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力直接平亂不可能,但有效消耗亂軍的實力一定做得到。隻是吳越和薛曲行穩健之策,緩緩圖之。


    如果兩衛兵鋒不管不顧往前打,亂雖平但不思安撫治理的話,不出一二年,飽經憂患的絳郡等地,又要重燃戰火。


    緩一步,是為了好好穩固汾陰文城兩地。


    白雋:“吳七並不好行險,他若真繃不住,河間王會不管?”


    白雋深知吳嶺的為人,強硬倔強絕不叫苦,不知道吳越從哪無師自通學來叫苦叫累的本事。


    河間王府為了把控軍權,主動避嫌不涉政務,不願意不是做不到。


    吳越若真是危急萬分,吳嶺能眼睜睜看他敗軍而還?皇帝能接受一個打敗仗的外甥,換在吳嶺身上還不嘔死。能不在朝中軟硬皆施給他撥糧撥人?


    三郡情形確實糟糕,但不到吳越叫嚷得那般苦。這對父子隔空施為,倒立了一塊謹守為臣本分的牌坊。


    白旻略有微詞,“吳七還不愛行險?”


    每每遇事,那不顧一切全莽上去的瘋勁,誰能不怕!


    白湛想起段曉棠曾提過,吳越是苟中聖手。雖然不知道“苟”是何意,但結合語境和表情來看,大約與惜身類似。


    幾日後文城行營的奏折再度進京,終於有了當事人的回應。


    林婉婉仔細鑽研杜喬抄出來幾段原文,“肯定不是曉棠寫的。”


    不說有沒有文化,張口為國為民,閉嘴利益的語句,絕不可能從段曉棠嘴裏說出來。


    杜喬:“行營內部達成一致。”兩帥兩將的奏折內容都相互呼應。


    祝明月:“有沒有其他消息?”


    杜喬:“世子連續彈劾十幾位官員,楊開宇首當其衝,都是曾指責殺俘一事。”


    時至今日,針對殺俘一事吳越隻上過兩封奏折,表現堪稱謹慎而克製。


    但第一次彈劾,一次性彈劾十幾人,活死人詐屍,這瘋勁誰見誰不怕!


    有楊守禮“珠玉在前”,他殺千八百俘虜算什麽事,眾所周知俘虜不算人。


    之前怎麽不見你們這麽積極,難道欺負他平時脾氣好?


    這架勢不光外人看了頭暈目眩,皇帝也被驚住了。


    吳嶺當朝隻說了一句,“這個不孝子性情溫吞,到底是年輕人。”也是有脾氣的。


    年輕氣盛四個字,能解釋一切。


    吳越親自參了十幾人,隨之而來長安部分官員跟風上奏。若說其中沒有吳嶺推手不可能。


    大吳朝堂不是一個講道理明是非的地方,吳越有功,吳嶺親自出來給兒子站台,皇帝當然要有所表示。


    祝明月:“怎麽處置?”


    杜喬:“貶斥數位官員,責令吏部三日內擇選官員送去行營聽命。”皇帝絕不會給吳越任命地方官吏的權力。


    趙瓔珞冷哼一聲,“這不都是你們幹的好事!”


    杜喬解釋道:“我就一管文書的。”選官的肥差怎麽可能輪到他。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不要把他捎上。


    杜喬建議道:“推遲一兩日啟程,吏部候官的隊伍有朝廷派遣的軍士護衛,安全性有保證。”


    林婉婉聽得眼皮直跳,“長林,你不知道我們和吏部什麽關係麽!”


    吏部先敗一局,段曉棠算始作俑者之一。要是跟著吏部的隊伍出發,半道上不被下絆子才怪。


    杜喬解釋道:“吏部這時候想的是如何與世子、兩衛修複關係。”


    不算吃裏扒外,人之常情而已。


    祝明月的車隊跟在後頭,蹭一蹭安全牌,又非是要入駐隊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