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實錄》與《國榷》。


    八月十七日。


    紫禁城中的乾清宮。


    見證了明朝的一次爭權奪利。


    當日,乾清宮內的氣氛異常凝重。


    群臣們聚集一堂,卻都麵色凝重。


    議論紛紛。


    突然,一名宦官跌跌撞撞地闖入大殿。


    聲嘶力竭地喊道:


    “報……太後,陛下被瓦剌俘虜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群臣們更是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緊接著,又傳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


    “我軍在土木堡大敗,太監王振以身殉國!”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


    讓原本已經混亂不堪的朝堂更加動蕩不安。


    而群臣們則開始各懷鬼胎,暗中盤算著自己的利益,對於群臣來說這個消息最重要。


    皇帝沒了吧無所謂,反正備胎多的是。


    但太監王振死了,那可就太重要了,因為他們頭頂的一座大山沒有了。


    在這時刻,兵部侍郎於謙卻氣定神閑。


    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而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則是最為震驚之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會聽到這樣的噩耗。


    孫太後端坐在主位上。


    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底下的文武百官。


    此時朝堂上已經分為三派:


    一派是孫太後為首,太後老家就是山東,北方人,家族和利益都在北方,是不可能遷都的。


    一派是以江南士紳為主的文官集團。


    他們家族都在南方,自然主張遷都南京以避瓦剌鋒芒,因為國家都城在哪裏,經濟就往哪移。


    並且皇帝離他們越近越好,方便控製。


    還有一派則是兵變派,主要訴求就是絕不能讓皇帝活著回來和另立新君,並且掌控兵權。


    至於保皇一派,由於失去了皇帝的庇佑。


    他們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注定成為犧牲品。


    孫太後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她並沒有過多地關注保皇派的動向。


    此時,孫太後開始發話:


    “如今皇帝被瓦剌所俘,滿朝愛卿。


    可有何良策?”


    內閣大臣陳循率先站出來說道:“太後,如今首要之務是遷都南京,以避瓦剌鋒芒。


    隻要遷都成功,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他的提議得到了眾多官員的附和。


    紛紛表示讚同遷都南京。


    因為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是南方人。


    然而,孫太後卻對此持反對意見。


    她深知北方人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家鄉,而且一旦遷都成功,北方地區就等於被放棄了。


    因此,她堅定地表示:


    “遷都之事不可輕率決定,需要細細考量!”


    兵部侍郎於謙此時默不作聲。


    因為遷都與否並沒有觸及到他的切身利益。


    而且,作為南方人的他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和動機反對南遷。


    孫太後見眾人對遷都之事無法達成共識。


    便轉而提出了另一個方案:“本宮認為。


    眼下最重要的是另立新君。


    以保住大明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片議論聲中。


    兵部侍郎於謙趁機上前說道:


    “太後所言極是。


    如今應當盡快立新君以穩定大局。


    臣認為,郕王年紀合適,文德武功俱佳。


    是新君最合適的人選!”


    他的話引起了孫太後的不悅,反駁道:


    “皇帝沒有兒子嗎?


    本宮沒有孫子嗎?


    為何要立郕王為君?”


    因為朱祁鎮的兒子繼位,對於她是最有利的,畢竟朱祁鎮是孫太後的親生兒子。


    朱見深才是她的親孫子,況且這親孫子年紀又小,這樣一來,又能扶持自己的血脈登上帝位,又能主少母壯,垂簾聽政,掌控大權,


    但麵對太後的三連問。


    兵部侍郎於謙,還是不畏強權,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太後,陛下雖有皇子。


    但並非太子,且年幼無知。


    僅有兩歲之齡,如何能擔此重任?


    而郕王正值壯年,文武雙全,絲毫不遜於陛下,甚至有直逼太宗皇帝之感。


    為了大明安定。


    臣堅決認為立郕王為新君乃是明智之舉!”


    孫太後聽後,眉頭緊鎖,不滿地說道:


    “長子繼位乃太祖皇帝所定之規矩。


    豈可輕易違背?


    此事休要再提!”


    然而,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和孫太後看法相同,站出來,沉聲道:“太後所言很有道理。


    陛下有子,自當立子嗣為新君。


    若將皇位傳給兄弟,豈不是亂了綱常?


    大明豈不會因此陷入混亂?”


    於謙聞言,不禁怒上心頭。


    他瞪視著馬順,厲聲喝道:


    “你可知陛下尚未立太子?


    那皇子並非太子,何談繼位?


    更何況如今國家動蕩不安,大明岌岌可危。


    若無一位年長的君主坐鎮,大明恐將重蹈北宋覆轍,你竟敢在此大放厥詞,實乃無恥之極!”


    馬順被於謙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但他仍不甘心,冷笑道:


    “無恥老賊,你少在這裏危言聳聽!


    據我所知,瓦剌此次進犯不過兩千餘人。


    豈能撼動大明根基?


    更何況我大明兵力雄厚,即便瓦剌全軍出動,也不過是三萬餘人。


    而我京城附近便有二十多萬精兵強將。


    難道還守不住這三萬瓦剌兵嗎?”


    於謙聞言,不由得搖頭歎息。


    沉聲道:“瓦剌兵士驍勇善戰。


    一人可抵我軍三人之勇。


    若是不立郕王為新君,大明危矣!


    你豈可因一己之私,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孫太後見二人爭執不休,心中也頗感煩躁。


    她揮了揮手,示意二人住口。


    然後,她緩緩說道:“好了,此事不必再爭。


    於侍郎既然覺得幼子不是太子不宜為新君。


    那本宮便立他為太子便是。


    這樣皇帝之位,還是讓太子來繼承吧。


    若太子年幼無法理政,本宮便暫且代勞。


    待太子成年後再將朝政交還於他!”


    群臣聞言,皆麵麵相覷。


    心中都明白,這是太後想掌控朝政。


    於謙則冷眼旁觀,心中暗自冷笑:


    “這孫太後果然狡猾。


    又想掌控大權又不願擔惡名,找了這麽個好理由,真是又當又立,無恥之尤!”


    禮部尚書胡濙鄭重地向太後進言:“太後。


    大明如今風雨飄搖,即便暫緩立帝之事。


    也亟需一位監國之人以穩人心。


    臣等深思熟慮,認為郕王乃是不二人選。


    堪當此重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爺並收藏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