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縣試2
哄騙宿主考科舉,狗係統為何那樣 作者:邪惡搖粒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好半晌,考試才正式開始。
這時天已然亮堂起來,周邊的號房幾乎都坐滿了考生。
也有一些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來成的,便也有個別號房空置了下來。
開考的銅鑼一響,差役們便將答卷紙一一分發到各位考生手上。
待答卷紙分發完畢,便有人會舉著寫有今日考題的牌子開始慢慢巡遊,以便讓每位考生看清考題。
不一會兒,牌子就舉到了許淮和跟前。
還是同往屆縣試一般,最先放出來的是兩道四書文題。
顧名思義,便是從四書文裏抽取出題,作兩篇八股文。
前世學曆史的時候,老師講的基本都是八股文的弊端。
什麽形式刻板,限製創新。
又或是禁錮思想,阻礙創新。
幾年接觸下來才發現,其實真正寫好八股文也是有難度的。
八股文自是有它固有的弊端,但卻是符合一定曆史背景下的積極產物。
不可否認的是,它能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之下,為朝廷選拔出優秀的治理人才,自有它的可取之處。
今日這兩道題一道出自《中庸》,一道出自《孟子》,難度還行。
上頭寫的有:
厚德載物。
民貴君輕。
許淮和心想,這李知縣還當真有趣得緊,上來就是一個民貴君輕。
反骨仔。
認認真真將考題抄寫到紙張上。
許淮和一一想好破題方向,腦中不多時便已有了大概內容。
隨即便開始下筆在草稿紙上寫了起來。
直至將兩篇八股文寫就,他才認認真真檢查了一遍,並無犯避諱的地方。
數了數文章字數,有些多。
八股文講求一個對仗工整,還需再潤潤筆便可。
許淮和大致修改了一番,剛要將其好生謄抄到答卷紙上。
題牌又舉到了跟前,這一次是詩作題。
上頭寫的是“詠梅”二字。
許淮和當即就一拍大腿,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這不妥妥的送分題嗎。
他本來還打算靠著自己寫個中規中矩的詩作,應付考試了事。
不想竟是考這個。
他這幾年背的各類古詩數量簡直就是令人發指的程度,為的就是當個墮落的文抄公。
隻要題目正常,詩庫裏就沒有不合適的詩。
實在沒有也能靠他這個三流詩人作出來。
詩庫裏最多的便是詠梅、詠雪、詠竹一類的五言六韻試帖詩。
許淮和想都沒多想,直接挑了首看著還不錯的抄了上去。
他可是清楚的很,自己所處的得世界是個與前世不同的世界。
雖相似,卻又處處顯露出不同。
前世藍星上的很多曆史名人與本世界是對不上號的。
況且他的詩庫來源可不僅僅是藍星,還有其他類似小世界,這可都是哈哈的功勞。
等有空了就給它換身好看的皮膚獎勵獎勵它。
要想統兒跑,就得給統兒草。
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一下子就節省了好多時間哇。
原本還需要費些時間好生琢磨詩句,這下直接省下了。
許淮和直接開始在答卷紙上謄抄起來,連午食都忘了吃。
謄抄之時他絲毫不敢大意,將每個字都寫得極為工整漂亮,錯別字是一個都沒有。
全文更沒有一處塗改。
這可是硬性要求,都到了最後一步,可不能出差錯。
答卷若是字醜亦或者是有塗改,那可就一律被視為廢卷,白費功夫。
未時,許淮和終於謄抄完答卷。
再次仔細檢查了一遍。
完美!
肚子也在此刻適時的叫起來,這才感受到腹中饑餓。
其他人俱都在奮筆疾書,許淮和卻是將答卷好生放在一邊,安心吃起了商城裏買的肉包子還有帶來的清水。
考籃裏的饅頭他是碰都不會碰的。
他親眼看見那搜檢的衙差用他那不知幾日沒洗的手將他的白麵饅頭掰成了細碎的黑麵饅頭。
指甲縫全是黑乎乎的。
不能忍,一點也不能忍!
幸好有係統商城和空間,可以直接將那些髒饅頭收到空間裏,在商城買些幹淨熱乎些的吃食。
真是個頂好的外掛。
吃完包子,許淮和閑的要死。
答卷都檢查了好幾遍,周邊的考生也被他看了好幾輪。
對麵的那老考生不知道是放棄掙紮還是厚積薄發早早答完,竟在那摳起了腳。
這便算了。
還把摳下來的腳皮往嘴裏塞!
許淮和:……
(地鐵、老人、手機)
那老考生發現自己在看他竟絲毫也不覺得尷尬,還咧著嘴同他笑。
許淮和:好了,我再也不看了,您繼續扣!
再看下去,他之前吃的包子都要yue出來了。
救命!
終於等待放頭牌的時候。
許淮和一刻也等不了,趕緊收拾好他的東西,匆匆交了卷出了貢院。
他——怕——啦——(某坤坤語氣)
剛出了貢院門口,就瞧見了自家馬車。
許淮平正坐在車頭張望呢,小模樣怪可愛的。
許淮和心中一暖,有家人等著自己真好啊。
好在與他一同出來的人不少,不至於太過惹眼,又不至於堵住去路。
“大哥!”
“這兒呢!”
話一出口,車廂裏又冒出了好幾個腦袋。
人腦袋有,狐狸腦袋也有。
都是自家的。
許淮和看著既覺得可愛又覺得好笑,唇角壓都壓不住。
“來啦!”
“大哥,你考的如何?”
“可有不舒服?”
……
人還沒坐定,就收到了家人無數關切的問詢。
許淮和一點也不覺得煩,挨個挨個的回了話。
一路說說笑笑的回了家。
今日隻是正場,後麵幾天還有三場考試,即初覆、再覆,連覆。
每日一場,每場間隔兩三日。
考一次便會放一次榜。
從今日考題的情況來看,應當是比較正常,並不太出格。
符合李知縣的性情。
雖說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但到底是第一回參加古代的科舉考試,心裏有些打鼓。
希望能考個好名次,一路順風順水。
河口村——
正在備考今年院試的鄭耀文無意間聽得族中人說起許淮和參加縣試一事,心中十分不屑。
一個沒讀過幾年書的泥腿子而已,不過是近些年發了家,便以為科舉一途也如做生意那般容易。
竟還想考取功名,當真可笑!
就算是跟著程佩奇讀過幾年書又怎樣?
讀書科舉又豈是兩三年便可成事的?
多少天縱之才不也是從三四歲便開始啟蒙,讀個十來年才能榜上有名。
便是他,不也讀了十多年的書,如今也不過是個童生。
隻要一想到這樣的人竟還東施效顰,學他考科舉,他心中就一陣發笑。
當真是不知所謂。
這時天已然亮堂起來,周邊的號房幾乎都坐滿了考生。
也有一些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來成的,便也有個別號房空置了下來。
開考的銅鑼一響,差役們便將答卷紙一一分發到各位考生手上。
待答卷紙分發完畢,便有人會舉著寫有今日考題的牌子開始慢慢巡遊,以便讓每位考生看清考題。
不一會兒,牌子就舉到了許淮和跟前。
還是同往屆縣試一般,最先放出來的是兩道四書文題。
顧名思義,便是從四書文裏抽取出題,作兩篇八股文。
前世學曆史的時候,老師講的基本都是八股文的弊端。
什麽形式刻板,限製創新。
又或是禁錮思想,阻礙創新。
幾年接觸下來才發現,其實真正寫好八股文也是有難度的。
八股文自是有它固有的弊端,但卻是符合一定曆史背景下的積極產物。
不可否認的是,它能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之下,為朝廷選拔出優秀的治理人才,自有它的可取之處。
今日這兩道題一道出自《中庸》,一道出自《孟子》,難度還行。
上頭寫的有:
厚德載物。
民貴君輕。
許淮和心想,這李知縣還當真有趣得緊,上來就是一個民貴君輕。
反骨仔。
認認真真將考題抄寫到紙張上。
許淮和一一想好破題方向,腦中不多時便已有了大概內容。
隨即便開始下筆在草稿紙上寫了起來。
直至將兩篇八股文寫就,他才認認真真檢查了一遍,並無犯避諱的地方。
數了數文章字數,有些多。
八股文講求一個對仗工整,還需再潤潤筆便可。
許淮和大致修改了一番,剛要將其好生謄抄到答卷紙上。
題牌又舉到了跟前,這一次是詩作題。
上頭寫的是“詠梅”二字。
許淮和當即就一拍大腿,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這不妥妥的送分題嗎。
他本來還打算靠著自己寫個中規中矩的詩作,應付考試了事。
不想竟是考這個。
他這幾年背的各類古詩數量簡直就是令人發指的程度,為的就是當個墮落的文抄公。
隻要題目正常,詩庫裏就沒有不合適的詩。
實在沒有也能靠他這個三流詩人作出來。
詩庫裏最多的便是詠梅、詠雪、詠竹一類的五言六韻試帖詩。
許淮和想都沒多想,直接挑了首看著還不錯的抄了上去。
他可是清楚的很,自己所處的得世界是個與前世不同的世界。
雖相似,卻又處處顯露出不同。
前世藍星上的很多曆史名人與本世界是對不上號的。
況且他的詩庫來源可不僅僅是藍星,還有其他類似小世界,這可都是哈哈的功勞。
等有空了就給它換身好看的皮膚獎勵獎勵它。
要想統兒跑,就得給統兒草。
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一下子就節省了好多時間哇。
原本還需要費些時間好生琢磨詩句,這下直接省下了。
許淮和直接開始在答卷紙上謄抄起來,連午食都忘了吃。
謄抄之時他絲毫不敢大意,將每個字都寫得極為工整漂亮,錯別字是一個都沒有。
全文更沒有一處塗改。
這可是硬性要求,都到了最後一步,可不能出差錯。
答卷若是字醜亦或者是有塗改,那可就一律被視為廢卷,白費功夫。
未時,許淮和終於謄抄完答卷。
再次仔細檢查了一遍。
完美!
肚子也在此刻適時的叫起來,這才感受到腹中饑餓。
其他人俱都在奮筆疾書,許淮和卻是將答卷好生放在一邊,安心吃起了商城裏買的肉包子還有帶來的清水。
考籃裏的饅頭他是碰都不會碰的。
他親眼看見那搜檢的衙差用他那不知幾日沒洗的手將他的白麵饅頭掰成了細碎的黑麵饅頭。
指甲縫全是黑乎乎的。
不能忍,一點也不能忍!
幸好有係統商城和空間,可以直接將那些髒饅頭收到空間裏,在商城買些幹淨熱乎些的吃食。
真是個頂好的外掛。
吃完包子,許淮和閑的要死。
答卷都檢查了好幾遍,周邊的考生也被他看了好幾輪。
對麵的那老考生不知道是放棄掙紮還是厚積薄發早早答完,竟在那摳起了腳。
這便算了。
還把摳下來的腳皮往嘴裏塞!
許淮和:……
(地鐵、老人、手機)
那老考生發現自己在看他竟絲毫也不覺得尷尬,還咧著嘴同他笑。
許淮和:好了,我再也不看了,您繼續扣!
再看下去,他之前吃的包子都要yue出來了。
救命!
終於等待放頭牌的時候。
許淮和一刻也等不了,趕緊收拾好他的東西,匆匆交了卷出了貢院。
他——怕——啦——(某坤坤語氣)
剛出了貢院門口,就瞧見了自家馬車。
許淮平正坐在車頭張望呢,小模樣怪可愛的。
許淮和心中一暖,有家人等著自己真好啊。
好在與他一同出來的人不少,不至於太過惹眼,又不至於堵住去路。
“大哥!”
“這兒呢!”
話一出口,車廂裏又冒出了好幾個腦袋。
人腦袋有,狐狸腦袋也有。
都是自家的。
許淮和看著既覺得可愛又覺得好笑,唇角壓都壓不住。
“來啦!”
“大哥,你考的如何?”
“可有不舒服?”
……
人還沒坐定,就收到了家人無數關切的問詢。
許淮和一點也不覺得煩,挨個挨個的回了話。
一路說說笑笑的回了家。
今日隻是正場,後麵幾天還有三場考試,即初覆、再覆,連覆。
每日一場,每場間隔兩三日。
考一次便會放一次榜。
從今日考題的情況來看,應當是比較正常,並不太出格。
符合李知縣的性情。
雖說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但到底是第一回參加古代的科舉考試,心裏有些打鼓。
希望能考個好名次,一路順風順水。
河口村——
正在備考今年院試的鄭耀文無意間聽得族中人說起許淮和參加縣試一事,心中十分不屑。
一個沒讀過幾年書的泥腿子而已,不過是近些年發了家,便以為科舉一途也如做生意那般容易。
竟還想考取功名,當真可笑!
就算是跟著程佩奇讀過幾年書又怎樣?
讀書科舉又豈是兩三年便可成事的?
多少天縱之才不也是從三四歲便開始啟蒙,讀個十來年才能榜上有名。
便是他,不也讀了十多年的書,如今也不過是個童生。
隻要一想到這樣的人竟還東施效顰,學他考科舉,他心中就一陣發笑。
當真是不知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