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考察(已修改)
家有卷軸通古今,我養成了未來首輔 作者:漁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錦是被一個電話打斷的。
看到一串陌生號碼,蘇錦習慣地掛斷,等響起第二遍時才接通。
對麵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我是楊時。”
“我不認識叫楊時的人,你打錯電話了。”
蘇錦等著對麵掛電話,可對麵卻沉默下來。
蘇錦很好脾氣,主動掛斷。
手機第三次響起,她剛想掛斷,就看到來電提醒是趙瑤。
接通後,對麵傳來趙瑤的調侃:“行啊你,竟然連楊老的電話都敢掛,你知道多少人做夢都想跟楊老通電話嗎?”
楊老……
楊老!
蘇錦猛地反應過來,以前她在某家講壇上看過楊老講課,當時的名字好像就是叫楊時。
蘇錦:“如果我說我不知道楊老的名字,他會不會信?”
對麵傳來趙瑤幸災樂禍的聲音:“我開的免提,楊老聽到了。”
蘇錦立刻道:“楊老好!”
對麵傳來一陣歡快的笑聲,隨即是楊老頗為不滿地嘀咕:“怎麽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
李老調侃道:“你又不是明星,誰能一聽聲音就知道是你。”
“剛剛要是老李你打電話,她也會掛斷。”
楊老很不服氣。
李老:“行了,說正事,蘇錦你要是有空就來一趟老杜的古董店,我們三個老家夥最近發現了不少東西,你也來聽聽。”
蘇錦當即答應下來,把沒看完的那本書往書包裏一塞,打車去了古董店。
推開門,趙瑤迎上來,帶她到貴賓區。
除了正在泡茶的杜老外,李老和楊老坐在一旁。
蘇錦給三位大佬問好後,被杜老安排坐在他身旁,還給蘇錦端了杯茶。
三位大佬聊著他們剛看完的書裏的內容。
李老道:“五千年前的大越竟然也有科舉,這實在超乎我的認知。”
“我那本書的文化習俗與明朝的記載很相似,還有宗族文化,甚至後世的一些學說思想也都有體現。”
杜老道:“咱們手上的野史記載的就是大越文脈昌盛,隻是我們不知道昌盛到能與明朝相提並論。”
“如果真像書裏記載那般,為何後麵的朝代又沒了科舉,習俗文化也有所改變?”
楊老持懷疑態度。
他得到的書裏記載的東西讓他恍惚,他實在不敢相信五千年前的曆史能如此璀璨。
“可紙張的工藝確實是野史記載的工藝,早就失傳,現代工藝無法複製,這也是我們判定書籍是越朝的緣由。”
李老沉吟著道。
楊老瞥了眼蘇錦:“不一定是現代仿造,也許是造紙工藝還未失傳時有人仿造的。”
李老和杜老皆是臉色一變。
五千年的曆史長河裏,誰也說不準這項技術究竟是什麽時候遺失的。
如果傳到明朝,有人用特定方法製作出紙張,再按照當時的各種風土人情和製度編造了大越的曆史,一切就說得通了。
“這些書就是大越的!”
蘇錦很肯定。
這些都是沈逾白特意買來給她的,怎麽可能是明朝仿造?
楊老率先反駁:“那些書籍太新,紙張好似沒經過歲月的流逝,怎麽看也不像有五千年曆史。”
“就算是明朝傳下來,紙張也該泛黃發黴了,可那些紙張太新,也許仿造的人還在明朝之後。”
李老猜想。
這簡直太符合楊老心中所想。
蘇錦根本無法向他們證明書籍的真實性,隻能一杯接著一杯喝茶,很快將一壺茶喝完。
杜老洗壺,重新泡了一壺新茶,李老和楊老已經統一觀念:書籍和雲水紙是後續仿造的。
蘇錦想反駁,卻始終找不到證據,最後隻得道:“按照三位老師所說,老師們手裏的野史也可能是後人杜撰,這就從根上否決了大越的存在。”
李老和杜老都凝重起來。
他們研究的一切依據都是野史,一旦懷疑野史真實性,之前的一切研究全部作廢。
“你手上那個卷軸在專業檢測公司檢測過,確實有五千年曆史,足以說明大越已經掌握造紙技術,也間接驗證了野史。”
蘇錦心沉下來。
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將越史研究往前推進,最終還是回歸到卷軸本身。
趙瑤更關心另外一件事:“以後大越的古董都不值錢了嗎?”
李老笑道:“古董界年代久遠的仿品照樣值錢,那些手藝現在都失傳了,想做出和野史記載一樣的古董,至少也是清朝製作,絕對有很多收藏家購買。”
“別聽他的,大越製式的物件有多少我都要!”楊老激動道。
李老不高興了;“越朝製式的物品就是我等研究越朝的參考,你一個人獨吞,是想獨自研究?”
那些物件跟野史記載的製式完全一樣,這就夠了。
趙瑤高興地戳了戳蘇錦:“你還能靠這個賺錢,不用擔心。”
當然,她也能跟在蘇錦身後喝湯。
上回拍賣那些書,她抽了幾百萬的傭金,比她以前一年賺的還多。
對於趙瑤來說,蘇錦現在就是她的財神爺。
蘇錦深深歎口氣:“可是越史的研究又停滯了。”
她還要在半年內讓越史研究有大突破呢,結果又變成要先修複卷軸。
回到宿舍時,已經到了吃完飯的點。
晚飯除了她買的飯菜外,還有一袋子蘋果。
隨著這些物品一同傳送過去的還有一張字條:“李老和楊老覺得你買的那些書籍太新了,懷疑真實性。”
單單從文字就能看出蘇錦的失落。
沈逾白思索片刻後安慰她:“將越史係保住了,蘇姑娘可安心讀書。”
蘇錦眉目舒展。
如何沒有這些書,那些大家她根本不會認識,更別提去研討會給她撐腰。
如果沒有他們,蔡文博必定沒那麽容易妥協。
“隻用將卷軸修複,越朝的真實性你們便能看見。”
沈逾白安慰的字條再次出現。
“顏料不好找吧?”
“逾白必當竭盡全力。”
蘇錦安心不少,知道這事急不來,轉而催促沈逾白吃水果。
當看到沈逾白驚訝於蘋果的甘甜時,蘇錦心情大好。
整個下午,沈家除了院子裏的豬叫雞叫外就沒什麽聲響。
沈逾白讀書的空隙,三房的女人已經把家裏的雞鴨分完了,連雞蛋都分了個清楚。
反倒是家裏兩頭豬沒法分。
羅氏提議一房喂十天,年底賣了分錢,得到兩房的一致讚同。
沈秀蓮從主屋出來,當著王氏和羅氏的麵喊江氏:“大嫂,我有事找你。”
看到一串陌生號碼,蘇錦習慣地掛斷,等響起第二遍時才接通。
對麵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我是楊時。”
“我不認識叫楊時的人,你打錯電話了。”
蘇錦等著對麵掛電話,可對麵卻沉默下來。
蘇錦很好脾氣,主動掛斷。
手機第三次響起,她剛想掛斷,就看到來電提醒是趙瑤。
接通後,對麵傳來趙瑤的調侃:“行啊你,竟然連楊老的電話都敢掛,你知道多少人做夢都想跟楊老通電話嗎?”
楊老……
楊老!
蘇錦猛地反應過來,以前她在某家講壇上看過楊老講課,當時的名字好像就是叫楊時。
蘇錦:“如果我說我不知道楊老的名字,他會不會信?”
對麵傳來趙瑤幸災樂禍的聲音:“我開的免提,楊老聽到了。”
蘇錦立刻道:“楊老好!”
對麵傳來一陣歡快的笑聲,隨即是楊老頗為不滿地嘀咕:“怎麽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
李老調侃道:“你又不是明星,誰能一聽聲音就知道是你。”
“剛剛要是老李你打電話,她也會掛斷。”
楊老很不服氣。
李老:“行了,說正事,蘇錦你要是有空就來一趟老杜的古董店,我們三個老家夥最近發現了不少東西,你也來聽聽。”
蘇錦當即答應下來,把沒看完的那本書往書包裏一塞,打車去了古董店。
推開門,趙瑤迎上來,帶她到貴賓區。
除了正在泡茶的杜老外,李老和楊老坐在一旁。
蘇錦給三位大佬問好後,被杜老安排坐在他身旁,還給蘇錦端了杯茶。
三位大佬聊著他們剛看完的書裏的內容。
李老道:“五千年前的大越竟然也有科舉,這實在超乎我的認知。”
“我那本書的文化習俗與明朝的記載很相似,還有宗族文化,甚至後世的一些學說思想也都有體現。”
杜老道:“咱們手上的野史記載的就是大越文脈昌盛,隻是我們不知道昌盛到能與明朝相提並論。”
“如果真像書裏記載那般,為何後麵的朝代又沒了科舉,習俗文化也有所改變?”
楊老持懷疑態度。
他得到的書裏記載的東西讓他恍惚,他實在不敢相信五千年前的曆史能如此璀璨。
“可紙張的工藝確實是野史記載的工藝,早就失傳,現代工藝無法複製,這也是我們判定書籍是越朝的緣由。”
李老沉吟著道。
楊老瞥了眼蘇錦:“不一定是現代仿造,也許是造紙工藝還未失傳時有人仿造的。”
李老和杜老皆是臉色一變。
五千年的曆史長河裏,誰也說不準這項技術究竟是什麽時候遺失的。
如果傳到明朝,有人用特定方法製作出紙張,再按照當時的各種風土人情和製度編造了大越的曆史,一切就說得通了。
“這些書就是大越的!”
蘇錦很肯定。
這些都是沈逾白特意買來給她的,怎麽可能是明朝仿造?
楊老率先反駁:“那些書籍太新,紙張好似沒經過歲月的流逝,怎麽看也不像有五千年曆史。”
“就算是明朝傳下來,紙張也該泛黃發黴了,可那些紙張太新,也許仿造的人還在明朝之後。”
李老猜想。
這簡直太符合楊老心中所想。
蘇錦根本無法向他們證明書籍的真實性,隻能一杯接著一杯喝茶,很快將一壺茶喝完。
杜老洗壺,重新泡了一壺新茶,李老和楊老已經統一觀念:書籍和雲水紙是後續仿造的。
蘇錦想反駁,卻始終找不到證據,最後隻得道:“按照三位老師所說,老師們手裏的野史也可能是後人杜撰,這就從根上否決了大越的存在。”
李老和杜老都凝重起來。
他們研究的一切依據都是野史,一旦懷疑野史真實性,之前的一切研究全部作廢。
“你手上那個卷軸在專業檢測公司檢測過,確實有五千年曆史,足以說明大越已經掌握造紙技術,也間接驗證了野史。”
蘇錦心沉下來。
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將越史研究往前推進,最終還是回歸到卷軸本身。
趙瑤更關心另外一件事:“以後大越的古董都不值錢了嗎?”
李老笑道:“古董界年代久遠的仿品照樣值錢,那些手藝現在都失傳了,想做出和野史記載一樣的古董,至少也是清朝製作,絕對有很多收藏家購買。”
“別聽他的,大越製式的物件有多少我都要!”楊老激動道。
李老不高興了;“越朝製式的物品就是我等研究越朝的參考,你一個人獨吞,是想獨自研究?”
那些物件跟野史記載的製式完全一樣,這就夠了。
趙瑤高興地戳了戳蘇錦:“你還能靠這個賺錢,不用擔心。”
當然,她也能跟在蘇錦身後喝湯。
上回拍賣那些書,她抽了幾百萬的傭金,比她以前一年賺的還多。
對於趙瑤來說,蘇錦現在就是她的財神爺。
蘇錦深深歎口氣:“可是越史的研究又停滯了。”
她還要在半年內讓越史研究有大突破呢,結果又變成要先修複卷軸。
回到宿舍時,已經到了吃完飯的點。
晚飯除了她買的飯菜外,還有一袋子蘋果。
隨著這些物品一同傳送過去的還有一張字條:“李老和楊老覺得你買的那些書籍太新了,懷疑真實性。”
單單從文字就能看出蘇錦的失落。
沈逾白思索片刻後安慰她:“將越史係保住了,蘇姑娘可安心讀書。”
蘇錦眉目舒展。
如何沒有這些書,那些大家她根本不會認識,更別提去研討會給她撐腰。
如果沒有他們,蔡文博必定沒那麽容易妥協。
“隻用將卷軸修複,越朝的真實性你們便能看見。”
沈逾白安慰的字條再次出現。
“顏料不好找吧?”
“逾白必當竭盡全力。”
蘇錦安心不少,知道這事急不來,轉而催促沈逾白吃水果。
當看到沈逾白驚訝於蘋果的甘甜時,蘇錦心情大好。
整個下午,沈家除了院子裏的豬叫雞叫外就沒什麽聲響。
沈逾白讀書的空隙,三房的女人已經把家裏的雞鴨分完了,連雞蛋都分了個清楚。
反倒是家裏兩頭豬沒法分。
羅氏提議一房喂十天,年底賣了分錢,得到兩房的一致讚同。
沈秀蓮從主屋出來,當著王氏和羅氏的麵喊江氏:“大嫂,我有事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