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整整三天時間終於把麥子都收割完了,剩下的就是晾曬、碾場和揚場了,到第四天就要轉戰玉米地了,王向東不好意思再偷懶了,他也準備跟著大家夥一起去收割玉米。
“王隊長,你還是去抓魚吧,這一百多畝玉米地咱們近兩百號人一天時間就能幹完,這比割麥子輕鬆多了。”張正奎攔住他,大家夥也都勸上了,幹活不差他一個,想吃魚肉卻離不開他呀。
“今天咱們換個口味,我發現玉米地裏有不少洞穴,裏頭可是有野兔的,咱們去抓野兔吃。”王向東卻回答道。
他來的頭一個晚上就沒睡好覺,勞累一天的隊員們一爬上通鋪就倒頭大睡,呼嚕聲此起彼伏,隔壁的兩間客房也配合著來個三重奏,忍無可忍那就不必忍了,他趕緊跑到對麵的會議室躺長椅上睡,跟他過來的還有幾個睡眠淺的人。
然後他在夜裏無聊時就查看了一下周邊的田地,居然在北邊的玉米地裏發現了幾十個紅點,放大一看,地下還有野兔啊,這邊都是平原,沒有其他的野物,那就拿野兔下飯了。
“東哥是獵人,他抓野兔老有經驗了,這下會有兔肉吃啦,哈哈。”張鐵錘等人開心的喊道。
“狡兔三窟,野兔哪那麽容易抓呀,要是有的話還能輪到咱們,村長,你們以前沒下套抓嗎?”幾個戰士不相信了。
“難抓呀,那玩意都是夜裏出來的,我們哪有精力去守,更別提鑽玉米地了,找洞找路下套可不簡單,運氣好的話還能偶爾逮住一兩隻,這活沒人願意幹,對呀,砍掉玉米稈後倒是可以去試試,王隊長,還得看你的啊。”張正奎想了想後覺得可行,魚肉吃了三天,換個口味也不錯,就是看能抓到多少了。
“東哥,鞭炮準備了嗎?”劉大壯問道。
“鞭炮?你們想用鞭炮把野兔炸出來?這倒是個好想法,值得一試。”
“對,就是用鞭炮炸,昨天去鎮上買了幾串,等會兒你們幾個過來幫忙啊。”王向東點頭了,這下這幾個孩子更開心了,幹活頑耍兩不誤。
跟隨著大部隊來到玉米地,望著一壟壟比人還高的密密麻麻的玉米稈,想要進去找野兔洞口還真不容易,那就先幹活吧。
說到玉米,還是得先科普一下,玉米原產中美洲地區,傳到咱們種花家卻是直到十六世紀明朝的嘉靖年間。
咱們第一次對玉米有了直觀的描述也是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的《平涼府誌》中有記載:“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
這裏提到的番麥,指的就是當時的玉米,還別稱叫做“西天麥”,玉米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於是開始了大麵積種植。
那個時期的人們已經發現了玉米這種糧食與水稻不同,不僅是從形狀上,也發現了玉米這種穀物的營養豐富,所以從明朝後期開始,玉米已經成了老百姓主要的糧食作物,在鬧饑荒的年代,玉米就成了維持人們生存的重要食物來源。
玉米可以一年兩熟,每次收獲的產量又異於別的穀物,因此得到了大麵積廣泛的普及種植,品種也在不斷的改良優化。
而且種植玉米還有一個好處,在別的作物青黃不接的時候,而饑荒鬧得又太厲害,玉米可以在還沒成熟的時候將它采摘下來食用,幫助人們度過饑荒。
這幾年棒子麵幾乎就成了北方人們的主食了,幾乎村村都種玉米,而且玉米秸稈也是有用的,既可以做飼料,也可以返田做肥料,還能作為造紙的原料。
大家夥很快就來到地頭,還是按照小組分工分塊開始砍玉米稈,幹這活就不需要彎腰了,拿鋤頭對準玉米稈的根部,一鋤頭下去就把玉米稈砍倒,後麵的就蹲下來掰玉米穗了。
掰玉米穗也有講究,要用左手牢牢握住玉米穗的根部,右手緊緊攥住中間,向下猛一用力,手腕迅速扭轉,隨著哢嚓一聲脆響,頂著紅纓的玉米穗便順利脫離了玉米稈,隨手扔到空地上,繼續再掰下一個。
一排排的玉米稈被砍倒,一個個玉米穗被掰下然後撿進麻袋裏,大家夥有條不紊的勞作著。
“東哥,這裏有個洞。”
“王隊長,這裏也有個洞。”
摘完玉米的秸稈被捆紮起來裝車運走,玉米地就一塊塊的被騰空了,半個小時後就有洞口被發現了。
“來啦,來啦。”
幫著掰玉米穗的王向東就上場了,他當然知道哪裏有野兔,但他不說,這還得靠別人來發現,功勞大家都得有嘛。
於是鞭炮聲不時的響起,呼喊聲、追逐聲、歡笑聲在玉米地裏回蕩,洞裏被趕出來的野兔哪裏逃得過周圍虎視眈眈的眼睛和敏捷的雙手。
這時的野兔可真肥,一隻隻都在五斤上下,小的也有兩三斤,拎在手上感覺好沉,成就感滿滿的。
有收獲孩子們更興奮了,幹活的疲憊瞬間被捕獲的野兔給消除掉,想到美味的兔肉就口舌生津,這是現在版的望梅止渴啊。
一百四十多畝地聽起來好像很大的樣子,到現場一看也確實很大,將近九萬平方,長寬各有三百米左右,但架不住人多呀,一上午就推掉了一多半,那效率是杠杠的。
每次一袋袋玉米穗和一捆捆秸稈被運回村部時,連帶著都還有幾隻野兔,食堂的大嬸們臉上笑開了花,今天居然有兔肉吃了,剁碎了大鍋炒上。
“村長,探子又來啦。”
看到大王莊村的會計張正標騎車進來,民兵馬上叫了,引來了不少好事者端著碗筷走出來看熱鬧。
“你們這又是酸菜魚湯又是炒兔肉的,還讓不讓別人活呀。”
原本想著他們這回在玉米地裏抓了幾隻野兔改善了夥食就過來炫耀一番,張正標沒想到這邊抓到的野兔是他們的好幾倍,每桌都有,那香味,嗐,人比人氣死人啊。
“怎麽樣?你們快幹完啦,想過來支援我們是嗎?”張正奎一本正經的問道。(本章完)
“王隊長,你還是去抓魚吧,這一百多畝玉米地咱們近兩百號人一天時間就能幹完,這比割麥子輕鬆多了。”張正奎攔住他,大家夥也都勸上了,幹活不差他一個,想吃魚肉卻離不開他呀。
“今天咱們換個口味,我發現玉米地裏有不少洞穴,裏頭可是有野兔的,咱們去抓野兔吃。”王向東卻回答道。
他來的頭一個晚上就沒睡好覺,勞累一天的隊員們一爬上通鋪就倒頭大睡,呼嚕聲此起彼伏,隔壁的兩間客房也配合著來個三重奏,忍無可忍那就不必忍了,他趕緊跑到對麵的會議室躺長椅上睡,跟他過來的還有幾個睡眠淺的人。
然後他在夜裏無聊時就查看了一下周邊的田地,居然在北邊的玉米地裏發現了幾十個紅點,放大一看,地下還有野兔啊,這邊都是平原,沒有其他的野物,那就拿野兔下飯了。
“東哥是獵人,他抓野兔老有經驗了,這下會有兔肉吃啦,哈哈。”張鐵錘等人開心的喊道。
“狡兔三窟,野兔哪那麽容易抓呀,要是有的話還能輪到咱們,村長,你們以前沒下套抓嗎?”幾個戰士不相信了。
“難抓呀,那玩意都是夜裏出來的,我們哪有精力去守,更別提鑽玉米地了,找洞找路下套可不簡單,運氣好的話還能偶爾逮住一兩隻,這活沒人願意幹,對呀,砍掉玉米稈後倒是可以去試試,王隊長,還得看你的啊。”張正奎想了想後覺得可行,魚肉吃了三天,換個口味也不錯,就是看能抓到多少了。
“東哥,鞭炮準備了嗎?”劉大壯問道。
“鞭炮?你們想用鞭炮把野兔炸出來?這倒是個好想法,值得一試。”
“對,就是用鞭炮炸,昨天去鎮上買了幾串,等會兒你們幾個過來幫忙啊。”王向東點頭了,這下這幾個孩子更開心了,幹活頑耍兩不誤。
跟隨著大部隊來到玉米地,望著一壟壟比人還高的密密麻麻的玉米稈,想要進去找野兔洞口還真不容易,那就先幹活吧。
說到玉米,還是得先科普一下,玉米原產中美洲地區,傳到咱們種花家卻是直到十六世紀明朝的嘉靖年間。
咱們第一次對玉米有了直觀的描述也是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的《平涼府誌》中有記載:“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
這裏提到的番麥,指的就是當時的玉米,還別稱叫做“西天麥”,玉米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於是開始了大麵積種植。
那個時期的人們已經發現了玉米這種糧食與水稻不同,不僅是從形狀上,也發現了玉米這種穀物的營養豐富,所以從明朝後期開始,玉米已經成了老百姓主要的糧食作物,在鬧饑荒的年代,玉米就成了維持人們生存的重要食物來源。
玉米可以一年兩熟,每次收獲的產量又異於別的穀物,因此得到了大麵積廣泛的普及種植,品種也在不斷的改良優化。
而且種植玉米還有一個好處,在別的作物青黃不接的時候,而饑荒鬧得又太厲害,玉米可以在還沒成熟的時候將它采摘下來食用,幫助人們度過饑荒。
這幾年棒子麵幾乎就成了北方人們的主食了,幾乎村村都種玉米,而且玉米秸稈也是有用的,既可以做飼料,也可以返田做肥料,還能作為造紙的原料。
大家夥很快就來到地頭,還是按照小組分工分塊開始砍玉米稈,幹這活就不需要彎腰了,拿鋤頭對準玉米稈的根部,一鋤頭下去就把玉米稈砍倒,後麵的就蹲下來掰玉米穗了。
掰玉米穗也有講究,要用左手牢牢握住玉米穗的根部,右手緊緊攥住中間,向下猛一用力,手腕迅速扭轉,隨著哢嚓一聲脆響,頂著紅纓的玉米穗便順利脫離了玉米稈,隨手扔到空地上,繼續再掰下一個。
一排排的玉米稈被砍倒,一個個玉米穗被掰下然後撿進麻袋裏,大家夥有條不紊的勞作著。
“東哥,這裏有個洞。”
“王隊長,這裏也有個洞。”
摘完玉米的秸稈被捆紮起來裝車運走,玉米地就一塊塊的被騰空了,半個小時後就有洞口被發現了。
“來啦,來啦。”
幫著掰玉米穗的王向東就上場了,他當然知道哪裏有野兔,但他不說,這還得靠別人來發現,功勞大家都得有嘛。
於是鞭炮聲不時的響起,呼喊聲、追逐聲、歡笑聲在玉米地裏回蕩,洞裏被趕出來的野兔哪裏逃得過周圍虎視眈眈的眼睛和敏捷的雙手。
這時的野兔可真肥,一隻隻都在五斤上下,小的也有兩三斤,拎在手上感覺好沉,成就感滿滿的。
有收獲孩子們更興奮了,幹活的疲憊瞬間被捕獲的野兔給消除掉,想到美味的兔肉就口舌生津,這是現在版的望梅止渴啊。
一百四十多畝地聽起來好像很大的樣子,到現場一看也確實很大,將近九萬平方,長寬各有三百米左右,但架不住人多呀,一上午就推掉了一多半,那效率是杠杠的。
每次一袋袋玉米穗和一捆捆秸稈被運回村部時,連帶著都還有幾隻野兔,食堂的大嬸們臉上笑開了花,今天居然有兔肉吃了,剁碎了大鍋炒上。
“村長,探子又來啦。”
看到大王莊村的會計張正標騎車進來,民兵馬上叫了,引來了不少好事者端著碗筷走出來看熱鬧。
“你們這又是酸菜魚湯又是炒兔肉的,還讓不讓別人活呀。”
原本想著他們這回在玉米地裏抓了幾隻野兔改善了夥食就過來炫耀一番,張正標沒想到這邊抓到的野兔是他們的好幾倍,每桌都有,那香味,嗐,人比人氣死人啊。
“怎麽樣?你們快幹完啦,想過來支援我們是嗎?”張正奎一本正經的問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