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和段曉棠搞出,把戲一般的斷頭蛇陣後,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而已。


    可上次果斷來南衙報信,顯然是個看得清局勢時機的。


    沒想到私下居然在替馮晟著兵書,一般武將別管多狂妄,都不敢輕易提著書立說。


    哪怕馮晟,曾是大吳軍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馮晟,真是養出一個好外甥。


    而馮晟的兵書裏,必然繞不開一個人——楊章。


    李君璞不歸南衙統轄,但吳嶺位高權重,不得不翹班回家,帶上手稿,惴惴不安地來南衙候著。


    幸好往日有謄抄過,送去洛陽讓李君玘查看。現在這些信件都好好保存著。


    狡兔三窟,甚為必要。


    陳鋒到門口,請李君璞進去,麵見吳嶺。


    李君璞恭恭敬敬行禮後,將手稿奉上。


    到吳嶺的地位,無所謂竊技偷藝和門戶之見。


    通篇以馮晟的視角展開,偶爾嵌入一兩句“章曰”。


    不同於段曉棠看陣法霧裏看花,吳嶺看九軍陣,隻看文字就明白五六分,餘下的隻剩實踐。


    能寫到這一步,可見李君璞紙上談兵的本事過關,著兵書不是徒求虛名。


    吳嶺見獵心喜,“你的誌向為何?”


    李君璞知道現在有一個天大的機會擺在眼前,隻要答應,從小的夙願就能實現。


    可想到早已做好的決定,隻能違心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


    但王爺你千萬別提拔我,這條小命經不得你提拔。


    吳嶺萬萬沒想到,將門世家居然出了一個立誌做親民官的人。


    想想李君璞提筆著書,說不定骨子裏是好文的。


    招招手,陳鋒將一個兩尺高的錦箱放在李君璞麵前。


    吳嶺:“箱子裏是從楊家抄出來的,楊章的手稿,或許會對你著書有所助益。”


    “拿回去吧!”


    李君璞遲疑些許,“多謝王爺厚賜!”激動之下,手指卻不敢去觸摸箱上的紋路。


    吳嶺:“楊家已經沒人了,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人有錯,他的法門卻沒錯。


    “兵書寫完,本朝不要拿出來!”


    有吳嶺作保,李君璞的兵書可以繼續寫下去。但哪怕書名是《陳國公兵法》,間或出現的“章曰”,若皇帝聽聞,隻怕不樂意。


    李君璞乖順道:“下官明白!”


    吳嶺揮手,“去吧!”


    望著李君璞離開的背影,吳嶺不由得想起當年,那時他還年輕,隨侍在先帝身側。


    楊章文武英奇,馮晟鋒銳莫當,兩人性情南轅北轍,竟萬分合得來。同為國家柱石,一內一外為大吳打下偌大江山。


    雖然馮李兩家後輩都隻認與楊胤的私怨,但他們和楊家漸行漸遠,卻是從楊章馮晟晚年開始的。


    恐怕那時,馮晟發現不對勁,卻不願附庸,再掀波瀾。


    沒有告發楊章,代入馮晟的處境能理解。為友不義,為臣不忠,直到釀成今日之慘禍。


    人越老越信冥冥中的天意,因為這一段淵源,李君璞知道大頭的一字長蛇陣。


    數年後教授給段曉棠,兩個不曾親臨戰場的新人,東施效顰擺出一個大斷頭蛇陣。


    自己看出症結,給一群年輕人講古,講楊章早年的威風和他的毒蛇藏信。


    黃河渡口一戰,大孝子楊碩聯合左屯衛的殘餘重騎,想複刻毒蛇藏信。


    反被提前看出,作出應對,結果左屯衛六百重騎,被寧封的“假世子”釣出來坑殺。


    若他們不知道左屯衛大批重騎,不知道毒蛇藏信又會如何?


    被重騎衝擊損兵折將,好一點一戰受挫,壞一點損失難以計量,隻能退回東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