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公告雲顯示,次日卯時在雷音寺大雄寶殿舉行唐僧師徒四人和白龍馬的佛位轉正儀式,有興趣的佛子可以去觀禮。


    雖然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臨,但是變成現實,唐僧等人還是格外高興。


    次日一早,唐僧五人相約一起登靈山。


    通知上說,參加轉正儀式的人必須步行上山。


    靈山是如來佛祖的道場,一般人沒有受到邀請輕易不能登臨,怕影響如來的清修和辦公。


    五人沿著山路前行,路兩旁的高大林木,呼出濃鬱的富氧離子,空氣清新得讓人神清氣爽。


    一路上不時遇到一些飛禽走獸、蛇鼠蟲魚,它們見到唐僧五人都跪下磕頭,有的還拿著一些寶物,意思明顯是:求帶,求帶上山。五人都沒有理會。


    走了大半個時辰,來到半山腰,一條垂天河擋住去路,也擋住了一眾欲登上靈山去偷聽佛法的生靈。


    已經有很多案例表明,自己在深山苦苦修練上百年,可能還不如聽佛祖講一堂經,所以總有很多精靈想走捷徑。


    唐僧默念一聲暗語,對岸伸過來一條獨木橋,旋即垂直的水牆上開啟一個水隧道。


    五人走進隧道,也有精靈想趁機混進來,但是很快被守門羅漢打落下去,它們墜入河底後會順著水流衝入蓮池,被蓮花使者救起後送回深山中,不殺生,是佛家基本原則,輕易不能違背。


    隧道盡頭連著一條石階路筆直通向山頂的雷音寺。


    拾級而上,每走一級都需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走了九百九十九級石階,終於來到雷音寺門口,門上刻著一聯:“音如雷鳴,法似海深。”


    寺院內蒼鬆翠翠,古柏深深,那株佛祖當年在其下悟道的菩提樹也被移植於此,早已長成參天大樹,風吹樹葉,發出陣陣梵音。


    高大巍峨的大雄寶殿莊嚴肅穆,入其門,每個人都自覺地變得恭恭敬敬。


    如來早已端坐在九層蓮台上,旁邊彌勒佛、阿難、迦葉、觀音、文殊、普賢等一眾佛陀菩薩也已落坐,兩旁站立著八大金剛十八羅漢。


    看見唐僧等進來,如來緩緩啟齒道:


    “唐僧、孫悟空、豬悟能、沙悟靜、敖烈,爾等五人來到佛國己有三年。


    這期間,你們都能一心向佛,恪守佛規,認真學習,勤勉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了應有作用。團結同道,善待佛友,深受大家喜愛和好評。經過果位評定委員會的考察,通過了佛果的正式認定,準予轉正!”


    一旁執事羅漢端來五件錦瀾袈裟給五人披上。


    阿難、迦葉、觀音、文殊、普賢從蓮台上下來分別給五人係上胸結,殿裏響起熱烈掌聲。


    唐僧五人叩頭謝恩。


    佛祖接著說道:“果位既正,當授予你們正式職位,唐僧授與文藝部副部長,孫悟空授與體育部副部長,豬悟能授與食品供給部餐飲司司長兼淨飯堂掌廚,沙悟淨授與安保局副局長,白龍敖烈授與種養部物種監控司副司長,以上任命即日生效,望爾等繼續保持發揚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為佛國的安定繁榮添磚加瓦。”


    唐僧等一齊道:“謹遵佛祖法旨。”


    佛祖道:


    “轉正儀式已經完成,大家看看還有什麽事,有事報來,無事散會。”


    小白龍上前一步道:


    “啟稟佛祖,近百日來,凡間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不得不引起重視。就在昨日與弟子曾同遊過長江的白鱘也宣告滅絕,真是讓人痛心。我統計整理了一份報告,請佛祖過目。”說完拿出厚厚的一份報告,


    如來輕輕一招手,那報告飛入手中,展開看了,又傳給彌勒等菩薩看,眾菩薩邊看邊搖頭。


    佛祖道:


    “敖烈的這份報告很重要很及時。在人間物種以一種異常的速度滅絕,特別近一百年,滅絕的物種居然高達百萬種,而且每年滅絕的速度都在百分之五以上遞增,真是觸目驚心。


    每個物種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創造後才投放人間的,都是某種環境某種生態所需要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按照這種態勢下去,人間的某些環境或生態會出現嚴重崩潰,必須派人下去調查分析,看看人間到底出了什麽狀況。”


    他環顧了一下四周問道:“你們誰願前往?”


    小白龍馬上應道:“此乃弟子份內事,弟子理應受命。”


    悟空插嘴道:“啟稟佛祖,我等自從來到佛國以來就沒有踏入過凡間一步。我想請幾天假到人間去走走,看看舊地故土,順便也可以幫小白龍做一些調查。”


    八戒一聽,也嚷道:“我也想回人間看看。”沙僧也附和。


    佛祖問唐僧道:“你有想法嗎?”


    唐僧沉吟片刻道:“弟子也想。”


    佛祖嗬嗬一笑道:“既然你們幾個都有思凡之心,就讓你們都下界去看看吧。”


    又轉頭對彌勒菩薩說道:


    “既然他們都已經是佛家正式成員,每人可以配享一件法器。彌勒兄弟,勞煩你給他們分配一下吧。”


    彌勒聞言道:


    “沒問題,我也正想說此事。唐僧你們幾位隨我來。”


    眾人向佛祖禮拜告別,出了雷音寺。


    彌勒佛的道場須彌山和靈山隔池相望。


    彌勒佛袍袖一甩,在兩山之間架起一座彩雲橋。


    一行六人踏上彩雲橋,那橋上的雲板緩緩流動起來,慢慢地將幾人帶往須彌山。


    行至蓮池上空,望著下麵如鏡似鑒的蓮池,望著那如詩如畫的倒影,望著前麵如夢如幻的須彌山,望著那些飛翔跳躍的生靈,心思頓時空明起來。


    唐僧不禁有感而發:


    “靈山須彌相對開,蓮池恰似明鏡台。佛心當似此池水,清淨無處惹塵埃。”


    悟空道:


    “師父,你又發詩興了。”


    唐僧對悟空道:


    “你有空也可以寫寫詩文,你的文采也很不錯啊。”


    悟空擺擺手道:


    “別取笑我了,我一個山野粗猴,哪裏懂得這些。”


    唐僧道:“西行路上你將‘金光寺’改為‘伏龍寺’,將‘滅法國’改為‘欽法國’,這兩個國名就改得很好很有文采,至今我都清楚記得。”


    眾人說話間已經穿過須彌山雲霧,進入須彌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西遊之踏遍西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庫川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庫川六郎並收藏大西遊之踏遍西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