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教造反的曆史由來已久,沒說因為此事牽連佛教。


    李開德:“求神拜佛,認準大慈恩寺這樣的大寺即可。”


    王翠翠嘟囔道:“那香油錢多貴啊!”


    李開德另說起一事,“過兩日將軍請客。”


    李四海:“用不用準備什麽?”


    李開德:“空著手空著肚子去就行。”


    李四海:“哪有這樣上門的。”


    李開德:“將軍早說好不收禮,她家飯食好,我們也去開開眼界。”


    段曉棠原隻想把新搬來的三家人請到一處,算遲來的歡迎宴。


    後來一想,幹脆齊聚左廂軍將官,一塊完事。


    若是以前,段曉棠寧肯花錢去酒樓包場,但這樣的做法,在長安顯得太沒有人情味,隻能請到家裏。


    吃完飯,家裏人收拾桌子,李家父子倆站屋簷底下說話。


    李開德:“爹,我打算過段時間,把幾個小的送去讀書。”


    李四海倒吸一口涼氣,“那得不少錢!”


    難怪說讓把年紀小的都帶來呢。


    別看李開德當官了,但一家子生計都在他身上,經濟並不寬裕。


    李開德:“先學認字,花不了幾個錢。”


    李四海:“但往後花錢海了去,你不是認字嗎,回來教他們便是。”


    李開德:“營裏還有一堆事呢。”


    真實原因是,隻看段曉棠的字接連被王爺和宰相嫌棄,就知道野路子不是一般人能走的。


    堂皇大道,花錢才能走。


    李開德那手字,也就在鄉野之間才不被人嫌棄。


    李四海:“要不你抽空先教他們學幾個字,實在學不會的木魚腦袋,犯不著浪費束脩。”


    作為親爹/親爺爺,以及李家的大家長,這個主李四海還是能做的,哪怕看起來,沒那麽慈愛。


    但這是最合乎李家利益的做法。


    李開德:“也行。”


    李四海:“二兒,怎麽忽然想到讓小的讀書?”


    他在街坊鄰裏間走動,哪怕長安本地人,也不是家家都送子弟讀書的。


    李開德小時候從來沒對書本表現出一絲一毫興趣。


    李開德直言道:“住後頭的尹中侯,我和他一塊入營,都是旅帥。但他開過蒙能讀會寫,將軍便更倚重他,如今是同期裏官階最高的。”


    “我就想,讀過書的人,有更多機會。”


    李開德說的是尹金明,沒有不服的意思。他能走到今日,能力有目共睹。


    隻是這個開頭,實在有些宿命的感覺。


    一步快,便是處處快。


    李開德那時候見識少,以為開過蒙會讀書已是了不得,後來才知道,尹金明的水平隻配給孫安豐等人提鞋。


    而孫安豐作為右武衛難得的文化人,麵對殷博瀚,連翻身都難。


    這就是差距。


    李四海情知這是家族延續的大事,若李開德立得住,一代傳一代,三代以後,武功李東村的老李家就能改換門第。


    李四海咂吧嘴,“二兒,你先回屋歇著,我再尋思尋思。”


    李開德:“嗯。”


    李四海看著院中瘋玩的半大孩子,愁得不知所以,這裏頭能有幾個苗子?


    如果全是木魚腦袋,要不略認識幾個字,讓李開德帶去投軍算了。


    但戰場無常,實在算不得一條好出路。


    李開德從軍是沒辦法,兵役攤到頭上了。


    李開德回到房間,劉蘭芳沉默地幫他整理鋪蓋,最小的孩子早已不記得他,一頓飯的時間,還不夠父子倆熟悉起來。


    李開德捏著小兒子的臉蛋說道:“我是你爹。”


    小兒子眼裏蓄著一包眼淚,巴巴望著劉蘭芳,要哭不哭的可憐模樣。


    劉蘭芳連忙將無良爹的手拍開,“快一年沒見你,哪還認得!”平白嚇著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