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寫實技巧,新的發現
重生大畫家,有係統就是任性 作者:齊東野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教授聽了薑哲的話,半晌無言。
薑哲看到秦教授的表情,意識到自己這番話,說的有點兒滿,就笑著往回找補:“老師,我剛才說的,隻是一點想法。”
秦教授笑著說:“你這個目標,定的太大了。”
剛才,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誌向,也是如薑哲一樣,可惜,到現在也沒完成。
他看著薑哲,說道:“首先說,寫實的技巧,從文藝複興開始,不對,從文藝複興之前就有。
那麽多的畫家,把寫實的技巧,發展的無比豐富。到了現在,又有了超寫實主義,照片寫實主義。你想在這個方麵,往前推進一步,太難了,僅僅找到方向就很難了。更不用說做到。
很多人,冥思苦想,也找不到應該往哪個方向再走一步?哪怕是半步。”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再說你的第二個想法,很多人想不到如何沿著前人的路,繼續往前走,就想自己獨辟蹊徑或者自己編一個形式,想一個新路子,再起個創新的名字。
為什麽書畫圈子裏有那麽多的怪現象?不管他是起什麽名字,其實都是沒有辦法,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又不想走前人的路,所以就胡亂想一個創新的套路。
別的不說,咱們學校就有。
每年都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作品。
當然,你有想法是好的,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
秦教授覺得,自己不應該打擊學生的信心,所以,還是給出了鼓勵。
薑哲告辭離開的時候,秦教授囑咐:“明天的課上,你可以嚐試一些新的思路。”
……
薑哲回到自己的畫室,為新創作準備材料。同時,也在考慮,如何實驗自己的新思路。他對秦教授說的話,不是吹牛或者說些不著邊兒的話。有了係統的幫助,他還真就有一定的方向。
別的不說,在寫實技巧上更進一步,並不是不能做到。除了要有技巧提升之外,還要有營造視覺(包括錯覺)的方式。
至於另一個創新方法,還可以慢慢再想。
……
周四上午8點,薑哲帶著工具材料,來到教室。
新學期第一節專業課,同學們也都早早的來到教室,做準備。
今天要上色彩課,用寫生的方式完成作業,大家都期待著學到新的內容。
不久,秦教授和胡老師來到教室。
學生們紛紛問好。
兩位老師回應之後,開始忙碌。
這節課,由秦教授主講,胡老師擔任助教。
每位老師的上課方法不同,秦教授更喜歡,直接明了的辦法。他一邊擺弄投影,一邊和學生聊起本節課的目的:進一步掌握油畫直接畫法的形色關係及程序要領。學習多種油畫古典技法。
薑哲聽到,發現其中很多技能,自己已經掌握,但依舊認真的聽講。
胡老師把本節課的作業要求,寫到黑板上。
1、半身人像寫生(直接畫法)2周
2、創作(古典技法)3周
秦教授看到胡老師把那作業要求寫明白,就開始正式上課。
“大家剛才聽到了這節課的目的和要求,咱們先從寫實繪畫開始談。
藝術的起源之一,是從模仿開始的。繪畫是對自然外形的模仿,不論結果如何,人們可以在過程中,去比較、揣摩、發揮。模仿的本身就有一種趣味性,
以技巧而言,模仿的越像,難度越高;如果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就不隻是趣味,而是上升到藝術的高度。
美術的特色之一,就在於能夠逼真的重現自然的形體,而這種逼真寫實有著久遠的曆史……”
秦教授依次用投影播放,埃及,西亞,希臘等古老文明的作品。多數是造形生動的雕像。
“在繪畫方麵,從現存古代的壁畫、木板畫和陶器彩繪來看,技法多屬於線性的描繪和色彩平塗,與寫實還有一段距離。從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作品中,可以發展,一直到文藝複興時期,才出現了真正的視覺寫實。”
學生們看到秦教授用投影,播放了幾幅文藝複興美術三傑的作品後。
就在大家以為,老師又要講這些名家作品時,秦教授又換上了一張眾人不太熟悉的作品。
“以前我們總是講這幾位熟悉的大師的作品。今天我們學習一下,平日裏不太重視的畫家。
文藝複興時期的好作品,非常多。
我們學習色彩,學習繪畫語言就要多看一些不同的地方,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他連續講了幾幅。知名度並不高的作品。因為畫麵效果與人們熟知的名作不同,所以學生們也很感興趣。
這些作品中,沒有透視規律,沒有近大遠小,沒有陰影,畫麵效果,質樸,單純,神秘。
“意大利不同地區的繪畫流派,是受到了哥特藝術的影響和拜占庭藝術的影響。大量畫家沒有使用透視法,那是另外一種繪畫理念,來自壁畫。
這種理念更古老。它的美感,來自平麵,裝飾,圖案,包括技法的天真質樸。”
秦教授又播放了幾幅祭壇畫的。圖片讓盡可能讓學生觀察到細節。
薑哲發現,其中有一張,還是自己給秦教授帶回來的書籍上的圖片。
“寫實的技巧,通過視覺進行傳遞。我們在學習繪畫語言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視覺因素。剛才看過的祭壇畫,原本是在教堂中呈現。
500年前的教堂,隻有蠟燭光少量天光。我猜想,人們可能看不清畫麵的很多細節。
那個時候的人進入教堂,不是為了欣賞藝術,而是崇拜。所以,繪畫和雕塑,是不讓你看清楚的。你看不清楚,才會有神秘感。
我們今天用另一個角度,在不同的光線下看畫麵的細節,與幾百年前人們看到的效果,是有差異的。
伱們在考慮創作繪畫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光線和視覺的因素。”
薑哲最近也在思考這方麵的要素,所以,在聽課時,把一些感興趣的點記錄下來,準備在練習中實踐。
接下來,秦教授從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逐漸講到巴洛克,洛可可時期一些特殊的技法。除了對技法進行講解,還建議學生大膽的嚐試運用。
秦教授結束授課,休息的同時,解答學生疑問。
上午的時間,可以準備工具,下午進行寫生。
薑哲看秦教授有了空閑,就走過去,請教問題。
在聽課過程中,他發現了不少疑惑,如果搞清楚,會對接下來要進行的創作,有巨大幫助。
(本章完)
薑哲看到秦教授的表情,意識到自己這番話,說的有點兒滿,就笑著往回找補:“老師,我剛才說的,隻是一點想法。”
秦教授笑著說:“你這個目標,定的太大了。”
剛才,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誌向,也是如薑哲一樣,可惜,到現在也沒完成。
他看著薑哲,說道:“首先說,寫實的技巧,從文藝複興開始,不對,從文藝複興之前就有。
那麽多的畫家,把寫實的技巧,發展的無比豐富。到了現在,又有了超寫實主義,照片寫實主義。你想在這個方麵,往前推進一步,太難了,僅僅找到方向就很難了。更不用說做到。
很多人,冥思苦想,也找不到應該往哪個方向再走一步?哪怕是半步。”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再說你的第二個想法,很多人想不到如何沿著前人的路,繼續往前走,就想自己獨辟蹊徑或者自己編一個形式,想一個新路子,再起個創新的名字。
為什麽書畫圈子裏有那麽多的怪現象?不管他是起什麽名字,其實都是沒有辦法,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又不想走前人的路,所以就胡亂想一個創新的套路。
別的不說,咱們學校就有。
每年都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作品。
當然,你有想法是好的,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
秦教授覺得,自己不應該打擊學生的信心,所以,還是給出了鼓勵。
薑哲告辭離開的時候,秦教授囑咐:“明天的課上,你可以嚐試一些新的思路。”
……
薑哲回到自己的畫室,為新創作準備材料。同時,也在考慮,如何實驗自己的新思路。他對秦教授說的話,不是吹牛或者說些不著邊兒的話。有了係統的幫助,他還真就有一定的方向。
別的不說,在寫實技巧上更進一步,並不是不能做到。除了要有技巧提升之外,還要有營造視覺(包括錯覺)的方式。
至於另一個創新方法,還可以慢慢再想。
……
周四上午8點,薑哲帶著工具材料,來到教室。
新學期第一節專業課,同學們也都早早的來到教室,做準備。
今天要上色彩課,用寫生的方式完成作業,大家都期待著學到新的內容。
不久,秦教授和胡老師來到教室。
學生們紛紛問好。
兩位老師回應之後,開始忙碌。
這節課,由秦教授主講,胡老師擔任助教。
每位老師的上課方法不同,秦教授更喜歡,直接明了的辦法。他一邊擺弄投影,一邊和學生聊起本節課的目的:進一步掌握油畫直接畫法的形色關係及程序要領。學習多種油畫古典技法。
薑哲聽到,發現其中很多技能,自己已經掌握,但依舊認真的聽講。
胡老師把本節課的作業要求,寫到黑板上。
1、半身人像寫生(直接畫法)2周
2、創作(古典技法)3周
秦教授看到胡老師把那作業要求寫明白,就開始正式上課。
“大家剛才聽到了這節課的目的和要求,咱們先從寫實繪畫開始談。
藝術的起源之一,是從模仿開始的。繪畫是對自然外形的模仿,不論結果如何,人們可以在過程中,去比較、揣摩、發揮。模仿的本身就有一種趣味性,
以技巧而言,模仿的越像,難度越高;如果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就不隻是趣味,而是上升到藝術的高度。
美術的特色之一,就在於能夠逼真的重現自然的形體,而這種逼真寫實有著久遠的曆史……”
秦教授依次用投影播放,埃及,西亞,希臘等古老文明的作品。多數是造形生動的雕像。
“在繪畫方麵,從現存古代的壁畫、木板畫和陶器彩繪來看,技法多屬於線性的描繪和色彩平塗,與寫實還有一段距離。從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作品中,可以發展,一直到文藝複興時期,才出現了真正的視覺寫實。”
學生們看到秦教授用投影,播放了幾幅文藝複興美術三傑的作品後。
就在大家以為,老師又要講這些名家作品時,秦教授又換上了一張眾人不太熟悉的作品。
“以前我們總是講這幾位熟悉的大師的作品。今天我們學習一下,平日裏不太重視的畫家。
文藝複興時期的好作品,非常多。
我們學習色彩,學習繪畫語言就要多看一些不同的地方,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他連續講了幾幅。知名度並不高的作品。因為畫麵效果與人們熟知的名作不同,所以學生們也很感興趣。
這些作品中,沒有透視規律,沒有近大遠小,沒有陰影,畫麵效果,質樸,單純,神秘。
“意大利不同地區的繪畫流派,是受到了哥特藝術的影響和拜占庭藝術的影響。大量畫家沒有使用透視法,那是另外一種繪畫理念,來自壁畫。
這種理念更古老。它的美感,來自平麵,裝飾,圖案,包括技法的天真質樸。”
秦教授又播放了幾幅祭壇畫的。圖片讓盡可能讓學生觀察到細節。
薑哲發現,其中有一張,還是自己給秦教授帶回來的書籍上的圖片。
“寫實的技巧,通過視覺進行傳遞。我們在學習繪畫語言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視覺因素。剛才看過的祭壇畫,原本是在教堂中呈現。
500年前的教堂,隻有蠟燭光少量天光。我猜想,人們可能看不清畫麵的很多細節。
那個時候的人進入教堂,不是為了欣賞藝術,而是崇拜。所以,繪畫和雕塑,是不讓你看清楚的。你看不清楚,才會有神秘感。
我們今天用另一個角度,在不同的光線下看畫麵的細節,與幾百年前人們看到的效果,是有差異的。
伱們在考慮創作繪畫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光線和視覺的因素。”
薑哲最近也在思考這方麵的要素,所以,在聽課時,把一些感興趣的點記錄下來,準備在練習中實踐。
接下來,秦教授從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逐漸講到巴洛克,洛可可時期一些特殊的技法。除了對技法進行講解,還建議學生大膽的嚐試運用。
秦教授結束授課,休息的同時,解答學生疑問。
上午的時間,可以準備工具,下午進行寫生。
薑哲看秦教授有了空閑,就走過去,請教問題。
在聽課過程中,他發現了不少疑惑,如果搞清楚,會對接下來要進行的創作,有巨大幫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