
崔婉瑜躺在榻上沒有動,反而看了鄭惜年一眼,見她微不可察的點點頭,才放下心來。
堯帝一身青色便服,頭上戴著白玉冠,恍如絕世佳公子一般,緩緩走進來。
眾人都跪地請安,隻有崔婉瑜微微抬起身子,一副無力又愧疚的模樣,嘴裏說著:“妾身子不適,不能給陛下請安了,請陛下見諒。”
堯帝一雙溫潤的眼眸掃過眾人,隨後不在意的說道:“都起來吧,崔卿既然身子不適,就好好養著。”
隨後看向柳禹城,問道:“柳太醫,明昭儀身子如何?”
柳禹城微垂著頭,恭敬的說道:“回陛下,昭儀是一時急怒攻心,情緒起伏過大,這才動了胎氣,索幸臣來得及時,正要為昭儀施針,好生休養一段時日,可保皇嗣無虞。”
堯帝聽聞,嗯了一聲,說道:“那你這便施針吧,鄭卿,隨孤出去,孤有話要問你。”
鄭惜年擔憂的看了崔婉瑜一眼,隨後低聲回道:“是。”
崔婉瑜此刻也隻能躺著,等待柳太醫的施針,無論如何,她的孩子不能有事。
主殿裏,堯帝坐在上首,手裏端著一盞清茶慢慢飲著,看了一眼站在麵前都鄭惜年,問道:“受了委屈,怎麽不和孤說?”
鄭惜年沒想到陛下會問這個,一時有些怔愣,心裏百感交集,壓抑住心裏的怪異,隨後故作無畏的說道:“清者自清,妾沒有做過的事,何懼人言?”
“既然不懼人言,明昭儀為何氣成這個樣子,你這個被傳流言的主人都沒說什麽,她倒是動了胎氣,你們還真是姐妹情深。”堯帝輕嗤一聲。
鄭惜年猛地抬頭,似是詫異陛下為何與剛才不一樣了,隨後眼中一片清明,薄唇輕啟,問道:“陛下可是早就知道了此事?”
看著她故作鎮定的問話,堯帝漫不經心的開口:“孤若是知道,豈能任由流言傳遍整個後宮?孤整天為朝堂之事煩憂,哪裏來的時間去關注這些。”
說著還揉了揉額頭,眼下烏青可見,確實是疲倦了許多。
鄭惜年心裏鬆了一口氣,隨後看向堯帝,說道:“陛下繁忙,是妾讓陛下煩憂了,請陛下恕罪。”
“明昭儀身子不適,又與你姐妹情深,讓孤如何罰你,若是孤罰了你,怕是孤的孩子還能不能平安出生,也未可知。”這話顯然說的重了些,幾乎是赤裸裸的把她們的小心思揭開,或許也是在警告。
鄭惜年聞言,“噗通”一聲跪到地上,連連請罪,說道:“妾不敢,姐姐也不敢,還請陛下明察。”
她還是小看了帝王的心術,陛下或許真的不知,不過陛下是多麽睿智的人,窺一發而知全身,姐姐一向聰慧,豈會因為幾句流言蜚語便氣得動了胎氣,陛下此刻是真的惱了,她們走了一步錯棋。
“明察?鄭卿,孤問你最後一次,明昭儀當真是因為傳言動了胎氣嗎?”堯帝眼神緊緊盯著跪在地上的人兒,似乎想要一個答案。
鄭惜年閉了閉眼,隨後收起心思,眼神直直的看著帝王,不躲不閃,一字一句的說道:“姐姐憂心妾的名聲,一時著急,才動了胎氣,是妾的錯,求陛下降罪。”
堯帝緊握的拳鬆開,轉過身去,看不清他的表情,隻是聲音冷了許多,說道:“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孤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日後,你與明昭儀便好好在永福宮養胎吧,無事不要出去隨意走動。”
說完也不理會胎氣不穩的崔婉瑜,大步離去,隻是經過鄭惜年身邊,一句飄渺的話語,如同微風一般,拂過鄭惜年的耳畔。
他說:你從來都不信孤。鄭惜年聽的清清楚楚,伸出手,想要解釋什麽,便見帝王孤寂的身影已經遠去,徒留她自己百感交集……
陛下那一句話裏透著十足的委屈,以及不被人信任的失望,或許從此時起,陛下真的拋開了她們的那一段情分……
梁德瑞親自去請柳太醫,剩下的宮人都在暗暗祈禱,這可不能出事啊,這可是皇上的長子,若是出了什麽差錯,可就了不得了,她們都得陪葬。
素馨看了一眼崔婉瑜的情況,無奈的歎了口氣,打發人到宣室殿報信,這戲台子都搭好了,聽戲的人怎麽能不來呢。隻是自家主子這做法,實在是過於膽大了一些。
鄭惜年握著崔婉瑜的手,心疼的給她擦著額頭的汗水,她很是後悔,怎麽就不能阻止姐姐呢,這樣做還是太冒險了一些。
崔婉瑜此刻也有些心驚,明明胎已經坐穩了,怎麽會反應這般大,隨著小腹一陣陣的抽痛,她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緊緊抓住鄭惜年的手,肚子裏的孩子可是她的希望,絕不能出事。
鄭惜年安撫道:“姐姐,你別太緊張了,太醫馬上就來了,別怕,我在這陪你……”
宣室殿裏,堯帝看著右相的謝恩折子,不由得嗤笑,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果然人老成精,還真是不見難對付啊。
元寶快速走進殿內,一時響動都大了些,看起來很是焦急。
隨喜看了一眼,忙上前,師徒兩個嘀嘀咕咕了半天。聽的隨喜是一陣愕然。
堯帝見狀問道:“出什麽事了?”
隨喜忙回答,隻是表情有些一言難盡,小心的說道:“是永福宮的宮人來報,明昭儀聽了些閑言碎語,動了氣,此刻皇嗣有些不穩,請陛下過去一趟。”
堯帝眼神諱莫如深,半響才道:“什麽閑言碎語,能氣成這樣?”
“陛下,是最近宮裏流傳陛下與鄭芳儀一事,傳的頗有些誇張了些。”隨喜看了堯帝一眼,帝王不辯喜怒,隻是眼神裏透著一絲寒芒。
“哦?是嗎?孤倒是未曾聽聞,明昭儀不在宮中養胎,反而出去聽些閑言碎語,還真是悠閑的很。”
“是誰敢說與她聽的?”堯帝顯得有些不耐煩,不過還是耐著性子問了一句。
“回陛下,近日昭儀總去小竹軒那邊,可巧今日顧淑儀帶著寧婕妤也去了那裏,說了什麽,奴才就不知了。”可巧二字顯然是加重了語氣的。
堯帝嘴角露出一絲嘲諷,隨後笑道:“顧氏?她倒是會湊熱鬧,看來還真是巧合的過分了,罷了,去永福宮吧。 ”
隨喜身為貼身伺候的奴才,此刻明顯感覺陛下壓抑著怒氣,不由得對傳閑話的人有些厭惡,影響了陛下的心情,真是罪不可赦,哼哼,走著瞧。
他家陛下像個判案的縣太爺一樣,整日裏斷官司,一個個的就不能省些心嗎?
而此時,柳禹城已經在梁多瑞的催促中,終於趕到了永福宮,也來不及擦拭額頭的薄汗,忙上前診脈。
崔婉瑜壓抑著痛哭,看著柳禹城臉上的嚴肅,也有些後怕。
直到劉禹城收起脈診,忙問道:“柳大人,本宮身子如何?孩子可是有事?”
柳禹城心裏翻江倒海一般,這脈象怎麽有些不對勁呢,不過也隻是初步懷疑,沒有把握的話,他是不會說的。
拱了拱手,說道:“昭儀是接觸了不潔之物,導致胎氣不穩,為了皇嗣著想,還請昭儀慎重,此次受損,昭儀好好生休養一段時間,盡量不要多走動 待臣一會為昭儀施針,穩固胎氣,隻是昭儀切莫再有下次了。”
崔婉瑜一驚,隨後壓住心裏的驚慌,問道:“之前也沒有這樣,為何此次如此嚴重?”
“許是皇嗣漸漸長大,吸取母體的精血,昭儀的身子也不如往日那般康健,為了皇嗣著想,昭儀還是要小心為上。”柳禹城避重就輕的說道。
崔婉瑜了然,隨後看著柳禹城,有些嚴肅的說道:“本宮此次動了胎氣,是因為聽了一些流言蜚語,一時驚怒所致,並無其他,大人可明白?”
柳禹城不動聲色的回道,:“是,臣明白。”
還不等崔婉瑜再交代些什麽便聽見外麵有了響動,隨喜的聲音,隨後響起:“陛下駕到。”
崔婉瑜躺在榻上沒有動,反而看了鄭惜年一眼,見她微不可察的點點頭,才放下心來。
堯帝一身青色便服,頭上戴著白玉冠,恍如絕世佳公子一般,緩緩走進來。
眾人都跪地請安,隻有崔婉瑜微微抬起身子,一副無力又愧疚的模樣,嘴裏說著:“妾身子不適,不能給陛下請安了,請陛下見諒。”
堯帝一雙溫潤的眼眸掃過眾人,隨後不在意的說道:“都起來吧,崔卿既然身子不適,就好好養著。”
隨後看向柳禹城,問道:“柳太醫,明昭儀身子如何?”
柳禹城微垂著頭,恭敬的說道:“回陛下,昭儀是一時急怒攻心,情緒起伏過大,這才動了胎氣,索幸臣來得及時,正要為昭儀施針,好生休養一段時日,可保皇嗣無虞。”
堯帝聽聞,嗯了一聲,說道:“那你這便施針吧,鄭卿,隨孤出去,孤有話要問你。”
鄭惜年擔憂的看了崔婉瑜一眼,隨後低聲回道:“是。”
崔婉瑜此刻也隻能躺著,等待柳太醫的施針,無論如何,她的孩子不能有事。
主殿裏,堯帝坐在上首,手裏端著一盞清茶慢慢飲著,看了一眼站在麵前都鄭惜年,問道:“受了委屈,怎麽不和孤說?”
鄭惜年沒想到陛下會問這個,一時有些怔愣,心裏百感交集,壓抑住心裏的怪異,隨後故作無畏的說道:“清者自清,妾沒有做過的事,何懼人言?”
“既然不懼人言,明昭儀為何氣成這個樣子,你這個被傳流言的主人都沒說什麽,她倒是動了胎氣,你們還真是姐妹情深。”堯帝輕嗤一聲。
鄭惜年猛地抬頭,似是詫異陛下為何與剛才不一樣了,隨後眼中一片清明,薄唇輕啟,問道:“陛下可是早就知道了此事?”
看著她故作鎮定的問話,堯帝漫不經心的開口:“孤若是知道,豈能任由流言傳遍整個後宮?孤整天為朝堂之事煩憂,哪裏來的時間去關注這些。”
說著還揉了揉額頭,眼下烏青可見,確實是疲倦了許多。
鄭惜年心裏鬆了一口氣,隨後看向堯帝,說道:“陛下繁忙,是妾讓陛下煩憂了,請陛下恕罪。”
“明昭儀身子不適,又與你姐妹情深,讓孤如何罰你,若是孤罰了你,怕是孤的孩子還能不能平安出生,也未可知。”這話顯然說的重了些,幾乎是赤裸裸的把她們的小心思揭開,或許也是在警告。
鄭惜年聞言,“噗通”一聲跪到地上,連連請罪,說道:“妾不敢,姐姐也不敢,還請陛下明察。”
她還是小看了帝王的心術,陛下或許真的不知,不過陛下是多麽睿智的人,窺一發而知全身,姐姐一向聰慧,豈會因為幾句流言蜚語便氣得動了胎氣,陛下此刻是真的惱了,她們走了一步錯棋。
“明察?鄭卿,孤問你最後一次,明昭儀當真是因為傳言動了胎氣嗎?”堯帝眼神緊緊盯著跪在地上的人兒,似乎想要一個答案。
鄭惜年閉了閉眼,隨後收起心思,眼神直直的看著帝王,不躲不閃,一字一句的說道:“姐姐憂心妾的名聲,一時著急,才動了胎氣,是妾的錯,求陛下降罪。”
堯帝緊握的拳鬆開,轉過身去,看不清他的表情,隻是聲音冷了許多,說道:“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孤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日後,你與明昭儀便好好在永福宮養胎吧,無事不要出去隨意走動。”
說完也不理會胎氣不穩的崔婉瑜,大步離去,隻是經過鄭惜年身邊,一句飄渺的話語,如同微風一般,拂過鄭惜年的耳畔。
他說:你從來都不信孤。鄭惜年聽的清清楚楚,伸出手,想要解釋什麽,便見帝王孤寂的身影已經遠去,徒留她自己百感交集……
陛下那一句話裏透著十足的委屈,以及不被人信任的失望,或許從此時起,陛下真的拋開了她們的那一段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