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榷》與《明實錄》中。
那些塵封的曆史再度被翻開。
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第三日。
一支瓦剌軍隊,剛剛越過宣府,這支軍隊規模並不大,僅有兩千餘人。
但他們並非南下侵擾的敵軍。
而是前來朝貢的使者。
帶隊之人正是淮王也先。
他身兼太師、中書右丞相等多重身份,但最為尊貴的無疑是淮王這一封號。
自正統六年朱祁鎮掌權後,也先便被封為淮王,從此成為了皇帝朱祁鎮在北方安插的忠實臣子。
作為大明親王的也先,對此封號倍感珍惜。
他不僅在瓦剌部落中炫耀自己的榮耀,還在每次進貢時都大聲宣稱自己是淮王。
並誓言永遠忠於皇帝朱祁鎮。
從正統六年起,他每年都親自率領使團前來朝貢,對皇帝的命令言聽計從。
無論是征戰還是其他事務。
都毫不打折扣地執行。
相較於也先的父親。
一生為大明效力卻僅獲封順寧王的待遇。
而也先卻是淮王,這是單字王。
是明朝親王待遇,朱祁鎮對也先的賞識與厚愛無疑讓也先內心充滿了激動與自豪。
“報!前方樹林中發現一支隊伍。
人數約二十餘人,服飾各異。
既有錦衣衛之裝,也有京軍之服。
正在林中休憩,行跡頗為可疑,是否上前詢問?”手下急匆匆前來稟報。
淮王也先聽聞,心中不禁疑慮重重。
暗忖這莫非是土匪或強盜之流?
當即下令:“前去交涉,告知他們我們是瓦剌的進貢隊伍,為皇帝陛下獻上良馬而來。
速速讓道!”
待使者離去,也先的隊伍繼續前行。
不久,一名瓦剌兵疾馳而歸。
氣喘籲籲地稟報道:“太、太師……”
也先眉頭一皺,揮鞭怒斥:“都說了。
叫我淮王!這是大明皇帝陛下親賜的封號,豈容爾等輕慢!”
瓦剌兵慌忙改口:“是、淮王。
前方那支隊伍中。
竟、竟有大明皇帝陛下在休憩!”
也先聞言,頓時驚愕不已,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沉聲問道:“你確定沒有看錯?”
瓦剌兵肯定地答道:“屬下已報明身份。
陛下讓淮王前去參見!”
也先深吸一口氣,整理儀容。
隨即率領朝貢隊伍前往參見皇帝朱祁鎮。
在一片茂密的林間。
皇帝朱祁鎮端坐於一塊巨石之上。
神態凝重。
四周,僅有數位錦衣衛和京軍士兵守護在旁,他們的目光堅定。
仿佛隨時準備為皇帝獻身。
淮王也先快馬趕來發現了皇帝。
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震驚。
“陛下,您怎會在此地?
不是說好,由臣前往京城與您會合嗎?”
“臣這次進貢的馬匹都帶來了!”
話語中充滿了關切與不解。
朱祁鎮尷尬地笑了笑,道:“不提那些了。
朕的武將謀反,襲擊了朕的車隊。
朕想要回到京城,你可否助朕一臂之力?”
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懇求。
“什麽?”
“可惡這些人竟然敢做這種事?”
說完後,也先陷入了沉思。
沒人知道此時也先在想什麽。
朱祁鎮見狀,繼續說道:“朕一直信任你。
才賜予你淮王的封號。
若朕能平安返回京城,你將是最大的功臣。如何抉擇,你自己看著辦吧!”
也先聽後,立刻單膝跪地,堅定地說道:
“陛下,您無需多言。
自從您冊封我為淮王之日起。
臣的性命便屬於您。
這些年,陛下多次助我瓦剌,臣願拚盡性命,助陛下返回京城!”
朱祁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不錯,朕果然沒有看錯你。
你永遠是朕可以依靠和信賴之人!”
也先站起身來,問道:
“陛下,臣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臣有騎兵兩千,是否應該攻破居庸關。
護送您至京城?”
朱祁鎮搖了搖頭,道:“此舉無濟於事。
楊俊的騎兵眾多,再加上宣府的兵馬。
而且居庸關乃是天下雄關,你隻有兩千人難以成事,而朕已行走了兩日,卻未遇楊俊兵馬。
想必他已在居庸關設伏等候朕了!”
也先麵露憂色,問道:“那陛下。
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大同新任總兵廣寧伯劉安,是朕的人。
我們可以前往大同尋求他的幫助。
隻要有了大同的兵馬,我們便可從紫荊關入京城,隻要進入京城。
朕便可掌控局勢,處置那些叛臣!”
也先聽後,立刻拱手道:“請陛下放心。
臣等必竭盡全力護送您至大同城下!”
朱祁鎮點了點頭,道:“有勞淮王了!”
也先再次跪下,表忠心道:“臣也先。
誓死效忠陛下、我們這就出發嗎?”
朱祁鎮站起身來,目光堅定:
“出發,前往大同!”
與此同時,在居庸關的城頭上。
楊俊焦急地詢問著楊能:
“信都已經發出去了嗎?”
楊能神色凝重地點點頭:“已經發出了。
我們找了個理由,說是遭遇了瓦剌軍隊的襲擊,此時也先應該正在前往居庸關的路上。
時間上正好能對得上!”
楊俊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好,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讓也先輕易通過這裏。
等他來了,我們就扣下他的貢品。
然後把他趕走!”
突然,楊俊發現楊信的神色有些異樣。
便關切地問道:“堂弟,你怎麽了?
怎麽看起來心事重重的?”
楊信歎了口氣,憂心忡忡地說:“堂哥,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京中的事情。
你說於叔叔能夠順利完成計劃嗎?”
楊俊皺了皺眉頭,搖了搖頭:
“這個就不好說了。
如果立朱祁鈺為皇帝的話,那還好辦一些,畢竟他性格軟弱,容易被我們掌控。
可是太子就不同了,他年輕還小,性格尚未定型,我們也不知道他將來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楊能接過話茬,繼續說道:
“所以伯父才讓於謙掌握大權後。
派我們進京。
目的就是為了控製京中的兵馬。
隻要我們掌握了兵馬大權,就可以讓皇帝下什麽詔令,他就得下。
到那時,就是我們楊家飛黃騰達的時候了!”
正當三人議論紛紛之際。
突然城下不遠處傳來馬蹄聲。
十幾個騎兵正向居庸關而來。
楊能一臉疑惑地望著遠方:
“這難道是也先的部隊?”
那些塵封的曆史再度被翻開。
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第三日。
一支瓦剌軍隊,剛剛越過宣府,這支軍隊規模並不大,僅有兩千餘人。
但他們並非南下侵擾的敵軍。
而是前來朝貢的使者。
帶隊之人正是淮王也先。
他身兼太師、中書右丞相等多重身份,但最為尊貴的無疑是淮王這一封號。
自正統六年朱祁鎮掌權後,也先便被封為淮王,從此成為了皇帝朱祁鎮在北方安插的忠實臣子。
作為大明親王的也先,對此封號倍感珍惜。
他不僅在瓦剌部落中炫耀自己的榮耀,還在每次進貢時都大聲宣稱自己是淮王。
並誓言永遠忠於皇帝朱祁鎮。
從正統六年起,他每年都親自率領使團前來朝貢,對皇帝的命令言聽計從。
無論是征戰還是其他事務。
都毫不打折扣地執行。
相較於也先的父親。
一生為大明效力卻僅獲封順寧王的待遇。
而也先卻是淮王,這是單字王。
是明朝親王待遇,朱祁鎮對也先的賞識與厚愛無疑讓也先內心充滿了激動與自豪。
“報!前方樹林中發現一支隊伍。
人數約二十餘人,服飾各異。
既有錦衣衛之裝,也有京軍之服。
正在林中休憩,行跡頗為可疑,是否上前詢問?”手下急匆匆前來稟報。
淮王也先聽聞,心中不禁疑慮重重。
暗忖這莫非是土匪或強盜之流?
當即下令:“前去交涉,告知他們我們是瓦剌的進貢隊伍,為皇帝陛下獻上良馬而來。
速速讓道!”
待使者離去,也先的隊伍繼續前行。
不久,一名瓦剌兵疾馳而歸。
氣喘籲籲地稟報道:“太、太師……”
也先眉頭一皺,揮鞭怒斥:“都說了。
叫我淮王!這是大明皇帝陛下親賜的封號,豈容爾等輕慢!”
瓦剌兵慌忙改口:“是、淮王。
前方那支隊伍中。
竟、竟有大明皇帝陛下在休憩!”
也先聞言,頓時驚愕不已,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沉聲問道:“你確定沒有看錯?”
瓦剌兵肯定地答道:“屬下已報明身份。
陛下讓淮王前去參見!”
也先深吸一口氣,整理儀容。
隨即率領朝貢隊伍前往參見皇帝朱祁鎮。
在一片茂密的林間。
皇帝朱祁鎮端坐於一塊巨石之上。
神態凝重。
四周,僅有數位錦衣衛和京軍士兵守護在旁,他們的目光堅定。
仿佛隨時準備為皇帝獻身。
淮王也先快馬趕來發現了皇帝。
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震驚。
“陛下,您怎會在此地?
不是說好,由臣前往京城與您會合嗎?”
“臣這次進貢的馬匹都帶來了!”
話語中充滿了關切與不解。
朱祁鎮尷尬地笑了笑,道:“不提那些了。
朕的武將謀反,襲擊了朕的車隊。
朕想要回到京城,你可否助朕一臂之力?”
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懇求。
“什麽?”
“可惡這些人竟然敢做這種事?”
說完後,也先陷入了沉思。
沒人知道此時也先在想什麽。
朱祁鎮見狀,繼續說道:“朕一直信任你。
才賜予你淮王的封號。
若朕能平安返回京城,你將是最大的功臣。如何抉擇,你自己看著辦吧!”
也先聽後,立刻單膝跪地,堅定地說道:
“陛下,您無需多言。
自從您冊封我為淮王之日起。
臣的性命便屬於您。
這些年,陛下多次助我瓦剌,臣願拚盡性命,助陛下返回京城!”
朱祁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不錯,朕果然沒有看錯你。
你永遠是朕可以依靠和信賴之人!”
也先站起身來,問道:
“陛下,臣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臣有騎兵兩千,是否應該攻破居庸關。
護送您至京城?”
朱祁鎮搖了搖頭,道:“此舉無濟於事。
楊俊的騎兵眾多,再加上宣府的兵馬。
而且居庸關乃是天下雄關,你隻有兩千人難以成事,而朕已行走了兩日,卻未遇楊俊兵馬。
想必他已在居庸關設伏等候朕了!”
也先麵露憂色,問道:“那陛下。
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大同新任總兵廣寧伯劉安,是朕的人。
我們可以前往大同尋求他的幫助。
隻要有了大同的兵馬,我們便可從紫荊關入京城,隻要進入京城。
朕便可掌控局勢,處置那些叛臣!”
也先聽後,立刻拱手道:“請陛下放心。
臣等必竭盡全力護送您至大同城下!”
朱祁鎮點了點頭,道:“有勞淮王了!”
也先再次跪下,表忠心道:“臣也先。
誓死效忠陛下、我們這就出發嗎?”
朱祁鎮站起身來,目光堅定:
“出發,前往大同!”
與此同時,在居庸關的城頭上。
楊俊焦急地詢問著楊能:
“信都已經發出去了嗎?”
楊能神色凝重地點點頭:“已經發出了。
我們找了個理由,說是遭遇了瓦剌軍隊的襲擊,此時也先應該正在前往居庸關的路上。
時間上正好能對得上!”
楊俊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好,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讓也先輕易通過這裏。
等他來了,我們就扣下他的貢品。
然後把他趕走!”
突然,楊俊發現楊信的神色有些異樣。
便關切地問道:“堂弟,你怎麽了?
怎麽看起來心事重重的?”
楊信歎了口氣,憂心忡忡地說:“堂哥,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京中的事情。
你說於叔叔能夠順利完成計劃嗎?”
楊俊皺了皺眉頭,搖了搖頭:
“這個就不好說了。
如果立朱祁鈺為皇帝的話,那還好辦一些,畢竟他性格軟弱,容易被我們掌控。
可是太子就不同了,他年輕還小,性格尚未定型,我們也不知道他將來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楊能接過話茬,繼續說道:
“所以伯父才讓於謙掌握大權後。
派我們進京。
目的就是為了控製京中的兵馬。
隻要我們掌握了兵馬大權,就可以讓皇帝下什麽詔令,他就得下。
到那時,就是我們楊家飛黃騰達的時候了!”
正當三人議論紛紛之際。
突然城下不遠處傳來馬蹄聲。
十幾個騎兵正向居庸關而來。
楊能一臉疑惑地望著遠方:
“這難道是也先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