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來到了十月底,這時候京城已經入秋,早晚溫差變大,天氣迅速的變冷,北方的冷空氣越過燕山山脈驟然侵入,人們已經得穿起羊毛衣套上了外套,再加上多風沙天氣,口罩和圍巾成為上班族必備的裝備了。
王向東從陳大鵬那得到消息,軋鋼廠的摩托車研發取得了成功,組裝起來的一輛摩托車進行了測試,跟王向東最後提供的那輛小鬼子摩托車不相上下,這讓全廠上下乃至冶金部領導都為之歡呼雀躍。
京城第一摩托車廠應運而生,掛靠紅星軋鋼廠,組裝起來的那第一輛摩托車就直接命名為紅星摩托車,車身外觀主體為紅色,車頭位置有金黃色的五星,甚是鮮豔耀眼。
摩托車廠的廠址就選在軋鋼廠的廠牆西邊的空曠地,廠房規劃和建設已經提上議程了,領導班子也在甄選過程中,這個可是香餑餑啊。
這些就不關王向東的事了,他就專心投入到進修學習中去,畢竟落下了好多的課程,隻能借用花亞男的筆記進行自學了。
月底統一進行了三門課程的考核,最後兩天王向東又體會了一回考前突擊,臨時抱佛腳的場景,就連最不愛看書的林正宜都抱著書看到熄燈。
考核很正規,還分筆試與麵試,王向東三門課程筆試都在九十以上,這樣的高分讓學員們刮目相看,得虧現在沒有網絡遊戲出現,要不然他們肯定會說這人絕逼用外掛了。
麵試成績就一般了,或許是授課老師對這個後麵才來幾天的學員印象分不好吧,但王向東無所謂,能過就行,不能過那是不可能的,陳主任都打了包票的。
周六上午考完,下午就能回家了,王向東覺得該去找找巴圖了,之前跟陳主任提出的要求居然到現在都沒有回複,看來公安的辦事效率也不怎麽樣啊。
“巴圖?向東你要去找巴圖?你怎麽認識咱們五局的牛逼人物啊?”聽到王向東讓他帶著去一趟公安部找人,林正宜驚訝的來了三連問。
“哦,我想起來你也是五局的,巴圖很牛逼嗎?不就塊頭大了點,跟你也差不多啊。”王向東這才記起自我介紹時林正宜說他是公安部五局的。
“他原本是院辦的警衛隊長,多次立功,還為大領導擋過子彈呢,不到三十歲的副處,你說牛逼不?”林正宜一臉的欽佩。
“那確實利害,話說你們五局是做啥的呀?你跟巴圖是一塊的嗎?”王向東好奇的問道。
“五局是專門處理這一片的特殊事務的,巴圖是外事處的,我是應急處的,他可比我高兩級呢,對了,你們是怎麽認識的?”林正宜指了指故宮西邊的方向,那邊不就是中海和南海嘛,中樞區域啊。
“院辦安排的任務,跟巴圖合作了一把,趁著下午有時間去找巴圖問件事,沒到過公安部,你給帶了路唄。”王向東應道。
“小事一樁,走起,咱邊走邊聊。”
看看快到下午上班時間了,林正宜就跟王向東出了宿舍,其他學員基本上都收拾好回家過周末去了。
騎車經東華門大街往西到故宮西口,再往南經南池子大街到東長安大街,穿過大街到南邊就是公安部的位置了。
“咱公安部這裏原來可是大名鼎鼎的翰林院所在地呢,知道翰林院是做啥的嗎?不知道了吧,我給你普及普及。”林正宜居然當起了導遊,也對,他的地盤他最清楚了。
所謂“翰林”,即文翰之林,意思同文苑。
翰林院從唐朝時開始設立,起初是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到了唐玄宗時期,翰林分為了兩種,一種為翰林學士,是從文學侍從中選拔的優秀人才,擔任起草詔書的職責;另一種是翰林供奉,也供職於翰林院,但是卻並無實權。
到了晚唐時期,翰林學士成為了皇帝起草密詔的“私人秘書”,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到了宋朝,翰林成為了正式官職,並開始與封建時期的科舉製度接軌。
到明清時期,翰林院成為養才儲望之所,通俗來說就是讀書人聚集的地方了。
這些讀書人聚在一起可不是吟詩作對喝酒聊天的,他們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等,他們地位清貴,又是皇帝身邊的人或者是皇帝倚重的人才,所以翰林院是成為閣老重臣或者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翰林院是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有身份地位的讀書人聚集的地方,或者說是全國最有才學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體中地位最高的士人們的聚集地。
翰林院作為國家的人才儲備庫是非常合適的,所以,曆朝曆代,翰林院、翰林學士都是頗受朝廷重視,多委以重任的。
翰林中人不光致力於文學,還喜歡評論朝政,因此獲得了參政議政的機會,很多人就能受到皇帝的賞識和倚重,一飛衝天。
所以翰林院就是這樣一個做大官的“踏腳石”的地方,比如明朝中後期更是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大學士的局麵,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們的人生理想。
二十世紀前,清朝的翰林院還以巨量藏書著稱於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圖書館。
然而1900年列強入侵點了一把大火,不僅將翰林院所有的輝煌建築焚毀,而且數千萬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燒毀,其中就包括當時僅存副本的《永樂大典》,痛哉痛哉。
公安部是解放後在這片廢墟上修建了辦公場所,以前的翰林院隻能在曆史記載中一探究竟了。
“呐,向東你自己去大門崗哨那邊登記聯係,我就不陪你進去了,難得回家休息,我可不想進去被拉壯丁啊,回見了您呐。”林正宜揮揮手一踩踏板就溜了。
“同誌你稍等,我給五局打個電話問問人在不。”
公安部的大門哪那麽容易進,登記了工作證,還得裏頭的人出來領進去,所以王向東隻能等著了。
“這不是王向東同誌嘛,你這是要來找誰啊?”(本章完)
王向東從陳大鵬那得到消息,軋鋼廠的摩托車研發取得了成功,組裝起來的一輛摩托車進行了測試,跟王向東最後提供的那輛小鬼子摩托車不相上下,這讓全廠上下乃至冶金部領導都為之歡呼雀躍。
京城第一摩托車廠應運而生,掛靠紅星軋鋼廠,組裝起來的那第一輛摩托車就直接命名為紅星摩托車,車身外觀主體為紅色,車頭位置有金黃色的五星,甚是鮮豔耀眼。
摩托車廠的廠址就選在軋鋼廠的廠牆西邊的空曠地,廠房規劃和建設已經提上議程了,領導班子也在甄選過程中,這個可是香餑餑啊。
這些就不關王向東的事了,他就專心投入到進修學習中去,畢竟落下了好多的課程,隻能借用花亞男的筆記進行自學了。
月底統一進行了三門課程的考核,最後兩天王向東又體會了一回考前突擊,臨時抱佛腳的場景,就連最不愛看書的林正宜都抱著書看到熄燈。
考核很正規,還分筆試與麵試,王向東三門課程筆試都在九十以上,這樣的高分讓學員們刮目相看,得虧現在沒有網絡遊戲出現,要不然他們肯定會說這人絕逼用外掛了。
麵試成績就一般了,或許是授課老師對這個後麵才來幾天的學員印象分不好吧,但王向東無所謂,能過就行,不能過那是不可能的,陳主任都打了包票的。
周六上午考完,下午就能回家了,王向東覺得該去找找巴圖了,之前跟陳主任提出的要求居然到現在都沒有回複,看來公安的辦事效率也不怎麽樣啊。
“巴圖?向東你要去找巴圖?你怎麽認識咱們五局的牛逼人物啊?”聽到王向東讓他帶著去一趟公安部找人,林正宜驚訝的來了三連問。
“哦,我想起來你也是五局的,巴圖很牛逼嗎?不就塊頭大了點,跟你也差不多啊。”王向東這才記起自我介紹時林正宜說他是公安部五局的。
“他原本是院辦的警衛隊長,多次立功,還為大領導擋過子彈呢,不到三十歲的副處,你說牛逼不?”林正宜一臉的欽佩。
“那確實利害,話說你們五局是做啥的呀?你跟巴圖是一塊的嗎?”王向東好奇的問道。
“五局是專門處理這一片的特殊事務的,巴圖是外事處的,我是應急處的,他可比我高兩級呢,對了,你們是怎麽認識的?”林正宜指了指故宮西邊的方向,那邊不就是中海和南海嘛,中樞區域啊。
“院辦安排的任務,跟巴圖合作了一把,趁著下午有時間去找巴圖問件事,沒到過公安部,你給帶了路唄。”王向東應道。
“小事一樁,走起,咱邊走邊聊。”
看看快到下午上班時間了,林正宜就跟王向東出了宿舍,其他學員基本上都收拾好回家過周末去了。
騎車經東華門大街往西到故宮西口,再往南經南池子大街到東長安大街,穿過大街到南邊就是公安部的位置了。
“咱公安部這裏原來可是大名鼎鼎的翰林院所在地呢,知道翰林院是做啥的嗎?不知道了吧,我給你普及普及。”林正宜居然當起了導遊,也對,他的地盤他最清楚了。
所謂“翰林”,即文翰之林,意思同文苑。
翰林院從唐朝時開始設立,起初是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到了唐玄宗時期,翰林分為了兩種,一種為翰林學士,是從文學侍從中選拔的優秀人才,擔任起草詔書的職責;另一種是翰林供奉,也供職於翰林院,但是卻並無實權。
到了晚唐時期,翰林學士成為了皇帝起草密詔的“私人秘書”,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到了宋朝,翰林成為了正式官職,並開始與封建時期的科舉製度接軌。
到明清時期,翰林院成為養才儲望之所,通俗來說就是讀書人聚集的地方了。
這些讀書人聚在一起可不是吟詩作對喝酒聊天的,他們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等,他們地位清貴,又是皇帝身邊的人或者是皇帝倚重的人才,所以翰林院是成為閣老重臣或者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翰林院是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有身份地位的讀書人聚集的地方,或者說是全國最有才學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體中地位最高的士人們的聚集地。
翰林院作為國家的人才儲備庫是非常合適的,所以,曆朝曆代,翰林院、翰林學士都是頗受朝廷重視,多委以重任的。
翰林中人不光致力於文學,還喜歡評論朝政,因此獲得了參政議政的機會,很多人就能受到皇帝的賞識和倚重,一飛衝天。
所以翰林院就是這樣一個做大官的“踏腳石”的地方,比如明朝中後期更是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大學士的局麵,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們的人生理想。
二十世紀前,清朝的翰林院還以巨量藏書著稱於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圖書館。
然而1900年列強入侵點了一把大火,不僅將翰林院所有的輝煌建築焚毀,而且數千萬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燒毀,其中就包括當時僅存副本的《永樂大典》,痛哉痛哉。
公安部是解放後在這片廢墟上修建了辦公場所,以前的翰林院隻能在曆史記載中一探究竟了。
“呐,向東你自己去大門崗哨那邊登記聯係,我就不陪你進去了,難得回家休息,我可不想進去被拉壯丁啊,回見了您呐。”林正宜揮揮手一踩踏板就溜了。
“同誌你稍等,我給五局打個電話問問人在不。”
公安部的大門哪那麽容易進,登記了工作證,還得裏頭的人出來領進去,所以王向東隻能等著了。
“這不是王向東同誌嘛,你這是要來找誰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