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動搖國本
開局就被退婚?我繼續紈絝下去 作者:黑黑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降臨,皇宮內燈火通明。
楊瀟一身便服,悄然來到了禦書房外。
“楊大人,您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守在門口的小太監看到楊瀟,頓時嚇了一跳。
“公公,勞煩您通報一聲,就說我有要事求見皇上。”
楊瀟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塞到小太監手裏。
小太監掂了掂手中的銀子,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
“楊大人稍等,奴才這就進去通報。”
說罷,小太監便轉身進了禦書房。
楊瀟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待著。
“宣楊瀟覲見!”
禦書房內,傳來了剛才那小太監的聲音。
楊瀟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走進了禦書房。
禦書房內,皇上正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折。
見楊瀟進來,便放下了手中的朱筆。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瀟恭敬地行禮,心中卻暗暗叫苦。這深更半夜的,皇上還能不能讓人睡個好覺了?
“行了行了,起來吧,這麽晚了,不在家陪你的美人,跑朕這兒來做什麽?”
皇上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明顯還在為被打擾而心生不滿。
楊瀟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地說道:
“回稟皇上,臣今日去安置流民時發現。
戶部撥下的款項根本不足以支撐這些流民的日常所需。
最多再過十天半個月,這些銀兩就會被消耗殆盡。
而目前,還有將近四萬流民正在趕來京城的路上。”
此話一出,皇上勃然大怒。
“夠了!楊瀟,你少在這裏危言聳聽!
朕撥下去的銀兩,足夠那些流民舒舒服服地過上好幾個月了!
你卻跟朕說隻有十天半個月?你究竟是何居心?!”
看到這一幕,楊瀟心中無奈。
他何嚐不清楚,問題是當那些銀子經過一層一層的剝削下來。
最後還能剩下的根本沒有多少。
“皇上明鑒,臣所言句句屬實啊!
如今京城湧入這麽多流民,每日的糧食消耗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再加上安置、戶部撥下的銀兩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啊!”
“放肆!你這是在質疑朕的決策嗎?!”
皇上怒火更甚。
“朕看你是身為江南大都督,日子過得太舒坦了,竟敢跑到朕的麵前來胡說八道!”
“皇上息怒!臣絕無此意!
臣隻是擔心,若是到時候真的銀兩短缺,流民們沒有吃的、沒有住的,到時候再生事端。”
楊瀟說到此處,故意頓了頓。
皇上果然眉頭一皺,語氣稍稍緩和了些。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楊瀟察言觀色。
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便趁熱打鐵道:
“皇上,流民暴亂之事,曆史上屢見不鮮啊!
若是處理不當,很容易就會演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到時候,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你…”
皇上臉色陰晴不定,顯然是被楊瀟的話說中了心事。
楊瀟見皇上已經冷靜下來,便再次開口道:
“皇上,臣已經想好了籌集糧餉的辦法。
隻是此事事關重大,還請皇上允許臣明日早朝之時,再向您詳細稟報。”
皇上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鬆了口。
“好吧,朕就給你一個機會,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臣謝主隆恩!”
楊瀟叩首謝恩,心中卻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一夜,楊瀟沒有回家。
而是直接來到了自己老丈人家裏。
趙太傅聽到是自己女婿深夜前來。
連忙讓人把他帶到書房。
“嶽父大人,小婿深夜叨擾,還望恕罪。”
楊瀟拱手行禮,語氣恭敬。
“賢婿深夜造訪,可是出了什麽事?”
趙太傅詢問道。
“今日去安置流民,發現戶部撥下的款項根本是杯水車薪。”
楊瀟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話裏的意思不言而喻。
趙太傅何等老辣,當即明白了楊瀟的來意,沉吟道:
“可是有了應對之策?”
楊瀟笑道:“小婿想明日早朝,向皇上提議,向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們‘借’些銀兩,以解燃眉之急。”
“‘借’?”
趙太傅捋了捋花白的胡須。
“這可不是小事,那些個王公大臣,哪個不是富得流油,但你要想從他們口袋裏掏錢,比登天還難啊!”
楊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心中自有計較。明日早朝,我打算…”
楊瀟將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
趙太傅聽完楊瀟的計劃,久久不語。
半晌才緩緩開口道:“瀟兒此計,可行!”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地盯著楊瀟。
“此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你可想好了?”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心中已有決斷!”
楊瀟明白,對方是真心為他。
不過既然決定要做了,那就要做好。
……
翌日清晨,金鑾殿上,百官朝拜。
楊瀟一身朝服,精神抖擻地站在文臣隊列的最前方。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尖銳的太監唱喏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
“臣,楊瀟,有本要奏!”楊瀟上前一步,沉聲說道。
“哦?愛卿有何事要奏啊?”
皇上斜靠在龍椅上。
雖然知道楊瀟要說什麽,但樣子還是要坐坐。
楊瀟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啟稟皇上,臣近日巡視城外,發現流民安置問題頗為嚴峻,戶部撥下的款項,根本不足以支撐。”
他的話音未落,便被一道尖銳的聲音打斷。
“楊大人此言差矣!皇上體恤百姓,撥下的款項不可謂不豐厚,怎麽到了你嘴裏,就成了杯水車薪了呢?”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
此人姓於,名正平,名字倒是起的不賴。
但長相卻是無法言喻,一雙倒三角眼,鼻子微微凸起。
整個人看起來陰沉沉的。
楊瀟早料到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也不惱怒,隻是淡淡一笑,反問道:
“於大人,下官鬥膽問一句,您可曾親自去城外看過那些流民?
可知他們每日的口糧幾何?可知他們現在住的都是些什麽地方?”
王大人被楊瀟一連串的反問堵得啞口無言。
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半天憋不出一個字來。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老夫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去看那些個賤民!”
“王大人!”
楊瀟突然提高了聲音。
“你身為朝廷命官,不思為君分憂,為民請命,竟然說出如此涼薄之語,你對得起頭上的烏紗帽嗎?”
“你…你放肆!”
王大人氣急敗壞。
指著楊瀟的鼻子你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夠了!”
皇上不耐煩地一拍龍椅扶手。
“楊瀟,你今日進諫,到底想說什麽?”
楊瀟心中冷笑,他要的就是先把這些人壓下去。
不然的話,等下他要真把計劃說出來了。
怕是跳出來反對的人會更多。
楊瀟一身便服,悄然來到了禦書房外。
“楊大人,您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守在門口的小太監看到楊瀟,頓時嚇了一跳。
“公公,勞煩您通報一聲,就說我有要事求見皇上。”
楊瀟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塞到小太監手裏。
小太監掂了掂手中的銀子,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
“楊大人稍等,奴才這就進去通報。”
說罷,小太監便轉身進了禦書房。
楊瀟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待著。
“宣楊瀟覲見!”
禦書房內,傳來了剛才那小太監的聲音。
楊瀟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走進了禦書房。
禦書房內,皇上正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折。
見楊瀟進來,便放下了手中的朱筆。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瀟恭敬地行禮,心中卻暗暗叫苦。這深更半夜的,皇上還能不能讓人睡個好覺了?
“行了行了,起來吧,這麽晚了,不在家陪你的美人,跑朕這兒來做什麽?”
皇上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明顯還在為被打擾而心生不滿。
楊瀟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地說道:
“回稟皇上,臣今日去安置流民時發現。
戶部撥下的款項根本不足以支撐這些流民的日常所需。
最多再過十天半個月,這些銀兩就會被消耗殆盡。
而目前,還有將近四萬流民正在趕來京城的路上。”
此話一出,皇上勃然大怒。
“夠了!楊瀟,你少在這裏危言聳聽!
朕撥下去的銀兩,足夠那些流民舒舒服服地過上好幾個月了!
你卻跟朕說隻有十天半個月?你究竟是何居心?!”
看到這一幕,楊瀟心中無奈。
他何嚐不清楚,問題是當那些銀子經過一層一層的剝削下來。
最後還能剩下的根本沒有多少。
“皇上明鑒,臣所言句句屬實啊!
如今京城湧入這麽多流民,每日的糧食消耗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再加上安置、戶部撥下的銀兩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啊!”
“放肆!你這是在質疑朕的決策嗎?!”
皇上怒火更甚。
“朕看你是身為江南大都督,日子過得太舒坦了,竟敢跑到朕的麵前來胡說八道!”
“皇上息怒!臣絕無此意!
臣隻是擔心,若是到時候真的銀兩短缺,流民們沒有吃的、沒有住的,到時候再生事端。”
楊瀟說到此處,故意頓了頓。
皇上果然眉頭一皺,語氣稍稍緩和了些。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楊瀟察言觀色。
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便趁熱打鐵道:
“皇上,流民暴亂之事,曆史上屢見不鮮啊!
若是處理不當,很容易就會演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到時候,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你…”
皇上臉色陰晴不定,顯然是被楊瀟的話說中了心事。
楊瀟見皇上已經冷靜下來,便再次開口道:
“皇上,臣已經想好了籌集糧餉的辦法。
隻是此事事關重大,還請皇上允許臣明日早朝之時,再向您詳細稟報。”
皇上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鬆了口。
“好吧,朕就給你一個機會,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臣謝主隆恩!”
楊瀟叩首謝恩,心中卻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一夜,楊瀟沒有回家。
而是直接來到了自己老丈人家裏。
趙太傅聽到是自己女婿深夜前來。
連忙讓人把他帶到書房。
“嶽父大人,小婿深夜叨擾,還望恕罪。”
楊瀟拱手行禮,語氣恭敬。
“賢婿深夜造訪,可是出了什麽事?”
趙太傅詢問道。
“今日去安置流民,發現戶部撥下的款項根本是杯水車薪。”
楊瀟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話裏的意思不言而喻。
趙太傅何等老辣,當即明白了楊瀟的來意,沉吟道:
“可是有了應對之策?”
楊瀟笑道:“小婿想明日早朝,向皇上提議,向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們‘借’些銀兩,以解燃眉之急。”
“‘借’?”
趙太傅捋了捋花白的胡須。
“這可不是小事,那些個王公大臣,哪個不是富得流油,但你要想從他們口袋裏掏錢,比登天還難啊!”
楊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心中自有計較。明日早朝,我打算…”
楊瀟將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
趙太傅聽完楊瀟的計劃,久久不語。
半晌才緩緩開口道:“瀟兒此計,可行!”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地盯著楊瀟。
“此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你可想好了?”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心中已有決斷!”
楊瀟明白,對方是真心為他。
不過既然決定要做了,那就要做好。
……
翌日清晨,金鑾殿上,百官朝拜。
楊瀟一身朝服,精神抖擻地站在文臣隊列的最前方。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尖銳的太監唱喏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
“臣,楊瀟,有本要奏!”楊瀟上前一步,沉聲說道。
“哦?愛卿有何事要奏啊?”
皇上斜靠在龍椅上。
雖然知道楊瀟要說什麽,但樣子還是要坐坐。
楊瀟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啟稟皇上,臣近日巡視城外,發現流民安置問題頗為嚴峻,戶部撥下的款項,根本不足以支撐。”
他的話音未落,便被一道尖銳的聲音打斷。
“楊大人此言差矣!皇上體恤百姓,撥下的款項不可謂不豐厚,怎麽到了你嘴裏,就成了杯水車薪了呢?”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
此人姓於,名正平,名字倒是起的不賴。
但長相卻是無法言喻,一雙倒三角眼,鼻子微微凸起。
整個人看起來陰沉沉的。
楊瀟早料到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也不惱怒,隻是淡淡一笑,反問道:
“於大人,下官鬥膽問一句,您可曾親自去城外看過那些流民?
可知他們每日的口糧幾何?可知他們現在住的都是些什麽地方?”
王大人被楊瀟一連串的反問堵得啞口無言。
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半天憋不出一個字來。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老夫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去看那些個賤民!”
“王大人!”
楊瀟突然提高了聲音。
“你身為朝廷命官,不思為君分憂,為民請命,竟然說出如此涼薄之語,你對得起頭上的烏紗帽嗎?”
“你…你放肆!”
王大人氣急敗壞。
指著楊瀟的鼻子你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夠了!”
皇上不耐煩地一拍龍椅扶手。
“楊瀟,你今日進諫,到底想說什麽?”
楊瀟心中冷笑,他要的就是先把這些人壓下去。
不然的話,等下他要真把計劃說出來了。
怕是跳出來反對的人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