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在轉身的一瞬,他聽見沈微慈低低的聲音:“既五公主盛請,我願為貴妃娘娘表演一曲。”


    宋璋一頓,低頭看向沈微慈走到大殿中間,又向之前彈琴的女子借來古琴,坐在中間,伸手撫琴。


    她撫琴的樂曲不似京城裏傳唱的靡靡之音,是讓人頭腦一陣清醒的《瀟湘落雁》的第二段。


    這段曲子很討巧,前半段氣勢磅礴,落幕時婉轉悠揚,讓人的情緒跟著起伏,鮮少會去探究裏頭的技巧。


    沈微慈也明白自己不擅長撫琴,她自小安靜,隻喜歡關在屋子裏寫字作畫,對於女子必備的撫琴,她唯一記得的就是在女學上女先生教的了。


    對於琴彈的技巧,她更多的是悟出曲子裏的情緒,即便技巧差了些,聽起來卻更動人。


    她一曲畢,大殿上無人聲。


    接著便是灌耳的讚歎聲。


    大殿上懂音律的不少,知道這首曲子不難,難的是情緒,如何將前半段那驟雨似的琴音彈的急而不亂,密而不緊,一環接一環,在氣勢高潮時又如夕陽落山,大雁歸南的傷離別。


    宋璋聽著那一聲聲讚美詞,目光緊鎖在沈微慈身上,低垂的目光中有柔情。


    其實他從來都知道她總是能從容不迫的應對許多事,眾人覺得她是庶女便看清她,其實在宋璋的心裏,他早已忽視了她的身份。


    在他眼裏,她是讓他唯一心悅的女子。


    是他患得患失,放在心上的人。


    在這一刻他緩緩吐出一口氣,放在劍柄上的手指鬆開,看著依舊安安靜靜對著張貴妃福了禮又回位置上坐下的沈微慈,一切有條不紊,雅致規矩,驚豔了在場所有人的眼。


    也叫宋璋眷念。


    沈微慈上午在大殿上那一番表現,直到下午在賽馬場時,身邊也時不時有貴女過來搭訕,紛紛問起沈微慈師從何人,又有什麽訣竅。


    更多的也是好奇想來攀交情。


    沈微慈明白,京師最講究的便是跟著哪位老師學的。


    若是那位老師名氣大,名下的弟子也跟著有些名氣。


    有時候比的倒不是技巧琴音,倒像是比師傅。


    沈微慈的女先生在裕陽也是小有名氣的,聽說曾經是名門閨秀,後來被抄家送去樂坊,後頭又被人贖身做了妾室,但後頭逃了出來,就逃去了裕陽這一個偏僻的地方,開了一個女學,隻教女子讀書。


    後頭漸漸被人尊稱為玉先生,沈微慈也不知道她到底叫什麽名字。


    玉先生溫和又冷清,細致又溫柔,有一張慈悲麵孔,可臉頰上卻有一道愈不好的傷,生生將神仙麵孔變得猙獰。


    但沈微慈是覺得她極好看的,她自小將玉先生當作如神明,希望自己將來也成為玉先生這般什麽都懂,無所不知的人。


    況且玉先生是她再沒見過的慈悲人,人人逐利,她教女子讀書卻不為財,隻為讓女子讀書明理。


    自始至終一身清貧,反還賣字畫補貼家裏困難的女子。


    有時候沈微慈回去後會在夜裏躺在床上想,自己終究是有私心的,她做不到將所有身家拿去拱手送給別人,所以她永遠成不了玉先生那樣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沈微慈宋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瓊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瓊玉並收藏沈微慈宋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