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昭然瞬間呆滯,一文錢到兩千五百貫,中間的差距是多少?
“三娘,知道嗎?”能不能給他個機會,把鏡子換回來。
“三姐知道一文錢,不知道兩千五百貫。”白湛笑的前俯後仰,不打算保密“但她馬上就會知道了!”
姐夫和小舅子這種生物,好的時候能穿一條褲子。但偶爾天性覺醒,總耐不住想玩玩打地鼠的遊戲,敲打一番。
徐昭然不可能賄賂成功,痛苦地捂住臉,一世英名,完了。
從此徐昭然在朋友間有一個響亮的外號——兩千五。
老實說,徐昭然背這個外號挺冤的,鏡子又不是他買的,但誰叫是以他的名義送的聘禮呢。
當林婉婉知道贈品小鏡子賣了兩千五百貫時,止不住拍胸口,太刺激了。“明月,我們是不是賣虧了!”
穿越大神,能不能開個兩界穿梭的金手指,她不從醫了,專去義烏批發化妝鏡。
祝明月:“不虧。”她們沒有時間精力去熬價格,一千貫已經頂天。“如果加上外頭鑲嵌的珠寶,溢價並不嚴重。”以一千貫為基準。
奢侈品除了本身的價值,品牌附加值,還有客戶願意為它付多少錢。
異域之物,大吳獨一無二,本身還有一定功能性,加上一段漢昭君的傳說,二千五百貫掏的不冤。
祝明月:“當給當鋪,徐家親戚說是從西域商人處購得。我說的是王昭君用過,而徐家的說法是昭君用過同樣的鏡子。”
有些人樂意用古董貼金,有些人忌諱古董身上的來曆。尤其徐家是為備婚做聘禮,而王昭君的婚姻顯見並不圓滿。
言下之意,要不是商人騙了徐家親戚,要不就是親戚欺瞞了徐家。
林婉婉搖頭晃腦,“兩千五百貫,說的我都想去開窯燒玻璃。”隻動心一瞬,便將念頭壓下來,還是命重要。
林婉婉回來,解救的不光是這段時間被耽擱的病人,還有朱謝兩位大夫。
林婉婉初始也不知道會耽擱多久,便留了一個月作業。基礎每日背書抄寫,更深奧的炮製藥材,每隔三日寫一篇心得……天知道,兩位大夫每日在醫館勞心勞力,回家還要檢查兩個小醫童的作業。
抽查抽背,檢查她們炮製的藥材,皺著眉看他們寫的亂七八糟的心得,回答那些古裏古怪的提問……
兩個大夫在常樂坊坐堂時遇到,頭一回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謝大夫第二十次問道:“林大夫何時回來?”
她不是一個人呀,拖家帶口的,怎麽能隨意出遠門呢。
“這個月內應該能回來。”朱大夫歎口氣,“累是累,但六娘都快趕上她堂哥了。”醫理部分已經將朱大郎甩到後頭。
兩人都帶過徒弟,但沒想過帶自己的女兒/孫女會這麽累。不用親自教授,隻是檢查作業已經快讓修身養性多年的兩人心累到不想說話。
謝大夫想擺爛,每天隻管在作業後頭簽上名頭,但謝靜徽倔強不願意,不光自己認真學習,還要求父親必須認真檢查。
朱大夫認真慣了,一絲不苟的檢查答疑,然後越看跟在身邊當藥童的大孫子越不順眼。
朱淑順跟在林婉婉身邊幾個月,不光個頭快趕上年長一歲的姐姐朱五娘,行動間也變得大方起來。
這個師父拜得值,就是師父不在的時候費爺爺。
林婉婉讓五穀豆坊兩個和朱謝兩家同坊的女工,下工回家的時候順道通知複課時間。
“三娘,知道嗎?”能不能給他個機會,把鏡子換回來。
“三姐知道一文錢,不知道兩千五百貫。”白湛笑的前俯後仰,不打算保密“但她馬上就會知道了!”
姐夫和小舅子這種生物,好的時候能穿一條褲子。但偶爾天性覺醒,總耐不住想玩玩打地鼠的遊戲,敲打一番。
徐昭然不可能賄賂成功,痛苦地捂住臉,一世英名,完了。
從此徐昭然在朋友間有一個響亮的外號——兩千五。
老實說,徐昭然背這個外號挺冤的,鏡子又不是他買的,但誰叫是以他的名義送的聘禮呢。
當林婉婉知道贈品小鏡子賣了兩千五百貫時,止不住拍胸口,太刺激了。“明月,我們是不是賣虧了!”
穿越大神,能不能開個兩界穿梭的金手指,她不從醫了,專去義烏批發化妝鏡。
祝明月:“不虧。”她們沒有時間精力去熬價格,一千貫已經頂天。“如果加上外頭鑲嵌的珠寶,溢價並不嚴重。”以一千貫為基準。
奢侈品除了本身的價值,品牌附加值,還有客戶願意為它付多少錢。
異域之物,大吳獨一無二,本身還有一定功能性,加上一段漢昭君的傳說,二千五百貫掏的不冤。
祝明月:“當給當鋪,徐家親戚說是從西域商人處購得。我說的是王昭君用過,而徐家的說法是昭君用過同樣的鏡子。”
有些人樂意用古董貼金,有些人忌諱古董身上的來曆。尤其徐家是為備婚做聘禮,而王昭君的婚姻顯見並不圓滿。
言下之意,要不是商人騙了徐家親戚,要不就是親戚欺瞞了徐家。
林婉婉搖頭晃腦,“兩千五百貫,說的我都想去開窯燒玻璃。”隻動心一瞬,便將念頭壓下來,還是命重要。
林婉婉回來,解救的不光是這段時間被耽擱的病人,還有朱謝兩位大夫。
林婉婉初始也不知道會耽擱多久,便留了一個月作業。基礎每日背書抄寫,更深奧的炮製藥材,每隔三日寫一篇心得……天知道,兩位大夫每日在醫館勞心勞力,回家還要檢查兩個小醫童的作業。
抽查抽背,檢查她們炮製的藥材,皺著眉看他們寫的亂七八糟的心得,回答那些古裏古怪的提問……
兩個大夫在常樂坊坐堂時遇到,頭一回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謝大夫第二十次問道:“林大夫何時回來?”
她不是一個人呀,拖家帶口的,怎麽能隨意出遠門呢。
“這個月內應該能回來。”朱大夫歎口氣,“累是累,但六娘都快趕上她堂哥了。”醫理部分已經將朱大郎甩到後頭。
兩人都帶過徒弟,但沒想過帶自己的女兒/孫女會這麽累。不用親自教授,隻是檢查作業已經快讓修身養性多年的兩人心累到不想說話。
謝大夫想擺爛,每天隻管在作業後頭簽上名頭,但謝靜徽倔強不願意,不光自己認真學習,還要求父親必須認真檢查。
朱大夫認真慣了,一絲不苟的檢查答疑,然後越看跟在身邊當藥童的大孫子越不順眼。
朱淑順跟在林婉婉身邊幾個月,不光個頭快趕上年長一歲的姐姐朱五娘,行動間也變得大方起來。
這個師父拜得值,就是師父不在的時候費爺爺。
林婉婉讓五穀豆坊兩個和朱謝兩家同坊的女工,下工回家的時候順道通知複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