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喬掀開車簾,指著濟生堂門前的巷道,“就在這兒學醫。”


    張法音:“幼娘,學醫,可以嗎?”


    杜喬:“她師父是長安城有名的女醫,上頭有四個師姐。”轉向杜幼娘,“不怕沒人陪你玩。”


    “我學。”杜幼娘早打聽過,柳李兩家都沒有適齡的小女郎,也就是說她搬來長安,沒有現成的玩伴。


    玩耍什麽的不重要,主要是一顆對醫學的虔誠之心。


    杜喬何嚐看不出來,不排斥就好。


    杜家幾人在曲江池邊逛了一圈,再去春風得意樓吃午食。


    一見杜喬進門,薑永嘉仿佛看見了救星,“杜郎君,煩請幫幫忙。”


    杜喬:“幫忙?”


    薑永嘉先讓夥計將杜家人引到樓上雅間去安置,再與杜喬說清原委,“這不是東征麽,祝娘子擔心有心人在牆上留下不忿之言,引來糾紛,故讓多留心一二。”


    萬一言論踩線,立刻上演石灰刷牆大法。


    但薑永嘉和酒樓上下夥計,頂多認字,論文學修養隻能墊底,但凡用典偏僻些,連罵人都看不明白。


    尤其是在東征的緊要關頭,若有人言論出格,還不隻能是酒樓負責。


    你們這些要寫諷諫詩的,能不能去廟觀,反正朝堂不會查封寺廟道觀。


    若問薑永嘉對東征是何態度,他沒有態度,但兩位東家的家人都在戰場上,偏向哪方不言而喻。


    這是兩東家都信得過的朋友。薑永嘉將杜喬引到覺得有問題的詩作麵前,請他評判一二。


    杜喬霎時將四句詩掃完,沉吟片刻,“隱有諷諫之意,但不到引來麻煩的地步。”


    大吳對文字寬容度還是蠻高的。


    薑永嘉不禁輕輕撫下胸口,“那我就放心了。”


    杜喬去到樓上雅間,杜謙問道:“大哥,牆上題的都是詩麽?”


    杜喬點頭,“去年年底重新刷牆,隻上元節幾日,題詩上百首。”


    杜謙打量一番酒樓內的客人,多是文士打扮,想必是長安文人聚集之地。


    杜喬:“你們待會可以下去看看。”


    杜謙和杜幼娘原想下去瞧瞧熱鬧,很快就被美味可口的飯菜俘虜,再顧不上了。


    杜幼娘剛咽下一個烤鴨卷,摸摸微漲的肚子,“這酒樓廚子真好。”


    杜喬默然不語,廚子雖好,卻在去東萊的路上。


    飯畢,杜家一大家子個個吃得肚皮溜圓。隻有杜墨趕車先行回家,其他幾人在東市隨意逛著,順便消食。


    杜喬:“西市更熱鬧,那邊多是胡人,待下次休沐,我帶你們去玩。”


    杜家兄妹兩哪還顧得上西市,已經被東市的各種商鋪貨物引得轉不開眼睛。


    聽說洛陽亦是繁盛,可他們跟著商隊行動,沒法去洛陽兩市逛。


    杜喬暗笑一聲,“不用急,勝業坊和東市挨著。”但你倆要讀書學藝,應該沒什麽機會。


    杜家小兄妹兩玩心大,但知道輕重,不敢隨意買東西。杜喬母子倆隻要盯著他們,別跑丟了就好。


    臨離開時,杜喬帶人去步步糕,拿年前抽獎得的八十文蛋糕券兌換蛋糕。


    未曾想在櫃台見著熟人。


    祝英英笑道:“杜郎君,稀客!”瞥見身後的杜家人,“家裏人到了?”


    杜喬點頭,“昨天剛到的,調前頭來啦。”


    祝英英:“嗯。”她還是喜歡在後麵做蛋糕,洋溢甜蜜的氛圍中,連心情都會愉快些。


    杜喬遞出蛋糕券,“英英,換一個五十文一個三十文的。”


    祝英英:“具體要哪樣?”


    “隨意。”杜喬在東院吃過不少,但對口味著實沒有研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