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兩封密信
開局就被退婚?我繼續紈絝下去 作者:黑黑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小女能夠得到楊大人的青睞,實在是她的福分啊!”
皇上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暗自點頭。
他早就聽說,楊瀟與趙清歌私交甚好。
如今楊瀟立下如此大功。
正是求娶趙清歌的最佳時機。
而且,趙太傅位高權重,桃李滿天下。
如果能與趙家聯姻,對於鞏固皇權,也是大有裨益。
想到這裏,皇上便不再猶豫,朗聲說道:
“好!既然愛卿與清歌兩情相悅,朕便做主,將清歌許配給你!”
“謝皇上隆恩!”
楊瀟和趙太傅異口同聲地叩謝皇恩。
退朝後,禦書房外,楊瀟快步追上趙太傅,拱手道:
“太傅留步,下官有一事不明,還請太傅解惑。”
趙太傅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笑嗬嗬道:
“賢婿莫急,可是為了那兩封信的事?”
楊瀟心頭一震,這老狐狸果然什麽都知道!
他麵上不動聲色,隻是恭敬道:“正是,還望太傅明示。”
兩人移步到禦花園一處僻靜的涼亭內,趙太傅這才緩緩道來:
“那兩封信,是老夫今早發現的。”
楊瀟眉峰一挑:“今早?在何處發現?”
趙太傅撚須笑道:“說來也怪,那兩封信,就放在老夫書房的書案之上,信封上寫著‘呈楊大人親啟’,老夫還道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將信件放在老夫書房,待打開一看…”
趙太傅頓了頓,深深地看了楊瀟一眼,才繼續道:
“信中所言之事,事關重大,老夫擔心其中有詐,這才命周通將信件交予賢婿,不知賢婿可看出了什麽端倪?”
楊瀟心中疑竇叢生,那兩封信,一封揭露了蕭明遠這些年來貪贓枉法的罪證。
另一封則是蕭林與二皇子勾結,意圖謀反的密信。
這兩封信,可謂是字字誅心,若是落入旁人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可為何會出現在趙太傅的書房?
他將心中的疑惑說出,趙太傅也是一臉茫然,搖頭道:
“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這兩封信出現的太過蹊蹺,也不知是福是禍啊!”
楊瀟沉吟片刻,道:“此事蹊蹺,太傅還需謹慎為好,會派人暗中調查此事,若有消息,定會第一時間告知太傅。”
趙太傅點頭道:“如此甚好。等下你先跟我回去,清歌那丫頭早就擔心壞了,就等著你呢!”
……
趙府門前,車馬喧囂,下人們正忙著卸下滿車的綾羅綢緞,珍饈美味。
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楊瀟跟著趙太傅下了馬車,看著這熱鬧的場麵,心中也不禁感慨,這賜婚的排場,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進了府,早有丫鬟飛奔進去通報,不多時,便見趙清歌在丫鬟的簇擁下,款款而來。
今日的她,一襲淡粉色衣裙,襯得肌膚勝雪,眉目如畫,更添幾分嬌羞動人。
“爹爹,楊大哥。”
趙清歌微微福身,目光卻忍不住偷偷地飄向楊瀟。
“你這丫頭,還叫楊大哥呢?”
趙太傅故意板著臉,打趣道:“皇上賜婚的聖旨都下了,該改口了!”
趙清歌臉頰一紅,嬌嗔道:“爹爹,您又取笑女兒。”
楊瀟看著趙清歌嬌羞的模樣。
心中一動,上前一步,溫聲道:“清歌,你別聽你爹爹胡說,你想怎麽叫,便怎麽叫。”
“就是就是,”趙太傅哈哈大笑。
“你們年輕人之間的事,我老頭子可管不著咯!”
三人一路說說笑笑,來到了趙清歌的閨房。
這閨房,楊瀟之前也來過幾次,但今日再見,卻覺得格外不同。
屋內熏著淡淡的香,窗台上擺放著幾盆開的正豔的蘭花。
與趙清歌清麗脫俗的氣質,相得益彰。
“清歌,你在擔心什麽?”
楊瀟見趙清歌坐下後,便一直低頭不語,似有心事,便關切地問道。
趙清歌抬起頭,一雙美目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楊瀟,以後你能不能不要那麽拚命了。”
楊瀟見狀,伸手輕輕刮了一下她的瓊鼻,笑道:
“傻丫頭,又在胡思亂想些什麽呢?咱們成親的日子近了,你應該高興才對啊。”
趙清歌輕輕搖頭,握住楊瀟的手,柔聲道:
“楊瀟,我隻是…隻是擔心你。”
她沒有再說下去,但楊瀟明白她的擔憂。
他反手握住趙清歌的手,十指相扣。
“清歌,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這兩封信,雖然來路不明,但其中內容,卻不得不讓我重視。
蕭明遠這些年,仗著自己是護國公,在朝中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早已激起民憤。現在雖然倒台了,但是二皇子還在,早晚會釀成大禍!”
楊瀟說到此處,語氣也變得冷厲起來:
“至於那蕭林,更是膽大妄為,竟敢勾結二皇子,意圖謀反!我身為大乾臣子,絕不能坐視不理!”
趙清歌聽到謀反二字,心中一驚。
但她很快便鎮定下來,柔聲說道:“楊瀟,我知道你身負重任,但我隻希望你能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楊瀟看著趙清歌,目光溫柔。
“答應我,不論發生什麽事,都要以自身安危為重,不要輕易冒險。”
趙清歌眼中滿是擔憂。
“好,我答應你。”
楊瀟點頭,心中一暖。
兩人又溫存了一會兒,趙太傅便派人來請楊瀟去書房議事。
臨走時,楊瀟深深地看了趙清歌一眼。
“你且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趙清歌乖巧地點頭,叮囑道:“那你自己小心,千萬別逞強。"
楊瀟心頭泛酸,用力點頭。
隨即,轉身離去。
趙清歌望著他挺拔的背影,心中升騰起濃烈的依賴和眷戀。
……
書房內。
趙太傅正與幾位官員商談要事,看著楊瀟進來,立刻吩咐道:
“你來的正好,剛才我們討論到關鍵時候,你來給本官分析一下。”眾人聞言紛紛扭頭。
楊瀟抱拳行禮,謙虛地站到一邊,耐心傾聽。
半個時辰後,眾人散去,隻剩下了趙太傅、楊瀟,以及幾名心腹官吏。
趙太傅從書櫃裏拿出一份折疊整齊的奏章,遞給楊瀟,沉聲說道:“楊瀟,這是我昨天收集到的證據,你拿去看看吧。”
楊瀟心中一緊,趕緊恭敬地把奏章接過。
皇上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暗自點頭。
他早就聽說,楊瀟與趙清歌私交甚好。
如今楊瀟立下如此大功。
正是求娶趙清歌的最佳時機。
而且,趙太傅位高權重,桃李滿天下。
如果能與趙家聯姻,對於鞏固皇權,也是大有裨益。
想到這裏,皇上便不再猶豫,朗聲說道:
“好!既然愛卿與清歌兩情相悅,朕便做主,將清歌許配給你!”
“謝皇上隆恩!”
楊瀟和趙太傅異口同聲地叩謝皇恩。
退朝後,禦書房外,楊瀟快步追上趙太傅,拱手道:
“太傅留步,下官有一事不明,還請太傅解惑。”
趙太傅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笑嗬嗬道:
“賢婿莫急,可是為了那兩封信的事?”
楊瀟心頭一震,這老狐狸果然什麽都知道!
他麵上不動聲色,隻是恭敬道:“正是,還望太傅明示。”
兩人移步到禦花園一處僻靜的涼亭內,趙太傅這才緩緩道來:
“那兩封信,是老夫今早發現的。”
楊瀟眉峰一挑:“今早?在何處發現?”
趙太傅撚須笑道:“說來也怪,那兩封信,就放在老夫書房的書案之上,信封上寫著‘呈楊大人親啟’,老夫還道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將信件放在老夫書房,待打開一看…”
趙太傅頓了頓,深深地看了楊瀟一眼,才繼續道:
“信中所言之事,事關重大,老夫擔心其中有詐,這才命周通將信件交予賢婿,不知賢婿可看出了什麽端倪?”
楊瀟心中疑竇叢生,那兩封信,一封揭露了蕭明遠這些年來貪贓枉法的罪證。
另一封則是蕭林與二皇子勾結,意圖謀反的密信。
這兩封信,可謂是字字誅心,若是落入旁人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可為何會出現在趙太傅的書房?
他將心中的疑惑說出,趙太傅也是一臉茫然,搖頭道:
“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這兩封信出現的太過蹊蹺,也不知是福是禍啊!”
楊瀟沉吟片刻,道:“此事蹊蹺,太傅還需謹慎為好,會派人暗中調查此事,若有消息,定會第一時間告知太傅。”
趙太傅點頭道:“如此甚好。等下你先跟我回去,清歌那丫頭早就擔心壞了,就等著你呢!”
……
趙府門前,車馬喧囂,下人們正忙著卸下滿車的綾羅綢緞,珍饈美味。
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楊瀟跟著趙太傅下了馬車,看著這熱鬧的場麵,心中也不禁感慨,這賜婚的排場,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進了府,早有丫鬟飛奔進去通報,不多時,便見趙清歌在丫鬟的簇擁下,款款而來。
今日的她,一襲淡粉色衣裙,襯得肌膚勝雪,眉目如畫,更添幾分嬌羞動人。
“爹爹,楊大哥。”
趙清歌微微福身,目光卻忍不住偷偷地飄向楊瀟。
“你這丫頭,還叫楊大哥呢?”
趙太傅故意板著臉,打趣道:“皇上賜婚的聖旨都下了,該改口了!”
趙清歌臉頰一紅,嬌嗔道:“爹爹,您又取笑女兒。”
楊瀟看著趙清歌嬌羞的模樣。
心中一動,上前一步,溫聲道:“清歌,你別聽你爹爹胡說,你想怎麽叫,便怎麽叫。”
“就是就是,”趙太傅哈哈大笑。
“你們年輕人之間的事,我老頭子可管不著咯!”
三人一路說說笑笑,來到了趙清歌的閨房。
這閨房,楊瀟之前也來過幾次,但今日再見,卻覺得格外不同。
屋內熏著淡淡的香,窗台上擺放著幾盆開的正豔的蘭花。
與趙清歌清麗脫俗的氣質,相得益彰。
“清歌,你在擔心什麽?”
楊瀟見趙清歌坐下後,便一直低頭不語,似有心事,便關切地問道。
趙清歌抬起頭,一雙美目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楊瀟,以後你能不能不要那麽拚命了。”
楊瀟見狀,伸手輕輕刮了一下她的瓊鼻,笑道:
“傻丫頭,又在胡思亂想些什麽呢?咱們成親的日子近了,你應該高興才對啊。”
趙清歌輕輕搖頭,握住楊瀟的手,柔聲道:
“楊瀟,我隻是…隻是擔心你。”
她沒有再說下去,但楊瀟明白她的擔憂。
他反手握住趙清歌的手,十指相扣。
“清歌,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這兩封信,雖然來路不明,但其中內容,卻不得不讓我重視。
蕭明遠這些年,仗著自己是護國公,在朝中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早已激起民憤。現在雖然倒台了,但是二皇子還在,早晚會釀成大禍!”
楊瀟說到此處,語氣也變得冷厲起來:
“至於那蕭林,更是膽大妄為,竟敢勾結二皇子,意圖謀反!我身為大乾臣子,絕不能坐視不理!”
趙清歌聽到謀反二字,心中一驚。
但她很快便鎮定下來,柔聲說道:“楊瀟,我知道你身負重任,但我隻希望你能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楊瀟看著趙清歌,目光溫柔。
“答應我,不論發生什麽事,都要以自身安危為重,不要輕易冒險。”
趙清歌眼中滿是擔憂。
“好,我答應你。”
楊瀟點頭,心中一暖。
兩人又溫存了一會兒,趙太傅便派人來請楊瀟去書房議事。
臨走時,楊瀟深深地看了趙清歌一眼。
“你且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趙清歌乖巧地點頭,叮囑道:“那你自己小心,千萬別逞強。"
楊瀟心頭泛酸,用力點頭。
隨即,轉身離去。
趙清歌望著他挺拔的背影,心中升騰起濃烈的依賴和眷戀。
……
書房內。
趙太傅正與幾位官員商談要事,看著楊瀟進來,立刻吩咐道:
“你來的正好,剛才我們討論到關鍵時候,你來給本官分析一下。”眾人聞言紛紛扭頭。
楊瀟抱拳行禮,謙虛地站到一邊,耐心傾聽。
半個時辰後,眾人散去,隻剩下了趙太傅、楊瀟,以及幾名心腹官吏。
趙太傅從書櫃裏拿出一份折疊整齊的奏章,遞給楊瀟,沉聲說道:“楊瀟,這是我昨天收集到的證據,你拿去看看吧。”
楊瀟心中一緊,趕緊恭敬地把奏章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