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陛下親自去迎了凱旋而歸的任將軍,言語之中多有讚賞,連聲稱讚他是國之棟梁。


    至於被帶回來的,曾經戰功赫赫的祁大將軍的屍首,被陛下吩咐於午門外挫骨揚灰,骨灰飄灑示眾,以警告萬民,到底誰才是這蜀國皇權的主宰。


    百姓們自然對祁大將軍唾罵不已,完全忘記了他也曾經是位保家衛國的將軍,他也曾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一身傷痕。


    隻記得任將軍是剿滅亂黨的大英雄,百姓們無不稱讚不已。


    至於曾經短讚祁大將軍,誰又能記得呢,不過是任將軍功成名就的踏腳石罷了……


    任將軍對百姓們的稱讚是滿心歡喜的,出身家仆又如何,如今的將軍是他,百姓們交口稱讚的也是他,陛下嘴裏忠心為國的好臣子也是他。


    不過他到底是謹慎慣了的,即便一時有些飄飄然,還是很快就穩了心神,拒絕了陛下提議大宴群臣的提議,一時間倒是得了一個謙虛的好名聲。


    堯帝自然很是滿意任將軍的識相,大加讚賞,已經封了他為新一任的驃騎大將軍,駐守雁門關。


    長信侯畢竟已經年紀大了,如今不過是起了穩定軍心的作用,這駐守邊關的事,還是要勇武過人的任大將軍才是啊。


    不過堯帝說任大將軍多日不曾好好休息,特意下旨,讓他年後再出發前往雁門關,任大將軍自然是感恩戴德,又是一番表忠心。


    還小心翼翼的向陛下求了一個人,正是被他改名換姓,曾經祁大將軍的那位軍師。不過是換了一個說法,隻說是叛軍中與他裏應外合,火燒糧倉的一位故人。


    堯帝想也沒想就答應了,有功之臣嘛,求個人而已,不算什麽,這些都屬於合理要求,揮揮手,直接允了。


    任大將軍拒絕了陛下大宴群臣的提議,卻是得了帝王的青睞,三五不時的召他進宮下棋。


    都知道陛下喜歡下棋,棋藝更是精湛,可與陛下能夠平分秋色的人卻很少,任大將軍隱忍多年,心思自然是深沉的,他也有心試探陛下是否會忌憚他功高震主。


    自然全力以赴,二人一時之間倒是旗鼓相當,陛下並未在意輸贏,不過是越下越勇了。


    一時之間,倒是有了惺惺相惜之感,朝野上下倒是一片嘩然,君臣和樂,倒是成了美談。


    堯帝對任大將軍的重視更是肉眼可見的,流水的賞賜送到了任府,足以昭示帝王對他的看重,任大將軍一時倒是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堯帝下棋之餘也並未閑著,祁大將軍死了,右相的後事倒是並未簡薄了,依舊是以靖國公之禮下葬的,倒是得了朝臣們的稱讚,稱讚陛下的仁德之心。


    不過對於那些亂黨的家人,卻並未有優待了,祁大將軍孑然一身,那些跟隨他的人可不一樣,多少都是有妻有子的。


    此番叛亂,致使多少人流離失所,對於叛黨的家人都被連坐了,全部發配邊疆,讓他們幹苦力去了。


    至於那些為首的亂黨,任大將軍在郾城的時候就全部解決了,倒是省的堯帝費心思了。


    朝臣們雖然覺得陛下連坐這些人沒有,有些過於狠辣,不過想想也就想通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享受了上位者的庇護,這後果自然也該一同擔著。


    解決了外患,便是內憂了,對於右相一派都心腹,堯帝並未狠下殺手,不過挑了十幾位高位官員,全部貶謫出京都罷了,空出來的空缺也迅速補上。


    一時之間,朝野之上雖然有些震動,到底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


    且堯帝並未全部提拔新人,反而全是一些曾經保持中立,被右相一派打壓過的人。


    這些人無不感念戴德,就差把心挖出來給陛下看了。


    朝堂之上一派清明,對於陛下對處置,雖然隻是挑些錯處,可誰不知道,這是陛下對於結黨營私的痛恨。


    而那些被貶謫出京的人,也不敢有怨恨,這兩年,他們跟在右相身後,對陛下都決策多有阻撓,如今陛下為了名聲,顧忌著不殺他們,他們還不麻溜的離開。


    沒有高官厚祿又如何?還是活著最重要,所以接到陛下的詔書,忙馬不停蹄的帶著家人赴任去了,竟是連在京都過年也等不到了。


    朝堂之上也是有了一番小小的換血行動,不過到底是沒有太出格,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動作太大,難免會引起朝臣不滿,如今這樣就很好了,堯帝很滿意。


    至於左相,對於堯帝迅速都提拔起了一位新的右相,與他打擂台,他也沒有多餘都動作,平靜的接受了。


    順便約束著自己這一派的人謹言慎行,不要被人抓住了小辮子,陛下對於結黨營私,深惡痛絕,此時還不夾著尾巴做人,還等什麽呢?


    而左相一派的人,也是明白陛下的意思,右相倒了,新任的右相又是兩袖清風,是個老古板,不曾與人多有往來,一心為國的人。


    他們左相一派如今又是最打眼的,還是老實待著比較好。十年寒窗苦讀,慢慢爬上了如今的位置,誰還不想榮歸故裏,錦衣還鄉?


    若是惹了陛下厭棄,就真的什麽都沒有了,金榜題名,能夠展露頭角的,哪個不是多日苦讀的,有的甚至三十四歲還在科考,若是被貶謫出京,可是多年的心血都要付諸東流了。


    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上倒是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年又是科考了,顯而易見的,陛下喜歡提拔年輕人,這些老臣總要被換下來的,能保證平安致仕,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了。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些時候,即便是不想動,也會有人推著你動,蜀國朝堂如今看似平靜,實則已經是處處朋黨,有些能夠一眼看穿,有些隱匿在黑暗裏,隻需要一個契機,他們便伺機而動。


    想要還朝堂一個徹底的清淨,短時間是做不到的,著需要一個漫長又緩慢的時間。


    如今這樣,堯帝已經是很滿意了,近日這番動作,確實費了不少心血,而隨著他的忙碌,時間也過得飛快,眨眼間,已經是臘月二十了,連臘八節,也隻是去太後宮裏匆匆用了一碗臘八粥,便又匆匆離去了。


    堯帝三年即將結束,堯帝四年便要悄悄來了,時間真是如流水一般,眨眼間,便是白駒過隙,滄海桑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紅顏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惜年有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惜年有幸並收藏後宮紅顏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