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左衛*佛阿拉城。
昔日,這裏是董重羊之子失保的領地。
指揮使的府邸內,氣氛凝重。
大堂之中,董山之子,愛新覺羅·脫羅與妥義謨,二人端坐於案前,輕啜香茗,目光卻緊鎖於對麵那全身裹於黑衣之中的蒙麵人。
蒙麵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空氣:
“大明太子朱佑極,尚在人世。
故此,爾等所有籌謀,皆需暫緩。”
此言一出,妥義謨率先按捺不住,質疑道:
“我等費盡心力,集結重兵,正值明軍主力遠離建州之際,豈可輕易言棄?”
蒙麵人目光如炬,冷靜分析:
“若執意前行,恐將功虧一簣。
待太監穀大用率軍歸來,爾等何以抵擋?”
妥義謨不甘示弱:“隻要撫順、遼陽落入我手,即便那閹賊歸來,又能奈我何?
我軍在遼東的牽製,對爾等亦是大利所在!”
蒙麵人輕輕搖頭,言辭懇切:
“時機未至,貿然行動,隻會自取滅亡。
我等雖傾力相助,但亦非無底線之投入。
大明國內,藩王蠢蠢欲動,我等亦需平衡各方,若爾等固執己見,我等將不得不中止援助。
屆時,火藥、兵器、甲胄、糧草,乃至兵馬,皆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妥義謨欲再爭辯,卻被脫羅以眼神製止。
脫羅沉吟片刻,終是應允:“好,我應下此事,請轉告商大人,我們自有分寸。”
蒙麵人聞言,微微頷首,釋然離去。
黑衣人離去後,妥義謨不解地望著脫羅:
“大哥,為何輕易妥協?
我們已萬事俱備,豈能半途而廢?”
脫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豈會受他人擺布?
此等合作,乃是相互利用,本固山豈能淪為他人下屬?寫信告知三弟,讓他按照計劃進行!”
妥義謨聞言,恍然大悟,笑道:
“大哥高見,不過劉軍師信裏寫了啥?”
愛新覺羅·脫羅緩緩放下手中的信件,目光深邃地轉向妥義謨,沉聲問道:“我們各部現今集結的兵馬數目幾何?”
妥義謨聞言,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據三弟從翰朵倫傳來的最新情報,海西女真勉強能調動七萬兵力,野人女真則僅有三萬之眾,而我們建州,已匯聚了八萬精兵。
三者相加,共計十八萬大軍。
這已是前所未有的盛況,即便是父親在世時,也未曾集結過如此龐大的軍隊。”
愛新覺羅·脫羅的眉頭微微一皺,繼而問道:
“那些與大明勾結,反對我等的部落首領,是否已盡數平息?”
妥義謨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都已經關押了起來,他們中不乏人多次向遼東明軍泄露情報,但奇怪的是,那太監穀大用似乎對我們的行動置若罔聞,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愛新覺羅·脫羅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哼,彼等之主,太子殿下正自身難保,哪有閑暇顧及我等?若非他們放任自流。
我們焉能如此迅速地統一女真三部?”
妥義謨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探尋的意味,輕聲問道:“兄長詢問具體兵力,意欲何為?”
脫羅緩緩從懷中取出韃靼軍師劉旻的書信,遞予妥義謨,細閱之後,麵露喜色,激動地言道:“兄長,此乃天賜良機也!”
愛新覺羅·脫羅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疑惑,挑眉追問:“何以見得其妙?”
妥義謨慷慨陳詞:“自明朝立國以來,我東北女真各部飽受其欺淩,此片沃土本應為我等所有,卻年年需向其納貢。
兄長若能登基稱帝,創立新朝,自可與明朝分庭抗禮,一雪前恥。
更何況,劉軍師信中提及,物資短缺之時,可向朝鮮索取,甚至令其俯首稱臣!”
脫羅凝視著那封信,心中波瀾起伏,沉吟道:“此等決策太過激進,父親在世時亦不敢有此念,伏當加亦僅敢稱王而已。”
妥義謨見狀,進一步勸解:
“然則,他們皆未能統一女真。
父親時,僅有建州一衛之兵力;伏當加雖統一建州衛,卻未能更進一步。
而兄長您,已一統建州、海西、野人三部,遼東之地盡歸我等之手。
劉軍師更是智計百出,助我們一臂之力。
兄長試想,即便稱帝失敗,您亦是曾登大寶之人,而非默默無聞的反賊。”
愛新覺羅·脫羅沉思良久,眼中閃過決絕之色,猛然站起,緊握雙拳,聲音堅定:“好!
便依二弟之言,稱帝建國!
二弟速去召集所有將領,共襄盛舉!”
妥義謨聞言,心中大喜,連忙應承:
“兄長放心,弟即刻去辦!”
言罷,愛新覺羅·妥義謨滿懷喜悅,步伐輕快地邁向門外。
隨著妥義謨的悄然離去,愛新覺羅·脫羅孤身矗立於大堂中央,目光穿透窗欞,凝視著那片無垠的藍天,胸中激蕩著前所未有的壯誌豪情。
他深知,這一刻的抉擇,不僅承載著個人的榮辱沉浮,更將深刻改寫女真族的曆史軌跡。
兩刻鍾後,建州左衛的議事大廳內。
來自建州各部的將領們濟濟一堂,目光聚焦於主位上的愛新覺羅·脫羅。
緩緩起身,目光如炬,聲音沉穩而有力:
“諸位將領,今日我們匯聚於此,共謀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稱帝建國,重振我女真族的昔日輝煌!”
此言一出,大廳內先是片刻的沉寂,隨後便是議論紛紛,有的將領交頭接耳,有的則顯得若有所思,卻無人立即響應。
脫羅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堅定的笑容,繼續說道:“我女真族,世代棲息於這片沃土,然數百年來,屢遭外族侵擾,不得不向明朝俯首稱臣,納貢求庇護。
但今日,我們已非吳下阿蒙,擁有足以與明朝分庭抗禮的力量。
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已緊密聯合,麾下精兵強將十八萬眾,是時候挺直腰板,與明國平等對話了!
而關於新帝的人選,我意已決,非朕莫屬!”
此時,脫羅三兄弟已牢牢掌控三部兵馬,反對之聲幾近絕跡,環視四周,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首領,若有異議。
但說無妨,朕非不明事理之人。”
完顏氏首領率先發問:“若陛下稱帝建國,大明必遣大軍來犯,我等當如何應對?
再者,新國號之事,我提議以‘金’為號!”
脫羅聞言,哈哈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大明帝國,如今已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不斷。
西北韃靼侵擾,遼東有我等虎視眈眈,國內藩王叛亂四起,西南、東南領土盡失,太子早逝,皇帝病重,朝野上下一片混亂。
如此情勢之下,明軍何足懼哉?
至於國號,朕意已決,定為‘大清’。
大明屬火,隻有水能克火。
此乃天意所在,諸位可曾領悟?”
言畢,大廳內依舊是一片沉寂。
妥義謨一個微妙的眼神交流,周圍的清兵便迅速拔刀出鞘,寒光閃閃,令人心悸。
眾部落首領見狀,紛紛醒悟,連忙跪倒在地,齊聲高呼:“參見大清皇帝陛下。
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新覺羅·脫羅望著這一刻,心中的興奮溢於言表,嘴角簡直比ak還難壓。
昔日,這裏是董重羊之子失保的領地。
指揮使的府邸內,氣氛凝重。
大堂之中,董山之子,愛新覺羅·脫羅與妥義謨,二人端坐於案前,輕啜香茗,目光卻緊鎖於對麵那全身裹於黑衣之中的蒙麵人。
蒙麵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空氣:
“大明太子朱佑極,尚在人世。
故此,爾等所有籌謀,皆需暫緩。”
此言一出,妥義謨率先按捺不住,質疑道:
“我等費盡心力,集結重兵,正值明軍主力遠離建州之際,豈可輕易言棄?”
蒙麵人目光如炬,冷靜分析:
“若執意前行,恐將功虧一簣。
待太監穀大用率軍歸來,爾等何以抵擋?”
妥義謨不甘示弱:“隻要撫順、遼陽落入我手,即便那閹賊歸來,又能奈我何?
我軍在遼東的牽製,對爾等亦是大利所在!”
蒙麵人輕輕搖頭,言辭懇切:
“時機未至,貿然行動,隻會自取滅亡。
我等雖傾力相助,但亦非無底線之投入。
大明國內,藩王蠢蠢欲動,我等亦需平衡各方,若爾等固執己見,我等將不得不中止援助。
屆時,火藥、兵器、甲胄、糧草,乃至兵馬,皆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妥義謨欲再爭辯,卻被脫羅以眼神製止。
脫羅沉吟片刻,終是應允:“好,我應下此事,請轉告商大人,我們自有分寸。”
蒙麵人聞言,微微頷首,釋然離去。
黑衣人離去後,妥義謨不解地望著脫羅:
“大哥,為何輕易妥協?
我們已萬事俱備,豈能半途而廢?”
脫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豈會受他人擺布?
此等合作,乃是相互利用,本固山豈能淪為他人下屬?寫信告知三弟,讓他按照計劃進行!”
妥義謨聞言,恍然大悟,笑道:
“大哥高見,不過劉軍師信裏寫了啥?”
愛新覺羅·脫羅緩緩放下手中的信件,目光深邃地轉向妥義謨,沉聲問道:“我們各部現今集結的兵馬數目幾何?”
妥義謨聞言,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據三弟從翰朵倫傳來的最新情報,海西女真勉強能調動七萬兵力,野人女真則僅有三萬之眾,而我們建州,已匯聚了八萬精兵。
三者相加,共計十八萬大軍。
這已是前所未有的盛況,即便是父親在世時,也未曾集結過如此龐大的軍隊。”
愛新覺羅·脫羅的眉頭微微一皺,繼而問道:
“那些與大明勾結,反對我等的部落首領,是否已盡數平息?”
妥義謨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都已經關押了起來,他們中不乏人多次向遼東明軍泄露情報,但奇怪的是,那太監穀大用似乎對我們的行動置若罔聞,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愛新覺羅·脫羅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哼,彼等之主,太子殿下正自身難保,哪有閑暇顧及我等?若非他們放任自流。
我們焉能如此迅速地統一女真三部?”
妥義謨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探尋的意味,輕聲問道:“兄長詢問具體兵力,意欲何為?”
脫羅緩緩從懷中取出韃靼軍師劉旻的書信,遞予妥義謨,細閱之後,麵露喜色,激動地言道:“兄長,此乃天賜良機也!”
愛新覺羅·脫羅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疑惑,挑眉追問:“何以見得其妙?”
妥義謨慷慨陳詞:“自明朝立國以來,我東北女真各部飽受其欺淩,此片沃土本應為我等所有,卻年年需向其納貢。
兄長若能登基稱帝,創立新朝,自可與明朝分庭抗禮,一雪前恥。
更何況,劉軍師信中提及,物資短缺之時,可向朝鮮索取,甚至令其俯首稱臣!”
脫羅凝視著那封信,心中波瀾起伏,沉吟道:“此等決策太過激進,父親在世時亦不敢有此念,伏當加亦僅敢稱王而已。”
妥義謨見狀,進一步勸解:
“然則,他們皆未能統一女真。
父親時,僅有建州一衛之兵力;伏當加雖統一建州衛,卻未能更進一步。
而兄長您,已一統建州、海西、野人三部,遼東之地盡歸我等之手。
劉軍師更是智計百出,助我們一臂之力。
兄長試想,即便稱帝失敗,您亦是曾登大寶之人,而非默默無聞的反賊。”
愛新覺羅·脫羅沉思良久,眼中閃過決絕之色,猛然站起,緊握雙拳,聲音堅定:“好!
便依二弟之言,稱帝建國!
二弟速去召集所有將領,共襄盛舉!”
妥義謨聞言,心中大喜,連忙應承:
“兄長放心,弟即刻去辦!”
言罷,愛新覺羅·妥義謨滿懷喜悅,步伐輕快地邁向門外。
隨著妥義謨的悄然離去,愛新覺羅·脫羅孤身矗立於大堂中央,目光穿透窗欞,凝視著那片無垠的藍天,胸中激蕩著前所未有的壯誌豪情。
他深知,這一刻的抉擇,不僅承載著個人的榮辱沉浮,更將深刻改寫女真族的曆史軌跡。
兩刻鍾後,建州左衛的議事大廳內。
來自建州各部的將領們濟濟一堂,目光聚焦於主位上的愛新覺羅·脫羅。
緩緩起身,目光如炬,聲音沉穩而有力:
“諸位將領,今日我們匯聚於此,共謀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稱帝建國,重振我女真族的昔日輝煌!”
此言一出,大廳內先是片刻的沉寂,隨後便是議論紛紛,有的將領交頭接耳,有的則顯得若有所思,卻無人立即響應。
脫羅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堅定的笑容,繼續說道:“我女真族,世代棲息於這片沃土,然數百年來,屢遭外族侵擾,不得不向明朝俯首稱臣,納貢求庇護。
但今日,我們已非吳下阿蒙,擁有足以與明朝分庭抗禮的力量。
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已緊密聯合,麾下精兵強將十八萬眾,是時候挺直腰板,與明國平等對話了!
而關於新帝的人選,我意已決,非朕莫屬!”
此時,脫羅三兄弟已牢牢掌控三部兵馬,反對之聲幾近絕跡,環視四周,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首領,若有異議。
但說無妨,朕非不明事理之人。”
完顏氏首領率先發問:“若陛下稱帝建國,大明必遣大軍來犯,我等當如何應對?
再者,新國號之事,我提議以‘金’為號!”
脫羅聞言,哈哈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大明帝國,如今已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不斷。
西北韃靼侵擾,遼東有我等虎視眈眈,國內藩王叛亂四起,西南、東南領土盡失,太子早逝,皇帝病重,朝野上下一片混亂。
如此情勢之下,明軍何足懼哉?
至於國號,朕意已決,定為‘大清’。
大明屬火,隻有水能克火。
此乃天意所在,諸位可曾領悟?”
言畢,大廳內依舊是一片沉寂。
妥義謨一個微妙的眼神交流,周圍的清兵便迅速拔刀出鞘,寒光閃閃,令人心悸。
眾部落首領見狀,紛紛醒悟,連忙跪倒在地,齊聲高呼:“參見大清皇帝陛下。
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新覺羅·脫羅望著這一刻,心中的興奮溢於言表,嘴角簡直比ak還難壓。