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擺渡人
凡人修仙:一介散修成仙路 作者:明溪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劍修之道,精髓在於一個“悟”字!此乃修行之靈魂,非僅技藝之磨練,更是心性之升華。
劍修可以在生死一線中領悟、在大喜大悲中頓悟、在點滴生活中感悟、在高階劍修的指點下大徹大悟。
李煜曆經兩年的漫漫征途,自楚國的萬山坊市起程,風雨兼程,未曾有片刻懈怠。
這一路,他穿越了崇山峻嶺,踏遍了荊棘密。沿途之中,更是斬殺了數以千計的妖獸,甚至在溶洞中一度陷入生死邊緣,險些身死道消。
此番曆程,不僅是對李煜個人修為的考驗,更是他心靈與意誌的深刻洗禮。
李煜自小習武,世俗劍術早已爐火純青,又身為散修,一路摸爬滾打,更是心性過人,加之時常參悟“禦劍術修行心得”,對劍道的理解更上一層樓,此番領悟“劍氣化形”,倒也在常理之中。
若小城中有高階劍修存在,必定第一時間感受到李煜的蛻變。
李煜輕描淡寫地一揮衣袖,那淩厲的劍氣便宛如晨霧般消散於無形。
他迅速調整心境,來到修士匯聚的區域,目光在排列有致的屋宇間穿梭,最終選定了一間古樸雅致的客棧,步入其中,安然入住。
客棧房間有隔絕靈識和防禦陣法,陌生之地,還是住在防護周全的客棧為好。
李煜再次感受了一下“劍氣化形”的不同,“劍意化氣”形成的“本命劍氣”,隻有一道,消耗完了需要花時間繼續孕育而出。
就像李煜第一次用本命劍氣擊殺裂空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李煜都在重新孕育,而“劍氣化形”則不同,此“劍氣”已經可以通過“本命劍氣”倒映而出,隻要體內有“本命劍氣”,那麽就可以隨時凝聚而出。
本命劍氣越強,倒映而出的劍氣也就越強,如何讓本命劍氣變強?那就需要把本命劍氣蘊藏在劍丸之中,再把劍丸蘊藏在丹田之中孕育。
李煜擁有《禦劍術修行心得》,對劍修之道,不是一無所知,此次能夠領悟“劍意化形”,實在是世間罕有、天道眷顧,難道自己真是萬中無一的劍道天才?
那有機會試試能否拜入“太白劍宗”,若可以,自己以後將少走很多彎路。
李煜如此想道。
次日清晨,李煜來到海邊渡口,渡口空空如也,連修士都沒有一個,李煜又原路返回,來到了離渡口最近的一棟建築。
這是一座隻有一層樓高的長方形大堂,名為“南越渡”。
李煜步入大堂,裏麵隻有一人,其正在櫃台後麵閉目打坐,感受到有人進來,隨即收功而起,看向李煜,問道。
“道友此時來南越渡,難道是不知越南靈舟還要約三月有餘才從吳國回來?”
“在下確實不知,所以來此詢問,打擾道友,請道友莫怪。”李煜拱手說道。
“道友莫要客氣,進來一敘。”見李煜十分客氣,自己又左右無事,便叫李煜過來清談一番。
李煜徑直走到櫃台前,打開櫃台上的小門,走到裏麵的小桌邊坐下,此刻說話的男子正盤坐在小桌的另一邊。
“道友從何而來?”
“在下來自楚國。”
“那難怪道友不知越南靈舟的歸期了。”
“在下來的倉促,還未多作了解,心中有許多疑問,望道友告知。”
“分內之事罷了,道友請問。”
“不知此舟回來之後,多久重新出發吳國?”
“回來半月後,即可出發。”
…
告別了男子,李煜回到了客棧房間,此行不僅知道了靈舟歸來的時間,更是讓李煜有了不同的想法。
李煜本打算乘坐靈舟前往吳國,再由吳國的橫斷山脈外圍去往蜀國。
但大堂男子告訴李煜,其實吳國渡口有靈舟前往吳國和蜀國交界處的渡口。
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好處是風險小速度快,壞處是沿岸地區沒有靈氣,想要在船上修行,需要花費大筆的靈石入住靈舟的上等客房,客房提供聚靈陣。
當李煜問起為何沒有靈脈之地卻能用聚靈陣時,男子告訴李煜,那是由於靈舟使用靈石作為靈氣來源,李煜知曉,為何入住上等客房會需要大筆的靈石了。
當李煜問起需要多少靈石時,男子說了一個天文數字,並且隻接受下品靈石。
李煜又問為何隻接受下品靈石而且聚靈陣為何不是使用中品靈石。
男子告知李煜,靈舟為何使用下品靈石催動聚靈陣的原因。
原來是靈舟上還有一個特殊的職業,名叫“擺渡人”,這個職業有個特點,每次航行都是不同的人擔任。
擺渡人之所以特殊要從靈石的結構說起。
靈石乃是由自上古就已經枯竭的靈脈中產出,其中蘊含的五行靈氣比例相同,修士使用靈石修煉,不管是直接吸取還是用陣法間接吸取,都會破壞其中五行靈氣的平衡,導致靈石中的靈氣會在短時間內潰散。
比如一個水屬性天靈根修士,若是吸取靈石中的靈氣,因為靈根隻會吸收本屬性的靈氣,故靈石中隻有水屬性靈氣被吸收,剩下的四種靈氣會因為五行失衡,很快就會潰散。
其他靈根以此類推,五靈根雖可吸收靈石中的所有靈氣,但修煉速度卻是最慢,因為吸收了五種屬性,需要在穴脈中剔除另外四種,故此最慢。
李煜曾經用靈石試過,若想維持一次修煉,需要至少一百靈石,他可沒那麽多靈石用於修煉。
修煉並不是持續地把靈力存入丹田,而是用丹田中的靈力打磨丹田的壁壘,以提高丹田的圓潤程度。
打磨過程會消耗大量的靈力,故此需要在修煉的時候補充靈力,當靈力補充進充滿靈力的丹田時,丹田就會膨脹一些,再通過打磨丹田壁壘消耗,丹田因為靈力減少就會收縮,如此往複,丹田在一伸一縮之間,容量就會變大。
所以修煉也叫吐納,但這都是水磨工夫,丹田每日都隻需按照功法運行周天即可,剩下的時間需要用於丹田的自愈,這樣才能越來越穩固,不能一蹴而就,不然丹田必然損傷。
修士打坐修煉一整天,基本上是打磨丹田半天,參悟各種功法、法術、陣法、丹方、符籙半天,並不是一整天都在吐納靈氣。
修士可以一整天都在參悟功法,也可以半天吐納,半天練習修真百藝,全看修士自己的選擇。
說回擺渡人,其就是利用修士使用靈石修煉後,靈石中剩餘靈氣會短時間內潰散的特點而存在。
修士將靈石中自己需要的靈氣吸收之後,再將靈石快速放入靈舟的特殊法器之內,同時靈舟內有特殊的陣法“回靈陣”,此陣連接著靈舟中樞,可以把修士穴脈中剔除出來的靈氣吸收入中樞內,那麽靈舟就依然可以利用潰散的靈氣和修士剔除出來的靈氣作為能源運行,畢竟法器可不管靈氣屬性,隻要是五行靈氣就都可以運行。
既然每次靈石都隻用損耗其中五分之一的靈氣,那麽擺渡人就出現了,因為靈舟航行一次用時良久,為了滿足修士修煉的要求,所以需要聚靈陣。
而使用聚靈陣又需要大量靈石,這不是每個修士可以負擔得起的,特別是散修,故此靈石不足的修士可以擔任擺渡人,隻用花費平常修士的五分之一就可以乘坐靈舟,還能在此期間進行修煉。
總而言之,就是為窮人打造的。
而之所以用下品靈石,是因為煉氣期修士用下品靈石完全足夠修煉,用中品靈石太過浪費,等煉氣期修士把所需的靈氣吸取,中品靈石內還富餘的靈氣就開始潰散了。
還有一點,因為靈舟航行和維持聚靈陣,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下品靈石靈氣不足,作為能源則需要大量的供應,這就提供了大量的擺渡人職位,能坐得起靈舟的修士也就更多,靈舟生意自然也就越好。
而像李煜的中品聚靈子陣,隻可用中品靈石催動的原因是,若是使用下品靈石,需要不時添加,這會打斷修煉周天,還因為存放靈石的陣盤空間有限,不能放下大量下品靈石。
劍修可以在生死一線中領悟、在大喜大悲中頓悟、在點滴生活中感悟、在高階劍修的指點下大徹大悟。
李煜曆經兩年的漫漫征途,自楚國的萬山坊市起程,風雨兼程,未曾有片刻懈怠。
這一路,他穿越了崇山峻嶺,踏遍了荊棘密。沿途之中,更是斬殺了數以千計的妖獸,甚至在溶洞中一度陷入生死邊緣,險些身死道消。
此番曆程,不僅是對李煜個人修為的考驗,更是他心靈與意誌的深刻洗禮。
李煜自小習武,世俗劍術早已爐火純青,又身為散修,一路摸爬滾打,更是心性過人,加之時常參悟“禦劍術修行心得”,對劍道的理解更上一層樓,此番領悟“劍氣化形”,倒也在常理之中。
若小城中有高階劍修存在,必定第一時間感受到李煜的蛻變。
李煜輕描淡寫地一揮衣袖,那淩厲的劍氣便宛如晨霧般消散於無形。
他迅速調整心境,來到修士匯聚的區域,目光在排列有致的屋宇間穿梭,最終選定了一間古樸雅致的客棧,步入其中,安然入住。
客棧房間有隔絕靈識和防禦陣法,陌生之地,還是住在防護周全的客棧為好。
李煜再次感受了一下“劍氣化形”的不同,“劍意化氣”形成的“本命劍氣”,隻有一道,消耗完了需要花時間繼續孕育而出。
就像李煜第一次用本命劍氣擊殺裂空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李煜都在重新孕育,而“劍氣化形”則不同,此“劍氣”已經可以通過“本命劍氣”倒映而出,隻要體內有“本命劍氣”,那麽就可以隨時凝聚而出。
本命劍氣越強,倒映而出的劍氣也就越強,如何讓本命劍氣變強?那就需要把本命劍氣蘊藏在劍丸之中,再把劍丸蘊藏在丹田之中孕育。
李煜擁有《禦劍術修行心得》,對劍修之道,不是一無所知,此次能夠領悟“劍意化形”,實在是世間罕有、天道眷顧,難道自己真是萬中無一的劍道天才?
那有機會試試能否拜入“太白劍宗”,若可以,自己以後將少走很多彎路。
李煜如此想道。
次日清晨,李煜來到海邊渡口,渡口空空如也,連修士都沒有一個,李煜又原路返回,來到了離渡口最近的一棟建築。
這是一座隻有一層樓高的長方形大堂,名為“南越渡”。
李煜步入大堂,裏麵隻有一人,其正在櫃台後麵閉目打坐,感受到有人進來,隨即收功而起,看向李煜,問道。
“道友此時來南越渡,難道是不知越南靈舟還要約三月有餘才從吳國回來?”
“在下確實不知,所以來此詢問,打擾道友,請道友莫怪。”李煜拱手說道。
“道友莫要客氣,進來一敘。”見李煜十分客氣,自己又左右無事,便叫李煜過來清談一番。
李煜徑直走到櫃台前,打開櫃台上的小門,走到裏麵的小桌邊坐下,此刻說話的男子正盤坐在小桌的另一邊。
“道友從何而來?”
“在下來自楚國。”
“那難怪道友不知越南靈舟的歸期了。”
“在下來的倉促,還未多作了解,心中有許多疑問,望道友告知。”
“分內之事罷了,道友請問。”
“不知此舟回來之後,多久重新出發吳國?”
“回來半月後,即可出發。”
…
告別了男子,李煜回到了客棧房間,此行不僅知道了靈舟歸來的時間,更是讓李煜有了不同的想法。
李煜本打算乘坐靈舟前往吳國,再由吳國的橫斷山脈外圍去往蜀國。
但大堂男子告訴李煜,其實吳國渡口有靈舟前往吳國和蜀國交界處的渡口。
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好處是風險小速度快,壞處是沿岸地區沒有靈氣,想要在船上修行,需要花費大筆的靈石入住靈舟的上等客房,客房提供聚靈陣。
當李煜問起為何沒有靈脈之地卻能用聚靈陣時,男子告訴李煜,那是由於靈舟使用靈石作為靈氣來源,李煜知曉,為何入住上等客房會需要大筆的靈石了。
當李煜問起需要多少靈石時,男子說了一個天文數字,並且隻接受下品靈石。
李煜又問為何隻接受下品靈石而且聚靈陣為何不是使用中品靈石。
男子告知李煜,靈舟為何使用下品靈石催動聚靈陣的原因。
原來是靈舟上還有一個特殊的職業,名叫“擺渡人”,這個職業有個特點,每次航行都是不同的人擔任。
擺渡人之所以特殊要從靈石的結構說起。
靈石乃是由自上古就已經枯竭的靈脈中產出,其中蘊含的五行靈氣比例相同,修士使用靈石修煉,不管是直接吸取還是用陣法間接吸取,都會破壞其中五行靈氣的平衡,導致靈石中的靈氣會在短時間內潰散。
比如一個水屬性天靈根修士,若是吸取靈石中的靈氣,因為靈根隻會吸收本屬性的靈氣,故靈石中隻有水屬性靈氣被吸收,剩下的四種靈氣會因為五行失衡,很快就會潰散。
其他靈根以此類推,五靈根雖可吸收靈石中的所有靈氣,但修煉速度卻是最慢,因為吸收了五種屬性,需要在穴脈中剔除另外四種,故此最慢。
李煜曾經用靈石試過,若想維持一次修煉,需要至少一百靈石,他可沒那麽多靈石用於修煉。
修煉並不是持續地把靈力存入丹田,而是用丹田中的靈力打磨丹田的壁壘,以提高丹田的圓潤程度。
打磨過程會消耗大量的靈力,故此需要在修煉的時候補充靈力,當靈力補充進充滿靈力的丹田時,丹田就會膨脹一些,再通過打磨丹田壁壘消耗,丹田因為靈力減少就會收縮,如此往複,丹田在一伸一縮之間,容量就會變大。
所以修煉也叫吐納,但這都是水磨工夫,丹田每日都隻需按照功法運行周天即可,剩下的時間需要用於丹田的自愈,這樣才能越來越穩固,不能一蹴而就,不然丹田必然損傷。
修士打坐修煉一整天,基本上是打磨丹田半天,參悟各種功法、法術、陣法、丹方、符籙半天,並不是一整天都在吐納靈氣。
修士可以一整天都在參悟功法,也可以半天吐納,半天練習修真百藝,全看修士自己的選擇。
說回擺渡人,其就是利用修士使用靈石修煉後,靈石中剩餘靈氣會短時間內潰散的特點而存在。
修士將靈石中自己需要的靈氣吸收之後,再將靈石快速放入靈舟的特殊法器之內,同時靈舟內有特殊的陣法“回靈陣”,此陣連接著靈舟中樞,可以把修士穴脈中剔除出來的靈氣吸收入中樞內,那麽靈舟就依然可以利用潰散的靈氣和修士剔除出來的靈氣作為能源運行,畢竟法器可不管靈氣屬性,隻要是五行靈氣就都可以運行。
既然每次靈石都隻用損耗其中五分之一的靈氣,那麽擺渡人就出現了,因為靈舟航行一次用時良久,為了滿足修士修煉的要求,所以需要聚靈陣。
而使用聚靈陣又需要大量靈石,這不是每個修士可以負擔得起的,特別是散修,故此靈石不足的修士可以擔任擺渡人,隻用花費平常修士的五分之一就可以乘坐靈舟,還能在此期間進行修煉。
總而言之,就是為窮人打造的。
而之所以用下品靈石,是因為煉氣期修士用下品靈石完全足夠修煉,用中品靈石太過浪費,等煉氣期修士把所需的靈氣吸取,中品靈石內還富餘的靈氣就開始潰散了。
還有一點,因為靈舟航行和維持聚靈陣,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下品靈石靈氣不足,作為能源則需要大量的供應,這就提供了大量的擺渡人職位,能坐得起靈舟的修士也就更多,靈舟生意自然也就越好。
而像李煜的中品聚靈子陣,隻可用中品靈石催動的原因是,若是使用下品靈石,需要不時添加,這會打斷修煉周天,還因為存放靈石的陣盤空間有限,不能放下大量下品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