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太甚!上官敏華暗暗發誓要給那個蔡淑儀畢生難忘的教訓,她收起心思,耐心地問道:“還有呢?”
“我不明白,為什麽我隻能待在永樂宮,其他人一見我的樣子,媽咪就發愁,難道我長得很醜會嚇到別人嗎?”
上官敏華眼神一黯,小孩子馬上喚道:“媽咪,你別難過,不出去也沒關係,我隻要有媽咪陪就好了。”
她抱緊孩子,低喃道:“都是媽咪不好,成成沒有做錯。”
母子倆說了一下午的話,才讓小孩子相信做母親的沒有因昨晚的事受到傷害,他做得很好,就像睡前故事裏那些男子漢一樣。
一夜無話,第二日,冊封太子周廣弘的聖旨到永樂宮。六宮紛紛登門到賀,上官敏華一反平日不讓人見皇長子的謹慎,給兒子穿上明黃錦袍,讓他接見眾人。
皇長子在待人接物上很是大方得體,接受眾人朝拜時也極有氣勢,舉止又穩重有度,秦關月見他連脾性也與周承熙相似,不由大喜,讚上官敏華育子有方。隻是永樂宮裏的帝後二人之間的氛圍,實在稱不上好。
秦關月離去前又勸上官敏華放寬心懷,延慶命人守住永樂宮是防止歹人起謀害之意,別無他意,讓她別誤會周承熙一番情意。
上官敏華心不在焉地點頭應話,回頭又與暗衛商議明晚的行動。
第三夜,章春潮領著一班死士如鬼魅般閃進永樂宮。上官敏華喚醒兒子,告訴他必須離宮。皇長子沒有哭鬧,靜靜地看著母親,早熟的眼眶中泛出熱淚,問道:“母後不走是不是?”
皇後心中一痛,頭斜到一旁,艱難地點了點頭。小孩子忍不住抽泣,小掌拉住母親的衣袍,又是害怕又是渴望地問道:“母後,您不是不要成成,是有人要害成成所以才要成成走的,對不對?”
上官敏華忍住哭意,胡亂地點頭,孩子又祈求道:“那母後一定要來看成成,成成會很乖的,再也不亂跑,讓母後難過。”
眼淚撲嗒地就落了下來,上官敏華回首將兒子抱得緊緊的,喉嚨又緊又痛,哭聲壓抑,母子難分難舍。章春潮不耐地拿劍敲桌子,道:“又不是生離死別,動作快點!”
上官敏華給孩子抹開眼淚,慎重地把他交到章春潮手裏,道:“不要讓他出事。”
章春潮把皇長子交給其中一個黑影,比了個手勢,黑影四散分開。章春潮重又領了十個人,從永樂宮正殿門向外衝,羽林軍的鐵弩在屋簷上翩飛。章春潮仗劍如入無人之境,在千軍萬馬中大肆屠殺。
耳聽宮外廝殺騰騰,箭頭刺入皮骨的聲音那麽刺耳,上官敏華閉上眼,猛聽琤地一聲琴音,殺伐聲驟然停歇,秦關月立於月下金殿之上,朗聲道:“把皇太子留下。”
秦關月,又是秦關月。
上官敏華睜開眼,唇瓣咬得那麽痛她猶未覺。
章春潮輕彈銀劍,劍聲清越激昂,那些個死士反撲,他本人亦挺身飛轉,與當世第一國師交手。高手交戰,隻見影團極速飛旋,劍氣橫溢,淺淺月色下,兩道模糊的身影漸行漸遠,叮當聲不絕於耳。
不一會兒,信號升空爆炸。緊接著西邊宮殿燃起熊熊大火,寂靜的宮院喧鬧起來,宮人呼喊著“走水啦!”,拿著木盆水桶東奔西跑,影影棹棹,聲浪越響越熱。
不論是糾心等待的上官敏華,還是激戰中的章春潮及其死士,都鬆了一口氣。
“嘿嘿,玉山國師傾國傾城之名,名不虛傳。”章春潮得意地笑起來,將懷中替物扔過去,“隻可惜少遜皇後一籌,哈哈。”
他呼嘯一聲,餘下死士黑影竟隨著他一同翻過宮牆隱入暗夜中。秦關月接過包袱就知道糟,他收劍飄到永樂宮前,問上官敏華如何狠得下心令骨肉分離叫周承熙難續父子之情?
上官敏華發髻半墜,長袖及地,一手執銅燭,身上的裏衣早已撕裂,她衝秦關月哀哀一笑,在對方未及反應時,大叫起來:“刺客,抓刺客!”
永樂宮的宮人從消失的角落裏跑出來,訓練有數地狂呼亂叫,把皇太子被賊人擒走的消息傳遍了宮廷每一個角落。皇後身染勇鬥歹徒的血跡,麵色蒼白,怒氣橫生的外表下隱藏著濃重的哀傷。
在羽林軍的規製衝散時,北衙禁軍迅速突破羽林軍的重圍,出現在皇後的宮闈前,控製住整個局麵,明晃晃的宮殿前,黑壓壓的腦袋鋪了一地,單膝跪地待命。
“搜!給本宮搜遍皇宮每一個角落,找出太子!”
看著上官敏華怒火喧囂,北衙禁軍整齊劃一地遵從永樂宮的旨令,秦關月啞然。北衙禁軍肩負內廷守衛之職,堪稱皇帝的直係親衛軍。此時此刻,這群內衛的反應告訴人們,北衙禁軍已落入皇後的控製,皇帝的安危已失去保障。
夜色中,上官敏華站在永樂宮前,隨意搭著一件披風,聽那風中傳來的哭叫聲,喊冤聲,神色漠然,北衙統領身染血跡,接二連三地到她跟前複命,除了朝陽殿、越陽殿、鳳藻殿,其他宮殿都受到禁軍冷酷無情地搜索。
不是擾人清夢,也不是流血喪命,而是在盡情地宣揚永樂宮的權勢。掌握六宮鳳印的女人就是有這樣的權利,且後宮之人不得反抗。
天色微明時,禁軍從榮福宮搜出違製物,有宮人指證任華妃。
“夠了,元殊。”秦關月打斷道,上官敏華看向他,諷刺地冷笑。秦關月無奈轉開眼,勸阻道:“這裏牽扯太深,不要釀成血流成河的悲劇。”
上官敏華緊了緊披風,麵孔緊繃,對那名親內道:“交給國師大人處理罷。”
秦關月輕籲一口氣,把相關一幹人等盡數帶走。上官敏華看著他的背影,又不動聲色地轉頭問道:“吩咐下去,把人安插進碧海宮的事,靜待時機。”
“是。”
就在這時,慶德帝到了。
票票,唔,答應的第二更,別忘了投票票哦。
謝謝(未完待續)
“我不明白,為什麽我隻能待在永樂宮,其他人一見我的樣子,媽咪就發愁,難道我長得很醜會嚇到別人嗎?”
上官敏華眼神一黯,小孩子馬上喚道:“媽咪,你別難過,不出去也沒關係,我隻要有媽咪陪就好了。”
她抱緊孩子,低喃道:“都是媽咪不好,成成沒有做錯。”
母子倆說了一下午的話,才讓小孩子相信做母親的沒有因昨晚的事受到傷害,他做得很好,就像睡前故事裏那些男子漢一樣。
一夜無話,第二日,冊封太子周廣弘的聖旨到永樂宮。六宮紛紛登門到賀,上官敏華一反平日不讓人見皇長子的謹慎,給兒子穿上明黃錦袍,讓他接見眾人。
皇長子在待人接物上很是大方得體,接受眾人朝拜時也極有氣勢,舉止又穩重有度,秦關月見他連脾性也與周承熙相似,不由大喜,讚上官敏華育子有方。隻是永樂宮裏的帝後二人之間的氛圍,實在稱不上好。
秦關月離去前又勸上官敏華放寬心懷,延慶命人守住永樂宮是防止歹人起謀害之意,別無他意,讓她別誤會周承熙一番情意。
上官敏華心不在焉地點頭應話,回頭又與暗衛商議明晚的行動。
第三夜,章春潮領著一班死士如鬼魅般閃進永樂宮。上官敏華喚醒兒子,告訴他必須離宮。皇長子沒有哭鬧,靜靜地看著母親,早熟的眼眶中泛出熱淚,問道:“母後不走是不是?”
皇後心中一痛,頭斜到一旁,艱難地點了點頭。小孩子忍不住抽泣,小掌拉住母親的衣袍,又是害怕又是渴望地問道:“母後,您不是不要成成,是有人要害成成所以才要成成走的,對不對?”
上官敏華忍住哭意,胡亂地點頭,孩子又祈求道:“那母後一定要來看成成,成成會很乖的,再也不亂跑,讓母後難過。”
眼淚撲嗒地就落了下來,上官敏華回首將兒子抱得緊緊的,喉嚨又緊又痛,哭聲壓抑,母子難分難舍。章春潮不耐地拿劍敲桌子,道:“又不是生離死別,動作快點!”
上官敏華給孩子抹開眼淚,慎重地把他交到章春潮手裏,道:“不要讓他出事。”
章春潮把皇長子交給其中一個黑影,比了個手勢,黑影四散分開。章春潮重又領了十個人,從永樂宮正殿門向外衝,羽林軍的鐵弩在屋簷上翩飛。章春潮仗劍如入無人之境,在千軍萬馬中大肆屠殺。
耳聽宮外廝殺騰騰,箭頭刺入皮骨的聲音那麽刺耳,上官敏華閉上眼,猛聽琤地一聲琴音,殺伐聲驟然停歇,秦關月立於月下金殿之上,朗聲道:“把皇太子留下。”
秦關月,又是秦關月。
上官敏華睜開眼,唇瓣咬得那麽痛她猶未覺。
章春潮輕彈銀劍,劍聲清越激昂,那些個死士反撲,他本人亦挺身飛轉,與當世第一國師交手。高手交戰,隻見影團極速飛旋,劍氣橫溢,淺淺月色下,兩道模糊的身影漸行漸遠,叮當聲不絕於耳。
不一會兒,信號升空爆炸。緊接著西邊宮殿燃起熊熊大火,寂靜的宮院喧鬧起來,宮人呼喊著“走水啦!”,拿著木盆水桶東奔西跑,影影棹棹,聲浪越響越熱。
不論是糾心等待的上官敏華,還是激戰中的章春潮及其死士,都鬆了一口氣。
“嘿嘿,玉山國師傾國傾城之名,名不虛傳。”章春潮得意地笑起來,將懷中替物扔過去,“隻可惜少遜皇後一籌,哈哈。”
他呼嘯一聲,餘下死士黑影竟隨著他一同翻過宮牆隱入暗夜中。秦關月接過包袱就知道糟,他收劍飄到永樂宮前,問上官敏華如何狠得下心令骨肉分離叫周承熙難續父子之情?
上官敏華發髻半墜,長袖及地,一手執銅燭,身上的裏衣早已撕裂,她衝秦關月哀哀一笑,在對方未及反應時,大叫起來:“刺客,抓刺客!”
永樂宮的宮人從消失的角落裏跑出來,訓練有數地狂呼亂叫,把皇太子被賊人擒走的消息傳遍了宮廷每一個角落。皇後身染勇鬥歹徒的血跡,麵色蒼白,怒氣橫生的外表下隱藏著濃重的哀傷。
在羽林軍的規製衝散時,北衙禁軍迅速突破羽林軍的重圍,出現在皇後的宮闈前,控製住整個局麵,明晃晃的宮殿前,黑壓壓的腦袋鋪了一地,單膝跪地待命。
“搜!給本宮搜遍皇宮每一個角落,找出太子!”
看著上官敏華怒火喧囂,北衙禁軍整齊劃一地遵從永樂宮的旨令,秦關月啞然。北衙禁軍肩負內廷守衛之職,堪稱皇帝的直係親衛軍。此時此刻,這群內衛的反應告訴人們,北衙禁軍已落入皇後的控製,皇帝的安危已失去保障。
夜色中,上官敏華站在永樂宮前,隨意搭著一件披風,聽那風中傳來的哭叫聲,喊冤聲,神色漠然,北衙統領身染血跡,接二連三地到她跟前複命,除了朝陽殿、越陽殿、鳳藻殿,其他宮殿都受到禁軍冷酷無情地搜索。
不是擾人清夢,也不是流血喪命,而是在盡情地宣揚永樂宮的權勢。掌握六宮鳳印的女人就是有這樣的權利,且後宮之人不得反抗。
天色微明時,禁軍從榮福宮搜出違製物,有宮人指證任華妃。
“夠了,元殊。”秦關月打斷道,上官敏華看向他,諷刺地冷笑。秦關月無奈轉開眼,勸阻道:“這裏牽扯太深,不要釀成血流成河的悲劇。”
上官敏華緊了緊披風,麵孔緊繃,對那名親內道:“交給國師大人處理罷。”
秦關月輕籲一口氣,把相關一幹人等盡數帶走。上官敏華看著他的背影,又不動聲色地轉頭問道:“吩咐下去,把人安插進碧海宮的事,靜待時機。”
“是。”
就在這時,慶德帝到了。
票票,唔,答應的第二更,別忘了投票票哦。
謝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