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玘和楊胤兩人少時同窗,一個頭次上陣,一個賦閑多年。


    我預判你的預判,我預判你預判我的預判……


    範成達經曆和兩人截然不同,時常感覺自己是這戰場上多餘的一個,是他們遊戲中的一環。


    礙於通訊和道路條件,等他趕到戰場時,馬屁股都看不見。


    李君玘倒是看的準,好行獵,洛陽周邊的道路都熟,可他兵少。


    楊胤主力兵鋒一至,隻能退讓。


    楊胤驍勇力大,每每身先士卒,和往常的權臣形象截然不同。要不是造反,頭回上陣的表現能碾壓南衙九成的將官。


    注意,是頭回上陣的楊胤和現在南衙所有的將官。


    偏偏楊胤遇上的是各方麵都能跟得上,還多了實際經驗,唯獨兵力跟不上的李君玘。


    這不,李君玘又來找範成達借兵來了。


    範成達有些惱,“不能總逮著一隻羊薅,我手頭也不寬裕。”


    李君玘:“洛陽周邊還能找出別的羊來?”


    玩笑開過,李君玘正色道:“洛陽據城堅守久攻不下,我懷疑楊胤想西取關中。”


    範成達:“援軍將至,楊碩分兵拒守黃河,東萊大營寸進不得。”


    他們倒是想接應,但手上無船,難道靠雙腳過河?


    範成達:“之前探子探得,楊碩的渡口大營星夜燃起熊熊大火。”


    軍營裏頭,最容易夜裏被燒的,隻有一樣東西——糧草。


    李君玘冷哼一聲,“把楊碩逼急了餓瘋了,恐怕想吃的就是他們的血肉。”


    梁景春入內拱手道:“大將軍,李大將軍,收到消息,華陰縣掘楊章墓以勵士氣。”


    華陰境內有華山,風水好,多有高門貴胄葬於此。


    有名有姓的舉旗造反,就別指望祖宗墳塋能保住。


    幾家恩怨多年,李君玘聽聞楊章墓被掘,卻無半點喜色,“誰動的手?”


    早不掘晚不掘,偏偏這時候掘,刺激楊胤還是刺激我?


    壞我大事!


    梁景春:“言稱是華陰縣官吏見楊胤部將在潼關下盤桓,故掘墓以振士氣。”


    民間說法,祖墳關乎家族氣運,說不定想借掘墓,找楊胤晦氣。


    不論楊章的功過是非,左武衛出關的時候,範成達都沒去掘墓。都快無語了,楊胤隻是派人去試探一二,沒有正式攻擊,嚇成這副模樣。


    把人親爹的墳掘了,楊胤不孝也得孝,不死磕潼關華陰才怪。


    不說關中,長安的兵力加起來都沒有楊胤的叛軍多。


    範成達一看梁景春的小表情就知道,事沒完。


    範成達:“還有什麽糟心消息?”


    梁景春遲疑道:“永豐倉被圍,正四處求援。”


    李君玘早提醒過洛陽留守的官員,重兵把守糧倉,還是被鑽了空子。


    算算永豐倉和楊胤的兵力對比,路程和時間,無奈道:“救不了。”


    “不過永豐倉位置特殊,大批糧食隻能通過河道運輸,叛軍隻能就食,帶不走多少。”


    範成達立刻召來靳武,吩咐道:“領一千人,把守南下道路,搶也好燒也好,不許一粒糧食送去渡口大營。”


    靳武:“屬下領命!”


    但也不能讓楊胤大軍一直在永豐倉吃下去,另召來遊擊將軍,率領五千兵馬,把永豐倉搶回來。


    李君玘:“我有一計,或許可以拖延甚至斬斷楊胤的大勢。”欲言又止。


    範成達會意,揮手讓其他人出去,嘴上咧咧道:“別學文官那些臭毛病。”


    最後帳中除了李君玘範成達兩位大將軍,隻多一個馮睿達。


    李君玘緩緩開口,“我在洛陽多年,好遊獵,周邊山川城池盡皆知曉。楊胤不擅攻城,大軍中亦缺乏攻城器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