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楊得意喜歡飲酒,頓頓要喝酒,家裏的酒常常不夠他喝。


    太公無法,時常給他一些閑錢,讓他自己可以在外麵買酒喝。


    日子久了,楊得意出去喝酒的次數越來越多,經他手的錢也花得越來越快。


    一開始老兩口心想,年輕人貪杯也是正常的,為了女兒的幸福也就忍了。


    可是發現這小子越來越變本加厲,手頭沒錢就回來討。


    高翠蘭好言相勸過幾回,根本不聽。


    還是一天天往外跑,有時還帶回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到家裏來劃拳喝酒,搞得家裏雞犬不寧。


    這些酒肉朋友中有不少是賭博成癮的,所謂近墨者黑,一來二去,楊得意也染上賭癮,從此每天不是出去喝酒就是出去賭博。


    高太公屢勸不聽,無奈之下,隻好去找楊老漢,讓他管管自己兒子。


    可楊老漢說,嫁出去的兒子潑出去的水,他也管不了。


    事情越來越無法收拾,那楊得意不斷地向家裏要錢,不給就砸東西甚至打高翠蘭,一家三口唯有唉聲歎氣,成天以淚洗麵。


    終於有一天,楊得意帶了幾個凶神惡煞的人回來,說是要帶走高翠蘭,他已經將她輸給別人了。


    這些人是過來帶人的,要麽交人,要麽拿房子頂替。


    高太公被當場氣暈過去,搶救過來後,含淚決定將祖傳的這座高家大院抵給人家,一家三口搬到一間田舍中居住。


    高太公被氣得一病不起,三人守著一口薄田淒慘度日。


    有一日,天正下著蒙蒙細雨,一家三口躲在屋裏相對歎氣。


    突然外麵來了一群人抬著一具屍體,將屍體往門口一扔,為首的拍著門嚷道:


    “高老頭,快出來,快出來。”


    高翠蘭打開門,隻見門口擺著一具屍體,那人道:


    “你家女婿和人打賭輸了,把自己命搭進去了,把你家這口田也賠了,快把田契拿出來。”


    高太公在床上頓足捶胸道:


    “孽障啊,造孽啊!”


    便昏厥過去。


    待到醒來後,高太公無力的睜開眼,他看了看已經被翻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的屋子,心灰意冷。


    便將老伴和女兒叫到跟前說道:


    “現在我們一無所有了,真對不起你們娘倆。幸好豬剛鬣在的時候,我將他辛勤勞動掙來的錢,偷偷藏了一罐在這張床底下。你們可以悄悄挖出來,用這本錢做點營生。”


    說著猛烈咳嗽了幾聲,咳出一大口血,接著說道:


    “翠蘭,那個豬剛鬣如果取經半途而廢跑回來,我希望你倆重新組建家庭,好好過日子。”


    說完就咽氣了。


    母女倆痛哭著埋葬了高太公和楊得意。


    母女兩人開始以做饅頭賣饅頭為生,沒有了楊得意的禍害,日子過得雖然清苦,但好歹是太平的。


    講到這,老人停了一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也給豬八戒倒了一杯。


    聽了高家後來的境況,聽到了高翠蘭的不幸遭遇。


    豬八戒早已經忍不住眼眶濕潤,哽咽道:


    “翠蘭啊,你的命可真苦!早知會這樣,我真應該中途回來看看你。”


    他用衣袖擦了擦眼淚,問道:“她倆後來怎樣?”


    老人接著把故事講下去。


    也許是高老太常年吃齋念佛感動了菩薩。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母女倆正準備入睡,突然聽到有人敲門。


    開門一看,沒看到什麽人,往地上一瞧,地上赫然放著一個繈褓,裹著一個嬰兒。


    高翠蘭忙把嬰兒抱起來,仔細一看,是個男嬰,這嬰兒長得寬鼻大耳,醜不拉幾,顯然是被人遺棄的。


    母女倆將這孩子收養下來,高翠蘭把他視為自己和豬剛鬣的孩子,取名叫高念珠,這個‘珠’字顯然是表達對豬剛鬣的懷念。


    她傾注了大量心血,含辛茹苦地將高念珠撫養長大,千方百計讓他讀書。


    這個高念珠倒真是上天送來的福報,雖然長得醜,但天資聰慧,而且讀書很用功,後來考中了功名,當了大官。


    更難得的是,高念珠知道自己身世後,依然對高翠蘭母女倆孝敬有加,殷勤侍奉直到她倆壽終正寢,一時成為一段佳話。


    朝廷為了褒獎其孝道,給高念珠加官晉爵,還追封高翠蘭為誥命夫人。高念珠為高翠蘭在福陵山一處負陰抱陽之地修建了陵墓,在陵墓四周遍植蘭花。


    過了幾年,待到蘭葉葳蕤,花香四溢時,高念珠在陵墓旁捐建了一座寺廟叫“翠蘭寺”,寺裏還供奉了一尊豬剛鬣的雕像。


    高念珠有三個兒子,他們在高老莊開枝散葉,人丁興旺,人才輩出,成了地方大族。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大部分搬到北京城,隻留下一支守著高老莊。


    老人最後說:


    “我就是留下這支的後人,我叫高守根,今年八十四歲了。”。


    豬八戒歎息道:


    “守根,守根,這名字好,你是在守住這高家的根啊。可是這個村現在為什麽會如此落寞呢?”


    老人道:


    “大約六十多年前,那時我正年輕。在離高老莊十裏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座煤礦,受發財夢驅使,四鄰八鄉的大部分人都去從事挖煤行當,高老莊也不例外。人們在煤礦邊新成立一個鎮,很多戶人家都直接搬到新鎮上去了。”


    八戒又問道:“你家就你一人了嗎?”


    高守根老人道:“我還有一個孫子,叫高進,在礦區做買賣,我們爺孫倆相依為命。”


    八戒道:“你兒子他們呢?”


    一提到兒子,老人忍不住掩麵哭泣起來,說道:


    “都怪著這該死的煤礦。在孫子三歲那年,我們全家也在新鎮上生活。我承包了一口小煤窯,一家人都以挖煤為生。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一日,我和兒子兒媳婦三人照常下井去挖煤,可是沒想道發生了塌方事故,兒子兒媳當場被壓死,我也被壓斷了一條腿。我和老伴傷心之餘,決定還是回到高老莊生活。我種點莊稼,老伴就做點饅頭麵條什麽的到礦區去賣,日子雖然過得苦,但是安全可靠。可惜前兩年老伴得病去世了,孫子就接過她的班,繼續做麵點拿到礦區去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西遊之踏遍西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庫川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庫川六郎並收藏大西遊之踏遍西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