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春一看就是長安富貴窩滋養出來公子哥,和並州的粗莽氣質截然不同。


    狄正青將梁景春請進家裏。


    梁景春一路打量,狄家隻是並州中等人家。


    麵上做足乖巧模樣,問道:“家中還有哪些人?”


    狄正青不冷不淡問道:“你不打聽我的情況,就一廂情願認定關係麽?”


    梁景春打哈哈道:“你和舅舅長得有七八分像,不會錯!”


    狄正青遲疑道:“你還有個舅舅?”


    梁景春:“和我母親一母同胞,不過年紀差得有點大,如今也在南衙任職。”


    狄正青:“年歲、官職如何?”


    梁景春以為狄正青勢利,還是老實答道:“而立之年,定遠將軍。”


    狄正青歎道:“年輕有為!”


    記掛的卻是另一件事,“他可有為你外祖母請封誥命?”


    梁景春呐呐道:“還沒來得及。”正攢勁要搞個大的。


    “要不你寫信提一提。”


    那時候梁景春還不知曉長安的風波,否則非扇自己一巴掌。


    狄正青卻表現沉默,時下風氣他盡知,若狄秋柳身有誥命,兩邊走動起來方便,否則隻會讓人難做。


    反正梁景春借著這樁認親,順利打入並州大營內部,搭建起兩邊溝通的橋梁。


    周圍人隻羨慕狄正青的好運氣,甥孫二十出頭抵得上他半輩子奮鬥,長安還有一個當將軍的親外甥。


    所以說啊,寧為大家妾,不為小家媳。


    子孫後代的起點,比尋常人高多了。


    狄秋柳若不遠嫁長安,她的兒孫隻能在並州苦熬,說不定何時折在突厥人刀下。


    哪像如今,風風光光地在長安做將軍、校尉、誥命。


    白智宸將人名和官職一對照,恍然大悟道:“這不是當初在文城殺俘的右武衛將軍嗎!”


    那麽多俘虜,他寧肯殺了,都不給並州大營。


    那時若讓狄正青出麵認親,是不是就能撈點回來!


    悔之晚矣!


    如此行事,讓人不得不憂心武俊江的品性。


    哪怕梁景春再三拍胸脯保證武俊江是個好舅舅都沒用。


    好親戚和好人不一定對應。


    白智宸私下同狄正青交代,“你這外甥背景不簡單。”


    並州大營出塞作戰,也不是白蓮花一朵。


    但武俊江殺俘一事鬧到明麵上,朝中彈劾連連,也不耽擱回朝升官更進一步。


    可見靠山非常硬。


    那次平定三州民亂的,就是如今鎮著並州的大佛——吳嶺的親兒子。


    梁景春見推脫不過,硬著頭皮,大義凜然道:“馮家兄友弟恭,是長安教子界的典範。”


    王元亮不禁失笑道:“馮四是典範?”


    言語幾分戲謔,顯然對梁景春的說法不以為然。


    梁景春一本正經解釋,“馮家是典範。”


    “馮將軍從不吃外頭的虧,但對家人容忍度頗高。”


    點到為止。


    總不能說馮睿達在外頭是瘋狗,在家裏是被任搓任揉的萌犬吧!


    不要排麵了麽!


    屋內眾人聽著梁景春的話,總覺得怪怪的,卻又說不上哪裏奇怪。


    白智宸問道:“王三十五,到底怎麽回事?”


    王元亮輕描淡寫道:“無非就是馮四範渾,家裏不會慣著他。”


    “要麽打個半死,要麽扔去牢裏管教。”


    眾所周知,馮睿達爹早沒了,能管教他的,隻有長兄。


    大概率就是這次來的兵部主事。


    對親弟弟都不留情,遑論仇家了。


    梁景春描補道:“骨肉兄弟之間,資助錢帛,匡扶言行都是應該的。”


    王元亮卻不買賬,“我若不知底細,還真讓你哄過去了。”


    梁景春一本正經道:“王鎮將,馮將軍是我上司,若背後看他笑話傳出去,還要不要在左武衛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