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拜貼
重生休渣夫,這窩囊後娘我不當了! 作者:白頭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雲沒有理會他,反而哭的癱坐在地上:
“爹,女兒原本還想好好修一修江家祠堂,讓您在江家列祖列宗麵前說的上話,在底下保佑您投個好胎,可如今您死的不明不白……”
江雲拉長了聲音佯裝說不下去,哭的不能自已。
七叔公的眼睛卻瞬間亮了起來。
如今江家輩分最高的就是他了,族裏大事小情都是他在處理,若是能重修祠堂……
且不說裏麵能撈到多少油水,單單說立碑時添上一筆他的名字,那可就是名垂千古的大事啊!
七叔公冷下臉看著她:
“住口!你這毒婦沒把你浸豬籠都是好的!來人,把他們送到官府去!”
江家族人顯然也聽懂了江雲的意思,一個個都江矛頭對準了江大夫妻倆。
不管江大嫂怎麽掙紮咒罵還是將準備捆綁江雲的繩子把兩人捆了起來。
江大的幾個孩子嚇得紛紛躲在人群後生怕連累了自己,竟沒一人求情,當真是冷血至極。
江大嫂卻放心不下他們,意識到自己又敗給了江雲的她徹底慌了手腳,不停掙紮求饒:
“江雲,我錯了!我再不敢找你麻煩了,求你放過我好不好?”
見江雲不為所動她掙紮著朝江雲跪下來:
“江雲!我可是你大嫂!你看看你這幾個侄子侄女,你忍心他們沒了爹娘嗎?”
江雲聽了心中冷笑,侄子侄女?不知道的還以為多小的侄子侄女。
她那大侄子比自己小不了幾歲,早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此刻正比誰都躲的遠縮著脖子當鵪鶉呢。
即便是最小的侄女也早已嫁了人,這次跟過來還帶上了自己的夫家原想分一杯羹的。
沒想到竟看了自己爹娘的笑話,此刻臉色別提有多好看,卻還得小心哄著自己的新婚夫婿。
江雲深知冤冤相報何時了,她不至於喪心病狂到連自己的子侄都不放過,卻也不能給自己樹敵。
因此她哭著哭著就“暈了”過去。
為了“名垂青史”,七叔公一咬牙讓人帶上這夫妻倆連同“證物”——江父的屍身一同去了衙門。
暗地裏江雲早就派人前去打點,雖說先前跟那縣令有些不愉快,但送上門的銀子不要白不要,縣令很爽快就把江家夫妻倆下了大獄。
不出意外,這倆人就將在牢裏度過餘生了。
至於江父,屍身折騰到縣衙,又被仵作開膛破肚查驗一番,徹底沒了安寧。
江雲爽快的兌現諾言,出錢給江家建祠堂。
不過是花幾個銀子,卻能買斷整個江家族人的人心,贏回自己的名聲,江雲覺得自己還是賺了。
當然,江父她還是風光大葬了。
那份父女之情,徹底消散了。
江雲卻並不覺得遺憾,因為她有了更好的家人。
處理好江家村的一切,一個不速之客找上了麵館。
來人一身素白紗衣,頭戴鬥笠,與這破財的小院極不相稱。
江雲好整以暇坐在自己房中的書案之後,見她到來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隨侍的小丫頭將她頭上的鬥笠去掉,儼然是當初被江雲悄悄送走的楊桂花。
不過數日不見,曾經的市井婦人竟搖身一變,成了富貴的大小姐。
楊桂花輕輕揮了揮手,身旁的小丫頭便識趣的退了下去。
白露隻養了幾日便回到了江雲身邊,此時見那丫頭出去,眸光一轉跟上去親昵的領著人喝茶去了。
房門被關上,屋子裏隻剩下楊桂花和江雲兩人。
楊桂花理了理衣衫,朝著江雲施施然拜了下去:
“奴婢楊桂花,見過主子。”
江雲起身上前將人扶起:
“當初那賣身契不過是權宜之計,你如今恢複身份,那身契做不得真。”
楊桂花順從的起身,聽江雲這麽說竟鬆了口氣,她看向江雲鄭重道:
“無論如何,是你將我從那泥潭裏拽出來。我如今的身份若是為人婢女於家族有礙,亦是身不由己。但你於我的這份大恩,我還是要報的。”
江雲心道自己果然又賭贏了一把。
若是自己真拿當初的賣身契做要挾,怕才是真正得罪了董家的人。
沒錯,楊桂花其實是董家流落在外的姑奶奶。
董家少東家之所以紆尊降貴留在小小的白雲縣,就是為尋她來的。
前世她便聽村人提起過什麽富戶家的大小姐丟了,被人找回時是個賣豆腐的。
有人談笑間提起,還盼著自己也是哪家富貴人家丟了的千金,說不定那日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她原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沒想到對付秦風時竟順帶查出了楊桂花的身世。
江雲本就做了兩手打算,一是讓楊桂花簽下賣身契,若是那董家大少爺還跟她過不去就拿這事做要挾。
大戶人家最重臉麵,董家總會顧忌一些。
但不到萬不得已,這招不能用。
董家樹大根深,不是她能得罪的起的。
因此她才將楊桂花送來白雲縣,讓董家自己發現她的身世。
再由楊桂花從中說和,好歹別再讓那悠然居再針對自己。
不過,這都是從前的想法。
想到重傷的周大,江雲眸色沉了沉。
楊桂花,哦不,現在應該是叫董蓧珊,這是她從前的名字,如今回來自然不能再叫楊桂花了。
她本是董家最小的女兒,三十年前於戰亂中走失。
這些年董家一直在尋找她,卻始終沒有消息。
董家老太爺臨走之前便留下這麽一個遺願,希望有朝一日她能認祖歸宗。
如今的董老爺便是董蓧珊一母同胞的兄長,不知從何處探得她的消息特意讓董家大少爺董元博來尋她。
江雲見她第一麵便覺得眼熟,都說侄子像姑,董元博的長相跟她還真有幾分相似。
董蓧珊並不知道自己離開後的事情,今日找過來也是為了悠然居針對同心作坊的事。
“江雲,我已與元博說過,讓他日後莫要再針對你。他知你救過我,想要登門拜謝,讓我送上拜貼。”
說著,董蓧珊從袖中掏出一張燙金的拜貼雙手捧到江雲麵前。
若是從前見到這拜貼江雲該高興才是。
可如今,已經晚了。
她隻掃了一眼挪開目光:
“我看還是不必了。”
“爹,女兒原本還想好好修一修江家祠堂,讓您在江家列祖列宗麵前說的上話,在底下保佑您投個好胎,可如今您死的不明不白……”
江雲拉長了聲音佯裝說不下去,哭的不能自已。
七叔公的眼睛卻瞬間亮了起來。
如今江家輩分最高的就是他了,族裏大事小情都是他在處理,若是能重修祠堂……
且不說裏麵能撈到多少油水,單單說立碑時添上一筆他的名字,那可就是名垂千古的大事啊!
七叔公冷下臉看著她:
“住口!你這毒婦沒把你浸豬籠都是好的!來人,把他們送到官府去!”
江家族人顯然也聽懂了江雲的意思,一個個都江矛頭對準了江大夫妻倆。
不管江大嫂怎麽掙紮咒罵還是將準備捆綁江雲的繩子把兩人捆了起來。
江大的幾個孩子嚇得紛紛躲在人群後生怕連累了自己,竟沒一人求情,當真是冷血至極。
江大嫂卻放心不下他們,意識到自己又敗給了江雲的她徹底慌了手腳,不停掙紮求饒:
“江雲,我錯了!我再不敢找你麻煩了,求你放過我好不好?”
見江雲不為所動她掙紮著朝江雲跪下來:
“江雲!我可是你大嫂!你看看你這幾個侄子侄女,你忍心他們沒了爹娘嗎?”
江雲聽了心中冷笑,侄子侄女?不知道的還以為多小的侄子侄女。
她那大侄子比自己小不了幾歲,早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此刻正比誰都躲的遠縮著脖子當鵪鶉呢。
即便是最小的侄女也早已嫁了人,這次跟過來還帶上了自己的夫家原想分一杯羹的。
沒想到竟看了自己爹娘的笑話,此刻臉色別提有多好看,卻還得小心哄著自己的新婚夫婿。
江雲深知冤冤相報何時了,她不至於喪心病狂到連自己的子侄都不放過,卻也不能給自己樹敵。
因此她哭著哭著就“暈了”過去。
為了“名垂青史”,七叔公一咬牙讓人帶上這夫妻倆連同“證物”——江父的屍身一同去了衙門。
暗地裏江雲早就派人前去打點,雖說先前跟那縣令有些不愉快,但送上門的銀子不要白不要,縣令很爽快就把江家夫妻倆下了大獄。
不出意外,這倆人就將在牢裏度過餘生了。
至於江父,屍身折騰到縣衙,又被仵作開膛破肚查驗一番,徹底沒了安寧。
江雲爽快的兌現諾言,出錢給江家建祠堂。
不過是花幾個銀子,卻能買斷整個江家族人的人心,贏回自己的名聲,江雲覺得自己還是賺了。
當然,江父她還是風光大葬了。
那份父女之情,徹底消散了。
江雲卻並不覺得遺憾,因為她有了更好的家人。
處理好江家村的一切,一個不速之客找上了麵館。
來人一身素白紗衣,頭戴鬥笠,與這破財的小院極不相稱。
江雲好整以暇坐在自己房中的書案之後,見她到來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隨侍的小丫頭將她頭上的鬥笠去掉,儼然是當初被江雲悄悄送走的楊桂花。
不過數日不見,曾經的市井婦人竟搖身一變,成了富貴的大小姐。
楊桂花輕輕揮了揮手,身旁的小丫頭便識趣的退了下去。
白露隻養了幾日便回到了江雲身邊,此時見那丫頭出去,眸光一轉跟上去親昵的領著人喝茶去了。
房門被關上,屋子裏隻剩下楊桂花和江雲兩人。
楊桂花理了理衣衫,朝著江雲施施然拜了下去:
“奴婢楊桂花,見過主子。”
江雲起身上前將人扶起:
“當初那賣身契不過是權宜之計,你如今恢複身份,那身契做不得真。”
楊桂花順從的起身,聽江雲這麽說竟鬆了口氣,她看向江雲鄭重道:
“無論如何,是你將我從那泥潭裏拽出來。我如今的身份若是為人婢女於家族有礙,亦是身不由己。但你於我的這份大恩,我還是要報的。”
江雲心道自己果然又賭贏了一把。
若是自己真拿當初的賣身契做要挾,怕才是真正得罪了董家的人。
沒錯,楊桂花其實是董家流落在外的姑奶奶。
董家少東家之所以紆尊降貴留在小小的白雲縣,就是為尋她來的。
前世她便聽村人提起過什麽富戶家的大小姐丟了,被人找回時是個賣豆腐的。
有人談笑間提起,還盼著自己也是哪家富貴人家丟了的千金,說不定那日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她原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沒想到對付秦風時竟順帶查出了楊桂花的身世。
江雲本就做了兩手打算,一是讓楊桂花簽下賣身契,若是那董家大少爺還跟她過不去就拿這事做要挾。
大戶人家最重臉麵,董家總會顧忌一些。
但不到萬不得已,這招不能用。
董家樹大根深,不是她能得罪的起的。
因此她才將楊桂花送來白雲縣,讓董家自己發現她的身世。
再由楊桂花從中說和,好歹別再讓那悠然居再針對自己。
不過,這都是從前的想法。
想到重傷的周大,江雲眸色沉了沉。
楊桂花,哦不,現在應該是叫董蓧珊,這是她從前的名字,如今回來自然不能再叫楊桂花了。
她本是董家最小的女兒,三十年前於戰亂中走失。
這些年董家一直在尋找她,卻始終沒有消息。
董家老太爺臨走之前便留下這麽一個遺願,希望有朝一日她能認祖歸宗。
如今的董老爺便是董蓧珊一母同胞的兄長,不知從何處探得她的消息特意讓董家大少爺董元博來尋她。
江雲見她第一麵便覺得眼熟,都說侄子像姑,董元博的長相跟她還真有幾分相似。
董蓧珊並不知道自己離開後的事情,今日找過來也是為了悠然居針對同心作坊的事。
“江雲,我已與元博說過,讓他日後莫要再針對你。他知你救過我,想要登門拜謝,讓我送上拜貼。”
說著,董蓧珊從袖中掏出一張燙金的拜貼雙手捧到江雲麵前。
若是從前見到這拜貼江雲該高興才是。
可如今,已經晚了。
她隻掃了一眼挪開目光:
“我看還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