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大的袍袖裏,手中握著的,是從吳越送進來的《漢書西域傳》中摘抄出的文字。


    學解憂,不要做昭君!


    一位和親公主五十年的歲月,濃縮在千餘字中。


    劉解憂,完成使命,最終歸漢!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再是煊赫氣派,終有散場的時候。


    長長的送親隊伍,隻剩背影。諸人看過熱鬧,各自散去。


    祝明月歸家,卻見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人——潘潛。


    將潘潛從等候的廂房請入正房,祝明月笑道:“沒想到你會來?”


    今天本就是交稿的日子,潘潛該來,祝明月說這句話,當然是知道他上元夜和楊胤宋道平混在一處的事。


    潘潛全程旁觀,再傻也知道楊胤和李君璞段曉棠之間有點貓膩。


    他上層人脈不足,無法得知李家和楊胤之間的恩怨。隻隱約探知,兩家原是一黨,後來不知何故撕破臉。


    至於段曉棠的身家背景是明牌,南衙將官,河間王吳嶺的人。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潘潛早已嚐遍,如何看不出,楊胤並不欣賞自己。


    主擇人,人擇主,楊胤非是良配。


    再說,楊胤哪怕看宋道平的麵子,安排也得在東征後。


    騎驢找馬,還要繼續掙生活費。


    潘潛正色道:“君子立世,不可無信。”


    祝明月可不管潘潛說的是真是假,從中品出一二點來。潘潛缺錢,而且不看好楊胤。或者說楊胤不怎麽看好潘潛。


    祝明月安心看著書稿,文品即人品這句話有待商榷,但言為心誌總是沒錯的。再如何掩飾,總能看出一二。


    兩人商量一通後續情節概要,潘潛發現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祝明月容貌靚麗,做事雷厲風行,如果交流過程中忽視她的容貌性別,那麽她對人的評價會好上一二分。


    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恰飯小技巧。


    潘潛飲過一口熱茶,不知段曉棠家中為何愛用茶飲待客,微苦而回甘,外頭還找不著。


    緩緩開口,“某讀書,孟德割發代首,不知該寫作詐術還是嚴明軍紀。”涉及到人設。


    祝明月不輕不重道:“慈不掌兵,既已嚴明軍紀,自該遵守。不過若是些不知事的小孩子,初犯倒也值得寬宥。不說別人,楚國公亦曾上書求情,小懲大誡。”


    但凡潘潛出去打聽一番,也該知道,那些“不知事的小孩子”可以和孫安世出城行獵,身後說不定妻妾成行兒女成群。


    一個字裏行間充滿對東漢末年,民生凋敝同情痛心,有理想有底線的文士,會認同這樣的做法麽。


    潘潛沒想到祝明月會忽然提及楊胤,心中坦蕩。當日言談間,和楊胤有矛盾的是李君璞,而非段曉棠。


    “某前幾日經人引薦,拜會過楚國公,不過出身寒微,言行陋鄙,大約入不得眼罷。”


    祝明月半點不將門閥士族放在眼裏,曆史已經證明,他們終將被推翻。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她看不慣那種無法理解的生來高貴的矜傲。


    庶民百姓不說存亡,連出現在眼前,都是一種冒犯。


    祝明月:“我幼讀書,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漢高祖不也起於隴畝之間麽。”


    潘潛默默不言,開國群臣布衣封侯的,隻有漢一代。


    祝明月:“長安,是天下最大的賭場。有人傾家蕩產,有人一步登天,有的是機會。”


    潘潛:“可某不知是哪個結局。”


    祝明月可不會寬慰人,“若能留下來,總會知道的。潘郎君好生寫三國,衣食不成問題。”前提沒有其他不良嗜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