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沒腦子的周小粟
開局就被退婚?我繼續紈絝下去 作者:黑黑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水龍骨,當真如此神奇?”
一位官員忍不住問道。
“是否神奇,還得看實際效果。”
楊瀟微微一笑。
“不過,小子這裏還有一些小玩意兒,或許能讓大人更加直觀地理解水龍骨的運作原理。”
說著,他從身後憐雪手中接過一個木盒,打開後,裏麵擺放著幾個造型奇特的木製模型。
“這是……”
“這是小子根據水龍骨的原理,製作的微縮模型。”
楊瀟拿起其中一個模型,向眾人展示。
“諸位請看,這模型中每一個部件,都對應著水龍骨工程中的一個模塊,它們之間可以通過這種特殊的榫卯結構,進行靈活的組合和拆卸……”
他一邊講解,一邊演示著模型的運作方式。隻見他輕輕轉動模型上的一個齒輪,原本靜止的“水流”便開始流動起來,而隨著他不斷調整齒輪的方向和力度,“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也隨之發生變化,整個過程生動形象,令人歎為觀止。
一旁的趙清歌看著侃侃而談,揮灑自如的楊瀟,眼中異彩連連,心中暗道。
“這家夥,還真是深藏不露,看來當初在茶館,他是故意裝作一副一無所知的樣子,真是個狡猾的家夥……”
想到這裏,她嘴角不禁微微上揚,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在她臉上蕩漾開來。
楊瀟的講解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直到夜幕降臨,他才將所有內容講解完畢。
“如何,各位大人,小子這水龍骨,可還入得了各位的法眼?”
他放下手中的模型,環顧四周,笑著問道。
“妙!妙!妙啊!”
“楊公子真乃奇才也!”
“此等巧思,老夫佩服!”
……
一時間,讚歎之聲不絕於耳,原本質疑的聲音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由衷的欽佩和讚賞。
就連那位一開始刁難楊瀟的工部尚書,也不禁撫掌稱讚道。
“楊公子,你年紀輕輕,竟有如此才華,實在令老夫汗顏啊!你這水龍骨,設計精妙,構思巧妙,堪稱鬼斧神工!老夫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趙謙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無比欣慰,他捋著胡須,朗聲笑道。
“楊賢侄,你今日的表現,可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你就是那個能改變大乾命運的人!”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
“諸位,楊賢侄的治水方案,我已經仔細研究過,確實可行性極高。而且,他還提出了一些關於農業工具的改進方案,一旦實施,必將大大提高我大乾的農業生產力,造福萬民!”
“所以,老夫決定,全力支持楊賢侄的治水方案,並且,老夫還會親自上奏皇上,請求撥款支持他的研究!”
趙謙此言一出,全場頓時一片嘩然。誰都知道,趙太傅在大乾朝堂上的地位,那是說一不二的,他既然開口支持,那這件事基本上就等於板上釘釘了。
眾人看向楊瀟的目光,頓時變得更加炙熱起來,有羨慕,有嫉妒,也有敬佩……
就在這時,一位侍從匆匆走進大廳,來到趙謙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趙謙聽罷,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恢複如常,他揮了揮手,示意侍從退下,然後轉頭看向楊瀟,沉聲道。
“楊賢侄,你跟我來一趟,皇上召見。”
楊瀟聞言,心中一凜,他知道,真正的財主來了。
楊瀟跟著趙謙一路疾行,穿過重重宮門,來到了金碧輝煌的禦書房。
剛一踏入,一股濃鬱的龍涎香撲鼻而來,令人精神一振。
“微臣趙謙,攜楊瀟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謙躬身行禮,楊瀟也連忙跟著行禮。
“愛卿平身。”
一道威嚴的聲音響起,楊瀟抬頭一看,隻見一位身穿明黃色龍袍的中年男子端坐在龍椅之上,不怒自威,正是當今聖上。
“謝皇上!”
兩人起身,楊瀟這才注意到,禦書房內除了皇上之外,還有兩人。
一個是身穿錦衣華服的俊美男子,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陰鷙,正是當今二皇子。
另一個則是身穿淡紫色宮裝的絕色女子,隻是那雙美眸中卻透著一股蛇蠍般的寒意,不是林妙清又是何人?
“楊瀟,朕聽聞你研製出一種叫做‘水龍骨’的神奇器械,可解江南水患,此事是否屬實?”
皇上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回稟皇上,水龍骨確實已經研製成功,而且經過多次試驗,效果顯著,治理江南水患,指日可待!”
楊瀟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好!好一個指日可待!”
皇上龍顏大悅。
“朕再問你,你是否還提出了一種能夠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新式農具?”
“回皇上,確有此事。微臣經過潛心研究,改良了幾種傳統農具,並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播種工具,相信能夠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楊瀟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好!好啊!”
皇上撫掌大笑。
“愛卿果然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啊!朕心甚慰!”
看到皇上對楊瀟讚賞有加,二皇子和林妙清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父皇。”
二皇子率先發難。
“兒臣也略懂些水利之術,這水龍骨雖然聽起來新奇,但畢竟隻是個新鮮玩意兒,是否真的能夠根治江南水患,還需要時間來檢驗。若是貿然投入使用,萬一出了什麽差錯,豈不是勞民傷財嗎?”
“是啊,皇上。”
林妙清也跟著附和道。
“這江南水患由來已久,曆朝曆代都未能根治,楊公子年紀輕輕,怕是……”
她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下之意,卻是在質疑楊瀟的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如此重任。
楊瀟心中冷笑,這二皇子和林妙清一唱一和,明著是質疑他的方案,實際上卻是在暗中挑撥他和皇上之間的關係。
“二皇子此言差矣。”
楊瀟不慌不忙地反駁道。
“水龍骨的設計原理,我已經詳細記錄在案,並且製作了多個模型,隻要按照圖紙和模型進行製造,就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至於說勞民傷財。”
楊瀟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最後落在工部尚書身上。
“水患不除,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年年都需要朝廷賑災,這才是真正的勞民傷財!而水龍骨雖然前期投入較大,但一勞永逸,從長遠來看,利國利民,何樂而不為呢?”
工部尚書被楊瀟這番話問得啞口無言,他雖然對楊瀟的治水方案持懷疑態度,但也不得不承認,楊瀟說的確實有道理。
一位官員忍不住問道。
“是否神奇,還得看實際效果。”
楊瀟微微一笑。
“不過,小子這裏還有一些小玩意兒,或許能讓大人更加直觀地理解水龍骨的運作原理。”
說著,他從身後憐雪手中接過一個木盒,打開後,裏麵擺放著幾個造型奇特的木製模型。
“這是……”
“這是小子根據水龍骨的原理,製作的微縮模型。”
楊瀟拿起其中一個模型,向眾人展示。
“諸位請看,這模型中每一個部件,都對應著水龍骨工程中的一個模塊,它們之間可以通過這種特殊的榫卯結構,進行靈活的組合和拆卸……”
他一邊講解,一邊演示著模型的運作方式。隻見他輕輕轉動模型上的一個齒輪,原本靜止的“水流”便開始流動起來,而隨著他不斷調整齒輪的方向和力度,“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也隨之發生變化,整個過程生動形象,令人歎為觀止。
一旁的趙清歌看著侃侃而談,揮灑自如的楊瀟,眼中異彩連連,心中暗道。
“這家夥,還真是深藏不露,看來當初在茶館,他是故意裝作一副一無所知的樣子,真是個狡猾的家夥……”
想到這裏,她嘴角不禁微微上揚,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在她臉上蕩漾開來。
楊瀟的講解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直到夜幕降臨,他才將所有內容講解完畢。
“如何,各位大人,小子這水龍骨,可還入得了各位的法眼?”
他放下手中的模型,環顧四周,笑著問道。
“妙!妙!妙啊!”
“楊公子真乃奇才也!”
“此等巧思,老夫佩服!”
……
一時間,讚歎之聲不絕於耳,原本質疑的聲音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由衷的欽佩和讚賞。
就連那位一開始刁難楊瀟的工部尚書,也不禁撫掌稱讚道。
“楊公子,你年紀輕輕,竟有如此才華,實在令老夫汗顏啊!你這水龍骨,設計精妙,構思巧妙,堪稱鬼斧神工!老夫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趙謙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無比欣慰,他捋著胡須,朗聲笑道。
“楊賢侄,你今日的表現,可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你就是那個能改變大乾命運的人!”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
“諸位,楊賢侄的治水方案,我已經仔細研究過,確實可行性極高。而且,他還提出了一些關於農業工具的改進方案,一旦實施,必將大大提高我大乾的農業生產力,造福萬民!”
“所以,老夫決定,全力支持楊賢侄的治水方案,並且,老夫還會親自上奏皇上,請求撥款支持他的研究!”
趙謙此言一出,全場頓時一片嘩然。誰都知道,趙太傅在大乾朝堂上的地位,那是說一不二的,他既然開口支持,那這件事基本上就等於板上釘釘了。
眾人看向楊瀟的目光,頓時變得更加炙熱起來,有羨慕,有嫉妒,也有敬佩……
就在這時,一位侍從匆匆走進大廳,來到趙謙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趙謙聽罷,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恢複如常,他揮了揮手,示意侍從退下,然後轉頭看向楊瀟,沉聲道。
“楊賢侄,你跟我來一趟,皇上召見。”
楊瀟聞言,心中一凜,他知道,真正的財主來了。
楊瀟跟著趙謙一路疾行,穿過重重宮門,來到了金碧輝煌的禦書房。
剛一踏入,一股濃鬱的龍涎香撲鼻而來,令人精神一振。
“微臣趙謙,攜楊瀟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謙躬身行禮,楊瀟也連忙跟著行禮。
“愛卿平身。”
一道威嚴的聲音響起,楊瀟抬頭一看,隻見一位身穿明黃色龍袍的中年男子端坐在龍椅之上,不怒自威,正是當今聖上。
“謝皇上!”
兩人起身,楊瀟這才注意到,禦書房內除了皇上之外,還有兩人。
一個是身穿錦衣華服的俊美男子,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陰鷙,正是當今二皇子。
另一個則是身穿淡紫色宮裝的絕色女子,隻是那雙美眸中卻透著一股蛇蠍般的寒意,不是林妙清又是何人?
“楊瀟,朕聽聞你研製出一種叫做‘水龍骨’的神奇器械,可解江南水患,此事是否屬實?”
皇上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回稟皇上,水龍骨確實已經研製成功,而且經過多次試驗,效果顯著,治理江南水患,指日可待!”
楊瀟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好!好一個指日可待!”
皇上龍顏大悅。
“朕再問你,你是否還提出了一種能夠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新式農具?”
“回皇上,確有此事。微臣經過潛心研究,改良了幾種傳統農具,並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播種工具,相信能夠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楊瀟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好!好啊!”
皇上撫掌大笑。
“愛卿果然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啊!朕心甚慰!”
看到皇上對楊瀟讚賞有加,二皇子和林妙清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父皇。”
二皇子率先發難。
“兒臣也略懂些水利之術,這水龍骨雖然聽起來新奇,但畢竟隻是個新鮮玩意兒,是否真的能夠根治江南水患,還需要時間來檢驗。若是貿然投入使用,萬一出了什麽差錯,豈不是勞民傷財嗎?”
“是啊,皇上。”
林妙清也跟著附和道。
“這江南水患由來已久,曆朝曆代都未能根治,楊公子年紀輕輕,怕是……”
她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下之意,卻是在質疑楊瀟的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如此重任。
楊瀟心中冷笑,這二皇子和林妙清一唱一和,明著是質疑他的方案,實際上卻是在暗中挑撥他和皇上之間的關係。
“二皇子此言差矣。”
楊瀟不慌不忙地反駁道。
“水龍骨的設計原理,我已經詳細記錄在案,並且製作了多個模型,隻要按照圖紙和模型進行製造,就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至於說勞民傷財。”
楊瀟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最後落在工部尚書身上。
“水患不除,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年年都需要朝廷賑災,這才是真正的勞民傷財!而水龍骨雖然前期投入較大,但一勞永逸,從長遠來看,利國利民,何樂而不為呢?”
工部尚書被楊瀟這番話問得啞口無言,他雖然對楊瀟的治水方案持懷疑態度,但也不得不承認,楊瀟說的確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