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珺隻是去廂房簡單的梳洗了一下,因為今日第一日入女學,午休時間又是很短,總不能後麵的課不上回去換衣裳,到時候,又會傳出沈家嫡長女如何如何的傳聞了!
但輕撫過衣擺上沾染的墨漬,眉宇間掠過一抹無奈,隨即對身旁侍立的白芷輕聲吩咐:“白芷,你速速回府,取我那套淡雅的竹青襦裙來,記得帶上備用的繡鞋,務必在女戒課前趕回。這學堂之中,規矩甚嚴,我若以這副模樣出現在先生麵前,怕是又要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言罷,她從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令牌遞予白芷。
教授女戒的陸先生最是古板,若是自己第一日就觸怒了她,那麽往後估計不會有什麽好日子了。
白芷接過令牌,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轉身欲行,又被沈珺的拉住:“路上小心。”
言畢,她輕輕放手,目送白芷匆匆穿過回廊,消失在午後的陽光中,留下一道急切的背影。沈珺則獨自留在學堂一隅,輕撫著桌上散落的書籍,心中暗自思量。
宋先生教的是焚香,而王先生則是教授琴課,最後才是陸先生的女戒。
日光灑滿庭院,輕紗似的光影在青石板上跳躍,給靜謐的院落鍍上了一層溫柔的金邊。
那一邊宋先生與幾位弟子正圍坐於香爐旁,輕煙嫋嫋升起,帶著淡雅的沉香,與遠處隱約傳來的琴音交織成一幅和諧的畫卷。就見白芷匆匆穿過這香氣氤氳的小徑,手中緊握著為沈珺取來的衣裳,步伐中帶著幾分急切。
她穿過月洞門,隻見王先生已端坐於琴前,一襲白衫,宛如月下仙人,指尖輕觸琴弦,未聞其聲,已感其韻。
四周的學生或立或坐,皆屏息凝神,生怕錯過這即將流淌出的每一個音符。
白芷輕輕放緩腳步,將懷中的衣裳被她抱得更緊了些,她微微側頭,目光穿過半開的門扉,落在沈珺身上。
就見沈珺靜坐其間,一襲素衣,發髻輕挽,眉宇間透著淡淡的寧靜與期待,與周遭的琴音、焚香、光影融為一體,宛如畫中走出的人物。
門內,玉先生輕抬右手,指尖輕懸於弦上,仿佛正醞釀著天地間最純淨的情感,即將傾瀉而出;門外,白芷靜立,心隨著這未發的旋律輕輕顫動,整個庭院都沉浸在一種靜謐而期待的氛圍中。因為琴課快開始了,沈珺出不來,白芷也進不去,所以隻能候著。
沈珺耳邊,那琴音初起,宛若山澗溪流,清澈而悠揚,又似晨露微光,輕柔地拂過心田。激起層層漣漪。
隨著曲調的深入,琴音漸漸轉為壯闊,如同雲海翻騰,萬壑鬆風,又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讓人心胸豁然開朗。沈珺閉目聆聽,仿佛置身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之中,與天地萬物共鳴。
玉先生的指法變幻莫測,時而輕柔細膩,如情人間的呢喃;時而激昂高亢,似壯士的悲歌,無愧於“第一琴手”的美譽。
沈珺的思緒隨著琴音飄遠,腦海中浮現出那段塵封的記憶。
為了免於鞭笞責罰,早日有獻藝的資格,她何嚐不是苦練琴技。
那些日子,為了少受一次鞭笞,她夜以繼日,指尖磨出了血泡,又結成厚繭。如今,這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沈珺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紅,心中湧動的情感複雜難言。
出神之際,耳邊傳來一道女聲:“聽聞沈大娘子的生母是京都第一貴女,琴棋書畫皆是精通,不知大娘子在琴道上造詣如何?”
沈珺的思緒被這道突如其來的女聲猛然拉回,她睜開眼,隻見一位身著華麗錦緞、發飾繁複的女子站在不遠處,正以一種審視的目光望向自己,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挑釁。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她的身上,為她平添了幾分傲慢。周圍的學生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氣氛一時變得微妙起來。
來人正是魏氏嫡女,如今不過十二歲。
沈珺心中微動,卻麵不改色,緩緩站起身,目光平靜地與那女子對視,輕聲答道:“琴道浩瀚,我所學尚淺,不敢言造詣。然家母昔日確有教誨,我亦曾日夜苦練,以求不負所望。”
言罷,她緩步走向一旁的古琴,指尖輕觸琴弦,閉目沉思片刻,隨即十指翻飛,一曲《流水殤》悠然響起。琴音清越,如山間清泉,又似深穀幽蘭,既有高山之巍峨,又含流水之柔情,瞬間將眾人帶入了一個超脫塵世的意境之中,連那挑釁的女子也不由得麵露驚色,陷入了這美妙的旋律之中。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庭院內靜得隻能聽見樹葉摩挲的細語。
魏氏嫡女麵色微變,眼眸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她未曾料到,沈珺的琴技竟能如此,她她輕輕抬手,指尖輕撫過耳畔垂落的發絲,試圖以這不經意的動作掩飾內心。
周圍的學生更是麵露欽佩,紛紛投來讚許的目光,有的甚至輕聲議論,讚歎聲此起彼伏。
琴室內,一曲終了,餘音尚未完全消散,一陣清脆而有力的掌聲突兀地響起,劃破了這份靜謐。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門口,隻見一位身著華麗宮裝,氣質高雅的女子緩步踏入,她的每一步都似乎踏著輕風,帶著不容忽視的尊貴與威嚴——正是寧安公主殿下。
沈珺的視線在寧安公主踏入門檻的瞬間凝固,緊接著,一抹不可置信的驚訝掠過她的眼眸。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隨,直至她身後緩緩顯露的兩道身影——寧王趙燕,身著錦袍,麵如冠玉,眉宇間透露出淡淡的威嚴與溫潤,上輩子的昭帝,算得上是自己的丈夫。
而另一側,謝辭景,一襲墨色長袍,身姿挺拔,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
沈珺的目光在觸及謝辭景的那一刻,臉色驟變,眉宇間不自覺地擰緊,嘴角緊抿成一線。
她暗暗咬牙,心中暗罵:“這廝怎的如此陰魂不散,走到哪裏都能遇見!”
謝辭景似乎對她這微妙的情緒變化了如指掌,嘴角那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更甚,眼眸中閃爍著玩味與探究。
他緩緩向前幾步,四處看著,故作巡視,步伐中帶著不容忽視的從容與自信,每一步都像是刻意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沈珺不由自主地後退半步,心中警鈴大作,卻又不得不維持著表麵的鎮定與禮儀。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張力,仿佛連呼吸都變得沉重起來,周圍的喧囂在這一刻都似乎遠去了,隻剩下兩人之間無聲的對峙。
但輕撫過衣擺上沾染的墨漬,眉宇間掠過一抹無奈,隨即對身旁侍立的白芷輕聲吩咐:“白芷,你速速回府,取我那套淡雅的竹青襦裙來,記得帶上備用的繡鞋,務必在女戒課前趕回。這學堂之中,規矩甚嚴,我若以這副模樣出現在先生麵前,怕是又要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言罷,她從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令牌遞予白芷。
教授女戒的陸先生最是古板,若是自己第一日就觸怒了她,那麽往後估計不會有什麽好日子了。
白芷接過令牌,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轉身欲行,又被沈珺的拉住:“路上小心。”
言畢,她輕輕放手,目送白芷匆匆穿過回廊,消失在午後的陽光中,留下一道急切的背影。沈珺則獨自留在學堂一隅,輕撫著桌上散落的書籍,心中暗自思量。
宋先生教的是焚香,而王先生則是教授琴課,最後才是陸先生的女戒。
日光灑滿庭院,輕紗似的光影在青石板上跳躍,給靜謐的院落鍍上了一層溫柔的金邊。
那一邊宋先生與幾位弟子正圍坐於香爐旁,輕煙嫋嫋升起,帶著淡雅的沉香,與遠處隱約傳來的琴音交織成一幅和諧的畫卷。就見白芷匆匆穿過這香氣氤氳的小徑,手中緊握著為沈珺取來的衣裳,步伐中帶著幾分急切。
她穿過月洞門,隻見王先生已端坐於琴前,一襲白衫,宛如月下仙人,指尖輕觸琴弦,未聞其聲,已感其韻。
四周的學生或立或坐,皆屏息凝神,生怕錯過這即將流淌出的每一個音符。
白芷輕輕放緩腳步,將懷中的衣裳被她抱得更緊了些,她微微側頭,目光穿過半開的門扉,落在沈珺身上。
就見沈珺靜坐其間,一襲素衣,發髻輕挽,眉宇間透著淡淡的寧靜與期待,與周遭的琴音、焚香、光影融為一體,宛如畫中走出的人物。
門內,玉先生輕抬右手,指尖輕懸於弦上,仿佛正醞釀著天地間最純淨的情感,即將傾瀉而出;門外,白芷靜立,心隨著這未發的旋律輕輕顫動,整個庭院都沉浸在一種靜謐而期待的氛圍中。因為琴課快開始了,沈珺出不來,白芷也進不去,所以隻能候著。
沈珺耳邊,那琴音初起,宛若山澗溪流,清澈而悠揚,又似晨露微光,輕柔地拂過心田。激起層層漣漪。
隨著曲調的深入,琴音漸漸轉為壯闊,如同雲海翻騰,萬壑鬆風,又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讓人心胸豁然開朗。沈珺閉目聆聽,仿佛置身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之中,與天地萬物共鳴。
玉先生的指法變幻莫測,時而輕柔細膩,如情人間的呢喃;時而激昂高亢,似壯士的悲歌,無愧於“第一琴手”的美譽。
沈珺的思緒隨著琴音飄遠,腦海中浮現出那段塵封的記憶。
為了免於鞭笞責罰,早日有獻藝的資格,她何嚐不是苦練琴技。
那些日子,為了少受一次鞭笞,她夜以繼日,指尖磨出了血泡,又結成厚繭。如今,這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沈珺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紅,心中湧動的情感複雜難言。
出神之際,耳邊傳來一道女聲:“聽聞沈大娘子的生母是京都第一貴女,琴棋書畫皆是精通,不知大娘子在琴道上造詣如何?”
沈珺的思緒被這道突如其來的女聲猛然拉回,她睜開眼,隻見一位身著華麗錦緞、發飾繁複的女子站在不遠處,正以一種審視的目光望向自己,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挑釁。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她的身上,為她平添了幾分傲慢。周圍的學生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氣氛一時變得微妙起來。
來人正是魏氏嫡女,如今不過十二歲。
沈珺心中微動,卻麵不改色,緩緩站起身,目光平靜地與那女子對視,輕聲答道:“琴道浩瀚,我所學尚淺,不敢言造詣。然家母昔日確有教誨,我亦曾日夜苦練,以求不負所望。”
言罷,她緩步走向一旁的古琴,指尖輕觸琴弦,閉目沉思片刻,隨即十指翻飛,一曲《流水殤》悠然響起。琴音清越,如山間清泉,又似深穀幽蘭,既有高山之巍峨,又含流水之柔情,瞬間將眾人帶入了一個超脫塵世的意境之中,連那挑釁的女子也不由得麵露驚色,陷入了這美妙的旋律之中。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庭院內靜得隻能聽見樹葉摩挲的細語。
魏氏嫡女麵色微變,眼眸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她未曾料到,沈珺的琴技竟能如此,她她輕輕抬手,指尖輕撫過耳畔垂落的發絲,試圖以這不經意的動作掩飾內心。
周圍的學生更是麵露欽佩,紛紛投來讚許的目光,有的甚至輕聲議論,讚歎聲此起彼伏。
琴室內,一曲終了,餘音尚未完全消散,一陣清脆而有力的掌聲突兀地響起,劃破了這份靜謐。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門口,隻見一位身著華麗宮裝,氣質高雅的女子緩步踏入,她的每一步都似乎踏著輕風,帶著不容忽視的尊貴與威嚴——正是寧安公主殿下。
沈珺的視線在寧安公主踏入門檻的瞬間凝固,緊接著,一抹不可置信的驚訝掠過她的眼眸。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隨,直至她身後緩緩顯露的兩道身影——寧王趙燕,身著錦袍,麵如冠玉,眉宇間透露出淡淡的威嚴與溫潤,上輩子的昭帝,算得上是自己的丈夫。
而另一側,謝辭景,一襲墨色長袍,身姿挺拔,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
沈珺的目光在觸及謝辭景的那一刻,臉色驟變,眉宇間不自覺地擰緊,嘴角緊抿成一線。
她暗暗咬牙,心中暗罵:“這廝怎的如此陰魂不散,走到哪裏都能遇見!”
謝辭景似乎對她這微妙的情緒變化了如指掌,嘴角那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更甚,眼眸中閃爍著玩味與探究。
他緩緩向前幾步,四處看著,故作巡視,步伐中帶著不容忽視的從容與自信,每一步都像是刻意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沈珺不由自主地後退半步,心中警鈴大作,卻又不得不維持著表麵的鎮定與禮儀。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張力,仿佛連呼吸都變得沉重起來,周圍的喧囂在這一刻都似乎遠去了,隻剩下兩人之間無聲的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