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後人輕輕咳了咳,梁丹這才想到問及其姐身體。帳後人淡然回道:“無礙,偶染風寒。”


    梁丹也沒往心裏去,他就像個長舌婦般議論起這天下女子有幾人能比得上官敏華,這個口不經臉的南梁皇帝問道:“王姐,若你是元殊皇後,處於南梁現今這般困境,你當如何?”


    帳後人輕咳數聲,才道:“佛道本學術之家,如何當得左右朝局?初時也是父皇為固朝政之需兵行險朝所用下下策,若他們願同心,這大周早已是我囊中物。”


    梁丹大表讚同,回道:“阿姐和二哥說的一樣,二哥也是恨極佛道同朝相爭拖累南梁。就拿去年大周攻城之事,關乎我南梁安危,那些人竟為著一座聖山的佛道歸屬壞我大計,放縱慶德帝燒了我南梁百年國都,若不將這佛道兩派之禍解除,我也無顏麵對祖宗。”


    帳後人隨之接口:“若我等有魄力,自當將其連根拔除。可歎這權謀皆在他們之手,我卻也無能助你。”她又說有些累了,去睡會子,讓他安心在此住下,稍候再商議。


    梁丹應了,打量起這宸玉宮。雕梁畫棟,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細致,就是宮女也選得格外秀美雅致。他問守在帳前的大宮女:“你叫秋棠?”


    秋棠福了身,梁丹拿起桌上官窯燒出來的骨青瓷,大讚品相上佳。他捏著杯口,問宮女慶德帝對皇後可好?秋棠笑而不語,梁丹再問,秋棠才問他瞧著這宸玉宮如何?


    梁丹說單這骨青瓷的官窯瓷器足見慶德帝對其姐之用心。南梁梁玉公主,唯好玉質瓷器,偏這骨青瓷極難燒製,南梁官窯燒上十年也不過出成品兩套。在這宸玉皇宮,竟是隨處可見。


    他笑了笑,又問慶德帝平素來此幾何?秋棠捂唇笑了笑,道:“皇帝陛下呀,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和公主在一處,偏公主嫌他煩人,三五不時拿些氣話攆他去別宮,說是雨露均沾,不讓她這個外族皇後難做。”


    梁丹褪下手中珊瑚鏈子,賞給這個宮女。秋棠福了福身,給他安排了西暖閣退下。沿著小路到宸玉宮後殿,難掩笑意,向主子回報進展順利。


    上官敏華抬袖,凝神在宣紙上寫字,半晌她放下筆,拿起桌上濕巾擦了擦手,沉吟後,吩咐她去禦膳房做些南梁吃食給梁丹送去:“就挑些他少時梁玉做與他吃的,再從旁敲打敲打。”


    秋棠哎了一聲,腳步輕快地去做事。


    周承熙從內室走出來,把玩中手中玉戒,冷笑:“那梁丹當真會用你的計?”


    上官敏華重新拿起一隻小號狼毫,沾了沾墨汁,寫起小楷體。周承熙也不見脾性,耐心等她寫完後,再問一遍。上官敏華似覺他還在此處有些驚訝,淡淡回道:“他用與不用,陛下會改初衷麽?”


    周承熙斷然否決。上官敏華淡笑:“那便是,你練你的兵,我自會替你顧好後方。”說罷,又換了隻筆換書體寫字,周承熙瞧她如此用心,便問她寫這些做什麽。


    上官敏華停筆,眉目悠然:“不這樣,我心如何安得?若我計得成,成成就是南梁欲除之後快的靶子。”


    周承熙語氣不變,道:“信上不都寫了,他好得緊。朕看,是時候安排太子大婚。”


    “哦,你準備安排哪家姑娘?”


    周承熙也是臨時起意,他想了一圈也沒找出合適人選;上官敏華卻從書案下取出一長串名單,說她早已備下,隻待踏平南梁,就給兒子定親。如是,兩人在屋內又說了些朝中事,就此歇下。


    過了些時日,秋棠來請主子,梁丹要見梁玉公主。上官敏華戴上麵具,蒙上輕紗,轉到宸玉宮。梁丹讓其姐遣退宮女,他有密事相商。帳後人同意,梁丹壓低了聲音,說他想向大周借兵。


    帳後人趕忙阻止:“丹弟,你這是何等糊塗,你若借大周兵,慶德帝必滅南梁,那佛道兩派你忍忍便也過去,何以斷送祖宗江山。”


    梁丹這才安下心來,他隻怕這女人給男人生了孩子,這心就向著夫家。如今見梁玉公主還一心為南梁著想,便誠心誠意與梁玉商議起國事,他不能等那些臣子倒戈叛變斷送南梁,趁冬季大周不易出兵,他要先出兵翦除佛道兩派。


    帳後人躊躇:“丹弟,這行軍打戰,糧草先行。我一介婦道人家尚知此,你那方岑宰相如何同意?”


    梁丹也是猶豫,帳後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帳後人微掀簾,遞予他一個描金紫紅木盒,打開後皆是七海島進貢的大明珠,價值連城。


    “丹弟,王姐這兒也就這些,再多動怕讓人起疑。”帳後人說著又從頭上拔下玉釵,放入梁丹手中。


    那些貢奉給寺廟道觀的錢帛又何止萬千貫,僧侶占據大量土地錢帛,如今大周兵齊集邊境,那些人隻為教派之爭,竟無人助新皇禦敵,倒要叫這遠嫁異地的長姐添微薄銀子,真是何以堪也。


    兩姐弟凝淚無語,佛道誤他南梁,到如斯地步。


    “我拆那些廟宇去!” 梁丹恨恨地跺腳,放下長姐的梳妝盒,埋頭匆匆離開,帳後人在後麵急急叫著丹弟,卻讓那莽撞南梁皇帝越行越快。


    秋棠走入宸玉宮,問主子:“成了?”


    上官敏華悠然遠望,道:“告訴陛下,大計可成。”


    永安二年,南梁新帝梁丹不受朝臣勸阻,舉王旗,過城拆觀,過鎮封廟,驅逐南梁僧侶道士為奴充軍。一時間,南梁聞僧道色變。木色滾滾中,邊境堅固的軍事堡壘鑄成,但是,南梁境內餓殍遍地,匪賊瘋狂作亂,流民四處逃竄,富庶而纏綿的江南之地憶然化為修羅地。


    永安五年春,大周揮軍南下,南梁將士舉道歡迎,所到之處將無阻礙,南征之途有若一馬平川。南梁新帝梁丹刎頸於都城之上,寧死不降。


    永安五年冬,聞此噩耗,榮寵一時風光無盡的宸玉皇後舊疾再起,拖了一個冬天,也香消玉殞。


    宮牆柳下,梁玉望那南梁故土潸然淚下。秦關月挽上梁玉,無聲安慰,梁玉手牽一幼女,秦關月牽一白馬,遠行居於江湖,行蹤未明。


    永安六年伊始,大周皇帝重新起封上官敏華為後,號德昭皇後,賜居淩波宮。同年六月,帝後為太子賜婚。帝後同坐大殿,承太子與太子妃大禮。上官敏華見兒子已然長成大人,欣然而笑。


    周承熙手握上官敏華,江山與美人皆在手,笑亦如是。


    (完)


    帳後人輕輕咳了咳,梁丹這才想到問及其姐身體。帳後人淡然回道:“無礙,偶染風寒。”


    梁丹也沒往心裏去,他就像個長舌婦般議論起這天下女子有幾人能比得上官敏華,這個口不經臉的南梁皇帝問道:“王姐,若你是元殊皇後,處於南梁現今這般困境,你當如何?”


    帳後人輕咳數聲,才道:“佛道本學術之家,如何當得左右朝局?初時也是父皇為固朝政之需兵行險朝所用下下策,若他們願同心,這大周早已是我囊中物。”


    梁丹大表讚同,回道:“阿姐和二哥說的一樣,二哥也是恨極佛道同朝相爭拖累南梁。就拿去年大周攻城之事,關乎我南梁安危,那些人竟為著一座聖山的佛道歸屬壞我大計,放縱慶德帝燒了我南梁百年國都,若不將這佛道兩派之禍解除,我也無顏麵對祖宗。”


    帳後人隨之接口:“若我等有魄力,自當將其連根拔除。可歎這權謀皆在他們之手,我卻也無能助你。”她又說有些累了,去睡會子,讓他安心在此住下,稍候再商議。


    梁丹應了,打量起這宸玉宮。雕梁畫棟,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細致,就是宮女也選得格外秀美雅致。他問守在帳前的大宮女:“你叫秋棠?”


    秋棠福了身,梁丹拿起桌上官窯燒出來的骨青瓷,大讚品相上佳。他捏著杯口,問宮女慶德帝對皇後可好?秋棠笑而不語,梁丹再問,秋棠才問他瞧著這宸玉宮如何?


    梁丹說單這骨青瓷的官窯瓷器足見慶德帝對其姐之用心。南梁梁玉公主,唯好玉質瓷器,偏這骨青瓷極難燒製,南梁官窯燒上十年也不過出成品兩套。在這宸玉皇宮,竟是隨處可見。


    他笑了笑,又問慶德帝平素來此幾何?秋棠捂唇笑了笑,道:“皇帝陛下呀,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和公主在一處,偏公主嫌他煩人,三五不時拿些氣話攆他去別宮,說是雨露均沾,不讓她這個外族皇後難做。”


    梁丹褪下手中珊瑚鏈子,賞給這個宮女。秋棠福了福身,給他安排了西暖閣退下。沿著小路到宸玉宮後殿,難掩笑意,向主子回報進展順利。


    上官敏華抬袖,凝神在宣紙上寫字,半晌她放下筆,拿起桌上濕巾擦了擦手,沉吟後,吩咐她去禦膳房做些南梁吃食給梁丹送去:“就挑些他少時梁玉做與他吃的,再從旁敲打敲打。”


    秋棠哎了一聲,腳步輕快地去做事。


    周承熙從內室走出來,把玩中手中玉戒,冷笑:“那梁丹當真會用你的計?”


    上官敏華重新拿起一隻小號狼毫,沾了沾墨汁,寫起小楷體。周承熙也不見脾性,耐心等她寫完後,再問一遍。上官敏華似覺他還在此處有些驚訝,淡淡回道:“他用與不用,陛下會改初衷麽?”


    周承熙斷然否決。上官敏華淡笑:“那便是,你練你的兵,我自會替你顧好後方。”說罷,又換了隻筆換書體寫字,周承熙瞧她如此用心,便問她寫這些做什麽。


    上官敏華停筆,眉目悠然:“不這樣,我心如何安得?若我計得成,成成就是南梁欲除之後快的靶子。”


    周承熙語氣不變,道:“信上不都寫了,他好得緊。朕看,是時候安排太子大婚。”


    “哦,你準備安排哪家姑娘?”


    周承熙也是臨時起意,他想了一圈也沒找出合適人選;上官敏華卻從書案下取出一長串名單,說她早已備下,隻待踏平南梁,就給兒子定親。如是,兩人在屋內又說了些朝中事,就此歇下。


    過了些時日,秋棠來請主子,梁丹要見梁玉公主。上官敏華戴上麵具,蒙上輕紗,轉到宸玉宮。梁丹讓其姐遣退宮女,他有密事相商。帳後人同意,梁丹壓低了聲音,說他想向大周借兵。


    帳後人趕忙阻止:“丹弟,你這是何等糊塗,你若借大周兵,慶德帝必滅南梁,那佛道兩派你忍忍便也過去,何以斷送祖宗江山。”


    梁丹這才安下心來,他隻怕這女人給男人生了孩子,這心就向著夫家。如今見梁玉公主還一心為南梁著想,便誠心誠意與梁玉商議起國事,他不能等那些臣子倒戈叛變斷送南梁,趁冬季大周不易出兵,他要先出兵翦除佛道兩派。


    帳後人躊躇:“丹弟,這行軍打戰,糧草先行。我一介婦道人家尚知此,你那方岑宰相如何同意?”


    梁丹也是猶豫,帳後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帳後人微掀簾,遞予他一個描金紫紅木盒,打開後皆是七海島進貢的大明珠,價值連城。


    “丹弟,王姐這兒也就這些,再多動怕讓人起疑。”帳後人說著又從頭上拔下玉釵,放入梁丹手中。


    那些貢奉給寺廟道觀的錢帛又何止萬千貫,僧侶占據大量土地錢帛,如今大周兵齊集邊境,那些人隻為教派之爭,竟無人助新皇禦敵,倒要叫這遠嫁異地的長姐添微薄銀子,真是何以堪也。


    兩姐弟凝淚無語,佛道誤他南梁,到如斯地步。


    “我拆那些廟宇去!” 梁丹恨恨地跺腳,放下長姐的梳妝盒,埋頭匆匆離開,帳後人在後麵急急叫著丹弟,卻讓那莽撞南梁皇帝越行越快。


    秋棠走入宸玉宮,問主子:“成了?”


    上官敏華悠然遠望,道:“告訴陛下,大計可成。”


    永安二年,南梁新帝梁丹不受朝臣勸阻,舉王旗,過城拆觀,過鎮封廟,驅逐南梁僧侶道士為奴充軍。一時間,南梁聞僧道色變。木色滾滾中,邊境堅固的軍事堡壘鑄成,但是,南梁境內餓殍遍地,匪賊瘋狂作亂,流民四處逃竄,富庶而纏綿的江南之地憶然化為修羅地。


    永安五年春,大周揮軍南下,南梁將士舉道歡迎,所到之處將無阻礙,南征之途有若一馬平川。南梁新帝梁丹刎頸於都城之上,寧死不降。


    永安五年冬,聞此噩耗,榮寵一時風光無盡的宸玉皇後舊疾再起,拖了一個冬天,也香消玉殞。


    宮牆柳下,梁玉望那南梁故土潸然淚下。秦關月挽上梁玉,無聲安慰,梁玉手牽一幼女,秦關月牽一白馬,遠行居於江湖,行蹤未明。


    永安六年伊始,大周皇帝重新起封上官敏華為後,號德昭皇後,賜居淩波宮。同年六月,帝後為太子賜婚。帝後同坐大殿,承太子與太子妃大禮。上官敏華見兒子已然長成大人,欣然而笑。


    周承熙手握上官敏華,江山與美人皆在手,笑亦如是。


    帳後人輕輕咳了咳,梁丹這才想到問及其姐身體。帳後人淡然回道:“無礙,偶染風寒。”


    梁丹也沒往心裏去,他就像個長舌婦般議論起這天下女子有幾人能比得上官敏華,這個口不經臉的南梁皇帝問道:“王姐,若你是元殊皇後,處於南梁現今這般困境,你當如何?”


    帳後人輕咳數聲,才道:“佛道本學術之家,如何當得左右朝局?初時也是父皇為固朝政之需兵行險朝所用下下策,若他們願同心,這大周早已是我囊中物。”


    梁丹大表讚同,回道:“阿姐和二哥說的一樣,二哥也是恨極佛道同朝相爭拖累南梁。就拿去年大周攻城之事,關乎我南梁安危,那些人竟為著一座聖山的佛道歸屬壞我大計,放縱慶德帝燒了我南梁百年國都,若不將這佛道兩派之禍解除,我也無顏麵對祖宗。”


    帳後人隨之接口:“若我等有魄力,自當將其連根拔除。可歎這權謀皆在他們之手,我卻也無能助你。”她又說有些累了,去睡會子,讓他安心在此住下,稍候再商議。


    梁丹應了,打量起這宸玉宮。雕梁畫棟,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細致,就是宮女也選得格外秀美雅致。他問守在帳前的大宮女:“你叫秋棠?”


    秋棠福了身,梁丹拿起桌上官窯燒出來的骨青瓷,大讚品相上佳。他捏著杯口,問宮女慶德帝對皇後可好?秋棠笑而不語,梁丹再問,秋棠才問他瞧著這宸玉宮如何?


    梁丹說單這骨青瓷的官窯瓷器足見慶德帝對其姐之用心。南梁梁玉公主,唯好玉質瓷器,偏這骨青瓷極難燒製,南梁官窯燒上十年也不過出成品兩套。在這宸玉皇宮,竟是隨處可見。


    他笑了笑,又問慶德帝平素來此幾何?秋棠捂唇笑了笑,道:“皇帝陛下呀,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和公主在一處,偏公主嫌他煩人,三五不時拿些氣話攆他去別宮,說是雨露均沾,不讓她這個外族皇後難做。”


    梁丹褪下手中珊瑚鏈子,賞給這個宮女。秋棠福了福身,給他安排了西暖閣退下。沿著小路到宸玉宮後殿,難掩笑意,向主子回報進展順利。


    上官敏華抬袖,凝神在宣紙上寫字,半晌她放下筆,拿起桌上濕巾擦了擦手,沉吟後,吩咐她去禦膳房做些南梁吃食給梁丹送去:“就挑些他少時梁玉做與他吃的,再從旁敲打敲打。”


    秋棠哎了一聲,腳步輕快地去做事。


    周承熙從內室走出來,把玩中手中玉戒,冷笑:“那梁丹當真會用你的計?”


    上官敏華重新拿起一隻小號狼毫,沾了沾墨汁,寫起小楷體。周承熙也不見脾性,耐心等她寫完後,再問一遍。上官敏華似覺他還在此處有些驚訝,淡淡回道:“他用與不用,陛下會改初衷麽?”


    周承熙斷然否決。上官敏華淡笑:“那便是,你練你的兵,我自會替你顧好後方。”說罷,又換了隻筆換書體寫字,周承熙瞧她如此用心,便問她寫這些做什麽。


    上官敏華停筆,眉目悠然:“不這樣,我心如何安得?若我計得成,成成就是南梁欲除之後快的靶子。”


    周承熙語氣不變,道:“信上不都寫了,他好得緊。朕看,是時候安排太子大婚。”


    “哦,你準備安排哪家姑娘?”


    周承熙也是臨時起意,他想了一圈也沒找出合適人選;上官敏華卻從書案下取出一長串名單,說她早已備下,隻待踏平南梁,就給兒子定親。如是,兩人在屋內又說了些朝中事,就此歇下。


    過了些時日,秋棠來請主子,梁丹要見梁玉公主。上官敏華戴上麵具,蒙上輕紗,轉到宸玉宮。梁丹讓其姐遣退宮女,他有密事相商。帳後人同意,梁丹壓低了聲音,說他想向大周借兵。


    帳後人趕忙阻止:“丹弟,你這是何等糊塗,你若借大周兵,慶德帝必滅南梁,那佛道兩派你忍忍便也過去,何以斷送祖宗江山。”


    梁丹這才安下心來,他隻怕這女人給男人生了孩子,這心就向著夫家。如今見梁玉公主還一心為南梁著想,便誠心誠意與梁玉商議起國事,他不能等那些臣子倒戈叛變斷送南梁,趁冬季大周不易出兵,他要先出兵翦除佛道兩派。


    帳後人躊躇:“丹弟,這行軍打戰,糧草先行。我一介婦道人家尚知此,你那方岑宰相如何同意?”


    梁丹也是猶豫,帳後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帳後人微掀簾,遞予他一個描金紫紅木盒,打開後皆是七海島進貢的大明珠,價值連城。


    “丹弟,王姐這兒也就這些,再多動怕讓人起疑。”帳後人說著又從頭上拔下玉釵,放入梁丹手中。


    那些貢奉給寺廟道觀的錢帛又何止萬千貫,僧侶占據大量土地錢帛,如今大周兵齊集邊境,那些人隻為教派之爭,竟無人助新皇禦敵,倒要叫這遠嫁異地的長姐添微薄銀子,真是何以堪也。


    兩姐弟凝淚無語,佛道誤他南梁,到如斯地步。


    “我拆那些廟宇去!” 梁丹恨恨地跺腳,放下長姐的梳妝盒,埋頭匆匆離開,帳後人在後麵急急叫著丹弟,卻讓那莽撞南梁皇帝越行越快。


    秋棠走入宸玉宮,問主子:“成了?”


    上官敏華悠然遠望,道:“告訴陛下,大計可成。”


    永安二年,南梁新帝梁丹不受朝臣勸阻,舉王旗,過城拆觀,過鎮封廟,驅逐南梁僧侶道士為奴充軍。一時間,南梁聞僧道色變。木色滾滾中,邊境堅固的軍事堡壘鑄成,但是,南梁境內餓殍遍地,匪賊瘋狂作亂,流民四處逃竄,富庶而纏綿的江南之地憶然化為修羅地。


    永安五年春,大周揮軍南下,南梁將士舉道歡迎,所到之處將無阻礙,南征之途有若一馬平川。南梁新帝梁丹刎頸於都城之上,寧死不降。


    永安五年冬,聞此噩耗,榮寵一時風光無盡的宸玉皇後舊疾再起,拖了一個冬天,也香消玉殞。


    宮牆柳下,梁玉望那南梁故土潸然淚下。秦關月挽上梁玉,無聲安慰,梁玉手牽一幼女,秦關月牽一白馬,遠行居於江湖,行蹤未明。


    永安六年伊始,大周皇帝重新起封上官敏華為後,號德昭皇後,賜居淩波宮。同年六月,帝後為太子賜婚。帝後同坐大殿,承太子與太子妃大禮。上官敏華見兒子已然長成大人,欣然而笑。


    周承熙手握上官敏華,江山與美人皆在手,笑亦如是。


    帳後人輕輕咳了咳,梁丹這才想到問及其姐身體。帳後人淡然回道:“無礙,偶染風寒。”


    梁丹也沒往心裏去,他就像個長舌婦般議論起這天下女子有幾人能比得上官敏華,這個口不經臉的南梁皇帝問道:“王姐,若你是元殊皇後,處於南梁現今這般困境,你當如何?”


    帳後人輕咳數聲,才道:“佛道本學術之家,如何當得左右朝局?初時也是父皇為固朝政之需兵行險朝所用下下策,若他們願同心,這大周早已是我囊中物。”


    梁丹大表讚同,回道:“阿姐和二哥說的一樣,二哥也是恨極佛道同朝相爭拖累南梁。就拿去年大周攻城之事,關乎我南梁安危,那些人竟為著一座聖山的佛道歸屬壞我大計,放縱慶德帝燒了我南梁百年國都,若不將這佛道兩派之禍解除,我也無顏麵對祖宗。”


    帳後人隨之接口:“若我等有魄力,自當將其連根拔除。可歎這權謀皆在他們之手,我卻也無能助你。”她又說有些累了,去睡會子,讓他安心在此住下,稍候再商議。


    梁丹應了,打量起這宸玉宮。雕梁畫棟,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細致,就是宮女也選得格外秀美雅致。他問守在帳前的大宮女:“你叫秋棠?”


    秋棠福了身,梁丹拿起桌上官窯燒出來的骨青瓷,大讚品相上佳。他捏著杯口,問宮女慶德帝對皇後可好?秋棠笑而不語,梁丹再問,秋棠才問他瞧著這宸玉宮如何?


    梁丹說單這骨青瓷的官窯瓷器足見慶德帝對其姐之用心。南梁梁玉公主,唯好玉質瓷器,偏這骨青瓷極難燒製,南梁官窯燒上十年也不過出成品兩套。在這宸玉皇宮,竟是隨處可見。


    他笑了笑,又問慶德帝平素來此幾何?秋棠捂唇笑了笑,道:“皇帝陛下呀,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和公主在一處,偏公主嫌他煩人,三五不時拿些氣話攆他去別宮,說是雨露均沾,不讓她這個外族皇後難做。”


    梁丹褪下手中珊瑚鏈子,賞給這個宮女。秋棠福了福身,給他安排了西暖閣退下。沿著小路到宸玉宮後殿,難掩笑意,向主子回報進展順利。


    上官敏華抬袖,凝神在宣紙上寫字,半晌她放下筆,拿起桌上濕巾擦了擦手,沉吟後,吩咐她去禦膳房做些南梁吃食給梁丹送去:“就挑些他少時梁玉做與他吃的,再從旁敲打敲打。”


    秋棠哎了一聲,腳步輕快地去做事。


    周承熙從內室走出來,把玩中手中玉戒,冷笑:“那梁丹當真會用你的計?”


    上官敏華重新拿起一隻小號狼毫,沾了沾墨汁,寫起小楷體。周承熙也不見脾性,耐心等她寫完後,再問一遍。上官敏華似覺他還在此處有些驚訝,淡淡回道:“他用與不用,陛下會改初衷麽?”


    周承熙斷然否決。上官敏華淡笑:“那便是,你練你的兵,我自會替你顧好後方。”說罷,又換了隻筆換書體寫字,周承熙瞧她如此用心,便問她寫這些做什麽。


    上官敏華停筆,眉目悠然:“不這樣,我心如何安得?若我計得成,成成就是南梁欲除之後快的靶子。”


    周承熙語氣不變,道:“信上不都寫了,他好得緊。朕看,是時候安排太子大婚。”


    “哦,你準備安排哪家姑娘?”


    周承熙也是臨時起意,他想了一圈也沒找出合適人選;上官敏華卻從書案下取出一長串名單,說她早已備下,隻待踏平南梁,就給兒子定親。如是,兩人在屋內又說了些朝中事,就此歇下。


    過了些時日,秋棠來請主子,梁丹要見梁玉公主。上官敏華戴上麵具,蒙上輕紗,轉到宸玉宮。梁丹讓其姐遣退宮女,他有密事相商。帳後人同意,梁丹壓低了聲音,說他想向大周借兵。


    帳後人趕忙阻止:“丹弟,你這是何等糊塗,你若借大周兵,慶德帝必滅南梁,那佛道兩派你忍忍便也過去,何以斷送祖宗江山。”


    梁丹這才安下心來,他隻怕這女人給男人生了孩子,這心就向著夫家。如今見梁玉公主還一心為南梁著想,便誠心誠意與梁玉商議起國事,他不能等那些臣子倒戈叛變斷送南梁,趁冬季大周不易出兵,他要先出兵翦除佛道兩派。


    帳後人躊躇:“丹弟,這行軍打戰,糧草先行。我一介婦道人家尚知此,你那方岑宰相如何同意?”


    梁丹也是猶豫,帳後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帳後人微掀簾,遞予他一個描金紫紅木盒,打開後皆是七海島進貢的大明珠,價值連城。


    “丹弟,王姐這兒也就這些,再多動怕讓人起疑。”帳後人說著又從頭上拔下玉釵,放入梁丹手中。


    那些貢奉給寺廟道觀的錢帛又何止萬千貫,僧侶占據大量土地錢帛,如今大周兵齊集邊境,那些人隻為教派之爭,竟無人助新皇禦敵,倒要叫這遠嫁異地的長姐添微薄銀子,真是何以堪也。


    兩姐弟凝淚無語,佛道誤他南梁,到如斯地步。


    “我拆那些廟宇去!” 梁丹恨恨地跺腳,放下長姐的梳妝盒,埋頭匆匆離開,帳後人在後麵急急叫著丹弟,卻讓那莽撞南梁皇帝越行越快。


    秋棠走入宸玉宮,問主子:“成了?”


    上官敏華悠然遠望,道:“告訴陛下,大計可成。”


    永安二年,南梁新帝梁丹不受朝臣勸阻,舉王旗,過城拆觀,過鎮封廟,驅逐南梁僧侶道士為奴充軍。一時間,南梁聞僧道色變。木色滾滾中,邊境堅固的軍事堡壘鑄成,但是,南梁境內餓殍遍地,匪賊瘋狂作亂,流民四處逃竄,富庶而纏綿的江南之地憶然化為修羅地。


    永安五年春,大周揮軍南下,南梁將士舉道歡迎,所到之處將無阻礙,南征之途有若一馬平川。南梁新帝梁丹刎頸於都城之上,寧死不降。


    永安五年冬,聞此噩耗,榮寵一時風光無盡的宸玉皇後舊疾再起,拖了一個冬天,也香消玉殞。


    宮牆柳下,梁玉望那南梁故土潸然淚下。秦關月挽上梁玉,無聲安慰,梁玉手牽一幼女,秦關月牽一白馬,遠行居於江湖,行蹤未明。


    永安六年伊始,大周皇帝重新起封上官敏華為後,號德昭皇後,賜居淩波宮。同年六月,帝後為太子賜婚。帝後同坐大殿,承太子與太子妃大禮。上官敏華見兒子已然長成大人,欣然而笑。


    周承熙手握上官敏華,江山與美人皆在手,笑亦如是。


    帳後人輕輕咳了咳,梁丹這才想到問及其姐身體。帳後人淡然回道:“無礙,偶染風寒。”


    梁丹也沒往心裏去,他就像個長舌婦般議論起這天下女子有幾人能比得上官敏華,這個口不經臉的南梁皇帝問道:“王姐,若你是元殊皇後,處於南梁現今這般困境,你當如何?”


    帳後人輕咳數聲,才道:“佛道本學術之家,如何當得左右朝局?初時也是父皇為固朝政之需兵行險朝所用下下策,若他們願同心,這大周早已是我囊中物。”


    梁丹大表讚同,回道:“阿姐和二哥說的一樣,二哥也是恨極佛道同朝相爭拖累南梁。就拿去年大周攻城之事,關乎我南梁安危,那些人竟為著一座聖山的佛道歸屬壞我大計,放縱慶德帝燒了我南梁百年國都,若不將這佛道兩派之禍解除,我也無顏麵對祖宗。”


    帳後人隨之接口:“若我等有魄力,自當將其連根拔除。可歎這權謀皆在他們之手,我卻也無能助你。”她又說有些累了,去睡會子,讓他安心在此住下,稍候再商議。


    梁丹應了,打量起這宸玉宮。雕梁畫棟,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細致,就是宮女也選得格外秀美雅致。他問守在帳前的大宮女:“你叫秋棠?”


    秋棠福了身,梁丹拿起桌上官窯燒出來的骨青瓷,大讚品相上佳。他捏著杯口,問宮女慶德帝對皇後可好?秋棠笑而不語,梁丹再問,秋棠才問他瞧著這宸玉宮如何?


    梁丹說單這骨青瓷的官窯瓷器足見慶德帝對其姐之用心。南梁梁玉公主,唯好玉質瓷器,偏這骨青瓷極難燒製,南梁官窯燒上十年也不過出成品兩套。在這宸玉皇宮,竟是隨處可見。


    他笑了笑,又問慶德帝平素來此幾何?秋棠捂唇笑了笑,道:“皇帝陛下呀,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和公主在一處,偏公主嫌他煩人,三五不時拿些氣話攆他去別宮,說是雨露均沾,不讓她這個外族皇後難做。”


    梁丹褪下手中珊瑚鏈子,賞給這個宮女。秋棠福了福身,給他安排了西暖閣退下。沿著小路到宸玉宮後殿,難掩笑意,向主子回報進展順利。


    上官敏華抬袖,凝神在宣紙上寫字,半晌她放下筆,拿起桌上濕巾擦了擦手,沉吟後,吩咐她去禦膳房做些南梁吃食給梁丹送去:“就挑些他少時梁玉做與他吃的,再從旁敲打敲打。”


    秋棠哎了一聲,腳步輕快地去做事。


    周承熙從內室走出來,把玩中手中玉戒,冷笑:“那梁丹當真會用你的計?”


    上官敏華重新拿起一隻小號狼毫,沾了沾墨汁,寫起小楷體。周承熙也不見脾性,耐心等她寫完後,再問一遍。上官敏華似覺他還在此處有些驚訝,淡淡回道:“他用與不用,陛下會改初衷麽?”


    周承熙斷然否決。上官敏華淡笑:“那便是,你練你的兵,我自會替你顧好後方。”說罷,又換了隻筆換書體寫字,周承熙瞧她如此用心,便問她寫這些做什麽。


    上官敏華停筆,眉目悠然:“不這樣,我心如何安得?若我計得成,成成就是南梁欲除之後快的靶子。”


    周承熙語氣不變,道:“信上不都寫了,他好得緊。朕看,是時候安排太子大婚。”


    “哦,你準備安排哪家姑娘?”


    周承熙也是臨時起意,他想了一圈也沒找出合適人選;上官敏華卻從書案下取出一長串名單,說她早已備下,隻待踏平南梁,就給兒子定親。如是,兩人在屋內又說了些朝中事,就此歇下。


    過了些時日,秋棠來請主子,梁丹要見梁玉公主。上官敏華戴上麵具,蒙上輕紗,轉到宸玉宮。梁丹讓其姐遣退宮女,他有密事相商。帳後人同意,梁丹壓低了聲音,說他想向大周借兵。


    帳後人趕忙阻止:“丹弟,你這是何等糊塗,你若借大周兵,慶德帝必滅南梁,那佛道兩派你忍忍便也過去,何以斷送祖宗江山。”


    梁丹這才安下心來,他隻怕這女人給男人生了孩子,這心就向著夫家。如今見梁玉公主還一心為南梁著想,便誠心誠意與梁玉商議起國事,他不能等那些臣子倒戈叛變斷送南梁,趁冬季大周不易出兵,他要先出兵翦除佛道兩派。


    帳後人躊躇:“丹弟,這行軍打戰,糧草先行。我一介婦道人家尚知此,你那方岑宰相如何同意?”


    梁丹也是猶豫,帳後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帳後人微掀簾,遞予他一個描金紫紅木盒,打開後皆是七海島進貢的大明珠,價值連城。


    “丹弟,王姐這兒也就這些,再多動怕讓人起疑。”帳後人說著又從頭上拔下玉釵,放入梁丹手中。


    那些貢奉給寺廟道觀的錢帛又何止萬千貫,僧侶占據大量土地錢帛,如今大周兵齊集邊境,那些人隻為教派之爭,竟無人助新皇禦敵,倒要叫這遠嫁異地的長姐添微薄銀子,真是何以堪也。


    兩姐?


    ?凝淚無語,佛道誤他南梁,到如斯地步。


    “我拆那些廟宇去!” 梁丹恨恨地跺腳,放下長姐的梳妝盒,埋頭匆匆離開,帳後人在後麵急急叫著丹弟,卻讓那莽撞南梁皇帝越行越快。


    秋棠走入宸玉宮,問主子:“成了?”


    上官敏華悠然遠望,道:“告訴陛下,大計可成。”


    永安二年,南梁新帝梁丹不受朝臣勸阻,舉王旗,過城拆觀,過鎮封廟,驅逐南梁僧侶道士為奴充軍。一時間,南梁聞僧道色變。木色滾滾中,邊境堅固的軍事堡壘鑄成,但是,南梁境內餓殍遍地,匪賊瘋狂作亂,流民四處逃竄,富庶而纏綿的江南之地憶然化為修羅地。


    永安五年春,大周揮軍南下,南梁將士舉道歡迎,所到之處將無阻礙,南征之途有若一馬平川。南梁新帝梁丹刎頸於都城之上,寧死不降。


    永安五年冬,聞此噩耗,榮寵一時風光無盡的宸玉皇後舊疾再起,拖了一個冬天,也香消玉殞。


    宮牆柳下,梁玉望那南梁故土潸然淚下。秦關月挽上梁玉,無聲安慰,梁玉手牽一幼女,秦關月牽一白馬,遠行居於江湖,行蹤未明。


    永安六年伊始,大周皇帝重新起封上官敏華為後,號德昭皇後,賜居淩波宮。同年六月,帝後為太子賜婚。帝後同坐大殿,承太子與太子妃大禮。上官敏華見兒子已然長成大人,欣然而笑。


    周承熙手握上官敏華,江山與美人皆在手,笑亦如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宮之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攬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攬香並收藏東宮之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