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調兵遣將需謹慎,縱有良謀需己定
“論兵略奇謀,吾不如亞父,然恭謹待人,團結群臣,撫恤百姓,體察不暢之心,亞父未必如吾。”陳嬰氣勢上不落下風。
兩人的爭論,使項羽對處理王陵之事陷入焦灼,而援助西魏最終讓範增以食魏之糧,借魏之力,將長劍懸在劉邦頭頂,隻要有機會立刻可動用這把劍的主張,一錘定音。
隻是在人選上,讓項羽又陷入兩難境地,派何人過去至關重要。
現在正與漢對峙,如果調猛將過去,那麽將不利於正麵戰場。
越想越頭大,項羽便暫時離開兵事殿,讓他們群臣自己再環磨環磨,給出一個方案來。
項羽不自覺的向後殿走去,這裏是項氏居住的地方,一入後殿項羽的愁容便被項伯和項它看到。
現在二人一個為令尹,一個為柱國,正在為如今楚漢之爭的形勢進行著私下的討論。
項伯認為當團結能團結的力量,雖然西魏不久前還參與伐楚戰役,著實可恨,可此一時彼一時,不能一概而論。
項它也讚成,連西魏是可以直接越過滎陽直擊關中的最好辦法,也最便捷。
雖說趙亦曾反楚,但因為恒山王張耳之事,陳餘很快變換陣地,叛漢,雖然沒有派出使者來與楚修好,但可以肯定不會再對付楚;普天之下和漢對打的隻有楚,如果陳除還記恨當年項羽分封之事,不助楚,也不助漢,那麽楚漢皆不容趙。
故而有趙行便利,那麽楚軍入西魏,必無後顧之憂,隻覓入關之機即可。
兩人說到這,最後項它也替陳嬰說句話,言陳嬰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如果魏豹反漢其中有詐,趙又未明確與楚修好,那麽遣楚軍入河東,如入虎穴,恐慘遭夾擊。
項伯和項它聊的投入,直到他們的交流進入尾聲時,才看到項羽一麵愁容的向這裏走來。
項伯見項羽如此模樣,胸中略微心疼,畢竟項羽是自己的侄子,一個從小沒父母的孩子,說道,“大王,有煩惱乎?”
明知故問,但項羽還是將這兩件事簡要的告知項伯、項它。
項羽言畢,卻聽項它說道“大王,臣願為將入河東。”
項它主動提出要入河東,項羽眼睛一亮,感到有些吃驚,道,“可曾想好,河東之地,乃虎穴,福禍未知矣。”
項羽此言本想換個項它拍著胸捕說放心,卻牽扯出下麵一番話來。
隻聽項它說道,“漢王曾封彭越為魏相,實則分化西魏王之權,即便從漢東來,亦心有隙,臣聽聞,那彭越雖為魏相,實為欲獨占梁地耳,從未真正聽從過魏王一令;魏王遣使者見彭越,未見彭越發兵乘邊塞以助魏,此乃天賜魏地予大王,可趁機控魏擊漢。”
項它之言讓項羽陷入沉思,讓項伯變的很興奮,“柱國之言,莫非楚亦封魏相?”
項它點點頭,“然也,楚可趁機發兵以封魏相,臣可為將,隻是魏相人選,還需大王甄選。”
項羽深思之色變淡,被笑容取代,對項它道,“人選,寡人已選好,何須他人,吾西楚柱國可為魏相。”
項它有些震驚,“臣?”
經過項它的提醒,項羽腦海裏也變的清晰很多,劉邦能封彭越為魏相,既能削弱西魏王豹的權利,也能使彭越死心塌地為劉邦戰梁地,不斷騷擾吾西楚領域。
同樣的,吾項羽也可以封一魏相發兵相助魏豹,使魏豹為西楚戰關中。
直到此刻項羽才徹底明白範增隔山打牛,借力打力之計,也越加忌禪這範增的厲害,如果這亞父範增扶持一股勢力,那他項氏之族……想到這裏,項羽心中苦笑,亞父怎會有此心。
項羽回過神道,“柱國入魏,寡人放心。”
就在這涼亭下,閑談間,項羽把發兵助西魏的事情給敲定,站在範增這一邊。
項羽趁機又道,“尋王陵之母,入楚之事,意下如何?”
項它沒有說什麽,但項伯思慮片刻道,“請王陵母入楚,處理得當可為一段佳話,如有疏忽,恐弄巧成拙,望大王,謹慎處之。”
項羽捋著胡須思考道,“此事就交於叔父……”
聞之,項伯微微一愣,但隨即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仔細請來。”
如此在彭城的項羽決定兩件可改變曆史進程的大事,做得好與否,可謂影響深遠。
在項羽為項它送行的十餘日後,關中的劉邦自然也坐不住。
此時劉邦本在思慮西魏現楚軍之事,卻突然接到韓信請求增兵的消息,劉邦不解,群臣趁機說韓信壞話。
劉邦心中無奈苦笑,便詢問那甲士,“可有大將軍信簡?”
這名甲士早拿在手裏候著,適才甲士想立刻呈交給劉邦,劉邦卻示意他勿急,先口頭匯報。
劉邦這麽做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不太喜歡讀字,二是因為劉邦也想看看韓信申軍法後,諸將真正的反應,現在的確是個好實際。
“傳閱諸將。”劉邦看完後,又名石奮將信簡傳閱諸將。
原本還在說韓信壞話的人,麵有尬色,臉上升起一縷縷紅,窘迫的紅。
“大將軍還算有遠見,竟然和大王所見略同。”
“韓信此子,如此還算配得上大王一片苦心,不枉費大王對其細心栽培。”
“總算沒辱沒大將軍三字。”
嗚啦啦一片讓劉邦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也難怪,劉邦實在是一個難以捉摸的王,用人上不拘一格。
有的時侯看好的人不被重用,一個沒什麽背景,又沒啥名氣之人,甚至是亡卒,卻能深受劉邦的青睞,實在是讓群臣諸將既敬佩又忐忑,甚至還有怨氣。
劉邦在這個方麵沒有糾纏太久,立刻將話題轉向再調兵入關上。
“大王,可調酈商將軍入關,酈將軍常征戰一方,必能震懾西魏,甚至攻入西魏,給其顏色瞧瞧。”
“大王,臣以為可調周勃將軍。”
“未將以為當調劉賈將軍。”
一時間各自舉薦戰將。
跟劉氏走的近的,舉薦劉賈,給劉賈爭取立功機會,那些和周勃昔年有些交清的自然是力主周勃。
和呂氏有關的甚至將呂釋之也列出來,讓劉邦來選,劉邦什麽話也沒說,用一個眼神讓那舉薦之人去體會。
“論兵略奇謀,吾不如亞父,然恭謹待人,團結群臣,撫恤百姓,體察不暢之心,亞父未必如吾。”陳嬰氣勢上不落下風。
兩人的爭論,使項羽對處理王陵之事陷入焦灼,而援助西魏最終讓範增以食魏之糧,借魏之力,將長劍懸在劉邦頭頂,隻要有機會立刻可動用這把劍的主張,一錘定音。
隻是在人選上,讓項羽又陷入兩難境地,派何人過去至關重要。
現在正與漢對峙,如果調猛將過去,那麽將不利於正麵戰場。
越想越頭大,項羽便暫時離開兵事殿,讓他們群臣自己再環磨環磨,給出一個方案來。
項羽不自覺的向後殿走去,這裏是項氏居住的地方,一入後殿項羽的愁容便被項伯和項它看到。
現在二人一個為令尹,一個為柱國,正在為如今楚漢之爭的形勢進行著私下的討論。
項伯認為當團結能團結的力量,雖然西魏不久前還參與伐楚戰役,著實可恨,可此一時彼一時,不能一概而論。
項它也讚成,連西魏是可以直接越過滎陽直擊關中的最好辦法,也最便捷。
雖說趙亦曾反楚,但因為恒山王張耳之事,陳餘很快變換陣地,叛漢,雖然沒有派出使者來與楚修好,但可以肯定不會再對付楚;普天之下和漢對打的隻有楚,如果陳除還記恨當年項羽分封之事,不助楚,也不助漢,那麽楚漢皆不容趙。
故而有趙行便利,那麽楚軍入西魏,必無後顧之憂,隻覓入關之機即可。
兩人說到這,最後項它也替陳嬰說句話,言陳嬰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如果魏豹反漢其中有詐,趙又未明確與楚修好,那麽遣楚軍入河東,如入虎穴,恐慘遭夾擊。
項伯和項它聊的投入,直到他們的交流進入尾聲時,才看到項羽一麵愁容的向這裏走來。
項伯見項羽如此模樣,胸中略微心疼,畢竟項羽是自己的侄子,一個從小沒父母的孩子,說道,“大王,有煩惱乎?”
明知故問,但項羽還是將這兩件事簡要的告知項伯、項它。
項羽言畢,卻聽項它說道“大王,臣願為將入河東。”
項它主動提出要入河東,項羽眼睛一亮,感到有些吃驚,道,“可曾想好,河東之地,乃虎穴,福禍未知矣。”
項羽此言本想換個項它拍著胸捕說放心,卻牽扯出下麵一番話來。
隻聽項它說道,“漢王曾封彭越為魏相,實則分化西魏王之權,即便從漢東來,亦心有隙,臣聽聞,那彭越雖為魏相,實為欲獨占梁地耳,從未真正聽從過魏王一令;魏王遣使者見彭越,未見彭越發兵乘邊塞以助魏,此乃天賜魏地予大王,可趁機控魏擊漢。”
項它之言讓項羽陷入沉思,讓項伯變的很興奮,“柱國之言,莫非楚亦封魏相?”
項它點點頭,“然也,楚可趁機發兵以封魏相,臣可為將,隻是魏相人選,還需大王甄選。”
項羽深思之色變淡,被笑容取代,對項它道,“人選,寡人已選好,何須他人,吾西楚柱國可為魏相。”
項它有些震驚,“臣?”
經過項它的提醒,項羽腦海裏也變的清晰很多,劉邦能封彭越為魏相,既能削弱西魏王豹的權利,也能使彭越死心塌地為劉邦戰梁地,不斷騷擾吾西楚領域。
同樣的,吾項羽也可以封一魏相發兵相助魏豹,使魏豹為西楚戰關中。
直到此刻項羽才徹底明白範增隔山打牛,借力打力之計,也越加忌禪這範增的厲害,如果這亞父範增扶持一股勢力,那他項氏之族……想到這裏,項羽心中苦笑,亞父怎會有此心。
項羽回過神道,“柱國入魏,寡人放心。”
就在這涼亭下,閑談間,項羽把發兵助西魏的事情給敲定,站在範增這一邊。
項羽趁機又道,“尋王陵之母,入楚之事,意下如何?”
項它沒有說什麽,但項伯思慮片刻道,“請王陵母入楚,處理得當可為一段佳話,如有疏忽,恐弄巧成拙,望大王,謹慎處之。”
項羽捋著胡須思考道,“此事就交於叔父……”
聞之,項伯微微一愣,但隨即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仔細請來。”
如此在彭城的項羽決定兩件可改變曆史進程的大事,做得好與否,可謂影響深遠。
在項羽為項它送行的十餘日後,關中的劉邦自然也坐不住。
此時劉邦本在思慮西魏現楚軍之事,卻突然接到韓信請求增兵的消息,劉邦不解,群臣趁機說韓信壞話。
劉邦心中無奈苦笑,便詢問那甲士,“可有大將軍信簡?”
這名甲士早拿在手裏候著,適才甲士想立刻呈交給劉邦,劉邦卻示意他勿急,先口頭匯報。
劉邦這麽做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不太喜歡讀字,二是因為劉邦也想看看韓信申軍法後,諸將真正的反應,現在的確是個好實際。
“傳閱諸將。”劉邦看完後,又名石奮將信簡傳閱諸將。
原本還在說韓信壞話的人,麵有尬色,臉上升起一縷縷紅,窘迫的紅。
“大將軍還算有遠見,竟然和大王所見略同。”
“韓信此子,如此還算配得上大王一片苦心,不枉費大王對其細心栽培。”
“總算沒辱沒大將軍三字。”
嗚啦啦一片讓劉邦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也難怪,劉邦實在是一個難以捉摸的王,用人上不拘一格。
有的時侯看好的人不被重用,一個沒什麽背景,又沒啥名氣之人,甚至是亡卒,卻能深受劉邦的青睞,實在是讓群臣諸將既敬佩又忐忑,甚至還有怨氣。
劉邦在這個方麵沒有糾纏太久,立刻將話題轉向再調兵入關上。
“大王,可調酈商將軍入關,酈將軍常征戰一方,必能震懾西魏,甚至攻入西魏,給其顏色瞧瞧。”
“大王,臣以為可調周勃將軍。”
“未將以為當調劉賈將軍。”
一時間各自舉薦戰將。
跟劉氏走的近的,舉薦劉賈,給劉賈爭取立功機會,那些和周勃昔年有些交清的自然是力主周勃。
和呂氏有關的甚至將呂釋之也列出來,讓劉邦來選,劉邦什麽話也沒說,用一個眼神讓那舉薦之人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