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危泰初:“一粥一飯當思之不易。”何況作為晚輩,他不該對家中餐食指點,吃不慣也隻能少吃甚至不吃。
危弘博歎息一聲,今天來不及找新廚娘,“走,今天我們也去試試長安食肆的成色。”
雖然外食的結果,危泰初也隻吃了幾口,好歹肚子裏有貨,不至於忽然昏倒了。
唯獨危弘博心中疑惑,自家的飯食真的很難吃嗎?
蜜漬鱁鮧可是連前朝皇帝都喜歡的食物,祖上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來食方。
今天是燈會的最後一夜,林婉婉哀歎一聲,“隻有燈,沒有夜市。”趣味少了一半。
長安各街道坊市中有趁著上元節擺攤的,但並沒有形成規模。
零零星星,未有夜市之美。從家裏帶食物出去,感覺都不一樣。
杜若昭過來敲門,“師父,去看燈嗎?”
林婉婉轉頭遙望滿院的戰利品花燈,“算了,今天歇一歇!你們呢?”
其他人看夠了熱鬧,沒多大興趣,唯獨趙瓔珞有意,“我要去,蘭娘一起?”
戚蘭娘擺手拒絕道:“明日要起早去作坊盯著。”
最終隻有趙瓔珞和杜家兄妹三人一塊出去看燈。
趙瓔珞和杜若昭在前頭手挽手,杜家兩兄弟走在後麵。
趙瓔珞:“今晚人比前兩天少了。”
杜若昭:“嗯,燈也少了。”
若怕擁擠,可以今晚出來,但終究少了兩分熱鬧。
杜家人物欲不如林婉婉三人旺盛,多是隻看不買,隻拎兩盞應應景。
杜喬:“喜歡哪盞便帶回家吧。”
趙瓔珞:“帶不走的,好多要猜燈謎。”
杜喬篤定道:“我來猜。”
趙瓔珞將信將疑,“真的?”
杜喬微微闔目,“真的。”
杜若昭:“趙姐姐,我大哥猜燈謎可厲害啦,沒他猜不出來的。”
鑒於杜喬一貫表現出來的學問,趙瓔珞暫且相信。可家裏已經有許多花燈,再買隻是重複。
他們走了許久,看的燈都是司空見慣的。
趙瓔珞忽然看見一座走馬燈,燈麵上少見的百戲圖樣。“桃園結義有劉張,打《詩經》一句。”
劉關張結義,是《三國演義》的私設,若是未曾讀過此書的人,十成十不知道說的是何事。猜個十萬八千裏也不算事。
杜喬沉聲道:“兄弟既翕。”
攤主驚喜道:“郎君猜對了!”將燈摘下來遞給趙瓔珞,他看出來,是這位小娘子想要的。
攤主疑惑道:“幫我出謎麵的書生,打包票說滿長安,找不出幾個人知道,敢問郎君,是如何猜出來的?”
三日來,這盞花燈不知招攬來多少顧客,又勸退多少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杜喬:“多看了兩本閑書。”
《三國演義》的流傳範圍並不廣,主要在南衙將門之中,而這群人哪怕讀過《詩經》,也不會倒背如流。
趙瓔珞拿到心儀的燈,問道:“怎麽猜出來的?”拿著答案都想不通。
杜喬負手道:“這是蜓尾格謎,上下分拆謎底的最後一字,如蜻蜓之尾,再與謎麵扣合。”
趙瓔珞搖頭晃腦,“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出自《詩經.常棣》篇,本就是稱頌兄弟親情。
“桃園結義有劉張,還差一個關羽,是也不是?”
杜喬微微點頭,“趙娘子果真聰慧。”
趙瓔珞不理會裱糊的誇讚,“我算哪門子聰慧!”要真聰慧,就該第一時間猜出來。
杜喬:“人不該妄自菲薄,你有你的長處。”
趙瓔珞:“那你說,我有什麽長處?”
杜喬一時語窒,去掉所有不能說的,幹巴巴擠出一句,“待工作認真?”
趙瓔珞勉強滿意,杜喬算是誇對了地方,自得道:“那是!”
危弘博歎息一聲,今天來不及找新廚娘,“走,今天我們也去試試長安食肆的成色。”
雖然外食的結果,危泰初也隻吃了幾口,好歹肚子裏有貨,不至於忽然昏倒了。
唯獨危弘博心中疑惑,自家的飯食真的很難吃嗎?
蜜漬鱁鮧可是連前朝皇帝都喜歡的食物,祖上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來食方。
今天是燈會的最後一夜,林婉婉哀歎一聲,“隻有燈,沒有夜市。”趣味少了一半。
長安各街道坊市中有趁著上元節擺攤的,但並沒有形成規模。
零零星星,未有夜市之美。從家裏帶食物出去,感覺都不一樣。
杜若昭過來敲門,“師父,去看燈嗎?”
林婉婉轉頭遙望滿院的戰利品花燈,“算了,今天歇一歇!你們呢?”
其他人看夠了熱鬧,沒多大興趣,唯獨趙瓔珞有意,“我要去,蘭娘一起?”
戚蘭娘擺手拒絕道:“明日要起早去作坊盯著。”
最終隻有趙瓔珞和杜家兄妹三人一塊出去看燈。
趙瓔珞和杜若昭在前頭手挽手,杜家兩兄弟走在後麵。
趙瓔珞:“今晚人比前兩天少了。”
杜若昭:“嗯,燈也少了。”
若怕擁擠,可以今晚出來,但終究少了兩分熱鬧。
杜家人物欲不如林婉婉三人旺盛,多是隻看不買,隻拎兩盞應應景。
杜喬:“喜歡哪盞便帶回家吧。”
趙瓔珞:“帶不走的,好多要猜燈謎。”
杜喬篤定道:“我來猜。”
趙瓔珞將信將疑,“真的?”
杜喬微微闔目,“真的。”
杜若昭:“趙姐姐,我大哥猜燈謎可厲害啦,沒他猜不出來的。”
鑒於杜喬一貫表現出來的學問,趙瓔珞暫且相信。可家裏已經有許多花燈,再買隻是重複。
他們走了許久,看的燈都是司空見慣的。
趙瓔珞忽然看見一座走馬燈,燈麵上少見的百戲圖樣。“桃園結義有劉張,打《詩經》一句。”
劉關張結義,是《三國演義》的私設,若是未曾讀過此書的人,十成十不知道說的是何事。猜個十萬八千裏也不算事。
杜喬沉聲道:“兄弟既翕。”
攤主驚喜道:“郎君猜對了!”將燈摘下來遞給趙瓔珞,他看出來,是這位小娘子想要的。
攤主疑惑道:“幫我出謎麵的書生,打包票說滿長安,找不出幾個人知道,敢問郎君,是如何猜出來的?”
三日來,這盞花燈不知招攬來多少顧客,又勸退多少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杜喬:“多看了兩本閑書。”
《三國演義》的流傳範圍並不廣,主要在南衙將門之中,而這群人哪怕讀過《詩經》,也不會倒背如流。
趙瓔珞拿到心儀的燈,問道:“怎麽猜出來的?”拿著答案都想不通。
杜喬負手道:“這是蜓尾格謎,上下分拆謎底的最後一字,如蜻蜓之尾,再與謎麵扣合。”
趙瓔珞搖頭晃腦,“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出自《詩經.常棣》篇,本就是稱頌兄弟親情。
“桃園結義有劉張,還差一個關羽,是也不是?”
杜喬微微點頭,“趙娘子果真聰慧。”
趙瓔珞不理會裱糊的誇讚,“我算哪門子聰慧!”要真聰慧,就該第一時間猜出來。
杜喬:“人不該妄自菲薄,你有你的長處。”
趙瓔珞:“那你說,我有什麽長處?”
杜喬一時語窒,去掉所有不能說的,幹巴巴擠出一句,“待工作認真?”
趙瓔珞勉強滿意,杜喬算是誇對了地方,自得道:“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