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詩詞大比
開局就被退婚?我繼續紈絝下去 作者:黑黑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侍從有些猶豫,似乎不敢說出口。
“但說無妨!”楊瀟喝的茶葉水,眼光斜視的他。
畢竟這二皇子處處惡心他,做什麽事都不為過之。
“他還說……說要讓所有人見識一下,什麽才是真正的詩詞,什麽才是真正的才華!”
侍從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說道。
楊瀟冷笑一聲,這二皇子,還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啊!他這是要借著詩歌大會的名義,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啊!
“公子,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侍從見楊瀟臉色陰沉,心中忐忑不安地問道。
“怎麽辦?”
楊瀟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既然他想玩,那我就陪他好好玩玩!”
楊瀟表麵上不動聲色,每日依舊是飲酒作樂,流連於勾欄瓦肆,仿佛對二皇子的挑釁毫不在意。然而,夜幕降臨,楊府書房的燭火卻徹夜通明。
“公子,這是二皇子近來招攬的幾位江南才子,據說各個都是出口成章,才華橫溢。”
侍從將收集到的情報遞上,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這次詩歌大會,二皇子來勢洶洶,我們不得不防啊!”
楊瀟接過情報,漫不經心地翻閱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群跳梁小醜罷了,也配與我爭鋒?”
與此同時,二皇子府邸內,劉長卿正躬身稟報:“殿下,楊瀟這幾日無所事事。”
“哼,這廢物,還真以為自己是什麽文曲星下凡不成?”
二皇子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傳令下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楊瀟在詩歌大會上背負抄襲之名身敗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殿下英明!”
劉長卿低頭應道,心中卻暗自冷笑,這楊瀟,怕是還不知道自己即將麵對的是什麽吧?
這場詩歌大會,注定會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幾日後,二皇子府邸張燈結彩,賓客雲集,來自各地的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為即將到來的詩歌大會議論紛紛。
二皇子意氣風發,在一眾諂媚的官員和才子的簇擁下,宛若眾星捧月一般。
而就在這時,一位身著青衫,麵如冠玉的年輕公子,在一眾侍衛的簇擁下,緩步走進了宴會廳。他一出現,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快看,這就是瀟湘客嗎?”
“好像是他!但是二皇子說他的詩都是抄襲的!”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騷動,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二皇子看到楊瀟出現,眼中閃過一絲陰鷙的光芒,隨即又恢複了往日的和煦笑容,舉步上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楊兄,你終於來了,本宮還以為你不敢來了呢!”
楊瀟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道。
“二皇子盛情邀請,楊某豈敢不來?”
說罷,他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了人群中一位身著淡紫色衣裙,氣質清冷脫俗的少女身上。
那少女不是別人,正是太傅之女,趙清歌。
四目相對,趙清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了平靜,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
趙清歌內心也是泛起波瀾,他從未想過瀟湘客居然是楊瀟,他何時有了這作詩的才能了?
楊瀟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宴會廳內,絲竹聲悠揚,編鍾奏響,詩歌大會在一片熱鬧的氛圍中拉開了帷幕。
二皇子率先起身,朗聲說道:“今日,本皇子有幸邀請各位才俊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本皇子不才,先獻醜一首,拋磚引玉。”
說罷,他便走到台中央,揮毫潑墨,一首五言律詩一氣嗬成。
詩中辭藻華麗,意境深遠,將春日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引得在場賓客連連叫好。
“好詩!好詩!二皇子才華橫溢,令人歎服!”
劉長卿第一個跳出來鼓掌,滿臉堆笑地拍著馬屁。
“二皇子殿下真是文采斐然,我等佩服!”
其他賓客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整個宴會廳內充滿了恭維和讚歎聲。
二皇子聽著眾人的誇讚,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目光有意無意地瞥向楊瀟,卻見他隻是淡淡地品著酒,仿佛對這一切漠不關心。
“哼,裝模作樣!”
二皇子心中冷笑,他這首詩看似歌頌春日,實則暗藏玄機,句句都在諷刺楊瀟隻會抄襲,毫無真才實學。
果然,人群中已經有人開始竊竊私語,對楊瀟指指點點。
“你們聽說了嗎?這瀟湘客的詩都是抄襲的,二皇子這次可是要讓他當眾出醜了!”
“可不是嘛,看他那副裝模作樣的樣子,真是令人作嘔!”
“噓,小聲點,小心被他聽見了!”
聽著周圍的議論聲,二皇子嘴角的笑意更濃,他就是要讓楊瀟身敗名裂,讓他嚐嚐被人唾棄的滋味!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今日詩歌大會,本皇子希望能看到各位才子的真本事,可不要像某些人一樣,隻會躲在暗處抄襲別人的作品,沽名釣譽!”
說罷,他便將目光轉向楊瀟,眼中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楊瀟放下酒杯,緩緩起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二皇子說笑了,楊某才疏學淺,哪敢在各位麵前班門弄斧?”
他語氣淡淡,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哼,你這是不敢,還是不會啊?”
劉長卿陰陽怪氣地說道。
“既然楊兄不肯露一手,那不如就由在下出一題,如何?就以‘山’為題,請楊兄當場賦詩一首,也好讓我們見識見識瀟湘客的真才實學!”
“劉大人這是故意刁難吧?”
楊瀟身後的侍從忍不住說道。
“這‘山’之一字,看似簡單,實則寓意深刻,豈是隨隨便便就能作詩的?”
“怎麽?難道瀟湘客隻會抄襲那些風花雪月,吟風弄月的詩句,一遇到這種需要真才實學的題目就啞口無言了嗎?”
劉長卿咄咄逼人地說道,眼中充滿了嘲諷。
楊瀟擺了擺手,示意侍從退下,他接過侍從遞來的筆墨,略作沉思,便揮毫潑墨,一首氣勢磅礴,意境深遠的七言絕句躍然紙上: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一出,頓時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詩中所蘊含的哲理和意境所震撼,仿佛置身於巍峨壯麗的山川之中,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但說無妨!”楊瀟喝的茶葉水,眼光斜視的他。
畢竟這二皇子處處惡心他,做什麽事都不為過之。
“他還說……說要讓所有人見識一下,什麽才是真正的詩詞,什麽才是真正的才華!”
侍從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說道。
楊瀟冷笑一聲,這二皇子,還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啊!他這是要借著詩歌大會的名義,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啊!
“公子,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侍從見楊瀟臉色陰沉,心中忐忑不安地問道。
“怎麽辦?”
楊瀟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既然他想玩,那我就陪他好好玩玩!”
楊瀟表麵上不動聲色,每日依舊是飲酒作樂,流連於勾欄瓦肆,仿佛對二皇子的挑釁毫不在意。然而,夜幕降臨,楊府書房的燭火卻徹夜通明。
“公子,這是二皇子近來招攬的幾位江南才子,據說各個都是出口成章,才華橫溢。”
侍從將收集到的情報遞上,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這次詩歌大會,二皇子來勢洶洶,我們不得不防啊!”
楊瀟接過情報,漫不經心地翻閱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群跳梁小醜罷了,也配與我爭鋒?”
與此同時,二皇子府邸內,劉長卿正躬身稟報:“殿下,楊瀟這幾日無所事事。”
“哼,這廢物,還真以為自己是什麽文曲星下凡不成?”
二皇子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傳令下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楊瀟在詩歌大會上背負抄襲之名身敗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殿下英明!”
劉長卿低頭應道,心中卻暗自冷笑,這楊瀟,怕是還不知道自己即將麵對的是什麽吧?
這場詩歌大會,注定會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幾日後,二皇子府邸張燈結彩,賓客雲集,來自各地的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為即將到來的詩歌大會議論紛紛。
二皇子意氣風發,在一眾諂媚的官員和才子的簇擁下,宛若眾星捧月一般。
而就在這時,一位身著青衫,麵如冠玉的年輕公子,在一眾侍衛的簇擁下,緩步走進了宴會廳。他一出現,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快看,這就是瀟湘客嗎?”
“好像是他!但是二皇子說他的詩都是抄襲的!”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騷動,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二皇子看到楊瀟出現,眼中閃過一絲陰鷙的光芒,隨即又恢複了往日的和煦笑容,舉步上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楊兄,你終於來了,本宮還以為你不敢來了呢!”
楊瀟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道。
“二皇子盛情邀請,楊某豈敢不來?”
說罷,他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了人群中一位身著淡紫色衣裙,氣質清冷脫俗的少女身上。
那少女不是別人,正是太傅之女,趙清歌。
四目相對,趙清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了平靜,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
趙清歌內心也是泛起波瀾,他從未想過瀟湘客居然是楊瀟,他何時有了這作詩的才能了?
楊瀟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宴會廳內,絲竹聲悠揚,編鍾奏響,詩歌大會在一片熱鬧的氛圍中拉開了帷幕。
二皇子率先起身,朗聲說道:“今日,本皇子有幸邀請各位才俊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本皇子不才,先獻醜一首,拋磚引玉。”
說罷,他便走到台中央,揮毫潑墨,一首五言律詩一氣嗬成。
詩中辭藻華麗,意境深遠,將春日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引得在場賓客連連叫好。
“好詩!好詩!二皇子才華橫溢,令人歎服!”
劉長卿第一個跳出來鼓掌,滿臉堆笑地拍著馬屁。
“二皇子殿下真是文采斐然,我等佩服!”
其他賓客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整個宴會廳內充滿了恭維和讚歎聲。
二皇子聽著眾人的誇讚,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目光有意無意地瞥向楊瀟,卻見他隻是淡淡地品著酒,仿佛對這一切漠不關心。
“哼,裝模作樣!”
二皇子心中冷笑,他這首詩看似歌頌春日,實則暗藏玄機,句句都在諷刺楊瀟隻會抄襲,毫無真才實學。
果然,人群中已經有人開始竊竊私語,對楊瀟指指點點。
“你們聽說了嗎?這瀟湘客的詩都是抄襲的,二皇子這次可是要讓他當眾出醜了!”
“可不是嘛,看他那副裝模作樣的樣子,真是令人作嘔!”
“噓,小聲點,小心被他聽見了!”
聽著周圍的議論聲,二皇子嘴角的笑意更濃,他就是要讓楊瀟身敗名裂,讓他嚐嚐被人唾棄的滋味!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今日詩歌大會,本皇子希望能看到各位才子的真本事,可不要像某些人一樣,隻會躲在暗處抄襲別人的作品,沽名釣譽!”
說罷,他便將目光轉向楊瀟,眼中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楊瀟放下酒杯,緩緩起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二皇子說笑了,楊某才疏學淺,哪敢在各位麵前班門弄斧?”
他語氣淡淡,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哼,你這是不敢,還是不會啊?”
劉長卿陰陽怪氣地說道。
“既然楊兄不肯露一手,那不如就由在下出一題,如何?就以‘山’為題,請楊兄當場賦詩一首,也好讓我們見識見識瀟湘客的真才實學!”
“劉大人這是故意刁難吧?”
楊瀟身後的侍從忍不住說道。
“這‘山’之一字,看似簡單,實則寓意深刻,豈是隨隨便便就能作詩的?”
“怎麽?難道瀟湘客隻會抄襲那些風花雪月,吟風弄月的詩句,一遇到這種需要真才實學的題目就啞口無言了嗎?”
劉長卿咄咄逼人地說道,眼中充滿了嘲諷。
楊瀟擺了擺手,示意侍從退下,他接過侍從遞來的筆墨,略作沉思,便揮毫潑墨,一首氣勢磅礴,意境深遠的七言絕句躍然紙上: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一出,頓時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詩中所蘊含的哲理和意境所震撼,仿佛置身於巍峨壯麗的山川之中,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