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著身後的藥櫃道:“大生意,幾個月的藥都賣沒了,老夫還得去尋藥材商補貨呢!”


    殊不知,莊旭也在吐槽,“那麽大個醫館,連個藥罐子都沒有。”還要他現去買。


    濟世堂當然有藥罐子,但不可能一氣供應幾十個。


    莊旭提醒道:“自個的藥看緊了,別吃錯了。”


    林金輝:“長史,不會吃錯的,藥包上都有名字。”


    防的不是錯吃,而是不吃。


    這又不是零食,見人都想嚐嚐鹹淡。


    反正他是不怎麽想吃的,又不是會要了性命的大病。


    右武衛營地裏,一群人蹲在一處,旁邊支著一口右武衛的靈魂大鐵鍋。


    鐵鍋裏燒著熱水,段曉棠握著一個葫蘆瓢,慢慢往黃泥裏加水。


    周水生估量著,連忙喊道:“將軍,差不多了!”


    段曉棠一扭頭,看著水、泥比確實差不多。


    吩咐道:“和泥。”


    幾個軍士連忙動作起來。


    段曉棠:“泥和得差不多,就把石炭渣倒進去。”


    “五五、四六、三七、二八、一九都試試。圓球、餅形、空心也都捏一捏,看哪個規格最好用。”


    周水生顧慮著待會要去做飯,這會就沒有上手。問道:“將軍,這煤球能拿來燒飯嗎?”


    段曉棠應道:“當然可以。”


    周水生緩緩點頭,將這事記在心裏。


    別看燒火的工作不起眼,但裏頭的學問大著呢。


    有的人能用一根柴火煮一頓飯食,有的將灶孔填滿了,那火呀,就是生不起來。


    如果燃料變了,燒火的方式也要隨之調整。


    他也是來了並州才曉得這邊不僅天氣更冷,供給也更低。


    外頭打柴不易,若靠本地劃撥,右武衛大部分時候都得是冷鍋冷灶。


    好在右武衛自力更生慣了。


    範成明從左武衛歸來,帶回了他們的先進經驗。


    左武衛自從石炭渣拉回來就開始實驗,進度比他們快一天多。


    範成明指點道:“炭少燒不起來,泥少不成型。二八和三七是最好的。”


    聽人勸吃飽飯。


    段曉棠立刻道:“就照這個比例來。”


    再問道:“形狀方麵,你哥有建議嗎?”


    範成明立馬露出原型,“那沒有。”


    段曉棠手支著下巴,照理說應該是蜂窩煤最好,但在現有條件下,怎麽做出來呢?


    算了,先把能用的搞出來再說。


    細節優化,留待日後。


    這邊廂泥巴和得歡樂,那邊廂一群人從醫館離開後直奔原先的府衙,現在並州的臨時王府。


    右武衛需要休整和清點,但總有幾個“苦命”的將官要出來幹活。


    孫安豐和唐高卓就是被特意選中的幸運兒。


    大軍開拔我隨行,大軍休整我幹活。


    加上一直沒離開過的薛留和相娑羅,就組成現如今的府衙右武衛四人組。


    薛、相兩位主要是因為佛道背景,能在吳嶺身後事上搭把手,兼之幹點護衛的活。


    吳嶺猝然離世,吳越倉促接班,導致並州南衙勢力大洗牌。


    吳越有自己的小班底,吳嶺有一整套王府屬官係統。


    雙方需要在短期內迅速磨合,好在吳越的班底是吳嶺組的,本就是一套人馬。


    存在著天然的默契與聯係,使得過渡期的動蕩得以減緩。


    呂元正和範成明等人這時候不會跳出來急不可耐的搶班奪權。


    穩住大局是第一位的。


    繼承人的唯一性優勢,就在這時候體現了。


    所有人都隻有兩個選擇,要麽走,要麽留,沒有第三條路。


    扔幾條小雜魚過來幹活,表明一下態度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