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此仇不報,我烏歸仁誓不為人
開局就被退婚?我繼續紈絝下去 作者:黑黑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大人,今日之事,多謝了。”
李毅翻身上馬,朝楊瀟拱了拱手,“若非你出手相助,那老婦人怕是”
“李將軍言重了,”
楊瀟也翻身上馬,淡然一笑。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輩讀書人應盡的本分。”
兩人相視一笑。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隻見趙清歌的馬車已經追了過來。
楊瀟看到之後,對著李毅拱了拱手。
“今天我就不留將軍了,改天你挑個時間,我們在痛飲一番!”
“好,那我可記住了!”
李毅笑著說道,旋即翻身上馬,帶著幾名親兵揚長而去。
楊瀟目送李毅走遠。
這才轉身看向身後的馬車。
趙清歌掀開車簾,從馬車上款款走下。
“夫君,事情都解決了嗎?”
趙清歌走到楊瀟身邊,輕聲問道。
楊瀟微微一笑:“已經解決了,那烏金被判了二十大板,罰銀百兩,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那就好。”
趙清歌輕輕點了點頭,隨即秀眉微蹙。
“隻是,我擔心那烏歸仁不會善罷甘休,夫君日後行事,還需多加小心才是。”
楊瀟不以為意地說道:
“夫人放心,那老東西不過是個欺軟怕硬的貨色,今日有李將軍在場,他不敢把我怎麽樣,日後我避著他些便是。”
周通卻是開口說道:“大人,那烏歸仁可不是什麽好東西,您可不能掉以輕心啊!”
楊瀟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懂什麽?這官場上的事,可不是打打殺殺就能解決的。”
周通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楊瀟一個眼神製止了。
他雖然性子直。
但他明白,楊瀟這是不願意讓趙清歌太過擔心。
趙清歌見楊瀟如此說,也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烏歸仁在回府的路上。
他坐在馬車裏,隻覺得臉上火辣辣。
仿佛那二十大板不是打在他兒子身上。
而是打在他自己身上一般。
“該死的楊瀟,竟敢讓我在眾人麵前丟盡顏麵,此仇不報,我烏歸仁誓不為人!”
烏歸仁咬牙切齒地罵道。
回到府中,烏歸仁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
“老爺,那楊瀟如今風頭正盛,又有李毅撐腰,我們想要動他,恐怕不容易啊。”
一名師爺模樣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說道。
“哼!難道就任由他騎在我頭上作威作福嗎?”
烏歸仁怒道:“我就不信,這天底下就沒有王法了!”
另一名幕僚眼珠一轉,湊到烏歸仁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烏歸仁聽完,露出陰險的笑容。
……
是夜,楊瀟書房內燭火通明,映照著書桌上攤開的折子。
趙清歌坐在一旁,素手執筆,正在寫著什麽。
“還在為今日之事憂心?”
楊瀟放下手中書卷。
走到趙清歌身邊,輕輕摟住她的肩膀。
趙清歌放下筆。
輕輕歎了口氣,將寫好的信箋遞給楊瀟。
“今日之事,我已修書一封告知父親,父親定能為我們籌謀一二。”
楊瀟接過信箋,掃了一眼,見上麵詳細描述了今日之事。
“娘子不必憂心,為夫自有分寸。”
將信箋放在一旁。
楊瀟將對方擁入懷中,柔聲道。
“那烏歸仁不過是個貪財好色的鼠輩,掀不起什麽大浪。”
趙清歌麵色稍緩,卻還是忍不住輕歎一聲:
“隻可惜,爹爹身為太傅,不便直接對朝中官員出手。否則,以他老人家在朝中的威望,那烏歸仁哪還敢如此囂張。”
楊瀟深知趙清歌的心思,她自幼便是在父親的嗬護下長大。
如今嫁給自己,卻要麵對這些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心中難免不安。
“娘子放心,為夫既然娶了你,便會護你周全。這官場上的事,為夫自有辦法應對,無需勞煩嶽父大人出手。”
趙清歌見他如此,心中稍定,便不再多言。
夫妻二人又閑聊了幾句家常,便歇息了。
第二日一早。
楊瀟踏入戶部衙門。
往日裏充斥著算盤聲和低聲議論的大堂。
今日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同僚們一個個埋首案牘。
“喲,這不是楊侍郎嗎?”
一道尖酸刻薄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楊瀟循聲望去,隻見烏歸仁挺著圓滾滾的肚子。
正斜倚在門框上,臉上堆著虛偽的笑容。
“烏大人說笑了,本官來此自然是辦公務。”
楊瀟麵色平靜,仿佛沒聽出他話裏的諷刺。
“辦公務?楊侍郎怕是忘了,您昨日可是在午時三刻才姍姍來遲啊!”
烏歸仁陰陽怪氣地說道:“莫不是昨夜又去哪位紅顏知己處風流快活了?”
周圍的同僚們紛紛低下頭,假裝專心工作。
卻豎起了耳朵,生怕錯過這場好戲。
楊瀟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懶得與他爭辯,徑直走向自己的座位。
烏歸仁見他這副油鹽不進的模樣。
心中更是惱火,卻也無可奈何。
隻能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接下來的幾日,戶部的氣氛愈發詭異。
楊瀟仿佛成了瘟疫一般,人人避之不及。
而烏歸仁則更加肆無忌憚,處處針對楊瀟。
甚至在公開場合散布謠言,詆毀他的名聲。
楊瀟對此心知肚明,卻並未點破。
他倒要看看。
這老狐狸究竟想耍什麽花招。
然而,楊瀟的隱忍並沒有換來平靜。
反而讓烏歸仁更加猖狂。
幾日後的早朝,金鑾殿上,皇帝正襟危坐,聽著大臣們匯報政務。
突然,一名禦史出列,手持奏折,高聲說道:“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準奏。”皇帝威嚴的聲音響起。
“臣彈劾戶部侍郎楊瀟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請皇上明察!”
禦史的聲音擲地有聲,在大殿中回蕩。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楊瀟心中一驚,猛地抬頭看向那名禦史。
隻見那禦史將手中奏折高高舉起:“皇上,臣手中有確鑿證據,可證明楊瀟罪行!”
皇帝接過奏折,仔細翻閱起來。
奏折上,詳細羅列了楊瀟的罪證。
從貪汙受賄的數額,到結黨營私的對象。
甚至連時間地點都寫得清清楚楚。
皇帝越看臉色越陰沉,猛地將奏折扔到楊瀟麵前。
“楊愛卿,你可有話要說?”
李毅翻身上馬,朝楊瀟拱了拱手,“若非你出手相助,那老婦人怕是”
“李將軍言重了,”
楊瀟也翻身上馬,淡然一笑。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輩讀書人應盡的本分。”
兩人相視一笑。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隻見趙清歌的馬車已經追了過來。
楊瀟看到之後,對著李毅拱了拱手。
“今天我就不留將軍了,改天你挑個時間,我們在痛飲一番!”
“好,那我可記住了!”
李毅笑著說道,旋即翻身上馬,帶著幾名親兵揚長而去。
楊瀟目送李毅走遠。
這才轉身看向身後的馬車。
趙清歌掀開車簾,從馬車上款款走下。
“夫君,事情都解決了嗎?”
趙清歌走到楊瀟身邊,輕聲問道。
楊瀟微微一笑:“已經解決了,那烏金被判了二十大板,罰銀百兩,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那就好。”
趙清歌輕輕點了點頭,隨即秀眉微蹙。
“隻是,我擔心那烏歸仁不會善罷甘休,夫君日後行事,還需多加小心才是。”
楊瀟不以為意地說道:
“夫人放心,那老東西不過是個欺軟怕硬的貨色,今日有李將軍在場,他不敢把我怎麽樣,日後我避著他些便是。”
周通卻是開口說道:“大人,那烏歸仁可不是什麽好東西,您可不能掉以輕心啊!”
楊瀟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懂什麽?這官場上的事,可不是打打殺殺就能解決的。”
周通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楊瀟一個眼神製止了。
他雖然性子直。
但他明白,楊瀟這是不願意讓趙清歌太過擔心。
趙清歌見楊瀟如此說,也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烏歸仁在回府的路上。
他坐在馬車裏,隻覺得臉上火辣辣。
仿佛那二十大板不是打在他兒子身上。
而是打在他自己身上一般。
“該死的楊瀟,竟敢讓我在眾人麵前丟盡顏麵,此仇不報,我烏歸仁誓不為人!”
烏歸仁咬牙切齒地罵道。
回到府中,烏歸仁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
“老爺,那楊瀟如今風頭正盛,又有李毅撐腰,我們想要動他,恐怕不容易啊。”
一名師爺模樣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說道。
“哼!難道就任由他騎在我頭上作威作福嗎?”
烏歸仁怒道:“我就不信,這天底下就沒有王法了!”
另一名幕僚眼珠一轉,湊到烏歸仁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烏歸仁聽完,露出陰險的笑容。
……
是夜,楊瀟書房內燭火通明,映照著書桌上攤開的折子。
趙清歌坐在一旁,素手執筆,正在寫著什麽。
“還在為今日之事憂心?”
楊瀟放下手中書卷。
走到趙清歌身邊,輕輕摟住她的肩膀。
趙清歌放下筆。
輕輕歎了口氣,將寫好的信箋遞給楊瀟。
“今日之事,我已修書一封告知父親,父親定能為我們籌謀一二。”
楊瀟接過信箋,掃了一眼,見上麵詳細描述了今日之事。
“娘子不必憂心,為夫自有分寸。”
將信箋放在一旁。
楊瀟將對方擁入懷中,柔聲道。
“那烏歸仁不過是個貪財好色的鼠輩,掀不起什麽大浪。”
趙清歌麵色稍緩,卻還是忍不住輕歎一聲:
“隻可惜,爹爹身為太傅,不便直接對朝中官員出手。否則,以他老人家在朝中的威望,那烏歸仁哪還敢如此囂張。”
楊瀟深知趙清歌的心思,她自幼便是在父親的嗬護下長大。
如今嫁給自己,卻要麵對這些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心中難免不安。
“娘子放心,為夫既然娶了你,便會護你周全。這官場上的事,為夫自有辦法應對,無需勞煩嶽父大人出手。”
趙清歌見他如此,心中稍定,便不再多言。
夫妻二人又閑聊了幾句家常,便歇息了。
第二日一早。
楊瀟踏入戶部衙門。
往日裏充斥著算盤聲和低聲議論的大堂。
今日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同僚們一個個埋首案牘。
“喲,這不是楊侍郎嗎?”
一道尖酸刻薄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楊瀟循聲望去,隻見烏歸仁挺著圓滾滾的肚子。
正斜倚在門框上,臉上堆著虛偽的笑容。
“烏大人說笑了,本官來此自然是辦公務。”
楊瀟麵色平靜,仿佛沒聽出他話裏的諷刺。
“辦公務?楊侍郎怕是忘了,您昨日可是在午時三刻才姍姍來遲啊!”
烏歸仁陰陽怪氣地說道:“莫不是昨夜又去哪位紅顏知己處風流快活了?”
周圍的同僚們紛紛低下頭,假裝專心工作。
卻豎起了耳朵,生怕錯過這場好戲。
楊瀟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懶得與他爭辯,徑直走向自己的座位。
烏歸仁見他這副油鹽不進的模樣。
心中更是惱火,卻也無可奈何。
隻能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接下來的幾日,戶部的氣氛愈發詭異。
楊瀟仿佛成了瘟疫一般,人人避之不及。
而烏歸仁則更加肆無忌憚,處處針對楊瀟。
甚至在公開場合散布謠言,詆毀他的名聲。
楊瀟對此心知肚明,卻並未點破。
他倒要看看。
這老狐狸究竟想耍什麽花招。
然而,楊瀟的隱忍並沒有換來平靜。
反而讓烏歸仁更加猖狂。
幾日後的早朝,金鑾殿上,皇帝正襟危坐,聽著大臣們匯報政務。
突然,一名禦史出列,手持奏折,高聲說道:“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準奏。”皇帝威嚴的聲音響起。
“臣彈劾戶部侍郎楊瀟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請皇上明察!”
禦史的聲音擲地有聲,在大殿中回蕩。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楊瀟心中一驚,猛地抬頭看向那名禦史。
隻見那禦史將手中奏折高高舉起:“皇上,臣手中有確鑿證據,可證明楊瀟罪行!”
皇帝接過奏折,仔細翻閱起來。
奏折上,詳細羅列了楊瀟的罪證。
從貪汙受賄的數額,到結黨營私的對象。
甚至連時間地點都寫得清清楚楚。
皇帝越看臉色越陰沉,猛地將奏折扔到楊瀟麵前。
“楊愛卿,你可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