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光聲音依舊和緩,“誰在你跟前說過怪話?”猜是兒子身邊的親隨,故而先前將人全遣出去。


    楊守禮這段時間怎麽可能沒想過,他和吳越井水不犯河水,走的不是一條通天道。除了稀薄的血緣、前後去平定同一場民亂外再無交集。


    單純的嫉恨不足夠,總得將製造這個念頭的“罪魁禍首”找出來,將責任推出去。


    楊守禮知道關鍵時刻真正能為自己考慮的隻有公主母親,眼睛微微發亮,“先前行獵時,樂安郡王提了一句,此戰若勝往後皇親國戚第一人非吳七莫屬。”


    作為皇帝跟前從小到大的紅人,楊守禮自然不甘心往日排不上號的吳越遮到自己跟前去。


    吳華光這會子氣得肝疼,吳巡有沒有說過這句酸話,肯定有。但他有沒有攛掇楊守禮和吳越對立的念頭,可能有可能沒有。


    吳巡恐怕都沒想到,楊守禮會跳腳授意彈劾吳越,明明自己屁股底下更不幹淨。


    吳華光和兩個堂弟都沒有深入接觸過,但結合過往事跡,也知吳越更為靠譜。


    為何南衙將官更心向趕鴨子上架以內向懦弱示人的吳越,除了吳嶺的關係,也因為吳巡雖有些勇力,但性情天賦實在扶不起來。吳越武藝兵法欠缺但腦子清醒,在糜爛的皇室中脫穎而出。


    知子莫若母,吳華光早知兒子麵甜嘴甜,金玉其外。他被皇帝寵壞了,被楊家和那些溜須拍馬的人捧壞了。


    明知種種不堪,吳華光依舊下不了狠手管教掰正,因為他有皇帝做靠山,皇帝喜歡他這副模樣。


    正如仆婢們常在耳邊說的,“三郎是公主的血脈、皇帝的外甥,千年閥閱弘農楊氏的子嗣,身份高貴,他讓人受委屈都是那人的福分。”


    “三郎還小呢!”


    ……


    種種言論,方鑄就今日之惡果。


    吳華光一恨自己做不得嚴母,二恨當年擇駙馬時隻看皮囊和門第,未曾深究品行,方才生下這麽個討債鬼。


    眼一閉,聲音有些沉重,“三郎,陪母親回洛陽小住一段時日吧!”積弊難改,還是選擇了放任。


    洛陽同樣富貴,卻比長安的波雲詭譎多一份閑適。有皇帝、長公主、弘農楊氏三塊護身符,闖不出大禍來。


    今上在時疼寵外甥,新帝繼位也要給姑母一絲薄麵。再往下,吳華光也管不了了。


    楊守禮同樣願意回洛陽,少了條條框框更自在。還能把在長安的灰頭土臉當做不存在丟到一邊去。


    楊守禮忽的站起來,神情恍如稚子般純粹,真情流露道:“母親,三郎也想家了!等回洛陽,兒子給母親獵貂做衣裳,也給舅舅做一件。”


    這邊廂母子“其樂融融”,那邊廂姑侄會麵就顯得氣氛冷淡。


    陸德業的妻子,杜和兒娘家的六姑母杜玉儀親自求上門,陪同的還有幾個本家的嬸娘嫂子,要單她一人未必進得了河間王府大門。


    杜玉儀手絹抹著不知真假的眼淚,向不知親疏的侄女哭訴道:“必然是有小人進讒言,方才讓世子誤會了你姑父。和兒,姑母自小最疼你,能不能同世子求個情,饒了你姑父。”


    嬸娘幫腔道:“親戚顯貴,你在王府才有臉麵。”


    是不是最疼愛的侄女暫且不表,杜和兒也曾聽過六姑父的“風雅”,這會才知靠的是賣官得來的,祖上早成破落戶。心底嗤笑一聲,她和堂妹一入王府一入宮門深似海,那時候這群顯貴的親戚在何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